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二卷 冷戰鐵幕卷 第五十四章 愛民如子 文 / 大肥羊

.    只不覺間時間過得飛快,月亮悄悄爬上了半天空。亮比十五的更亮更圓,真有點道理,滿街道的人藉著皎潔的月光一同欣賞花燈,大街上的路燈都關了,倒不是為了省電,而是享受這難得的月光。

    不過月光之下卻有些白衣人晃來晃去,趙剛仔細一看才知道:有很多妙齡女子身著一身月白色風衣,成群結隊的在街上走,被月光一照,就好像成了精的狐狸,特別妖媚。趙剛有些納悶就問道:「老婆,這些女子穿著好奇怪,怎麼穿一樣的白色衣裳?」

    蕭小燕笑了起來,用手指點在趙剛額頭上道:「老公你真是有點傻,這是四九城的規矩,正月十六晚上,是女人們走橋的日子。這些年輕的,多半還要往正陽門去摸釘呢!走橋摸釘,只能穿白色的衣裳,要不然就不靈了!」

    那幾個侍衛轉過去了臉,肩頭不停聳動,顯然是憋得十分辛苦。

    「走橋摸釘?是怎麼回事,我怎麼不知道?」趙剛一頭霧水,還是沒明白怎麼回事。

    蕭小燕唔著嘴笑個不停,最後才解釋道:該夜婦女們穿白綾衫,相約成隊,一人舉香在前,眾人隨後,稱為走百病或丟百病。過橋時叫度厄。結隊婦女到城門洞,尤其是正陽門洞都要摸一摸門釘。據說摸過門釘後,宜生男孩。……

    趙剛不禁笑了:「怪事真不少!難怪我竟看正陽門的銅釘特別亮,看來一定是這些婦人磨光了的。不過這想法卻有幾分道理,正陽門正陽門,陽氣正了生男孩也算說得過去,小燕子,過一會你也去摸一下,明年咱們生個男孩!」

    蕭小燕大羞,抬起手就要打他,想了一下又放下手,輕輕地牽著趙剛的袖口說道:「陛下。要不你把正陽門借我一天吧!」

    趙剛哈哈一笑,正想說話突然間街道上同時發一聲喊,然後就看到天頂處亮光一閃,只見一個小紅點冉冉上天,升到最高處猛地炸開,空中立刻開出了萬朵桃花,這還不算完,桃花分處又是「僻僻啪啪」一陣脆響。

    「好。萬里桃花別樣紅!」好事的一起叫了起來,趙剛所處之地正好是燈市的中心,地勢極高的一片開闊地,向四週一看。燈棚密密麻麻看不清個數,如同長龍般的蜿蜒出去;各店肆也是張燈結綵,大開方便之門,門口鑼鼓喧天,遊人互相說話的聲音都聽不清。燈市東口和西口,各有一片空場,幾十個煙火架並排放好,周圍是一群彪形大漢守著,把萬千遊人緊緊吸引在那裡,不得動彈。

    剛才那個萬里桃花是西邊放的。東邊就有點吃不住勁,兩邊像是在競賽。西邊不放,東邊也不放;西邊放上去一種花,東邊一定也放,而且一定要蓋過西邊。東邊也放了一個,也是冉冉上升,只不過這次升地太高。有人頭都酸了,還沒看到禮花,正想起哄,就聽見碰的一聲響,禮花在空中炸開了。開始是一分二,然後就分的多了,二分四四分八,條理清楚的好像是畫出來的一樣,不多一會就滿天都是禮花,看花的眾人這才知道好處。一起喝彩起來。

    趙剛也看得有趣,這可真是新鮮玩意,鬥雞鬥狗斗馬斗老虎,還竟有斗花的?一時間燈市口一條街擠得水洩不通,遊人爭看,大飽眼福。西邊放了一個燈籠錦,照得數支以內一派紅光;東邊跟著飛上一支月明簾,如同空中又升起一輪明月,把四周照得雪亮。

    被東邊的壓倒了威風,西邊地自然不能認輸,又點燃了架上的火蓮花,這個燈的名目是火花飛速轉動,如同盛開的荷花所以叫做火蓮花;東邊也緊跟著把線穿牡丹燒著,頓時煙火架上開出了五顏六色斗大地牡丹。

    西邊氣不過,「刷」的一聲,一座葡萄架放上夜空,紫色的星光密密閃動,彷彿垂下一串成熟的葡萄;東邊毫不放鬆,隨著向天空放了一副珍珠簾,那變幻不定的色彩四方流蕩,實在令人驚訝。

    西邊飛出滴滴金,也叫疊落金錢,漫天金珠雨點般下墜;東邊卻斜射十幾隻千丈菊,長長的金絲亮得叫人睜不開眼!

    每放出一種花,千萬人便同聲歡呼,這聲勢、這氣氛,真像身處山搖地動之中。可是趙剛的眉頭卻不經意間縮緊了。這麼多的禮花,花費的錢絕對不是個小數字,就算是豪富之家也未

    花費這麼多錢,難道是政府出錢放禮花嗎。

    這正是趙剛最忌諱的事情,政府是公僕嗎,不是記得舊中國地一個軍閥孫傳芳就反對這種提法,說:「現在做官的自稱是人民公僕。凡是僕人沒一個好東西,不是賺主人的錢,就是勾搭主人的姨太太,我不是公僕,我是父母。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愛民如愛子才是,才能真正為人民謀福利,做好事!」

    今天的禮花,說不準就是那個公僕弄出來的花樣,給自己地腰包裡面添上一大筆錢。等到腰包鼓了,估計這個傢伙絕對不會掏自己的腰包放花。趙剛低聲吩咐了一下侍衛,等到侍衛走了,才繼續看花燈,突然一愣,然後走過去扶起一位老人,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塵說道:

    「老大爺,您高壽呀,街上這麼多人,小心摔著啊!」那個老人精神矍爍,銀鬚白髮看起來有幾分仙風道骨,,趙剛素來尊老愛幼,已和他搭上了話。

    「謝謝了,小娃子!」老人點頭笑道,「娃子們猴急,下半晌就都出去了。我上歲數了,只好一個人慢慢走了。」

    「您老家裡幾口人?」

    「我?人年紀大了,有點算不清楚了,女娃就不算了,光算男娃吧」老人呵呵一笑,伸出手說了一句十五個曾孫子!加上我一共五十六個。你這個小郎君,玩得還痛快吧?」

    「您老高壽呀!真是沒想到……」趙剛遲疑了一下,含含糊糊地答道,把話題轉到其他問題上。

    「我今年99了,活的不容易啊!」老人抬臉望了望萬頭>煌的街市,歎道,「道光八年生人……十五年那時候,道光爺派林大人去銷毀鴉片煙,結果吧英國人惹毛了,大炮架起來猛轟,道光爺真是不錯,可惜沒生對時候,要是生在這時候,那也是一代明君,要說現在活得好.還真托了趙剛爺地福了!」

    老伯一席肺腑之言,直說得趙剛心裡熱乎乎的。誰說老百姓蠢,他們比誰都精明,誰給他帶來恩惠與災禍,他們嘴裡不說,心裡有裡雪亮著呢!老爺爺說的一點都不錯,道光即位之初,中國正面臨最嚴重的內外危機。清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史稱「嘉道中衰」,其突出表現在吏治**,武備張弛,國庫空虛,民眾反清鬥爭頻頻;在外,西方列強勢力東侵,鴉片荼毒國民。道光頗想有一番作為,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圖中興。他雖然朝綱獨斷,事必躬親,以儉德著稱。但內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運,禁煙等均無起色。勤政圖治而鮮有作為。

    道光處於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使他寢食不安。最後下決心嚴厲禁煙,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繳地鴉片,共191791976254斤,在虎門當眾銷毀。是歷史上規模最大、銷毒數量最多的一次。

    虎門銷煙也引發了中英之間的緊張關係。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英國遠征軍到達中國海面,鴉片戰爭爆發。戰爭伊始,驕傲自大的道光認為英軍不堪一擊,但隨著戰事的發展,英軍圍困珠江口、攻佔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大為震驚,忙派琦善等人與英軍談判。最後對外妥協,將林則徐、鄧廷、楊芳等主戰派查辦,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人,重新開放廣州。然而,英軍並不滿足於此,他們繼續對虎門、寧波、廈門等地進行攻擊,並於一八四二年攻佔吳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共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口岸等等。此後,清政府又與法美等國簽定了中法《黃埔條約》和中美《望夏條約》,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

    說到底這不是別的原因,只不過是不知道大勢在哪裡,碰到三千年之大變局,無所適從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