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宮心計:失寵皇后

第1卷 第355章 血腥之路 文 / 東方鏡

    第355章血腥之路

    紛紛揚揚大雪越飄越大,梅花般的雪花漸漸變成了鵝毛大雪。

    街道之上原本還能看到三三兩兩的行人,那些守歲而前往土地廟送去新年第一抹香火的人群,也在聽到城中突然聚起了無數的刀劍相撞與廝殺聲而嚇得緊掩院門,紛紛猜測著怕是變天了。

    難怪原本還喜慶一片的天地突然間陰冷一片,卻在這褪去舊衣換新貌的年夜之際,下起了入冬來的第一場雪。

    城外的大軍還未曾趕至,可是城內潛伏的許多叛軍早已在煙火升起的瞬間從四處湧動,向著皇宮的方向聚湧而來,讓守在城外的大軍聞聲大動,遂在段青冥的帶領之下分成兩軍。

    一隊進城截住叛軍不讓其攻入皇宮,一隊留守城外,等著明清王的大軍到來時將其拖住,好讓葉驚羽的增援兵馬趕至。

    「嗖嗖嗖!」宮門之外,無數的利劍在黑暗的角落突然射向正守在宮門處的御林軍,一時引得人心大亂,宮內宮外紛紛戒守,全力抵抗著那些看不見的神秘殺手。

    「大家穩住,敵軍還沒有大隊入城,有段將軍在城外守……」。

    「噗」一聲,禁軍隊長的聲音被其身旁的一個御林士兵一劍剌穿胸膛,讓他一句未曾講完的話就此永遠地停在了那裡,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自己身邊的同伴,眼睛大瞪、死不冥目。

    「皇上大勢已去,王爺有令,識時務者為俊傑!願效忠王爺之人,王爺日後定會高官厚祿相加!」那名男子高舉著滴血的劍尖,大聲地傳達著王爺指示,引得一些忠於皇上的御林軍立時持劍上前誅之,卻被另一批與他們穿著同樣衣裳的御林軍出劍相殺。

    一時場面混亂,幾乎分不清誰忠誰奸。

    宮門在混亂中被人大開,一直隱在黑暗中的狐宮門人見狀立時飛身入宮,而原先死守著保衛皇宮的御林士兵見狀紛紛持劍對付狐宮的人,卻被隱在周圍的同伴不費吹灰之力地殺掉。

    就這樣,只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守宮的御林軍死的死,倒戈的倒戈,狐宮便輕易地控制了整個皇宮的禁軍護衛。

    漫天的雪花很快地將大地染白,可是宮門外鋪陣了一地的屍體與鮮血,卻又很快地將那些白雪融化,而後又再度被覆上了薄薄雪花,形成了一地紅白相間的詭異畫面。

    這邊宮門大破,那邊明清王的大軍也已迅速地趕到了城門,一時之間整個天地像是被翻傾一般,廝殺動天。

    嚇得許多已經進入睡夢中的天城百姓不自覺地擁緊被褥,期盼著兩軍的廝殺不要涉及到他們這些無辜的百姓,可以讓他們能夠活著渡過今夜,看到明天的日出。

    當段青冥趕到宮門處的時候,看的早已沒有了一個活人。

    滿地的屍首與到處鮮紅剌目的血水鋪流了一地,便是滿天的雪花落覆其上,也無法掩卻那漫天的血腥與深紅……

    「該死!情況有變,我等速速進宮護駕!」握著劍的手一緊,段青冥額上青筋冒突,看到滿地的殘胲不由心頭突跳,而後長劍一撥,疾風一般地帶著所有將士快速地往宮內衝去……

    清風和月,玉玲瓏,簾外錚淙誰人懂?

    憐花照影,醉長空,夜來擬把歸期重。

    莫負平生且逍遙,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庸人自擾最可笑,恩願皆可拋,雲淡天高。

    江山如畫,縱王侯將相、千秋萬代又如何?

    雲濤聚散,烽煙落起,望千古滄海,愛恨不移!

    誰主宰春秋,轉眼飛白髮,可歎一生空牽掛……

    龍乾宮中,四周的錦燈在雪花中飄飄蕩蕩,悠揚的笛聲穿透四野的宮牆,掩蓋去宮外那早已不再平靜的漫天廝喊。

    軒轅澤付笛作伴,雲清輕歌淺唱,這一曲二人合作的《袖手天下》,曲調大氣橫生,歌詞悠美動人;偏又在雲清一副婉轉輕柔的歌喉下別有一番風情,聽得滿宮之人幾乎忘了宮外那正廝殺滿天的殘景,一時癡癡地沉倫其中。

    這是雲清第一次在軒轅澤的身邊唱歌,她也是第一次聽到他吹笛,可是她們卻是如此默契地配合完美;彷彿早已心意相通,哪怕是一個音符一聲回轉,都能夠銜接得如此自然。

    一曲終了,天地也彷彿陷入了沉睡。

    原先的廝殺已經停止,冷冽的寒風也漸漸歇停,唯有那漫天的大雪,越積越深。

    「雲兒,你說此時的墨玉,心中是否還有著與我之間的手足之情?」良久,軒轅澤靜靜地擁著雲清站在珠簾外看著天空紛紛揚揚的漫天大雪,好似這一場突起的大雪,一瞬間讓天地發生了巨變。

    雲清默默地依偎在他的身側,儘管不時會有寒風撲面吹來,儘管偶爾會有雪花灑落到她與軒轅澤的身上,可是她卻堅持著不肯進殿。

    她說過,她要陪著他一起渡過所有的風雪,如今風雪就在眼前,她們無從避開,那便只有面對。

    只有經過了寒冷與等待,只要她們堅持過了今夜,那一切便將煙消雲散,從此再無紛爭。

    「澤,我不知道他此刻是否還眷顧著手足親情,可是我知道,你卻是眷顧的。」雲清的唇角揚著輕輕柔柔的笑,常樂與碧桃手上的宮燈映照在她那白皙的臉上,讓她看起來是那麼的溫和,那麼的觸動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