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大藝術家

第四卷 光芒萬丈 1208 巡演開始 文 / 七七家d貓貓

    今天第二更,求推薦,求訂閱!

    埃文-貝爾姍姍來遲的巡迴演唱會總算在2005年的十二月九日拉開了帷幕,首站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盛況,讓不少人都感歎: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

    在演唱會開始之前,演唱會門票的搶購風波就讓媒體們清楚地感受到了來自歌迷們的瘋狂,那令人咋舌的搶票速度,僅僅兩分十五秒就把兩場演唱會的門票銷售一空,如此拉動銷售的能力,只有天皇巨星才能做得到。而對於歌迷們的瘋狂,埃文-貝爾也用堪稱完美的舞台作為了回饋。

    埃文-貝爾前後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舞台上奉獻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出,全場觀眾的熱情持續高漲,更是導致了多人因為太過興奮而缺氧昏厥。可以想像場內的狂熱了。埃文-貝爾為觀眾們奉獻了他過去三張專輯裡的大部分經典曲目。雖然埃文-貝爾目前只有三張專輯,但他的演唱會卻依舊面臨著嚴重的選歌問題,因為首首皆是經典佳作,觀眾們甚至希望埃文-貝爾能夠把三十首歌曲完全都演唱完畢,但顯然這太過困難了。幸運的是,埃文-貝爾的現場,任何一首歌都是值得銘記的回憶。

    讓所有人都驚喜的是,在埃文-貝爾首場個人演唱會開始之前,出現了一隻籍籍無名的樂隊,叫做「拍手說耶()」。這只來自布魯克林的獨立樂隊立刻受到了無數矚目,僅僅是一夜之間,「拍手說耶」就在谷歌上被搜索了超過二十萬次,而他們自己的網頁也有三十五萬的訪問量。這比他們成立網站過去所有的時間加起來還多。

    拍手說耶樂隊的音樂風格並不是大眾會喜歡的類型,但是他們的個性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創意卻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這支樂隊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得到了媒體不少的關注。一時間,大家都在議論著。拍手說耶樂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如果說比得到無窮關注還要更好的事,那就是拍手說耶樂隊專輯的銷量了,僅僅一個晚上,他們自行放在網絡上銷售的專輯。就賣出了五百張,這個數字也超過了他們錄製專輯之後的總銷量:他們當初總共也就刻錄了一千份,這一下就銷售完了一半,實在是讓人開心到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在紐約的首站演出,話題無數,引發了無數關注。同時,這也成為了「斷背山」最好的宣傳渠道。隨處可見埃文-貝爾的相關新聞,也讓大眾的注意力牢牢地鎖定在「斷背山」之上。更何況,「斷背山」在上映之前還面臨著遭遇禁止上映的困境,這就讓人們更加好奇了。

    「斷背山」的正式公映拉開帷幕的同時,在創造了第一天的經典輝煌之後。埃文-貝爾的「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以一種駭人的姿態拉開了序幕。十二月第二周的週末三天,埃文-貝爾的演唱會從週五持續到了週日,連續三個晚上都讓不夜城陷入了瘋狂。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埃文-貝爾在哥譚鎮第二場和第三場的演出又帶來了驚喜。除了暖場樂隊依舊是拍手說耶樂隊之外,埃文-貝爾對開場、曲目的編排,以及安可曲目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改變。第一場表演的安可是「天光(iridescent)」。到了第二場安可曲目就變成了「催化劑(the.catalyst)」,而在第三場又以「不要離開(don』t.)」再次登場為表演畫上了最後的句點,惹得全場變成了淚水的海洋。三天的狂歡轉眼即逝,沒有人願意結束這個演唱會的盛宴。

    甚至於,埃文-貝爾對於每首歌的編排都做出了改動,比如說柔情版的「只是一個夢()」,搖滾版的「瘋狂世界(mad.world)」,這些都讓現場的觀眾耳目一新。每一場都有不同之處。每一場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埃文-貝爾的細膩和認真,讓他的表演又再上了一個台階。的的確確是成為了經典。這對於觀眾們來說,是絕對的福利,每一次都是全新的體驗,而且都是不可取代的。而對於那些忠實歌迷來說,錯過任何一場表演都是巨大的遺憾,在如癡如醉地享受表演的同時,也讓歌迷們堅定不移地跟隨在埃文-貝爾身邊,加入「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旅程之中。

    還有媒體,媒體們對於埃文-貝爾演唱會的高質量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巡演拉開帷幕之後,還是讓媒體記者們意外連連。難怪有無數人都願意追捧埃文-貝爾的現場表演,也難怪這一次演唱會的門票一票難求,甚至就連黃牛門票都十分稀少。紐約演唱會還在進行之後,二十日邁阿密場的門票搶購風潮就已經來襲了。

    隨後,緊接著十三日和十四日,埃文-貝爾又抵達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在這座美國曾經的首都,埃文-被再次奉獻了超高水準的演出。這一次在兄弟之愛之城,暖場樂隊又出現了陌生臉孔,不再是紐約的拍手說耶樂隊,而是一支叫做狗醫生(dr.dog)的樂隊,這又再次讓觀眾們愣神了。

    狗醫生樂隊是來自費城的五人獨立樂隊,雖然1999年就已經成立,而且還出過兩張專輯,但是他們依舊沒有任何名氣,只是兢兢業業地做著他們的音樂。這支樂隊的風格是民謠搖滾和迷幻搖滾的結合體,和傳奇樂隊披頭士有十分神似之處,而他們幻想般的和聲也是一大亮點。樂隊對於樂器的使用清新而簡單,總是能夠把最簡單的絃樂、鍵盤樂演繹出無法言語的優美,再加上旋律之中的懷舊味道,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

    此時,媒體才真正地確認,埃文-貝爾當初關於暖場樂隊的說法是認真的。埃文-貝爾將會跟隨著巡演城市的移動,在每座城市以及附近城市的獨立音樂人之中選拔出最中意的樂隊——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一定是埃文-貝爾最中意的樂隊——成為暖場樂隊。這對於被選中的樂隊——如拍手說耶樂隊、狗醫生樂隊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於這座城市的觀眾來說,是一次再發現自己本土音樂的機會;對於媒體來說和其他觀眾來說,是認識更多獨立樂隊——真正的獨立樂隊的好時機。

    想像一下,目前埃文-貝爾已經公佈的巡演城市包含了美國十三座城市,這就意味著將會有十三支完全不為人所知的樂隊得到一個全世界矚目的機會。看看拍手說耶樂隊獲得的矚目,再看看狗醫生樂隊結束表演之後立刻就接到三家獨立唱片公司電話的待遇,就可以知道這次機會究竟有多麼重要、多麼難得了。

    不同於其他歌手,在演唱會上做任何噱頭都是為了宣傳,從而獲得更高的上座率和關注度。埃文-貝爾關於暖場樂隊的想法卻沒有參雜任何商業氣息,目前登台的兩支樂隊都沒有經紀公司,如果去查閱他們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們就是埃文-貝爾出道之前最熟悉的群體:默默無聞地製作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為了堅持夢想而努力著,也許他們對於發行唱片、獲得關注並不在意,但是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卻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只要有人喜歡他們製作的音樂,那就足夠了。

    這不是選秀,不是「美國偶像」那樣被商業氣息包圍的活動,只是埃文-貝爾和獨立樂隊之間的一個小互動,沒有任何的利益交換,也沒有任何的炒作宣傳,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互動。也許這對於媒體來說,他們會再次「震驚」;但對於埃文-貝爾的歌迷來說,對於獨立音樂界那些無數的音樂人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舉動。

    紐約、費城都已經出現了令人感歎的樂隊,那麼接下來的亞特蘭大和邁阿密呢?還有之後的演唱會現場呢?是否這個機會就是屬於自己的?不管是渴望獲得關注,渴望尋求出路,還是單純希望音樂能夠有人傾聽,越來越多的獨立樂隊都開始朝十一工作室報名,只希望在演唱會到來之前,自己依舊有機會。

    埃文-貝爾的巡迴演唱會離開了紐約,安妮-海瑟薇前往了洛杉磯,並未同行。但是同行的人卻有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和凱瑟琳-貝爾。伊登-哈德遜是專程從舊金山跑回來的,就是為了跟隨埃文-貝爾一起進行這個龐大的巡迴演出,從紐約開始,伊登-哈德遜就歸隊了。除此之外,泰勒-斯威夫特也將正在錄音的專輯放了下來,加入了巡演的行列。對於泰勒-斯威夫特來說,專輯的錄音可以稍微推遲一些,但是跟隨埃文-貝爾一起巡演的機會卻是千載難逢,取捨對於她來說,並沒有那麼困難。同行的還有布魯諾-馬爾斯,這個小伙子的作品越來越多,但都還不夠成熟,他知道自己也應該多出去看看,多和同行交流交流,思想也許會更加開闊起來,對於創作也將會有更好的幫助。

    不過,即使再加上法外狂徒,演唱會的籌備團隊,這整個巡演隊伍也不超過三十人,實在可以稱得上「迷你」。就是這樣一支迷你的巡演團隊,卻在北美洲大陸上掀起了一股刻骨銘心的狂潮。

    爆發求月票,求訂閱!加更稍後——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