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國主義的代理人 下 文 / 捕魚者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南京,蔣介石官邸

    三國公使一同前來,蔣介石迫不及待地與三人進行了秘密會談。除了蔣介石夫婦和翻譯人員,機要秘書外,甚至沒有一個多餘的人,連會談地點也從政府會議室改成了蔣介石的私人住處,整個會談是在極高的保密狀態下進行的。

    英國公使藍普生叼著他那標誌性的大煙斗,吧嗒吧嗒地抽著上好的煙絲,英國佬是這次會談的發起者,本著各國在華利益的綜合考慮,三國迅速地達成了一致,各國相當級別的政府要員已經就相關計劃的實施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討論。

    雖然蘇聯在歐洲與英法同樣有衝突,但並不影響大家在遠東偶爾的合作,利益才是政治的永恆追逐對象。

    只能說,此次張蜀生所代表的西南勢力突入廣東,成為了三國干涉中國的導火索。

    西方帝國主義一直倡導的是將欠發達地區納入文明世界的範疇,但這個進程要以西方文明為主導,而不是像張蜀生這樣,自我地發展起來。更加可惡的是,除了德國人和西南走得比較近以外,這個極端民族主義者似乎排斥任何西方傳統強國拋出的橄欖枝,和德國那位也許即將上台的小鬍子一樣,這個虛偽的民粹主義者,甚至可能將整個西方列為了敵人。

    藍普生曾數次想與西南達成某種合作,比如,簽訂一份「友好性質」的和平條約,既擴大了英國在西南的利益,又能讓西南得到巨大的好處。這樣,日不落帝國將在東方培植一個強力的代言人。

    曾經有過爭端不要緊,曾經是敵人也不要緊,藍普生繼承前任的風格,凡事以利益誘之,然而正是這種利益誘惑,卻被張蜀生嚴詞拒絕,反而建議雙方簽訂一份平等的貿易協定。

    當然,這個建議同樣被藍普生嚴詞拒絕,愚蠢的西南領導人,居然認不清形勢。也許是那一場小小的勝利沖昏了他的頭。也或許是野蠻落後的民族劣根性,難以讓他認清西方的強大。

    「蔣,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張蜀生所代表的西南勢力,是有悖於各國與中國的長遠友誼關係的。所以,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決定加大對你的支持力度。」

    藍普生一邊給煙斗裡面加煙絲,一邊嚴肅地說道。

    「作為中國的傳統友誼國家,我們是希望看到蔣先生一樣的人來主導整個中國,或者說至少是佔據相當疆域。」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是一個典型的斯拉夫人,誇張的大鬍子卻絲毫不影響他的睿智,整個人看起來相當的老謀深算,「如果協議達成,三國將聯合為你提供一大筆資金,機械設備,甚至是直接的軍火援助。這個數額,將會是你難以想像的。」

    「藍普生先生,鮑格莫洛夫先生,韋利登先生,雖然張蜀生佔據了一部分地區,但是,你們應該明白一點,目前我所控制的區域,依然是中國最富饒,人口最密集,面積最大的地方。我建立了軍校,擁有幾十萬忠誠於自己的軍隊。而且,為了應對西南的威脅,相應的擴軍計劃也在制定中。」

    當蔣介石明確地看到三國公使拋來的橄欖枝時,整個人都激動起來,任他是一黨之魁首,也難以置信,如果有三國的大力支持,自己統一中國的夢想或許不會那麼難。不論是袁世凱還是總理,可從未如此得到過西方的支援。而自己夫人在美國的幾次走訪和演講,收效也不大,美國人自己還處於全世界最大的麻煩中,對於中國的熱情,比之前又弱了許多。

    連東北都能屈服,有了各國的聯合支持,或許統一中國的最後絆腳石西南自治政府,也將不得不低頭。

    「不,不,蔣先生,我想你對於目前的情況,還不是非常清楚。」法國公使韋利登聽到蔣介石的自我吹噓,不由皺眉,這次密談不是正式的談判,這樣虛假的吹噓是不應該有的。

    「在我們的情報來看,目前中國最富饒的地方應該是西南,準確地說是昆明——東川一帶,廣西桂林——南寧經濟圈。張蜀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西南構建了完整的工業基礎,完成了初級工業革命。他甚至擁有一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比如藥品製造,機械汽車製造,化學工業,電子製造,服裝與食品行業等。這些產品或許在中國默默無聞,但在西方卻是富人們的寵兒,連我家中都擺滿了『中國製造』的電器和日用品。該死的。」

    蔣介石有些語塞,這個忙碌於政事的中國政壇新貴,對於西南的瞭解確實不多,只是聽說張蜀生建立了一些現代工業,有一些外國商人在西南投資。回頭看向宋美齡,見後者微微向他點頭,證明了公使的說法。這不禁讓他有些尷尬,自己還是上台太晚了些,這些國內的情況甚至不如外國人清楚,看來特別任務部門要加強了。

    藍普生在煙灰缸磕了磕煙灰,蔣介石的無知並沒有讓他覺得意外,嚴格說起,西方和蔣介石差不了多少,不然也不會造成當年幾萬英法士兵被俘虜。該死的,區區幾萬雜牌軍隊,居然去進攻張蜀生的強大的擁有飛機和坦克的現代化軍隊,而且還妄想一個月內打到昆明。

    「蔣先生,對於目前中國的形勢,或許你應該有更清楚的認識。西南的崛起已經有了不可阻擋的勢頭,根據帝國參謀部的分析,以目前南京政府的實力,在面對西南時將會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結果。所以,我們建議蔣先生進行一次改革,從經濟、軍事到教育的改革。和所有西方強國走過的路一樣,中國需要引入現代化工業,發展經濟,建設現代化軍隊,開辦現代化兵工業。」

    鮑格莫洛夫點點頭,補充道:「此次合作已經得到了政府的授權,我們第一步將取消之前屢次條約所涉及的協議關稅,並由三國提供一筆貸款,以優惠價格提供一大批先進的機械設備,這些都將有助你加強自己的實力。」

    韋利登補充道:「降低賦稅,減弱社會矛盾,改革教育。這些都是我們合作的前提,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能夠在中國站住腳的政治家,而不是一個必將被張蜀生打敗的人。」

    藍普生:「如果合作達成,第一批的軍火物資,將在三天內從香港、外蒙古等方向起運前往中國。我們需要的是你提供一個明確的改革計劃,配合這次振興東方的計劃。」

    蔣介石微微站起身來,任他如何想像,也沒預計到這樣的結果。三國居然為自己準備了這麼優渥的條件,聯合貸款,機械設備,援建兵工廠,甚至是直接的軍火援助,一夜之間,西方列強的面孔,為什麼變得如此友好了!!

    此時的蔣介石,還不是十幾年後那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只能說野心很大,卻還在成長中,一團糟的政局,卻因為三國忽然拋來的橄欖枝而看到的曙光,「這些條件看起來非常優渥,南京政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既然是密談,蔣介石也沒有再繞圈-子。

    「各國在華利益是必須保證的,除了鐵路和礦山等經濟領域的合作外,大英帝國在長江流域和中印邊境地區,將會有一些有限度的要求。」

    「我們對於外蒙古的局勢感到擔憂,並且希望在開發新疆的問題上,與南京政府有更多的合作。」

    「法蘭西帝國已經和日本達成了某方面的共識,我們將參與山東以及周邊的一些的經濟事務。」

    蔣介石微微一怔,果然,三國並不是羔羊,而是叼著羊上門的狼,這些儈子手,提出自己的貪婪要求時,甚至都沒有一點停頓。

    不過,這不是最要緊,最重要的是,他從三國公使的話中,感覺到了一點默契,那就是三國將聯合支援自己,擴大自己的勢力。

    果然,藍普生繼續說道,「對於中國目前混亂的局勢,我們三國已經感到了厭惡,蔣先生務必以最快速度武裝更多的嫡系部隊,訓練現代化軍隊,消滅一些不聽話的軍閥。我們的艦隊將盡力幫助你們的軍事行動,甚至可以沿長江而上。」

    蔣介石驚得徹底站了起來,在他原本的計劃中,是以懷柔和排擠為主,將一些不聽話的勢力解決掉,但現在來看,軍事行動將是難以避免的了。

    鮑格莫洛夫強調道:「蔣先生,你必須清楚,一個強大團結的南京政府才是我們需要的。」

    藍普生:「對於南京政府的軍事安全,我們的聯合艦隊將保障沿海乃至長江以北的安全。西南雖然擁有不錯的軍事實力,但卻沒有一隻強大的海軍。有必要透露一點的是,我們的計劃甚至包括在南京駐紮一支相當數量的空軍。」

    見到三國居然只是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要求』,而沒有逼迫自己過於出賣國權,蔣介石還是非常興奮的,他是不介意借用西方的力量來強化自己的統治,同時對抗和德國人合作的西南。張蜀生可以借助西方的力量,為什麼我蔣介石不可以,遠交近攻,最壞的情況,自己也能劃江而治吧,故此高興地說道:「很感謝三國提出的合作計劃,我想我們會合作愉快的,詳細的計劃,我想需要更專業的人士和三國的專家們談攏。」

    「蔣,你有一個漂亮的夫人,是一個成功的家庭男人。我想你也會在政治上成為一個成功的男人。」

    藍普生見初步達成了三國此行的目的,心情不錯,甚至開了個玩笑。

    這次援助中國的計劃,是在西南強勢崛起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借款將會以鐵路修築,礦山開採,稅收等進行抵押,而工業援建,將會以三國提供的貸款從本國購買,這樣,既扶植了蔣介石的南京政府,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目前三國內紛亂無比的經濟局面。至於現金,三國是拿不出多少的,雖然經濟危機對三國的影響不如美國那麼劇烈,但也是傷筋動骨。

    也是在此時,三國公使采才提起了這個合作計劃,阻止西南的勢力擴大,加強蔣介石的力量,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從這個巨大原材料市場進行進一步的瘋狂掠奪。

    政客們也越來越清楚地發現,中國原本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卻因為過度貧窮、落後、混亂,導致了西方利益難以最大化。一個適度發達的中國,購買力較強的中國,才符合新時代的西方利益。當然,這個適度發達的政權,必須是可控的。

    可以預見,經濟方面,在三國的聯合支援下,蔣介石將以沿海經濟帶為主,建立起一個初步規模的現代化工業。而逼迫蔣介石進行的農民改革、教育改革、社會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等,最終又會適當增強南京政府的實力,在三國的幫助下,達到勉強對抗西南,或者至少劃江而治的程度。

    說到底,要開發中國巨大的市場,只有讓民間有了一定的財富,再加上社會穩定,這樣才能讓人民有錢購買商品。

    在經濟發展後,三國除了武裝保衛南京政府外,還將得到各自所需要的巨大利益,比如蘇聯所需要的新疆利益,外蒙古利益,沿海部分港口利益。英國得到的開採利益、修築道路方面的利益,以及收穫巨量原材料,返銷工業產品的利益。

    各種偶然的蝴蝶因素,改變了西方各國意圖壓制中國的想法,適當地放鬆韁繩,讓南京政府崛起,發展經濟,成為一個原材料提供地、商品傾銷地,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至少,到時候西南的產品,將無法賣入南京政府的勢力範圍,一個多麼美好的另類的貿易前景。

    「達令的事業還需要各位多多幫忙,稍後我會組織一場酒會,希望各位公使賞臉參加。」

    「哈哈哈……」

    一幕言談甚歡的景象。

    昆明,西南聯合政府

    「布爾熙先生,很高興見到你。」

    張蜀生和德國駐華公使布爾熙親切地握手,值得一提的是,三天前,德國人忽然宣佈將設立在上海的德國公使館搬到了昆明。

    在目前中國奇怪的政治局勢下,西南政府是名義上自治的,既不支持南京政府也不反對南京政府。但德國人將公使館搬到昆明,卻表明了一種清晰的立場。

    「尊敬的張總長,我們得到了確切的情報,蘇聯人、英國人和法國人,這些卑鄙的傢伙,他們罕有地聯合起來,準備執行一個龐大的東方計劃。」

    布爾熙一上來就開誠佈公地說道,身懷特殊使命的他,得到了國社黨黨魁希特勒的暗中授權。

    「呃?有這種事情?」張蜀生一臉的淡然,故作鎮定,心裡卻不由笑道,三國公使最近的行動,他也聽說了一些,不外乎就是各種各樣的貓膩。相信絕對權力能夠打敗絕對陰謀的他,也沒有過於擔心,該來的始終會來,自己這只巨大的蝴蝶,早已扇動了大風浪,原本的歷史記憶顯然已經不適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

    「當然,德國人從不欺騙朋友。」

    布爾熙行了一個紳士禮,保證道,「為了反擊三國,我們同樣有一個龐大的計劃,準備與您商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