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三十一章 美麗的澳大利亞:百萬工人力量大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三十一章美麗的澳大利亞:百萬工人力量大

    從酒泉返回漢京後,張蜀生就召見了大本營總後勤部部長,兼科技委員會秘書長周端正與特斯拉。

    「委員長,這個計劃很龐大啊。」

    周端正面前的桌子上擺著的是一尺多高的文件,文件的抬頭是紅色絕密a級的字樣。

    這個保密等級雖然不是共和國體系內高的,但卻同樣是駭人聽聞,絕密a級意味著除非是共和國滅亡,那麼這個絕密將永遠是只限於計劃管理者和張蜀生本人才知道真正詳情的絕密計劃。

    絕密a級保密等級的計劃,就周端正所知,共和國內還有好幾個,比如戰略導彈計劃,火箭—衛星計劃,核武器計劃,噴氣式飛機計劃,都有幸列入a級保密等級計劃,相應的科學基地,對應從級到級不等。

    絕密a級計劃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保密等級非常高,比如面前桌上的文件,周端正自然不可能來張蜀生辦公室慢慢看,早上午,就有特情部第九局的保密人員『陪同』他,大致看完了這個計劃。

    然而,哪怕是看完了這個計劃的綱要,他依然覺得有些茫然,實是太龐大,整個計劃中,目前一尺多高的文件居然是綱要性的一個個子計劃。也就是說,一個龐大的計劃,被人為地分解成了無數個部分。有醫學部分,材料學部分,電子學部分,信息學部分,生命學部分,工程學部分……

    即便周端正看了這個綱要性資料,他依然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計劃,要研究什麼,彷彿這些子項目,合一起看,還是子項目。

    他明白,這說明本計劃非常龐大,自己接觸的不過是零碎的東西,真正的核心,應該只有眼前這位特斯拉先生才知道。畢竟,這一尺多高的綱要性計劃文件,就是特斯拉的秘密科研小組搞出來的。

    「計劃當然是非常龐大的,共和國歷史上每一個絕密a級的計劃,就沒有一個是小計劃。這個計劃是特斯拉先生負責總攬全局,而這桌上文件裡的項目部分,則要抽調相應的科技人才,組成研究機構,優先撥給資金、設備,幫助特斯拉先生完成這個偉大的計劃。

    具體的情況,特斯拉先生隨時會詳細和你談,你可以按照絕密a級保密計劃的規格,安排相應的工作。」

    張蜀生的態度非常簡單,既然答應了特斯拉幫助他完成那個超前的計算機的革命——『人腦』計劃,就會全力支持。

    相比於目前共和國的實力,多成立幾個研究機構,來開展這個研究,問題不大的。核心方面的研究,則由特斯拉和他親信的幾個學生、從西方邀來的科學助手以及張蜀生提供的戰略科技人才組成,那個機構才是『人腦計劃』的真正研究機構。不止如此,張蜀生經過慎重考慮後,還授權『人腦計劃』項目經過批准後,可以秘密使用一些罪大惡極,喪天良的戰犯作為研究對象,那些原本就要被判死刑的***戰犯,被秘密關押監獄裡十數年,就是為了必要時刻為這些絕密項目提供實驗對象。

    想想前世的713部隊,張蜀生認為自己還算善良,至少沒有濫殺無辜,這些實驗對像原本就該死,又是戰爭罪犯,不同於731部隊,對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下毒手。

    即便這個時代,張蜀生雖然摧毀了713部隊,但根據可靠情報,***人遠東地區同樣搞類似的實驗,他們一邊從德國人那裡獲得技術,一邊用蘇聯平民做實驗,整個民族,已經病態到了相當地步。

    而整個『人腦計劃』,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計劃,分步驟多點共同展開,張蜀生除了必要的高科技設備、材料外,還會提供一些正確的研究方向。這樣一來,實際上整個龐大的科學工程,將為共和國帶來另類的科技躍飛,也將突破一個個科學難關的同時,為共和國留下寶貴的科技財富。

    科技,張蜀生不缺,關鍵怎麼把科技轉化,分解科技,用當前科技去解析它,衍生成當前的實用科技。

    「是,委員長,保證完成任務。」

    周端正想了想,高興地答道,雖然他不知道這個計劃有什麼用,但委員長說了要執行,那就給錢給物給人好了,共和國如今什麼都不太缺,尤其是科研經費和科技人才,物質方面,協調到位總是能解決。

    現的中國,早也不是數十年前的西南時期,造一台普通機床也要擔心精度的時候了。全面工業化和科技教育建國的方針,就是讓中國世界處於了領先的位置。一個個科學難題被攻破,一個個國內培養的時代科學家走上前台,閃耀世界。

    中國人並不傻,相反很聰明,何況一個國家六億人,除非是根子上爛掉了,整個教育體系,科研體系,陞遷體系全部都爛掉了,政策得當的話,總會出現多到讓人目眩的科學奇跡。

    「委員長,二十年後,我給你一個完整的驚喜。」

    特斯拉也似模似樣地照著周端正一樣,離去前給張蜀生敬了個算得上標準的軍禮。他敬的不是這個國家,也不是這個體制,多是張蜀生個人。這就是科學巨匠的超然。

    特斯拉與周端正離去後不久,大本營作戰部部長又來到了張蜀生辦公室,主要是匯報一下目前澳大利亞的情況。

    「裕任,聽說你近又恢復了天天通宵加班,每天只睡兩個小時不到,有沒有這回事啊。」

    張蜀生見粟裕任進來,先是板起臉,問起了這個嚴肅的問題。

    粟裕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歉然道,「委員長,不會是我家裡那位,又委員長夫人面前抱怨了吧。這人,就是管不住自己嘴。」

    張蜀生笑著搖搖頭,指著他說道,「你啊,別人是生怕自己加班上級不知道,你倒好,老婆無意中抱怨兩句,讓我的大管家聽到了,還不許啊?工作是工作,但這樣拚命,身體倒不見得出問題,小心家庭感情出問題。」

    「行,今晚回去就早些睡。委員長你也知道,目前對蘇作戰又全面啟動,雖然準備工作已經做了將近大半年,但還是需要我們作戰部協調很多東西。這不,澳大利亞的部署也快結出果子,我還是抓緊時間向你匯報一下。」

    粟裕任見張蜀生點頭,便將手中的內部簡報遞過去,然後自己走到一旁的地圖牆面前,把澳大利亞的地圖拉下來,開始解說。

    「委員長,由於我們和德國人、***人的三方協定,我們主要佔據的西澳大利亞地區。目前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整個西澳大利亞已經刮起了一陣颶風……」

    粟裕任的講解中,張蜀生不禁想起當初三國談判時的情況。

    對於澳大利亞,***人是很志必得的。

    ***行動前,澳大利亞人口密集地區附近的大草原上,先後發現眾多資源,礦產之豐富,讓***人垂涎不已。

    畢竟,張蜀生看來,作為一個苦逼的島國,哪怕澳大利亞已經發現的礦產資源只不過是真正冰山一角,也能刺激的他們嗷嗷叫。

    這個時期,由於澳大利亞實是人口過於稀少,大多集中東部一些城市,西澳大利亞就顯的荒涼,幾座小城也不受人重視。因為人多的原因,東部的資源發現就要快許多。

    談判中,中國死守一個尺度,那就是中日澳大利亞的佔領,必須一分為二,而不是相互交叉。

    或許是由於中國橫亙***人南下的必經之地上,又捏著***鬼子大海運的咽喉,迫於德國人施加的壓力,***人很爽快地接受了中日澳勢力劃分,大筆一劃拉,整個西澳大利亞就歸了中國,而人煙密集得多,礦產多,經濟好,面積大的東澳大利亞,則歸了小鬼子。哪怕是西澳同樣有不俗的礦產資源,鬼子也自我安慰一番,認為東澳大利亞好得多的心理作用下,爽快地答應了。

    把荒蕪留給中國人吧,讓他們連基礎的人口都沒有,別提礦產和經濟、統治。

    原本小鬼子還卯足了勁,要和中國就澳大利亞的歸屬問題,好好地劃分一下,否則,就搞出來一些動靜,影響中國人接管。畢竟日軍早很多佔領澳大利亞,對澳的掌控要強得多。要交出嘴裡的肉,即便是政治交換,誰都不會特別願意的。

    但中國人的爽快,讓小鬼子有些受寵若驚,私下不知道偷笑了多少,罵中國人是蠢貨,罵中國政府沒有眼光,或許看中了西澳大利亞的荒蕪,想開拓耕地或者牧場……

    粟裕任的描述中,一個偌大的西澳大利亞局面,張蜀生面前展現開來。

    ……

    中原大地,信陽城。

    縣政府設立的人才交流市場一角,正圍滿了一大堆人。

    一名表情粗獷,但卻穿著得體,一身上檔次的西裝,給這位透著些憨厚的黑臉中年漢子加了不少分,求職工人們一看,就將他劃分到了『暴發戶』一類。

    他手中拿著大把的宣傳單,旁邊兩個小工打扮的青年,正拿著一個電喇叭扯著嗓子那大聲喊。

    「招人!!廣福工程公司招人……月薪250,包吃住,月結,不結不是人。」

    兩人喊的內容都一樣,扯著嗓子賣力地吼,三人身後的黑板上是寫著一行大字:開拓澳大利亞,佔領土等你加入我們攜手開發。

    宣傳單上則圖文並茂一些,除了招工細則和澳大利亞情況的文字說明外,還有一副彩色印刷照片,圖片上,一名手持鋼槍的國防軍戰士站山崗上,圖片背景則是一座小城鎮和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師傅,這澳大利亞究竟哪裡啊?」

    圍觀的求職工人們,幾乎只是一會兒功夫就被這個月薪250,月結,包吃住的優惠條件給驚住了。

    目前本地的用工市場,一般能開到月薪150就算不錯了。畢竟,隨著戰爭的深入,物價雖然有一定的波動,目前一頓單人工作餐的花費也不到一元錢。這個250元還包吃住,聽起來是很誘人的,也意味著,只要幹一年,就能落下3000元的工錢,乾淨存下。

    目前的物價,一頓簡單的工作餐不到一元錢,一隻鋼表20元,一台縫紉機也不過50元,一輛自行車150元,一台黑白電視機210元,一台彩色電視機500多元。

    也就是說,哪怕你現一無所有,只要能拿到這份工作,你一年干下來,家裡裡裡外外能夠換一套的家什。老婆孩子能夠換幾套衣服,狠狠心,連房子都能翻重蓋。

    所以,這個招工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工資高,就是管吃住外。這對於家庭還不是很寬裕的工人兄弟來講,就是能夠開足了火力存錢。

    「這裡!」

    那領頭的黑臉中年男子聽到提問,倒是咧嘴一笑,從背後抽出一張地圖,西澳大利亞和中國地圖上比劃了一下,「從這到這,路是挺遠,不過現的大船坐得舒服,一個多星期就到了,還沒等你暈夠船呢。我剛從澳大利亞回來,來去都是坐大船。」

    這中年漢子雖然看起來粗獷,但整個人倒是有一股子闖蕩江湖的氣勢。求職工人提問,他作為老闆,也耐心地解釋起來。

    中年人叫柳廣福,是一個小工程公司的老闆。柳廣福沒什麼文化,但有一股子蠻勁,早年西南打工,賺到了一些錢也多了些眼界,後來就拉著幾個老兄弟一起順應潮流,開了一個小工程公司。

    都說商人逐利,柳廣福其實本身不懂什麼大道理,也沒有太多文化,連賺錢的辦法也是從別人學來的。西南時候,他從自己那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闆身上,就學到了兩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要賺錢,跟政府的號召干。

    第二個道理,要賺大錢,搶別人前面跟著政府的政策干。

    認準了這兩個道理,柳廣福就一帆風順。

    西南時期,每佔領一個地方,柳廣福就要帶著工程隊過去找活幹,說來也是巧,他的工程公司雖然不大,但每一次都能得到機會。不是受雇於基層政府,就是受雇於軍隊,總是沒缺過活計。

    他們給鎮政府檢修過老房子,大街上清理過垃圾,下河治理過河道,參與推倒過危房,跟著軍隊幹過後勤運輸,運過槍炮子彈,扛過麻袋,推過大炮……

    凡是能賺錢的,柳廣福只要遇到了,都幹過,公司也越來越大,賺的錢也越來越多,但始終還不算上的去檯面。

    後來,人民軍進攻東南亞的時候,他也一屁股帶著隊伍跟上,跑後面,也撿了不少活。

    這些年下來,當年的小工程公司,如今也是正規的大公司了,手下有數百名全職工人。東南亞戰事後,賺了一把錢的柳廣福,又揮軍北上,跟著部隊到了蘇聯,和鋪天蓋地的工程隊一起,佔領的蘇聯大地上,賺了不少錢。

    但漸漸地,柳廣福發現,單純的工程公司,賺錢愈發地艱難了。競爭太大不說,國內那些一窩蜂跟著國防軍跑的公司簡直是如過江之鯽。

    就這時候,中國佔領西澳大利亞的消息傳回國來,再次鼓舞了全國人民。

    而柳廣福,則嗅到了極大的商機。

    根據慣例,柳廣福帶著幾個手下,順利地申請到了赴澳的船票。說是申請,其實不過是民家商人們自發組織的船隊,只需要政府許可批准,國防軍就會提供保護。

    國內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國家鼓勵人民發家致富,尤其鼓勵人民自發地挖掘佔領土地上的財富。

    到了澳大利亞,柳廣福和所有人一樣,被眼前這個人煙稀少,而地域卻遼闊到讓人掉下巴的地方,被好好地震撼了一把。

    柳廣福等商人靠岸的時候,整個西澳大利亞已經基本落入了中國手中,***鬼子國防軍輕裝甲部隊面前,乖乖地交了權力,將整個西澳大利亞交了出來。

    政府工作人員隨後向這些來自國內的商人介紹了西澳大利亞的情況,特別提到了兩點:第一,政府鼓勵民間自行勘探,組建有資質的礦產公司,採取公私合營,私人管理,公家分錢和統籌礦產的性質。第二,政府馬上要西澳展開大規模勘探和開發,同時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參與進去,負責大開發工作的一些環節。

    比如,一個國有大礦產公司,下面的一些什麼工程部分,運輸環節等,通過公開招標,完全允許承包給有實力的私人公司。是一種另類的公私合作。

    柳廣福看中的就是這樣的機會。

    他清楚地發現,國家要打開發澳大利亞,但目前,這裡連起碼的人這樣開發條件都不具備。沒人談何開發?

    如果能夠擁有足夠的工人,快速突入西澳,順利招標到一家大型礦業公司的附屬工程,那麼,他就再也不用四處打秋風一樣亂跑了。

    回國後,他還專門花錢咨詢了幾個大學的經濟老師,那些人都告訴他這是個難得的機會,關鍵是要去得早,實力夠強,這樣就能順利拿到大工程。畢竟,之前中***隊的多次大規模行動中,都沒有澳大利亞這樣全面的機會。龐大到嚇人的礦產儲備,極其優良的開發條件,國家統籌大規模開發等等,都是好的契機。

    於是,柳廣福火速回國,一咬牙拿出全部積蓄,回到老家招工,加上原有的幾百名『非全職工人』一起,奔赴西澳大利亞,組成一個大規模正規的工程公司。他想好了,哪怕是拿不到大工程,澳大利亞這個甚至連人都缺的地方,不愁賺不到錢。而且只要是真心實意地要賺錢,行的端坐得正,他相信政府一定會幫忙解決問題。

    「大老闆,這個工錢靠譜不?」

    又有工人問道。

    「不靠譜?不靠譜我能站這裡招人,我要整了你們,說不定第二天我就吃槍子。真金白銀,我們不缺錢,就缺人。這要是騙子,我能回自己老家來騙人?行不名坐不改姓,我柳廣福,老家就是西牛莊的。」

    柳廣福說完,拿出自己身份證明,就給大家看,果然如此。

    「這個工程要干多久?」大家其實並不怕拿不到工錢,現的制度完善,政府的法規非常嚴厲,幾乎沒有老闆敢於違背。

    「干多久,我沒垮,你們都可以跟著干,就是這個工錢。誰去,安家費一人先給50。」柳廣福拍胸口保證道。250元的工資國內看起來是比較高的,但是,哪怕是蘇聯境內搞工程時,遠離家鄉的工人,也能拿到180-220,這個時代,真正捨得真正的苦力賺錢的人,都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工資,實是國家發展太快,全國都是工作機會,別提佔領領土。

    「我去!」

    「我去!」

    ……

    不多時,柳廣福就選了百多名身強力壯的工人,見沒有合適的了,就安排後續事宜。他親自負責的只是招人的一路,另外還有幾個得力手下跑到附近縣去招人了,這次的目標就是帶上個千人團隊,包一條船,直奔澳大利亞。

    半個月後,柳廣福終於帶著一船工人趕到了西澳大利亞,而這個時候,穩定了西澳局勢的中國當地政府:西澳大利亞行省政府,已經展開各項前期工作。

    柳廣福二話不說,帶著手下千把人就投入到行省政府的前期基礎工作中去,以基本保本的工程價,踏踏實實地幹完了超額的工作。

    很快,公私合營的巨無霸礦企——西澳礦業集團,一個由蜀生公司進行管理,由公私共同持有的大型礦企,就原來的珀斯,現的西澳市成立了。

    柳廣福的工程公司,經過反覆審核資質,和其他工程公司競爭後,順利拿下了一個大工程,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但把工程公司的局面開啟了,還張羅起了一個運輸公司,加入到鐵路修建和鐵礦運輸中去。

    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人政府的引導下,瘋狂湧向澳大利亞,幾乎以外出務工的農民為主。一萬,十萬……終,這個開發澳大利亞的人數,超過了100萬,還迅速增長。

    整個西澳大利亞的白人們,以一種驚掉眼鏡的姿勢,看著人山人海的中國人湧向西澳……

    於是,整個西澳大利亞,***人的目瞪口呆中,中國人僅僅只是佔領了幾個月的時間,官方和民間一起動手,原本連人都缺乏到了極致的西澳,轉瞬就轟轟烈烈地全面開發起來。

    原本預計中的困境,光是調集足夠的人口就要一兩年時間,然而,僅僅是兩個月不到,就被成千上萬跨洋過海賺錢的中國人給克服了。

    ***人不禁驚歎:這些中國人不是賺錢,他們是以搶錢的態度,開發澳大利亞。

    如果鬼子聽到張蜀生的感慨不知道要作何感想。

    大本營的澳大利亞開發會議上,張蜀生說:「國家要開發,人民當然也要賺錢,願意去的都可以,審批管理好就是,發家致富,藏富於民是大好事。這不僅僅是讓私人資本獲利,完成原始積累,是讓這百萬農民工人獲取國家對外擴張所帶來的財富分享。」

    當然,沒有人知道,張蜀生腦海中,展現的卻是後世,如同他父親一般的億萬農民,進城打工,尤其是沿海一帶,放眼望去,全是養家餬口的工人。

    只是這一次,南下打工,變成了下南太平洋打工。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