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遠東總攻(一)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七十六章遠東總攻

    漢京山,共和國大本營,1946年4月22日。

    偌大的大本營作戰會議室中,即將召開一場關於遠東總攻「鐵蹄計劃」的特別軍事會議。

    自從張蜀生清明節祭奠活動上的講話後,總參謀部早已制定好的遠東總攻計劃開始進入精細化修改期,一個涉及到從前線到後勤,從一個師到整整一個方面軍的軍事計劃,這15天裡完成了精細化修改,搭好了初步的框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開戰前不斷地將的東西填充進去。

    這次特別軍事會議的召開,是大本營為了統一全局部署這場遠東總攻戰。張蜀生明確將親自出席,參加軍事會議的都是軍政要員。

    政務院總理周國來,總參謀長蔣百里,國防部長蔡鍔,大本營特情部主任羅峰,大本營作戰部長粟裕任,大本營宣傳部長韋三才,蜀生公司副總經理孫來喜。

    軍隊將領主要有遠東方面軍指揮官霍衛國大將,西伯利亞方面軍副總指揮徐樹錚上將,中亞方面軍副總指揮張自忠上將,東南亞方面軍總參謀長楊虎城上將。

    空軍司令員范思然大將,海軍司令員鄧浩乾大將,中國精銳的近衛軍團指揮官、華夏軍校總政委李俊明大將。

    肅穆的作戰室中,沒有人交頭接耳,該看的資料,該做的討論會前都已經完成了,總參謀部的鐵蹄計劃雖然要這次軍事會議上才公佈,但眾人心裡都有個底,知道委員長這次是下了決心要解決遠東問題,以此結束目前共和國四處受掣肘的不利局面。

    「咳!」

    粟裕任抬腕看了看表,已經是早上時間9點29分30秒,離會議時間還有30秒,照例委員長馬上就要進會議室了,便輕咳了一聲,眾人不禁挺直了腰。

    「委員長到!」

    果然,腳步聲傳來,張蜀生剛剛晉陞為大本營秘書長的茅雲先陪同下走了進來。

    「起立!」

    唰的一下,眾軍政要員們整齊地起立,立正敬禮,聲音洪亮地喊道:「委員長!」

    「都坐下吧。」

    張蜀生平時並不太喜歡開會,尤其這種十幾人小二十人的高層軍事會議,一般他都喜歡有事元首辦公室的小會議室裡,茶話式地進行,以共和國成熟的軍政體系,他只需要掌控全局就行了,但每逢大事這樣的高級軍事會議他依然是必定出席。

    張蜀生:「就剛才,我又接到了外交部的關於德國人的報告。剛剛佔領了伊朗全境,俘虜了八萬多盟軍的德國人提出以進攻印度的俾路支省減輕我們東南亞的壓力為條件,換取我們加快向蘇-聯腹部地區的大規模進攻,力圖五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內『解放』蘇聯的主要地區。

    德國人還答應保障我們蘇聯的利益,戰後利益劃分上可以建立數個小公國作為安全區置放於歐洲勢力區與中國佔領區之間。

    這是一個很誘人的條件,但是我們不能接受。

    一旦蘇聯徹底垮掉,英美為首的盟國又沒來得及開闢第二戰場,我們就將整個二戰戰場上與歐洲納粹軍團全面接觸,三年五年十年之內或許沒有問題,但是二十年後呢?

    開會前講一下這個問題,是想強調我軍的二戰策略,消滅盟軍,削弱軸心國納粹軍團,搶佔二戰大的勝利果實。」

    頓了頓,張蜀生開始說這次會議的核心精神。

    「此次作戰會議,旨協調全局,做好鐵蹄計劃的前期工作。

    遠東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我軍大量的兵力被牽制遠東,以至於其他方向上的計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如今二戰的形勢已經基本明朗,只要我們下定決心,軸心國是可以贏得終勝利的。那麼,現是我們提前佈局,搶奪勝利果實的時候了,佈局的前提就是解決遠東,騰出兵力和精力開闢第二戰場。

    蔣總參謀長,你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鐵蹄計劃吧。」

    「是,委員長!」

    蔣百里站起來走到巨幅地圖前,簡單地講起來,「鐵蹄計劃的制定初衷,就是要以萬馬奔騰之勢,以萬千鐵蹄踐踏遠東的盟軍,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包圍、殲滅遠東戰區的盟軍。

    如果不包括***的本土兵力,目前遠東戰區的盟軍總兵力大約為390萬。其中蘇聯人兵力為150萬,***人的兵力為190萬,美國人的兵力為50萬。如果論到總兵力,大約相當於德國人執行巴巴羅沙計劃時,蘇聯人邊境地區300公里範圍內的總兵力。不過一旦開戰,***人有可能短期內增兵百萬人,這是一個不小的變數。

    盟軍的總兵力雖然強大,但也存不少問題。

    第一是兵力較為分散,盟軍為了明確防區責任制,特別要求美日蘇三方軍團各自駐守一方,雖然他們都有堅固的工事耐以防守,但這些工事並不是不可摧毀的。尤其是日蘇軍事集群中間有較大的空隙,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點。

    第二是裝備落後,補給嚴重不足。即便有美國人的全力補給,目前遠東戰區的盟軍部隊,甚至是美軍自己的軍隊都嚴重缺乏大炮,飛機和炮彈,以及藥品這些戰爭急需品。由於蘇聯人基本失去了就地生產能力,***人又持續遭到我們的戰略轟炸,軍工生產指數降到了三十年前的水平,完全不能滿足現的龐大日軍的需要。嚴重的時候,甚至連一些螺絲釘美國人都要從本土往遠東運,這些嚴重拖累了盟軍的後勤,即便以美國人的運輸能力,必須兼顧英國,蘇聯,印度,遠東等地區的戰爭補給時,也感到無能為力。現的運輸能力,只能基本滿足與我們日常戰鬥的耗費。

    遠東的美軍流行一個說法,印度的美軍有口香糖和可樂,蘇聯和英國人有美國罐頭,而遠東看起來離美國本土近,但卻過的差。」

    蔣百里手中的指揮棒移動到遠東地區中國實際控制區,繼續說道,「

    目前我軍遠東戰區的總兵力為250萬人,這包括遠東濱海地區的部隊。濱海地區和朝鮮以及我國接壤,這些部隊主要負責對***方向的警戒,戰時調動的可能性不大,這樣我們遠東的實際可用兵力為200萬人。

    要執行鐵蹄計劃,這個兵力是顯然不夠的。」

    講到這裡,蔣百里望向張蜀生。

    張蜀生接過話說道,「總參謀長說的是,現我國的現役正式部隊總兵力為700多萬人,但卻被分別被用遠東,中亞,西伯利亞,東南亞以及本土駐防這幾大地區。兵力已經非常捉襟見肘。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多個國家完成了千萬擴軍的計劃,德國人為首的納粹軍團,英國人的英聯邦軍團,美國人的美洲軍團,***人,蘇聯人,總兵力都已經達到或者遠遠超過了千萬規模。

    各國兵力雄厚,印度方向上納粹軍團已經抵近了印度邊境,蘇聯戰場上還膠著但蘇聯人已經呈現不支,如果盟軍沒有大的動作的話,必將陷入難以挽回的局面,所以,我們必須加快速度了。

    為了完成鐵蹄計劃,我將再次簽署了的擴軍命令,將一些轉預備役的老官兵以志願的形式重徵召回來,然後將大約300萬預備役部隊轉現役,完成常備軍1000萬的目標。

    組建的部隊將大多用於境內外駐防任務上,將我們原有的精銳部隊解放出來用於戰場。」

    聽到委員長終於同意第三輪擴軍計劃,場眾人都是不由大喜,雖然國防軍的武器越來越先進,但正式兵力總是邁不過700萬的坎,要想逐漸明朗的二戰戰場上搶奪大的蛋糕,這點兵力顯然是不夠的。

    為了將經濟,軍事,民生等等問題平衡,張蜀生一直要求有序擴軍,而不是盲目地擴軍,而今天,也算是時機成熟了。

    當然,張蜀生自己加明白,如果中國只是要保證現的既得利益,或者說保證國土安寧,那麼700萬的部隊已經完全夠用了。

    原本的歷史上,多個參戰國雖然也達到了千萬級的總兵力,但是卻不如現的二戰兇猛,動輒就是數百萬級的擴軍。

    不是這些參戰國財大氣粗,人口眾多,反而是已經快撐不下去了,誰都想依靠後的一拳打垮對手。

    而中-國卻並沒有如同其他國家一樣瘋狂,而是走精兵+強兵的雙路線,將剩餘的國家力量轉移到社會,經濟,科技和教育,文化等方向上來,將戰爭和發展結合起來,一步步壯大中華,凝聚中華。

    比如即將初步推廣的養老制度和醫保制度,就沒有受到戰爭的過大影響,三年摸,三年推廣,再有個三年,十年下來,二戰或許結束了,但這兩大政策卻能逐漸走上軌道。

    張蜀生:「擴軍的問題我和周總理談過,基本上不會影響到我們現的高速經濟發展。這場戰爭中,我們是唯一一個損失遠遠小於收益的國家,相比起我們的損失,霍去病省,北海省,東南亞行省,甚至是接下來的遠東,這些地區的土地,資源,甚至是人口,都是我們大的收穫,相比起這些,我們的損失微不可計。

    其他國家的損失大,大什麼地方?

    蘇聯人打一場戰爭,整個蘇聯的工業區甚至是城市都被炸成一團廢墟,德國人也沒好到哪裡去,勞動力嚴重缺乏,國內經濟危機加劇,國家經濟瀕臨破產,傷亡率奇高等等。別的不說,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蘇聯人死傷被俘數十萬,德國人也要付出差不多的犧牲,現英國人得到美國人的加強,反轟炸德國的計劃執行得很順利,連希特勒都只能躲地下辦公,柏林和其他歐洲重要城市的慘狀可想而知。據說英美還要學我們***搞得戰略轟炸,b29戰略轟炸機準備調去足足兩三個航空隊,接下來德國甚至是歐洲會成什麼樣,倒是很值得期待。

    這樣的戰爭,想不損失慘重都不行,而我們,看似是僥倖,實則是準備充分,再加上地理位置絕佳。」

    張蜀生的話說的很對,如果把中國擺放到現的歐洲,或者把中國放到蘇聯的地盤上,也是個一盤稀爛的結果。而現的中國呢?周邊無大國,雖然受到的羈絆很多,但***,蘇聯乃至於盟軍重兵雲集的印度,都構不成本土進攻的威脅。

    張蜀生示意蔣百里繼續說。

    「二戰已經進入白熱化,根據情報顯示盟軍一直試圖開闢第二戰場,借此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雖然我們還不清楚盟軍究竟有什麼驚天計劃拿來扭轉局勢,但我們的鐵蹄計劃卻要堅決完成,趕他們的前面。

    為了可能地迷惑敵人,鐵蹄計劃將以收復朝鮮作為佯攻計劃,以便完成兵力增援,物資調撥等行動。當然,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終也可能被敵人識破,但能夠從朝鮮方面多吸引一些***本土的師團,屆時遠東戰區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接著,蔣百里又介紹了一下此次鐵蹄計劃中,遠東總攻戰區將要動用的兵力。

    預計中的增援兵力將達到200萬之巨,這也是目前中國能夠拿出來的大數字剩餘兵力,如果再要增兵,就只能讓預備役部隊上戰場,甚至是下達全國動員令緊急徵召了。

    此次遠東戰場動用的總兵力將達到400萬人,達到了德國人蘇德戰場閃電戰時的數字,但遠東現有250萬的駐軍,只需增200萬人的部隊就行了。

    遠東戰區以250萬人,實際上是200萬人的兵力面對盟軍400萬人的總兵力還能穩佔上風,刮骨削肉一樣消磨盟軍的力量。一旦增兵到400萬,那麼,以戰鬥力計算,國防軍將佔據絕對上風,具備了啟動戰區級別大戰役一舉拿下遠東的基礎。

    如果指望200萬人的霍衛國方面軍去完成,那是對士兵的生命不負責,相反擁有了絕對兵力就需要以閃電速度拿下遠東了。

    蔣百里做後的總結,說道,「整個計劃來看,中亞戰區和西伯利亞戰區將起到牽制蘇聯人的支援,並且戰役開啟後阻斷美國人從北冰洋方向對遠東盟軍的增援和補給,另外,西伯利亞方面軍的裝甲兵力迂迴作戰中也將接受遠東方面軍的臨時指揮。

    空軍方面,由於遠東戰區和東北戰區的兵力已經非常雄厚,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增援,但是,對日轟炸將本月起提高強度,保證戰役發起時能夠大限度削弱***本土的戰爭力量。

    海軍方面要大膽走出去,目前日軍的海軍主力一直海上游弋,借此躲避我們對港口的轟炸,雖然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切斷或者干擾盟軍的海上補給線路非常困難,但必要時應該尋機殲滅日軍的部分海軍力量,為後續的戰爭贏得多的海上籌碼。另外,還要切斷***國內以及印尼對東南亞戰場的補給,增加盟軍的戰場補給負擔……」

    整個計劃非常龐大,蔣百里只是簡單描繪了一下計劃的藍圖,就用了一個多小時,涉及到的戰區和部門很多,重點提到的就有多個。

    畢竟這將是中-國參加二戰以來,國防軍將要發起的大規模的進攻,而且是以總攻徹底打敗戰區的盟軍為目的,說是二戰亞洲戰場的轉折點也不過分。

    盟軍不是不想從遠東——東北方向打開局面,甚至是主動進攻中-國本土,但是,霍衛國遠東指揮著250萬國防軍,死死地擋住盟軍,不但如此還予以盟軍很大的殺傷,每天整個戰區的小規模戰鬥,盟軍的損失加起來少則數百上千人,多的時候甚至達到萬人,這樣的損失規模,盟軍又如何能夠發動起堅決地總攻?進攻不能,退也不能,數百萬盟軍根本無處可退,***是覆巢之下的卵,一旦中國徹底解決遠東問題,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本土,這樣的滅國之災,現還躺床上半死不活的天皇,一年總要夢到幾次。

    後,張蜀生做總結講話。

    「同志們,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可謂是我國建國以來大規模的戰爭行動。遠東問題牽涉到全局,遠東解決了,我們才有精力其他方向上打出有力量的拳頭。

    遠東問題不只是牽涉到我們,還牽涉到朝鮮問題,***本土的問題,甚至是整個二戰形勢的問題。

    我們要以實際的戰爭行動告訴美國人,遠東不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亞洲沒有他們的希望。

    我們要的是勝利,但很可能借此幫了美國人,幫了盟軍的忙。

    為什麼?亞洲全敗以後,他們才會動腦筋去開闢第二戰場並且是集中全力地去開闢,不要讓盟軍把磨洋工磨到我們頭上,兩千多萬納粹軍團還等著他們去消滅呢。

    他們猶豫不決,我們就要幫他們下決心,二戰總決戰還沒到,不能讓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到我們身上來。

    我給大家透個底,這場二戰,我們中國的腳步絕不僅僅停留亞洲,全軍要勇敢戰鬥,還有無數的土地等著我們去征服,無數的資源等著我們去開採,無數的人民等著我們去俘虜,我們的腳步才剛剛邁出去!!」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