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德國人的震驚 文 / 捕魚者

    「中國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僅僅是兩年時間,就給人帶來如此大的震撼。」當德國外交部長,希特勒的訪華代言人裡賓特洛甫率領的元首談判組乘坐國防軍的—35運輸機繁華喧囂的漢京機場降落時,那些談判組中第一次來中國的成員們不由驚呆了,就連裡賓特洛甫自己也是吃驚不已。

    「這,這機場也太繁華,太龐大了……」

    整個德國代表團從歐洲啟程,經過德軍牢牢佔領的烏克蘭,又飛過一片蘇聯佔領區上空後,中亞降落後登上軍方的—35中遠程運輸機,這種有中程和遠程兩種類型運輸機的龐然大物,把德國現役先進的轟炸機輕易地比了下去。

    當然,這些軍事裝備資料和諜照中很容易看到,隨行的軍方人員和沒有來過中國人的代表也只是較為驚訝,內行看門道,代表們多的是被上飛機後,運輸機內部那種高超的製造工藝以及飛行時的強悍ing能所震驚。

    國防軍雖然沒有派遣舒適的大型客機去運輸這些貴客,但還是安排了座位和毛毯,運輸機上可比客機冷多了。不過,當飛機漢京機場緩緩降落時,入目的一切再次震驚了代表團的大多數人。

    整個代表團,只有裡賓特洛甫和一名翻譯官,一名元首副官是來過中國的,其他的都是第一次前來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生ing多疑,1942年和1944年兩次訪華的德國代表團中居然有七人這幾年間被他殺掉,其他的也大多丟失要職。

    運輸機不同於客機,降落的時候,整個飛機以大斜角快速下降,讓這些德國享受慣了的官員們嚇出了一聲汗。

    從飛機的舷窗望出去,整個機場居然比柏林大的機場大了十倍,空中能夠看到地面機場擁有整整6條跑道。

    就談判團的飛機降落時,一架銀白色大型飛機拔地而起,雖然依然是螺旋槳飛機,但卻擁有寬大的機身,飛機上有很多小舷窗,很容易讓人猜到是中國人的大型客機。

    「連客機都這麼豪華……」

    訪華團的羨慕和複雜的眼神中,整個機場幾乎以不停歇的速度,一架架地起飛,整個下降過程中就有四架飛機起飛,而降落的飛機也有三架。

    這個起降頻率,作為非前沿軍用機場,已經是非常嚇人了。

    「根據情報上的說法,中國人因為飛機太多,封存又太浪費,就將大批的軍用運輸機改裝成民航客機,戰時運送物資,非戰時充當客機,據說他們的航線已經通達了全國每一個省城,這裡是他們的首都,飛速現看來果然是這樣。」

    隨團的情報部門一位主管,貴族出身的上校馮羅伊斯感慨道。

    「中國人的戰爭潛力太恐怖了。」

    其實,德國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飛機中一半是客機,另外大部分則是運輸機,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價格昂貴的快速運輸越來越受到青睞,簡單的例子,西北要吃海鮮,就只能從南方運,而東南亟需的一些高精尖設備則能夠從西南快速空運過去。

    中國的運輸機生產能力早已達到了恐怖的級別,比美國人強許多,但是,中國又完全不用承擔軸心國的全球補給任務,生產的東西賣不掉就是自己用,而像這樣的戰略級別運輸機,德國人都買不到,自然只能國內使用。

    問題就來了,戰損率實是太低了,別提自行墜毀或者損失的加微不可計。圖紙原本就是從科技委員會下發的,經歷過中國獨有的計算機二次設計過,再有大型和超大型風洞群的反反覆覆測試,從—30大型運輸機到現,整整16年過去了,生產和研發體系可謂非常成熟。反觀其他各國飛機狀況好的美國人,一年也要摔掉或者各種故障報廢掉上萬架飛機。

    這是確切的數字,張蜀生原本所的歷史上,這個損失數字為恐怖。

    於是,如同戰機生產出來實是太多了就下發給各地的航空俱樂部作為訓練飛機一樣,運輸機大規模變成客機或者民用運輸機也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即便如此,整個國內主要的省級航線全部開通也不過才千餘架大飛機。

    很快,談判團下了飛機,寬闊的停機坪居然停了一輛擺渡的公共汽車,而旁邊則站著共和國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外交部副部長歐陽明率隊到機場迎接。

    外交部的禮賓車並沒有開進機場,眾人從擺渡的公共汽車到達航站樓,現代化設計的航站樓讓包括裡賓特洛甫內的德國人再次震驚了一把,各種複雜的設計,雖然不奢華但非常實用的裝飾和裝修,讓整個航站樓充滿著非常現代的氣息。

    「上帝,中國人怎麼會想到要修這樣的建築呢?」

    一些德國人想來,機場不應該是一圈圍牆圍起來,然後直接停機坪登機嗎?眼前的現代化航站樓,這個東西比較鮮。

    漢京機場航站樓是近一年多才全面竣工的,為的就是應付日益增長的國內航空需求,而作為當今世界第一的國際化大都市,漢京也需要一些東西來彰顯自己的實力和國際地位。

    如今的漢京,毫不誇張的說比起張蜀生記憶中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也差不了什麼,很多城市設計,建築風格甚至超過。

    出了航站樓,正準備登車離去的裡賓特洛甫卻發現機場出口有個特別的通道,寬敞,上面還標明是『機場輕軌』。

    他忍住了心裡的疑問,以他的身份自然不能好奇的如同一個孩子。

    上了禮賓車,一輛款的中華牌汽車,流線型的設計讓德國人一陣目眩,早從圖片和聞報道上看到過中國各種各樣汽車的德國精英們依然被震撼了,想想柏林街頭那些老爺車,所謂的民族汽車,再看看眼前中國人這黑色珵亮流線型的大氣派汽車,德國人再次受到打擊。

    車隊出發,很快,裡賓特洛甫便明白了剛才那個通道上標注的『機場輕軌』的含義。

    出了機場居然能夠看到一條鐵軌伸向遠方城市的方向,一列轟鳴的電氣化火車正駛出機場車站,緩緩向二十多公里外的城郊駛去。

    當今世界,哪怕是德國,機場也不會離城市太遠,但這一次,德國人再次見識了不一樣的中國,他們的車隊超過了兩列機場輕軌,十幾分鐘後看到了城市的郊區。裡賓特洛甫的目光投向窗外,寬闊筆直的公路伸向城市,汽車的行駛速度至少是德國老爺車柏林破爛街道上的速度的數倍。

    平穩,無異味,快速……

    還沒有進入城市,德國人們就見到了那一棟棟高樓,雖然美國人有號稱世界第一的高樓,但實際上高樓建築並不太多。

    一進入城市,眾人看到的繁華的街道,非常寬的多車道公路,川流不息正進城和出城的各種汽車,當然,這裡主要是以卡車為主。

    路邊的樓房清一色是六層甚至高,街邊能夠看到許多店舖。

    漸漸地,車隊進入了繁華鬧市區,這次,裡賓特洛甫再也忍不住,對身邊的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歐陽明說道,「歐陽先生,這裡的變化實是太大了。我1942年和1944年來的時候已經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如今我覺得漢京完全是世界第一的特大都市。」

    進入他眼簾的是漢京大道,貫穿整個主城區,一百多米寬的街道直接讓一車沒有來過中國的德國人看得傻眼,照片上雖然能看到寬闊的街道,聞報道上也有文字說明,但真正看到了實景,視覺衝擊力也太強了。

    寬闊的街道,川流不息的汽車,半機動車道上魚貫而行的摩托車,以及非機動車道上的自行車,當然有那密麻麻的行人,街邊數不清的店舖,街上的公交車已經和兩年前完全不同了,至少外觀上開放,貼滿了各種廣告,裡賓特洛甫甚至抬頭看到一塊很特殊的電子顯示屏播放廣告……

    「好多高樓……」

    這次輪到其他德國人繼續驚歎了,裡賓特洛甫1944年因為協調太平洋戰爭的事宜來漢京的時候,整個漢京已經很發達很繁榮了,但那時候,高樓還不如現多,街道不如現美觀大氣,商業沒有如今發達,但僅僅是兩年。

    舉目望去,前方街道兩旁的樓宇就沒有低於七層的,高的甚至有數十層,而這樣的高樓居然一眼能看到很多,沿著漢京大道兩旁伸向遠方。

    「委員長治國厲行節約,但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大帶來了必然的結果,這些樓兩年前都還沒有,或者只是少數,但我們的造樓速度達到了五天一層樓。」

    歐陽明指了指遠處一棟十層樓高的正修造中的樓房,上面有一台很高的機械工作,正將原本需要非常困難才能吊裝上去的建築材料快速吊上去。

    德國也有類似的機械,但遠沒有眼前的龐大,靈活。整個工地上有三台這樣的工程機械。

    那麼一瞬間,原本對此行信心十足,認為中國人一定會答應自己的要求的裡賓特洛甫前所未有的不確定,訪華三次,這一次他的心情忐忑。細節見真章,他從這個漸漸成熟的國際第一大都市上,體會到了很多東西。

    中國,遠比德國人想像中的強大的多。

    中國,遠比希特勒想像中的強大的多。r!。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