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五十一章 核襲日本下 文 / 捕魚者

    第四五十一章核襲日本

    1947年,7月1日,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

    6月30日,國防部長蔡鍔親自前往北方視察某秘密軍事基地,並且就地停留,等待落日計劃的執行,等於是戰前督陣。

    7月1日,凌晨6點許,帝國的軍政要員們都來到了大本營會議心,寬敞的高層會議室此時被這些叱吒風雲的軍政要員們擠得滿滿的,政府高官清一色部長級,軍隊高官清一色將以上,算得上真正的帝國要員了。

    張蜀生罕有地穿上了一身嶄地帝**人制服,雖然軍服上面沒有徽章和獎章,但這一身無銜軍服卻是帝國獨一號。原本就年輕氣盛,穿上軍服的張蜀生是有一種逼人的硬朗挺拔,乍一看倒真像一名戰老軍人。

    「起立!」

    望著左右兩排坐的齊齊嶄嶄的軍政官員們,他猶如當年華夏軍校時的作風一般,喝令眾人起立,自己也同樣站得筆直,命令道:「奏國歌,唱國歌。」

    國歌聲慢慢響起,張蜀生也舉手敬禮,眾人自然效仿,並且跟著一起唱起國歌來。

    其實這種偏形式主義的東西,張蜀生平常是很少搞的,高效和簡潔,是他一貫推行的軍政風格,只有非常特殊,足以改變國運的時候,他才會如此慎重其事。

    作為明的領路人,成功地不是讓眾人敬畏你,而是一直提倡和放大人們心對明的敬畏。國歌雖然是國歌,卻一定程上代表著民族,象徵著民族。

    國歌結束,眾人坐下,張蜀生才嚴肅地講起話來,「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它應該成為我們華民族另類意義上的節日。如果我們能夠站後世的角來看,這一天,將會是我們帝國國運的一次轉折,也是我們偉大的華帝國走向勝利和輝煌的重要一步。

    一個強勢愛民的國家,一個不屈好戰的民族,一個永不止步的明,需要的精神是對內仁愛,對愛進攻,只有不斷地進攻,才能讓我們獲得足夠的資源哺育我們快速展的工業,讓我們的人民有足夠的土地生存,讓我們的明有足夠的繁衍空間。

    或許有的同志認為,我們的領土已經很大了,可以和同盟國坐下來談判了。報紙上也偶爾能夠看到這樣的言論,但是,我要明確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軍事上來講,如果我們不消滅敵人,敵人就會不斷進步,長遠不說,短期內,敵人是有足夠時間展出來核武器,那時候,就算我們有充足的手段解決他們,是不是平添麻煩呢?

    資源上來講,有的人說,現帝國掌握的資源足夠使用,可是,如果我們的工業規模擴大一倍呢?如果我們投入了生產效率比現高100倍的開採和提煉設備,如果我們不久的將來,城市化全面展開,工業化邁向高科技化,汽車由現的500人一輛變成200人一輛甚至100人一輛呢?如果電子產品和高能耗的產品快速進入家庭呢?

    如果我們向太空的進軍突飛猛進,我們需要射多的衛星,我們需要探月,我們需要登月,我們甚至需要建造航天飛機,宇宙飛船,我們甚至需要走出太陽系呢?這些資源還夠用嗎?難道要等到你們的子孫每當資源不夠用時,才想起這裡撿一點那裡撈一把嗎?

    而從種族的角上來講,只有一個以華民族為絕對主導的大融合的大種族才能成為一個星球明,而這個星球明想要走的遠,就要看這個絕對主導的核心明有多麼強勢,有多麼強大,無論是思想上的,科技上的,還是實力上的。

    所以,我們不只是要戰,還要以絕對的優勢獲得勝利,一個地區的勝利,一個國家的勝利,一個大陸的勝利,甚至一個全球的勝利,這才是我們明展的必要前提條件。有人說蔣委員長說過的攘外必先安內是錯的,但是,我認為這句話如果由我們來說,就是對的。

    浩瀚的星空,明展的必然之路上,我們有太多敵人,他們不會乖乖看著我們成長起來。而內部,我們則需要強勢平定,這就是攘外必先安內,一個明所處的星球的安定……」

    雖然與會將領和官員有一半以上都不清楚帝國馬上要對日本動用核武,不知道落日計劃將對二戰,對人類,對地球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這個影響很簡單,就彷彿一群扛著竹刀和竹槍打架的人,忽然現敵人掏出來了一支衝鋒鎗一樣,將對整個地球的各方大小勢力產生絕對性的衝擊。

    核武一出,原子彈一炸響,國將正式向世界宣佈,從此地球的遊戲規則由我說了算,而不再是靠老的理論。

    張蜀生很久沒有表過這麼長篇大論了,但他認為這一次有必要對這些高級軍政成員們統一一下認識,或者說宣佈一下認識,如果原子彈炸響後,加上自己的思想總結都不能讓他們堅定地跟隨帝國的戰艦上,那麼,就只能讓他們下船,讓有能力地登船掌舵。

    高層會議結束後,作戰部長粟裕任走到張蜀生面前,彎腰低聲說道,「委員長,作戰飛機和護航機群,誘敵機群都已經起飛了。」

    「好,按照原計劃,原子彈一炸響,告全體國民的直播立刻開始。」

    雖然執行轟炸任務的t—40戰略轟炸機飛行的高讓所有敵人的飛機都望塵莫及,從高飛行高到下降到投彈高這個時間,也不會有敵人能夠成功攔阻,但應該有的誘敵機群和護航機群一樣會出動,日之間的空戰一直沒停歇過,看似是為核轟炸機護航,其實也算是常態了。

    剛走出會議室,從單面透光玻璃望出去,張蜀生看到3號樓外面已經停了不少媒體的車輛了,外都有,那是為核爆炸後的告全體國民直播做直播和採訪的外記者。

    而此時,3號樓前面也是一團熱鬧。

    「劉秘書,這陣仗大啊,不會是蘇聯投降了。」

    「是啊,劉秘書,透露一點內部消息嘛,反正我們也跑不掉,消息也傳不出去。」

    眾多外記者,尤其是一些和外交部相關媒體負責人相熟的記者,不由對那位外交部對外聯絡的劉秘書打趣道。不過畢竟是莊嚴神聖的大本營所地漢京山,沒有人敢喧嘩,只是低聲問那位負責接待的劉秘書。

    帝國很少大本營召開這種級別的布會,記者們都是人精,看這架勢,這次聞布會至少有一名副總理級別以上,甚至是委員長親自出面的聞布會。

    「各位,各位,聽我一言,這保密原則大家都懂,大家的好奇我也懂,所以呢,我們各退一步,你們不問,我也不答,裡面有茶水,大家少待。」

    「劉秘書客氣了,我們自然懂的。」

    眾人一陣輕笑,便檢查了一下著裝,隨即走進了3號樓,這棟樓是外交部的辦公大樓,眾人去的地方則是外交部的一號聞布大廳。

    剛走進大廳,眾人就看到講台上擺滿了設備,帝國電視台的記者來的真早,連轉播設備都弄好了。

    眾記者不由暗吞了一下口水,心道乖乖這次有天大聞了,這種對國民同步轉播的聞布會,已經很久沒有了,不出意外至少都是總理出面。

    張蜀生剛回到作戰指揮大廳,就看到了顯示屏上的動態作戰形勢圖,兩個閃著紅點的信號k33機場已經待命。

    「委員長,落日計劃已經全部準備完畢,護航機群,誘敵機群都已經分批次起飛了。」蔣裡走到張蜀生旁邊,低聲說道。

    「開始!」張蜀生端起茶,淡淡地說道,雖然說得輕鬆,實際心裡和這裡的大多數人一樣,都很興奮。

    「是!」

    命令,很快傳達到k33機場。

    b機組,負責架勢b號核轟炸機的李進三看著一旁計時器上的倒計時,心裡默默地念叨:「老天爺保佑,委員長保佑,一定不能有意外,一定不能有意外,計劃千萬不能取消。」

    作為核轟炸機的機組機長,李進三非常清楚,別說實戰核轟炸,就連實驗都經常被推遲或者臨時取消,但這一次,他祈禱計劃不要有意外。

    就時間走到後的幾秒時,指揮頻道終於傳來了讓人期待已久的命令。

    「b號,b號,聽到請回答。」

    「b號收到!」

    「b號請按原計劃立即起飛。重複一遍,請按原計劃,立即起飛!」

    跑道的起飛信號牌也打出了准許起飛的信號。

    李進三深吸了一口氣,啟動了飛機,緩緩地推動,笨重的t—40天神之怒戰略轟炸機改裝而來的核轟炸機開始滑行起來,不由轉頭去看,旁邊的引擎聲證明a號機也啟動了。

    a號機和b號機各裝載著2枚原子彈,b號機負責對東京的核轟炸,a號機負責對札幌和名古屋實施核轟炸。

    從國方向來看,整個航程上,日本將要遭到核轟炸的個城市遠近距離是這樣排列的:廣島——大阪——京都——名古屋——東京——札幌。

    長崎之所以沒有入選,實是因為離國太近,為了防止核輻射污染附近海面,當然,重要的還是因為距離太近,這個曾經的日本著名軍工城市,現已經是一片廢墟,失去了挨一炮的資格。

    ab兩架核轟炸機將對3個城市進行核轟炸,剩下的3個城市則將有第二梯隊的核轟炸機完成,畢竟關鍵的就是第一炮,第一炮打響了,隨時可以投彈的第二批次飛機,不會給日本跑離城市的機會,當然,信息傳遞和人員疏散組織條件也完全不夠。

    就這樣,迎著剛翻過山頭的朝陽,裝載著總共四枚原子彈的兩架核轟炸機從k33機場起飛了,接下來就是不到兩個小時不到的航程。

    這個時間張蜀生也是考慮過的,主要是天亮了天氣情況明朗,正如原本歷史上美國人是8點過後投下原子彈一樣,帝國的核轟炸機也將八點左右,也就是日本人紛紛起床,為了的一天而奮鬥的時候,將迎來原子彈。

    就帝國一眾高級軍政官員和落日計劃指揮部的成員們一起焦急等待,爬升到絕對安全高的核轟炸機,快速地向日本島國飛去,飛過京津,飛過渤海,飛過黃海,終於飛臨了日本上空。

    而與此同時,絲毫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日本人,還所謂的長遠戰略計劃取得的一點點成就而興奮。

    東京,天皇的秘密住處。

    「東條君,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國人用核武訛詐了英美同盟國,換來了談判的良機,這是為我們大日本帝國爭取了一線生機啊。」

    天皇感慨地說道。

    「陛下,我們的核計劃也進展順利,帝國的勇士們從西方秘密召回了一些頗有成就的日籍核物理科學家,加上我們帝國自己的人才,核計劃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需要五~十年的時間,等我們緩過這一場戰爭,我們就會擁有自保的武器。」

    東條英機心情不錯地說道,日本自從從遠東敗退後,就一直沒有過好消息,節節失利,層層失敗,帶來的永遠是壞消息。

    所以,日本採取了一陣低調的對應措施,先,面對國人的空襲和轟炸,不再是拚死反擊,而是拚死防禦,也不再組織對國大陸或者遠東地區的轟炸,大可能試圖減小自己國人心的仇恨值。

    用張蜀生的說法就是,日本人這是不想吸引帝國的火力。

    「國人有個古老的故事叫做臥薪嘗膽,我們可以對國人主動示弱,我們甚至可以跟隨同盟國身後承認戰敗,我們甚至可以交出一些戰犯,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我們需要的是時間,只要我們的核武器研製順利,終成功,我們將不再懼怕國人,我們將再次和國人站絕對平等的起跑線上。

    以帝國休養生息,臥薪嘗膽的特長,我們只需要20年時間,將再次把國人甩後面。」

    東條英機充滿憧憬地說道,天皇則是不斷點頭。

    如果張蜀生知道他們的談話,一定會非常感慨,因為原本歷史上,日本人甚至連20年都沒有用到,就美國人的全力支持下,十年就完成了戰後重建和展任務,20年時間是把國甩後面很遠。雖然這裡面原因很多,也非常複雜,並不是國不行,國同樣取得了巨大的展,但是,不得不承認的,變態的日本人某些時候還是比較強的。

    只是這一次,他們沒有機會再學國的臥薪嘗膽了,因為核轟炸機已經快要飛到東京頭上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