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六十三章 視察 文 / 捕魚者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950年的冬天,比往年要略微寒冷一些,連南方都飄起了雪花。

    湖南,安源縣。

    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一輛普通的越野吉普正在縣城中的街道上前進,車上坐著三個男子,都很年輕。

    安源縣只是一個普通的中部縣城,經濟一般,受惠於帝國本土經濟的大振興,安源這些年發展也不錯,街道寬闊,樓房高聳,已經由二十年前兩條街規模的微型縣城,變成了今天人口過40萬的大縣城。

    「委員長,前面拐過去就是安源第一小學了,也是安源最好的學校。」

    一名秘書打扮的男子,轉身對旁邊閉目沉思的男子說道。

    此人正是下來視察的張蜀生,他沒有讓茅雲先下發行程通知,而是直接乘坐飛機任意選了一個地方。

    今天星期一,正是學校上課的日子,張蜀生第一個選擇的就是安源最好的小學校,第一小學。

    帝國雖然在集中辦學的前提下,對大小的學校一視同仁。但是,依然有明顯的好學校和差學校之分。

    硬件設施相同的情況下,人的因素往往決定了學校的好壞。

    必要的時候,他的身份是某個小報社的記者,來採訪新教育的推廣情況。

    吉普車在距離學校一百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因為為了保證學校大門的交通安全,整個學校大門所在的這一條街被設成了步行街,步行街的出口就是汽車、出租車和公交車的泊位,這一點是帝國統一規定的。

    張蜀生前世曾經親眼見到過摩托車在學校門口闖了人,結果揚長而去的情形。每當學校放學時,那蜂擁而出的人群,互不相讓的車流,往往容易引起慘禍。

    所以,在制定教育法之初,他強制要求必須在學校的前後門設置步行街區公交車站點,出租車和私家車停靠區。

    「同志,你好,我登記一下。」

    張蜀生在進門的時候,簡單地登記了一下,這個時期記者還是很吃香的,受人尊重不說又敢於直言,還不像張蜀生那個時代,記者的嘴就是錢袋子,你只要用錢塞滿了嘴,嘴就不會說話了。

    「安源小學的建設還是沒有打折扣的,真功實料。」

    走進學校的第一件事情張蜀生先是查看了一下學校的校門接著是地上鋪的鵝卵石路面,路邊的長椅,草地等,他都一一看了看,甚至還伸手去摳了摳樓房的水泥塊。他發現這裡的建造標準和帝國教育法的規定上是相同的標準沒有發現豆腐渣過程的情況。

    學校裡面除了上體育課和虛擬教學課的班級以外,其他人都在教室裡上課,複習和穩固自己在虛擬系統中學到的東西。

    校園中人很少,張蜀生一眼看去除了滿目風景以外,居然只有一個白髮老頭在前方不遠處走著,不時地撿起一點垃圾扔進垃圾桶。

    「老人家你好。」

    張蜀生上前有禮貌地問道。

    「你好,你好。」

    老人想和張蜀生握手,但怕自己撿了垃圾的手髒,伸出來又縮回去了,張蜀生倒是不介意,主動握住了他的手,「我是長河日報的記者想學校想採訪一下虛擬教學的事情。」

    「這你可算是問對人了,走我帶你去看看。」

    那老人一聽是記者,而且是來採訪最近大半年來紅的發紅髮紫的虛擬教學系統,頓時興趣高漲,笑著說道「鄙人就是這裡的校長,王長髮。」

    「你好你好。」

    張蜀生也有些意外,那一瞬間他又想起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前,那幾位闊別多年的中學老師,其中有初一帶著全班學生上街撿廢紙的劉慧老師,也有在校園中看不得學生亂丟垃圾,親自撿垃圾的校長張文艮。

    王長髮決定帶張蜀生去參觀一下學校的虛擬教學中心,兩人有說有笑,先是寒暄了幾句關於學校的方方面面問題,接著話題還是到了虛擬機上面。

    「張記者同志,你是不知道啊,這個虛擬學習機的用處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經過測試,原本需要在現實中學習一年多課程,在虛擬系統中只需要最短十天的時間,就能掌握和熟練應用。

    我們學校有一個虛擬教學系統接入信號,終端接入設備有120個,已經足夠學生和老師們使用了。」

    王長髮作為老校長,對於國家能夠如此大魄力的進行教育投入,是感到非常震驚和滿足的。

    尤其當他也體驗到這種虛擬學習記得好處時,他更是覺得,國家待子民太厚道了。

    張蜀生:「大家都說這個國家的好,其實作為記者,我更想看看它的不好之處在哪裡,以史明鑒,以事實明真理。」

    王長髮說的虛擬教學系統,就是帝國下發的虛擬教學設備。

    使用這些虛擬終端的學生和老師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通過虛擬教學系統就能夠集中教學,省略掉了非常麻煩和繁瑣的工作。

    120個終端接入設備,已經足夠這所小學校的老師和孩子們使用了。

    不時,兩人就來到了虛擬教室。

    「保護的倒是非常森嚴。」

    這個虛擬教室,有三個門衛寸步不離地把守著。

    「他們三人都是教工,也不算額外為國家增加開銷。

    兩人走進了虛擬教室的觀察室,有單向透光的玻璃,方便在不打擾學生的情況下,查看他們的虛擬教學情況。

    學生都帶著虛擬頭盔,在進行虛擬上課。

    星際時代的教材,已經不是光靠老師的鐵嘴銅牙能講清楚的了。

    兩人待了十幾分鐘後,終於下課了,張蜀生也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一些東西,便準備找幾個小學生問問感受。

    「這位小朋友你好,我是長河日報的記者,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好的,叔叔。」

    小孩子倒是很聽話,穿著校服的小男生有些靦腆地答應了,神情間略微有些疲憊,不過小孩和大人一樣,都認不出這個易容了的人,就是自己父親當年的至交好友。

    「你們剛才上的是什麼課呀?」

    「虛擬教學課。」

    「那你學懂了嗎?」

    張蜀生關心地問道。

    「可以學懂。」

    「虛擬教學上課累嗎?」

    「有一點點累。」

    張蜀生連續問了五個小學生,大多都對虛擬教學非常感興趣,說自己就像是游泳一樣舒服。

    學生們下課下一節課沒有班級上課,張蜀生和王長髮一起推門而

    和管理這裡的老師交談了幾句,他發現這個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是第一批特招虛擬教學教師中的一員,素質還是非常過硬,張蜀生提的幾個問題他都輕鬆解答了。

    「記者同志你可以帶上耳機,親自感受一下孩子們學習的東西。」

    於是,張蜀生親自戴上了頭盔,接入了虛擬教學系統。

    短短的半個小時時間,他在虛擬教學系統中接受了3門功課的學習還有生動而形象的各種試驗等等,效率非常高,而且方便記憶。

    體驗了一番下來,他也基本滿意,這裡的一切和當時帝國的計劃中是一致的。

    「王校長,你們在虛擬教學的實際教學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我可以幫你們寫進通信稿,這樣能夠引起上面的關注。

    參觀了一番下來,張蜀生問道。

    「困難,說到困難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人才太少,虛擬教學的終端設備還是不足,這些我們都在向教育部門報告了。我們安源第一小學還是整個縣最好的學校但是,我們這裡也僅僅分配到了小田一個虛擬教學老師,130台虛擬教育的終端接入設備而已。

    據我說知,因為人手不足,有些小學甚至是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師兼任。

    聽說因此弄壞了不少設備而且虛擬教學的效果也不如我們好。我們這裡,小田太累了而且表現的特別好。」

    王長髮說道,人,人才不夠,虛擬教學的老師數量嚴重不夠。

    「另外,我們發現虛擬教學的學習壓力比較大,耗費心神比較嚴重,記者同志,你是不是可以把增加學生的休息時間,統一調整全國的教學課表寫上報紙,這樣,孩子們就不會那麼累了。」

    「嗯,我一定寫進去。」

    學生會累的這個問題,張蜀生其實早就知道了,但他很難告訴王長髮,學生們感到累是他們的腦域正在被改造。

    這種虛擬教學系統,由數十萬終端以及中華一號超級計算機組成。通過一種新式程序,它能夠每時每刻地開發使用者的腦域。

    隨後的幾天時間,張蜀生分別去了最偏遠的集中辦學的學校,又去了一些軍校,最後去了一些軍隊的訓練單位。

    現在除了常規部隊,帝國大量的官兵正在如同學生們一樣,在虛擬軍事教學系統中中快速地成長起來。

    前後花了五天,張蜀生總算是摸清了心中想知道的這些東西。

    他不但考察了虛擬教學的執行問題,發現了許多問題,還參觀了每個學校的另外一個重頭戲,那就是炎黃武館。

    炎黃武館只是一個稱呼,實際上是學生們自由練習和搏擊對打的地方。

    炎黃武技從最初的廣播體操一樣的辦法來推廣,接著成為了專門的體育課,後來又成為了專門的武技課。

    炎黃武技的更大規模推廣,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武技戰士管理辦法的頒布,還只是最近的事情,許多細節都還沒有提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炎黃武技和炎黃武館,也有好幾個學校做的不夠好。

    「總的來看,缺乏老師,規章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些窮偏遠地區還要加大投入,一旦遇到有人阻撓,那麼,我們對一些既得利益階層的打擊不能手軟……」

    張蜀生想來想去,也只有湊多一點積分,找個時間多兌換一些裝備和物資。

    「看來,這次從奎恩那裡得到的宇宙幣,要用於國內需要的大規模物資方面了。星際時代的教育投入和軍事投入,尤其是在轉化的初期,耗費巨大,但見效很快。」

    張蜀生已經想好,那11多萬將主要用購買基礎物資,包括機器人教官等等,進一步擴大虛擬教學的成果。

    然而,還沒有等張蜀生靜下心來登陸虛擬宇宙網絡訂購貨物,他就接到報告,希特勒的特使已經坐上飛機,前來漢京了。

    少買戰艦多買物資,10多萬的宇宙幣,絕對是大手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