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蜀生要當軍火霸王 文 / 捕魚者

    這一次的出航,比上一次更加順利。

    根據智腦的計算,一些很危險的地方都安然通過,連有驚無險都算不上,這條通往迷失星域外的航路,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安全的航路了。

    「沒有空間門,速度真是太慢了。」

    張蜀生眺望著飛船舷窗外的星空,迷失星域最大的特色就是恆星很少,沒有一個巨大的引力源,大大小小的星球、隕石甚至是塵埃,飄得到處都是,在星空的浩瀚星光照耀下,如同一盤細碎的珠玉在發光。

    「老闆,這已經很快了。現在很多一級文明,想要遠航,必須採用冷凍技術。那滋味,嘖嘖,難受。」

    張兵在一旁說道,他是人工智能,不管是躲在虛擬世界還是藏身在任何一台機器人上,都不會難受,但沒有人和他說話,和他玩,他就覺得要了自己小命一樣。

    張蜀生點點頭,是啊,因為自己的緣故,地球文明有了跨越式的發展。

    大多數情況下,一級文明後期的種族,想要進行星空遠航,以他們那些初級的破爛的飛船,動輒就是數年,甚至是十數年。

    那種冷凍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比坐牢還可怕一百倍。都說水手這個職業,結婚難,也沒辦法享受生活,那些星際船員更倒霉,收入高都沒人去做。

    哪像現在,帝國的船員們在飛船上享受的是和地面沒有太大不同的生活。

    修煉武技的武館,業餘鍛煉的運動場。虛擬遊戲室,娛樂中心……

    「老闆,還有1個小時就抵達我們這次收貨的地點了。」

    就在剛才,張蜀生總算是授意張兵將交貨坐標發給了哈頓,在連線的瞬間,張兵侵入對方的戰艦智腦,觀察了一下。沒有發現有跟蹤或者陰謀佈局在,張蜀生自然放下了心。

    「很好,全速前進!」

    張蜀生手一揮。艦隊加速,前面的航路已經比較通暢了,七拐八拐。在拐進一個偏僻的亂星帶後,總算是看到了遠處星空的一支運輸船隊。

    浩浩蕩蕩,足足有15艘運輸船。

    平均長度超過1500米的商業運輸船,裝載的除了哈頓一家和工廠的機器人外,其他就是一些願意跟隨的熟練老工人了,拖家帶口大約有500多號人。

    也是哈頓一家三代對這些工人都極好,現在東家要另尋他鄉重頭幹起,自然會有一批死忠跟隨。

    根據張蜀生的想法,這些人倒是可以接收的,其中不少都是飛船製造領域的專家和高級技工。至於安全問題倒不存在,帝國的測謊設備,可是來自高達五級文明的,二級文明的人哪裡逃得過。

    這15艘運輸船,哈頓擁有三艘。其他的都是雲雅和亞旺湊的老舊運輸船,張蜀生當時特別提出,不用新船,這些飛船隻需要把東西送進一段距離,進入迷失星域較深處,把貨物擱置在一個荒漠星球上。就可以返航了。

    這樣,既不會耽擱兩家的運輸力量,又做到了保密。

    很快,通信接入了進來,哈頓居然身著一套軍裝,說是軍裝,其實只是一件家族制服。青綠色的制服看起來很精神。

    「老闆,總算是見到您了。」

    「我也是,歡迎你加入我的帝國。」

    張蜀生向哈頓敬了一個軍禮,哈頓微微一愣,也學著齊眉軍禮回敬。

    張蜀生帶領的是混編艦隊,10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15艘運輸艦,2艘補給艦,規模也很大。

    接下來,就沒有太多事情了,一艘巡洋艦上前檢貨,三十多艘小飛船、小艇開向15艘飛船,進行檢查。

    這些檢查主要是檢查智腦中存儲的記錄,各個監控位置的圖像,抽樣檢查,生命掃瞄,危害品掃瞄。

    三個多小時後,這些總算是完成了。

    「吧。」

    張蜀生下令,每艘船上的帝國官兵都發出一陣歡呼聲,也算是地球人的特性,期待出航,期盼返航。

    哈頓等人倒是好奇無比,想看看這位統治者的國度究竟是什麼樣的。

    「爸爸,那裡會有星際遊樂園嗎?」

    飛船上,哈頓6歲的小女兒,正好奇地問著爸爸。

    臨走前,哈頓專門抽出一周時間,帶一對兒女去好好吃喝玩樂了一遍,然後鄭重向他們宣佈,全家將會舉家遷徙到新的地方去,在那裡繼續家族的事業。

    「星際遊樂園?也許沒有吧,但那裡有原汁原味的大草原,有非常好玩的海洋公園……」

    哈頓從張蜀生給他的簡單資料中,選出了一些來給女兒講,小丫頭倒是聽的津津有味的。

    哈頓的妻子依靠著自己的老公,看著舷窗外的星空,以及那些強大的戰列艦,擔憂地說道,「哈頓,希望我們一家能夠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

    哈頓說道,「夫人,自從這筆買賣做成,能夠還清債務,還能繼續以家族公司的名義製造戰艦,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哪怕張先生的國家是一片荒漠,我也願意,只是苦了你們。」

    「不要這麼說,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哈頓的女人很嫻熟,看兩個小孩在一旁玩耍,就去逗他們,心裡卻想著,那位叫張蜀生的統治者,他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返航的路走得很快,大約走了十天後,船隊就抵達了一個荒漠星球。張蜀生讓那些運輸船把貨物卸下來,從這裡開始,就要由自己的運輸艦來裝載這些貨物了。

    卸下貨物後,張蜀生派遣一艘巡洋艦為這些運輸船帶隊。送他們回去。

    那些船員雖然只是在迷失星域裡面航行了幾天時間,但已經是驚心動魄,恨不得早點離開。

    至於航行日誌,也被智腦強制刪除,靠人力和普通的記憶方法,根本別想把這條航路記錄下來。

    何況,這只是一條只有幾天時間的航路。

    花費了整整一天時間。各艘船才裝好貨物,有些大型設備搬運困難,耽擱了時間。

    船隊繼續上路。經歷了三個多月時間後,總算是抵達了太陽系。

    「每次回到太陽系,都像是一次歸港。」

    張蜀生看著舷窗外熟悉的太陽系。喃喃地說道,其他的官兵也是如此,也是地球文明的特色,淡淡鄉愁如水。

    進入太陽系,抵達地球的時間就幾乎可以不計了。

    很快,龐大的艦隊抵達地球外太空,各大電視台同樣報道了這次返航,宣傳帝國再次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商貿。

    只是普通人都不知道,這次不是簡單的商貿,而是帶回來了一條戰艦生產線。

    「傳令下去。把貨物先集中卸在月球已經準備好的基地上,妥善保管。」

    張蜀生看著忙碌的船隊開向月球,那裡有一個龐大的倉庫來存放這些貴重的設備。

    另外一邊,當哈頓看到美麗的太陽系,那近乎完美的生命星球產生條件時。已經驚呆了。

    而當他看到這顆漂亮的水藍色星球,還有那顆較小的月球時,整個人已經再無半點憂慮,至少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極其適合泛人類生命居住的地方。

    「這裡就是地球,張先生的首都星。」

    哈頓給自己的妻子介紹道。兩個兒女則在那裡辨識天文,當找到那一個個熟悉的星座,星團時,都會一陣歡呼,彷彿這裡離家鄉很近一樣。

    張蜀生命人將哈頓一家以及部分工人代表請上了中華號。

    「歡迎各位遠道而來,我們中華帝國現在還是一個弱小的文明,但是,我們的發展速度絕對超過大家已知的所有一級文明。

    我們擁有龐大的戰列艦編隊,擁有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科技研發體系,甚至我們的教育體系也達到了二級文明的標準……」

    張蜀生簡單介紹了一下中華帝國的情況,話不多,但其中透露的許多東西卻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人震撼不已。

    一個一級文明,居然擁有數十艘戰列艦。一個弱小偏僻的一級文明居然藏身於迷失星域內層之中,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一個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一級文明,居然還建立起了體內文明的發展體系,而且高手如雲,彷彿這個種族天生就適合修煉一樣。

    巨大的機械化製造中心,在二級文明都是很稀罕的東西。

    還有很多,張蜀生只是簡單提了一下,但卻達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

    「老闆,您的這個國家,非常強大,而且非常有潛力。」

    哈頓語重心長地說道,在他看來,一個同時發展體內文明和體外文明,腦域開發潛力驚人,藏在絕佳星空環境下快速發展等等,都說明老闆的未來不可限量。

    「哈哈,未來我們的發展只會更快,記住,你也是參與者之一。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船塢。」

    張蜀生笑著說道,隨即中華號就開到了船塢上空。

    一個長近2萬米,寬15000餘米,高有8000多米的巨型船塢,已經搭好了框架,正在鋪設設備,大量的工程機器人,幾艘大中小型工程飛船,正在高效地工作。

    「我的神!老闆,您這是要造一個多麼巨大的船塢!!我們的生產線只需要佔用十分之一的大小就夠了。」

    哈頓目瞪口呆地說道。這樣的巨型船塢,在二級文明都屈指可數,在諾克商盟也不會超過十個。

    「一次建設到位,基礎建設總不會有生產線那麼貴。而且,我們的生產線是要改造為戰列艦生產線的,預留的船塢空間大一些,以後擴充的潛力也就更大。」

    張蜀生忍著心痛說道,是啊,長遠投資這一步必須走,而且,花了所有的積分積蓄,再加上整整一年的積分收入,才建成這樣一座巨型船塢,未來帝國就靠它了。

    「太令人期待了,我想明天就去船塢。」

    哈頓激動地說道,他從沒想過,張蜀生這樣一個土豪,居然有這樣的雄心壯志。一個一級文明,要建一個巨型船塢,建一個真正的戰列艦工廠。

    張蜀生指著船塢說道,「哈頓,這個工廠將是帝國和你,和我的輝煌起步。也許五年、十年後,它生產的戰艦就將買到迷失星域附近的數百個大小國家。」

    「真的吧,老闆?」

    哈頓激動道。

    張蜀生:「當然,因為,我有一個夢想。我要把戰列艦銷售到附近的任何一個客戶手中。我們的潛在客戶將是那數以百計的一級文明和二級文明。

    我要幫助他們,抵抗邪惡的龍山帝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