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十九章 情勢逆轉 文 / 司雨客

    第十九章情勢逆轉()

    無論如何,日子還是要一天一天的過。

    我一天比一天懶,就差進行冬眠了。吃飯喝酒沒意思,練劍讀書沒興致,就連袁暉那小丫頭對我的要脅我都漸漸的習慣了。

    人疲了,乏了,宛城的日子太過平淡,平淡的讓我覺得自己開始發霉,簡直要染上袁家的特有的那種灰暗色調了。

    我無比懷念在襄陽的那些忙碌的日子。

    可是現在,我卻不能回去。

    天下的大亂還在繼續著,從偶爾間席上的閒談中,我一鱗半爪的知前了前線的一些事情。

    比如那個倒霉鬼曹操,看酸棗的盟軍整天喝酒不思進取,於是孤軍前進,碰上董卓大將徐榮,被殺得大敗,好不容易靠陳留孝廉衛茲散盡家財給彙集的五千兵馬全賠了進去。他沒了實力,大罵了諸位只負責清談的大人們一番,自己和夏侯惇一塊兒去揚州徵兵,揚州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這兩位不錯,給了他四千多人。可惜回來的路上,才到龍亢,發生營嘯事件,那些士卒就造了反。把曹操的大帳都給放火燒著了,曹操親自持著寶劍,斬殺了好幾十人,白天一清點,就還有五百來人。他漫山遍野的又抓回五百來人,勉強夠了一千人,進兵屯於河內。

    這酸棗的諸路大軍這時也亂了套,這一路由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和曹操等組成,本來就心不齊,互相之間有矛盾,曹操一走,內部更亂,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之間還有過節,劉岱找個機會把橋瑁給砍了,派手下王肱領了東郡太守的職務。這下子聯軍亂了,誰都怕自己是下一個刀下鬼,眼見時到隆冬,糧食也吃完了,仗也打不動了,就給風流雲散了。東面戰場一亂,董卓就活了,而是董卓就來攻孫堅。

    當時,孫堅正在魯陽城東與部下們一起喝酒雖然說孫堅是打仗最主動的一個,可他也是人啊。正喝著喝著,就見董卓的步騎共數萬人突然出現了。這時候孫堅表現出一代名將的鎮定力,他根本不在乎,在席間依舊談笑風生,命令部眾整頓隊伍,不得輕舉妄動。看隊伍整頓好了,這才依次進城,先後有序,分毫不亂。董卓見孫堅陣容整齊,不敢攻城,也就引兵撤退了。

    這大約是今年冬天最後的一場仗了。

    要過年了。明年,這世界不知道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可惜,今年過年的時候,家中沒有我了。

    雖然這個時代,過年時不貼春聯,不看春晚,沒有鞭炮可放,但畢竟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所以宛城還是滿熱鬧的。袁府也是張燈結綵,一片繁華。每個人都發了新衣服,殺豬宰羊,大鍋煮肉的香味四處飄散。到了晚上架起火堆,把老粗的竹竿朝裡丟,聽那辟裡啪拉的響聲,有精緻些的,往裡放上些硫磺啥的,就更熱鬧些。我一下子想起小時候在家裡自治火藥的事情來,那時我們在老牆根或茅房(即廁所)牆上上刮那白色的硝土,拿彈弓打那那電線桿子上的絕緣瓷珠,打下來敲碎取出硫磺碾成粉面兒,再找點木炭碾碎,然後按照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比例兌出來,就是自治的火藥。威力大的驚人,曾經有一個孩子裝了玻璃瓶子炸魚,結果魚沒炸著,把自己報銷了,打那時起,我就再沒有摸過這東西。眼下看到爆桿,我忽然又想了起來。不過,這是在敵占區,這個我們那世界眾人皆知的東西,還是要小心再小心,絕不能給任何人知道,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啊。發明它還是不發明它?這是一個問題。但是在此之前,我絕不能讓旁人知道它的存在。

    「琦哥哥,又在這裡幹什麼呢?是不是還想到後宅看看?」不用回頭,這是袁術的女兒袁暉。

    「小姑奶奶,你饒了我吧。」看看四下裡沒有人,我也懶得和她再生氣了,只是救饒道。

    「嘻嘻,今天父親要大排宴席,你會參加的吧?」

    「嗯。」

    「真快,一眨眼離上次咱們在一起吃酒都三個月了呢。」

    「真快?那是對你來說吧,對我來說,過得才慢呢。」

    「為什麼呢?我們兩個不是一樣過日子麼?」

    「去,誰和你過日子。」

    晚上的宴會很熱鬧,據說不但袁術手下的文武群臣彙集一堂,連孫堅都從魯陽前線回來了。大過年的,軍無戰心,想來董卓也不會偷襲,不過魯陽天下雄關,就算偷襲也不怕。前好幾天,孫策、孫權兄弟就喜洋洋的合不上嘴巴,我看著孫權就起壞心,人家孫策一看就是是親兒子,人家高興,你長的紫髯碧眼,跟個外國人似的,也開心個什麼勁兒?

    其實我也挺開心的,這幾個月,袁術一直把我放在他的府第裡,和文聘、劉先兩個連面都沒有見著過,乘今天這個機會,終於可以見一見了。

    果然,這個宴會比我來之前那個可大多了,文臣武將擠得滿滿當當,比父親初到宜城請那些宗賊們還氣派。除袁術這位重號將軍,孫堅這位雜號將軍外,還有一大堆校尉、都尉、軍司馬、太守、最低的也是縣令長級別的。袁術手下大將紀靈與孫堅坐在一起,兩人都是大個子,紀靈還要更加高大威猛些,好像一頭大狗熊。而孫堅則有幾分陰鷙,和孫策、孫權的陽光少年形象大不相同,他就好像一種虎和狼雜交的品種一樣,猛惡中帶著凶殘。雖然他沒有怎麼說話,我就覺得一股殺氣從他身上漫延開來,連宴上的酒都帶了血腥氣。或許,這是我個人的心障吧。

    每個人都共同舉杯,祝願明年討伐董卓成功,祝天子安好,然後諸將祝後將軍袁術康健安寧,平定天下,大震袁氏聲威。

    在敬酒中,文聘和劉先也來到了我的身邊。

    「公子安好。」

    「公子受苦了。」

    「兩位辛苦,可有襄陽消息?」

    「有。」劉先附到我耳畔說了幾句話。

    「哦,父親在安排續絃了,對方可是蔡家的女兒?」這位未來想立我弟弟為繼承人的娘親終於要入門了麼?我心中產生了一種很怪異的念頭。在轉世之前,我對三國瞭解不算太多,總覺得曹操下荊州時,劉琦和劉琮都是小孩子,劉琦最多也就剛剛成年,因為劉琮是蔡氏生的,所以她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繼承人,多分些家業。可是如今,我弟弟都和孫權一樣大了,這位母親才入家門。她後來又是為什麼要立我弟弟當繼承人呢?想不通,不想了。

    劉先對我的敏感很覺意外,一愣笑道:「公子神算。」

    這算什麼神算,只不過是看了攻略手冊提前知道答案罷了。

    「你的意思是,以參加父親婚禮為由,向袁術提出辭行?這到是個好主意,你們想出來的?」

    「不,是使君大人想出來的。自公子離開後,使君大人日夜思念,想出此計,專門為此提前了婚期呢。其實,」劉先笑笑,「到現在,刺史府還沒有完全蓋好。」

    「是父親……」我心中暖暖的,想想父親真有意思,人家老百姓家裡娶老婆,還要先蓋新房子呢,他這裡刺史府還沒有完工,就娶老婆上門,是不是太對不起人家了?

    「不過,袁術會因此放我走麼?」我喃喃道。這是另外一個疑問,袁術對我的重視程度倒底怎麼樣,會不會阻止?不過這個時代父母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為家事而放棄國事天經地義,這個時代的統治者認為一個不愛家的人肯定不愛國,朝庭裡的官員,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三年,我這是父親成親,不是娶妾,怎麼也得放我回去一趟吧。

    劉先對此也沒有把握,因為他也不知道袁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應該會放吧。不過,就算他不放,我們也有萬全之策。」

    「什麼?」

    「公子可向袁將軍請求回家參加使君大人的大婚之禮,如果袁將軍同意了,那我們就大模大樣回去,如果他不同意,那麼公子可要求他放我等屬下回去,不過屬下等離開時,公子可要求帶些禮品回去,並來營中一趟。」說完他眨眨眼睛。

    我登時心中有了數。

    心中有了盼頭,我的興趣也上來了,於是站起身,舉杯向袁術敬酒,不要錢的拍馬屁話可勁兒的灌,把袁術拍得找不到北,順便又誇獎孫堅的勇猛無敵,紀靈的大將風範,長史楊弘的儒士風格、主薄閻象的機智多謀……又說我荊州是多麼願意當袁世叔您的後防基地,只是眼下南郡貧弱,力量單薄,心有餘而力不足,還要袁後將軍您多多支援,只要掃平了周圍的宗賊勢力,就可以當您最可靠的後防基地了。

    袁術大笑,給了我一塊玉珮,卻沒有提給我們軍械的事情。這讓我心中一寒。

    其實我說這番話有原因的,一方面搞好關係,下來找他辭行時,他看我順眼,能夠答應;二來是袁術好大喜功,我拍拍他,一般就能得到一些好處,比如說軍械物資之類。南陽是天下冶煉中心,是軍事基地,最多的就是兵器,送我些一其應該是沒有什麼的,可是眼下他在這樣高興的時候,都沒有大方起來,說明了什麼?

    只怕是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外面之事有變。

    難不成,是他與父親重新交惡?還是因為董卓沒了東線的威脅,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讓他無力支援我們?還是……

    眼下我軍秋收早過,流民的事也安置的差不多了,而袁術卻由於東線討董盟軍崩潰,壓力倍增,不能從容騰出手來對付我們,力量此消彼長,此時不走,更在何時!難道還等孫堅打敗了董卓,進攻我們的時候麼?那時有我在手,只怕袁術能逼得父親低了頭。

    我下定了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