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九十三章 徐榮 文 / 司雨客

    第九十三章徐榮

    我靜靜的審視著眼前這個人,這個瘦骨支離的人。

    眼前這個人,真的是徐榮麼?

    就是他,以自己的一支軍隊輕易就打敗了曹操和孫堅這兩位當世梟雄?

    就是他,在殺人如麻的西涼軍中,沒有亂殺過一個人,沒有服從過一次亂命,連董卓都對他尊敬中帶著畏懼。

    就是他,在面對西羌和北胡的一次次進攻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只見他身材很高大,但是瘦,瘦得簡直讓人覺得可怕,似乎只是一具披著人皮的骷髏,讓人覺得,眼前這個人,隨時會斷掉這口氣。

    他站在那裡,沒有載頭盔,只穿著皮甲,但是那皮甲顯得很寬鬆,在他身上直晃;他看了看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似乎所有的表情都在他臉上消失了。

    「下官參見特使。」他行軍禮,標準而規範,但是卻顯得有些吃力。

    「徐將軍。」我叫了他一聲,居然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徐榮靜聽著我的話,保持著行禮的姿式。

    「快,快扶徐將軍進去,外面風大。」其實哪裡有什麼風?只是徐榮身子太虛了。

    幾個士兵扶著徐榮向裡走。

    徐榮略掙了一下,自己挺直了身體,道:「徐榮還死不了,不用人扶!」

    我知道自己錯了,於是也點頭道:「徐將軍說了,不用人扶。」

    這是一種軍人特有的驕傲,就如猛虎死也不倒威一樣。

    徐榮示意我坐下,然後重新向我行禮:「徐榮聽候將令!」

    我還禮,搖頭:「沒有將令!」

    徐榮再問了一句:「沒有將令?」眼見得他的臉色就又灰敗了幾分。

    這是一個為了軍隊,為了職責而活著的人。似乎只有將令才能讓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如果一定說要有將令,那將令就是,將軍必須要活下去,養好身體。大漢經過的打擊太多了,如果再失了將軍。」我故意做出莊重而神聖的語氣,說著這樣的話。

    徐榮嘴角上鐵一樣的皺紋略動了動,似乎那就是笑了:「徐榮,咳咳,徐榮不過一老革罷了,死了,不過一杯黃土,沒有人會留意的。」

    老革,就是對老兵的一種不尊敬的稱呼,在這個世界上,重士人,輕武人,徐榮雖然有本事,也是中郎將,但是比蔡邕這個中郎將,在地位上就差得太遠了。

    「是啊,老革,老革,這世上,看不起老革的人,又有多少呢?我若不曾引軍南下北上,東殺西擋,也不會知道,原來這世上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沒有地位,沒有才學,他們能抓住的,只有手中的刀。他們聽著上司的話,讓衝向哪裡,就衝向哪裡,讓殺誰,就殺誰。羌人,胡人,亂黨,蟻民……」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一直以為,士人是高尚的,但其實,士人中又有幾人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少,太少了。」

    徐榮沒有接口,大帳中陷入一片沉靜。

    「我是漢室宗親,劉家子弟,我不想大漢就這樣亡了,不想大漢就這樣沉入無底的深淵之中。那些無能的貪官,無用的庸官,表面是忠臣心中卻想著把大漢生撕活剝的人,豪門巨富家有萬傾之田,貧民小戶無立錐之地,黃巾蜂起,天下大亂,董卓亂政,天子蒙塵--我,想要回天,但我自己的力量不足,我想要找人幫助,但我不知道找誰。徐將軍,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或許我說的有些東西超過你的承受能力。但是,我真的想要做到這一切。」

    我沒有望向徐榮,而是隔著徐榮,隔著大帳,視線的焦點落在不知名的遠方。

    對眼前的徐榮,我不報什麼幻想了。他能活三個月?五個月?

    不知道,無論如何,他也不可能隨著我征戰天下了。

    「呵……」徐榮忽然間笑了一下,「當年我在雒陽,也曾聽一個人講過類似的話,而且他講得比你還要透徹。他說,他要以干戈濟世。」

    「以干戈濟世?」

    「不錯。他說他要掃平天下群魔,回大漢朗朗青天,當初我二人曾在雒水邊上,以卵石為兵,沙丘為局,演習攻殺長達月餘,以我的本領,居然十戰中,有六七戰都是敗的,那,可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徐榮說著,嘴角上掛了一絲笑意。

    我的好奇心也被徐榮挑了起來,居然還有和我想法一樣的,天知道,我適才的那些感慨,不過是一時有感而發罷了,也許過兩天,我就自己忘到腦後,就如前世在飯店喝多了罵貪官是一樣的。而且,這個人居然能有自己的理論,得到徐榮的肯定,以干戈濟世,回大漢朗朗晴天。好志向!是誰呢?如果徐榮不行了,我得到這個人的幫助,也不錯麼。雖然我的荊州未來可能有孔明和龐統,但是那兩人一時半會兒可還用不上。小孔明到荊州還要好幾年呢。

    「此人,或許劉中郎也曾聽說過,前年我與他交過手,把他打敗了。也算是勝之不武吧,他那軍隊,烏合之眾罷了。若以他的本事,三兩年間,就可以建起一支精兵,若是現在我與他交鋒,誰勝誰敗,還在兩可之間。」

    「前年?你與他交鋒?」

    徐榮面上帶著笑意,似乎沉入那時的回憶之中:「或許好多人對他不熟,甚至看不起他,但我知道,他是天下英雄。他的名字,叫曹操,曹操曹孟德。」

    「呃……」我一時塞住,曹操啊,怪不得能得到徐榮如此稱讚,那人不可以當人來看。原本還想收這位高人當小弟來著,眼下一看,得,若是他,不收我當小弟就不錯了。

    「那麼,徐將軍如何看我與曹操呢?」我不由起了比較之心。以我現在的地位,以我現在的名聲,比之曹操,也不算低吧,起碼,我官比他大。

    徐榮淡然一笑:「劉中郎,恕在下直言,你比不得曹操。」

    我心中不服:「為什麼?」

    徐榮道:「我聽過你的威名,也見識過你的手段,但你有缺點,而且是很致命的缺點。最簡單的一點,你雖有智謀,但不通練兵之術,你的軍隊不精。」

    「不會吧。」我笑了,他肯定不知道荊州軍的隊伍建設,有我的一份功勞,虎牙軍就是顯著的例子,不過,好像是比不得豫州軍,「荊州軍或許不精,但豫州軍號稱天下強軍,如何能說不精?」

    「豫州軍也算強軍?」徐榮一愣,隨之笑了,「以某看來,豫州軍不過土雞瓦狗罷了。」

    「呃。」說這話的也就是徐榮,若是別人,我早拿鞋底子拍他了,敢污辱我豫州軍的名聲!也難怪,當初他以一支孤軍,突破孫堅十萬豫州軍,差點把孫堅搞死,他說這個句,的確有底氣。

    「劉中郎似乎不服?」

    「不,我服。」我是咬著後槽牙說的。

    「有為之兵,無為之將,不可以敗,無為之兵,有為之將,不可以勝。世間皆想要軍隊,可是誰又知道,其實一支真正的軍隊是怎麼樣的呢?某十五歲參軍,至今三十二年矣,從小兵到伍長、拾長、屯長、曲長、軍侯、軍司馬、都尉、校尉,到如今這個中郎將,一步步走上來的。勝仗打過,敗仗也打過。最慘的一次,十六年前我隨夏育大人北擊鮮卑,所領三千兵馬損失幾盡,我自己也被檀石槐的大將段鬼頭一箭射中,幾乎送命。我知道戰場是怎麼回事,知道打仗是怎麼回事。大漢近幾十年來,沒有真正的強軍,包括西涼軍團和北軍。」

    徐榮說的那次大敗,該是177年,靈帝派夏育、田晏、臧文各率萬騎分三路攻擊鮮卑,結果慘敗,軍隊損失十之七八。那是大漢最後一次大規模征鮮卑,也是最慘的一次失敗。雖然徐榮話語間很是淡然,但其間的痛楚之色,卻是看得很明顯。

    大漢,已不是原來那個令匈奴低頭,西域歸附的大漢,甚至不是東漢初期那個富足強盛的大漢,它已經沒落到一定的程度了。甚至,到了名存而實亡的地步,除了大漢原有體制內的那些人,又有多少人希望他重新復活呢?

    大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存在了。

    而大漢的強軍,也不在了。

    「那麼,將軍以為什麼樣的軍隊,才能算是強軍?」

    「這個麼,說起來就不是一句兩句話的事了,我曾寫過一篇孫子兵法註解,呵呵,很好笑,我識不得幾個字,劉中郎若是喜歡看,就拿去翻翻,若是不喜歡,隨意丟在哪裡也無所謂。」

    說罷徐榮指了指案頭那一大堆竹簡。我走過去打開看時,只見第一句寫的是「昔者,梁君將攻邯鄲,使將軍龐涓、帶甲八萬至茬丘……」這居然是孫臏兵法的註解。

    孫臏兵法,一直是我所喜歡的兵法著作,比起孫武,孫臏的兵法正注重細節,對各種戰陣的描寫,對各種戰場環境不同的應對,車戰、騎戰、步戰、水戰等各種戰法都有細緻的說明。

    我向他深施了一禮:「多謝徐將軍。」

    徐榮微微一笑,把眼睛閉上了。

    「如此,徐將軍請多休息,在下帶來的補品,還請徐將軍多服用才是。」我起身告辭,離開徐榮的軍營,心中卻不由想到,什麼樣的軍隊,才算是一支真正的強軍呢?

    如他所說,我又該如何來打造一支真正的強軍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