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五九章 陳宮來投 文 / 司雨客

    第一五九章陳宮來投

    事情如我所想的那樣,當我帶著大隊的郡國兵大張旗鼓,大搖大擺的在穎水邊渡河的時候,荀攸保持了極為審慎的態度,他並沒有對我展開攻擊,反而迅速後退,退入穎陰地界。而并州軍張遼部也並沒有向我展開報復性的攻擊,他們在徐徐後退--有一種說法是,張遼此時並不在并州狼騎軍中,他已經單人獨騎跑到許昌城下去了。

    許昌城下,這些天也是殺得到處都是鮮血。

    朱治、韓當、文聘三人統領軍馬,乘呂布不在的日子,對呂布的營盤日夜進行攻擊和破壞。雙方打了個平分秋色。可是雖然論武力雙方差不多,論起智慧來,我軍就要高上一籌,朱治和文聘都算得是儒將。文聘抓住機會,以一支五百人的精銳繞行到敵營後面,一把火把并州軍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攻城武器都給燒了。面對堅城,又失了攻城武器,并州軍已經是士氣大減,不復呂布初到穎川時那種得意忘形的模樣。

    而由於并州軍無法如荀攸說的那樣,做到秋毫無犯,此時不但荀攸對他們失瞭望,穎川的百姓們也紛紛起來造反,并州軍的後軍已經開始亂了。而這時呂布大敗的消息傳回,更讓并州軍如遭了當頭一棒。

    并州軍沒有因為呂布之死而崩潰的原因,只是并州軍的第二批援軍已經到了--領頭的是呂布手下第一員上將高順。高順四十來歲,長著一張青白的臉,他不多話,不飲酒,不與同事們吃吃喝喝,是一個標準的軍人。他的陷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他本身沒有呂布那樣的個人魅力,無法如呂布那樣如臂使指的操控所有并州軍,但他的到來,還是讓身心俱疲的張遼鬆了一口氣,使并州軍作為一個整體並沒有完全崩潰。并州軍開始後退,他們退到了鄢陵之後開始舉喪,一時之間,并州軍人人穿白,個個帶孝,全軍舉哀。

    原本我對呂布是否真的死了還有一點點疑問,此時看并州軍發喪,心中這點疑問便也煙銷雲散了。也是,世上之人勇武者甚多,但是中了黃忠、太史慈、陳至三人的箭還不死的,那就不是武者,而是神仙了。

    不過,我並沒有藉著這個機會進攻并州軍,自古來哀兵必祥,攻擊一支這樣的軍隊,智者不取。我甚至還派人前往并州軍營弔唁。希望可以拉攏并州軍,最好能把張遼和高順這樣的人才留到自己的手中,雖然我自己也知道,希望是極其渺茫的。

    許昌之圍解開,我進入了許昌城。

    朱治、韓當、文聘三人親自迎接。

    朱治道:「屬下無能。累公子親身到此。」

    我笑著叫朱治的字道:「君理休要客氣,能以一支孤軍對戰天下無雙的呂布,打到如今這個局面已是頗為不易了。」一邊說著,一邊共同進城。

    城中還算是安穩,由於數千大軍在城中駐紮,並沒有發生恐慌或者被敵人打入奸細的事情發生。能做到這樣,除了朱治統軍理民樣樣皆通的好手之外,還虧了陳家的功勞。穎川四大家族,陳家就在穎川,雖然說陳家根基比不得荀家的勢力強大,但是陳家的文名猶在荀家之上,陳家上代家主去荀家作客,荀家八龍親自為他們捲簾打扇,斟酒布菜,端的是十分的受看重。陳家若是與荀家一起叛亂,許昌還難以保住。幸好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陳家不但沒有響應通家之好的荀家,反而主動站出來幫助穩定軍心民心,頗受好評。當然陳家這樣做也自有道理。眼下陳家的家主陳紀在長安朝庭中任大鴻臚,他與我的父親劉表、師父張儉和岳父蔡邕都有著不淺的交情,但奉行君子不黨的信條,絕少與人交流溝通,只知道閉門讀書。但既然在朝中,就不可能與我為敵。

    陳紀的兒子陳群在劉備的手下,日前他受劉備所差,前來見我。我接見了他,對於這個人,我很想把他挖過來,不過挖劉備的牆角似乎不是一件容易事,眼下劉備是兩千石的國相,和太守一個級別,這是在漢末,若是在漢初,我這個刺史還沒有他的官位高。所以我說起招攬的話時,陳群只自微笑。我後來托他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讓他幫我去荀家一次,陳群是荀家當代家主荀衢的弟子,看看陳群能否讓荀衢改變心思。雖然說我對荀攸死心了,但是對於荀家,我現在只能是爭取,不敢去拔除他。其實莫說是龐大的荀氏,就算是兗州那小小的田氏,曾經騙得殺人魔王曹操進城幾乎喪命,回過頭來曹操取城,田氏表示順服,曹操都立即表示不再追究。

    對於這個時代的世家,沒有幾個人敢於真正去招他們的。

    陳群點頭同意了。他與石韜一起出發,秘密前往荀家。

    ……

    「使君大人,城外有一個叫陳宮的人求見。」一個傳令兵向我通報。

    「陳宮?」此時我正與文聘研究曹操軍團可能的走向,聞報我不由一愣,這個三國中有名的人物來見我做什麼?

    對於陳宮,我最初的瞭解是在捉放曹這齣戲裡,在那裡面,陳宮是一個挺出色的好官,抓到了曹操,知道曹操為刺殺董卓之後,不惜丟官與曹操一起逃亡。但是後來兩人借宿呂伯奢家,曹操因疑心對方要害自己,殺了呂伯奢全家,在明知殺錯之後,還刺死了呂伯奢,其借口就是那句有名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大怒,於是與曹操分道揚鑣。故事裡,曹操是個白臉奸臣,他的對頭們自然一個個滿臉都是正氣。但是我知道,陳宮這個人與小說裡的形象並不相符。他離開曹操,也並不是因為呂伯奢。而是因為曹操殺了兗州有名的大儒邊讓,又殺了一大群陳宮的一大堆好友--眼下,這個事情已經發動了麼?

    「開門讓他進來。」

    陳宮進來了,他不高的個子,消瘦的面頰上長著一對細長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與下巴上稀疏的鬍鬚完全打破了我對戲台上那個陳宮的認知,這人長得有點像狐狸加上老山羊的混和體。

    「在下陳宮,參見劉公子。」

    他不叫我使君,不叫我刺史,只叫我公子,這是不承認我的官位呢,還是為了表示和我的親近?

    「陳公台,你來見本刺史有何事麼?」

    「我聽說劉公子為世之英雄,特來一見。」

    我不動聲色:「見過之後,感想如何?」

    陳宮搖頭歎道:「不過爾爾。」

    話音未落,旁邊侍立的衛士們個個腰刀出鞘,惡狠狠的盯著陳宮。

    陳宮卻不在意,眼睛望著房頂道:「我聽說大英雄能為之所不能,然公子坐擁精兵,只知防守,不知進攻,以至處處被動,若說你是狗熊,那是過份,若說你是英雄,你卻配不上這兩個字。」

    我不由得笑了,也不再廢話,不聽陳宮和我繞圈子,單刀直入的道:「屈屈激將之計,豈能說動劉某。照實說吧,陳公台,你是來獻城的,還是來下戰書的?」

    陳宮前來,自然不是找我喝茶的,他不是曹操派來的,就是自己偷偷來的。若是自己偷偷來的,自然是看好我,打算投靠我,必然會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幫我謀取兗州,就好像是許攸投曹操時幫曹操打敗袁紹一樣。若是曹操派來的,就是下戰書了。

    一句話,讓陳宮失去了冷靜,他略一沉吟道:「劉公子,看來某是低估了你,你怎麼知道我來獻城?」

    「我不但知道你要獻城,而且知道你會說,眼下并州軍已不足慮,我應該大膽直進,擊敗并州軍團,一直打到陳留去,你會在暗中幫我,是也不是?」

    陳宮面無表情:「自做聰明。」

    「曹操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為他來行此詐降之舉?哼,我豈是那好欺瞞的人?若不是看在你還有幾分才名的份上,我必將你斬首示眾。來人,給我把他趕出去!」

    不等陳宮再說話,衛士們一哄而上,連推帶拉,把陳宮逐了出去。

    陳宮一路大叫道:「劉琦,你不聽人言,死無日矣!」我卻是理也不理。

    孟建看著我,問道:「公子,陳宮或許真是有意來投呢,我聽說,曹操最近殺了大賢邊讓,那邊讓是陳宮的好友,他這樣做,或許有他的道理吧。」

    我對孟建道:「你派人盯著他,看他去哪裡。」

    「是。」

    不到半個時辰,孟建回報:「公子,陳宮投河自盡了。」

    「啊?」

    「嗆了水,差點沒有死了,還好,我讓人把他撈出來了。看樣子,他是真的想投降我們,不是用計。」

    我點點頭:「或許是我太小心了吧,讓他休息一下,我再與他見面。」

    如果陳宮是真的歸降,那還真是一個好消息,在歷史上,應該是一年之後,陳宮借曹操出兵徐州的機會,把兗州送給了呂布,若是他能把兗州給了我……

    是不是我從此就再也不用擔心曹操這個可怕的對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