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八一章 來日大難 文 / 司雨客

    第一八一章來日大難

    西太平洋上一隻蝴蝶扇動翅膀,能造成東太平洋上一場風暴。

    幾年來我這只蝴蝶四處亂飛,把整個三國時代搞得一團混亂,除了袁紹還在既定的軌道上平安運轉之外,幾乎所有三國巨頭們的處境都發生了變化。

    長安避免了毀於戰火的危機,呂布佔據了他從沒有得到過的并州,曹操與呂布的交戰提前了一年,卻再也沒有機會輕鬆得取得豫州,袁術的實力被大幅的壓制,提前呈現出敗相,孫策雖然充分發揮了他的天才能力,卻沒有了舊部們的支持,實力也受到影響……

    而我,在荊州之地強勢崛起,成為影響天下的一支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歷史已經不可信,所以,我也已經很少再想今天的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明天的歷史又會發生什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直等到小孔明對我提示之後,我才重新在腦海裡翻揀那些曾經的「記憶」。我這時才發現,明年就是歷史上關鍵性的一年,194年!

    在這一年,老天終於把怒火投向了早已破敗不堪的人間界。

    遍佈全國的疫病、遍佈全國的饑荒同時掃蕩著這個曾經輝煌的王朝,把它狠狠的推向無底的深淵之中。疫病來時,從荊州到豫州,從冀州到兗州,從青州到徐州,沒有一處能逃過這場可怕的災難,甚至一直傳到塞外的草原上。不論你的身份有多高貴,你的才華有多高妙,你有怎麼的雄心,如何的壯志,在這種災難面前,什麼也不是。你的選擇就是聽天由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老天祈禱這病不要把你也傳上。在這場大災難中,全國死掉的人數達到幾百萬。別想找醫生救命,在這個時代,面對瘟疫簡直是無可逃避,連神醫張機張仲景家都死去了幾十口,更不用說別人。

    一想到這裡,我簡直頭髮尖發麻,有種划著小船帶著蔡琰逃到夷州去的衝動,到了那裡,疫病該不會追去吧--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的身份注定我不可能逃走,而我,又不想滿腔的志向還沒有實現,就因為一場瘟疫而掛掉,那麼,我就必須提供做準備。

    我認真回憶在我們那個時代,對疫病是怎麼樣的?

    對,控制人流,杜絕遷徙,消除病源體,保證水源潔淨,搞好個人衛生……我建襄陽城時發明了石灰的用法,這東西應該能對消毒起到一定的作用……還有什麼來著,對了,要把所有戰場上的屍骨全部火化深埋,不能露在外面--曹操和呂布,造孽啊,他們殺的袁術的手下達到幾萬人,在陳留郡內鑄成屍觀,這可是一個大的隱患吶!怎麼想辦法,拆掉它,把那些屍體也埋了(在我後幾個月努力做這件事的時候,被中原百姓視為唯一一個仁人君子,而劉備一邊和曹操、袁譚鬥法,自顧不暇的時間裡,也在為我搖旗吶喊,認為天下多兩個我這樣的人,漢室絕不會亂成這個樣子)……還有,要找名醫,我要全境搜索,找到華佗和張機。這兩個人都是荊豫二州的,可是似乎全天下的病人都見過他們,可我來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機會遇到他們,真不知我是該慶幸還是該失望了。(不久後終於找到了他們,他們對疫症的發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兩個人都是悲天憫人的好大夫,哪裡有難就衝向哪裡,不計得失不收紅包,當我求他們一定做好準備,防範疫病時,他們兩個居然都給我下跪,理由是他們代天下百姓而跪。)我如上足勁兒的發條一樣做著這些事,不管手下們是不是認可和贊同,雖然說疫病的來臨還早,但是防疫防疫,防字為先,一旦當真傳起來,那就說什麼都不好使了。

    疫病大約措施也就是這些了,而糧食呢?今年舉國戰亂,百姓們都抓去當兵打仗,種糧食的人太少了,明年大災之年,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我雖然一直以來都重視糧食生產工作,早早的就安排了屯田,荊州今年算是大豐收,而豫州的軍屯糧食收上來,自給也還是沒有問題的,但關鍵是明年如何渡過。

    要買糧,要想辦法把周圍的糧都買過來,打聽一下哪裡豐收有餘糧的,什麼?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那大地主家怎麼樣?不管用什麼辦法,把外圍的餘糧都弄過來,存起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明年之戰,是糧食和疫病之戰,這一戰打好了,說不定我平定天下就有希望了。到時候曹操、呂布、袁術、孫策他們被餓得半死了,我就殺過去,呵呵,一舉搞定。

    要種糧,雖然說今年糧食都下來了,明年的冬小麥是否能夠有收成還在未定之天,但哪怕有一分的希望,也要付出一百分的汗水。我一面緊急給父親寫信,一面在豫州我的轄區內下指令,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糧食生產,無論軍民官吏,都要下到田間,抓好秋糧的收穫和秋播工作。為此我們提了好多口號,要顆粒歸倉,要鼠口奪糧……我親自帶頭,在田間勞作,讓每一個人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我手頭的一切工作都以明年的防災工作為重點,轟轟烈烈的開展了起來。

    我的所做所為,在周邊正打的熱火朝天的各位大佬們看來簡直是發瘋了。他們不理解,但也不想理解,他們要乘機多佔幾個城,多殺幾個人,曹操在屠城,呂布在屠城,這兩個屠夫殺得兗州血流成河,殺得我一陣陣心痛。

    有時我真恨不得出兵把他們兩個全幹掉,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雖然我曾經擁有輝煌的戰跡,但是我原來的那些對手與這兩個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上,他們是三國頂尖的高手,而我,對他們還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除了糧食和防疫工作,我也一直在整頓軍隊,一點點的改革。作為我手下第一軍團的赤鴉軍,兵力已經恢復了,裝備了弩車的精銳赤鴉弩兵,其戰力提高了好多,在弓弩足夠的基礎上,就算是在戰場上正面與曹操或呂布的精銳相遇,一比一戰力也穩贏。

    徐晃與於禁這兩位五子良將並沒有真正交上手,徐晃的陷陣營人數已經達到一千六百人,其中八百人由他親自帶領,八百人交由周倉帶領--由於與夏侯淵一戰中周倉表現突出,已提拔為徐晃的副手。

    而朱治作為穎川太守,帶著文聘和韓當兩人整頓著穎川軍團,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原豫州軍團老兵、袁術降軍、荀家兵馬。朱治把這三支軍隊打散編製混合組隊,打破了原來的條條框框,使原來的部隊長對這三支軍隊的影響力降到最低,完全成為了我們自己的隊伍。整編之後,他的總兵力達到一萬三千人,已成為豫州最大的一個軍團。

    陳到得償所望,擁有了一支騎兵,雖然才僅僅三百人,但畢竟這也是一支騎兵部隊了。陳到的確在騎兵訓練上有些天份,很快就使這支騎兵象模像樣的運作了起來。

    荊南四郡的平定,使虎牙軍空閒了出來,劉磐、黃敘、甘寧、馮習等人按照我的要求開始向東進發,名義上幫助劉繇安定大局,實際上乘虛向揚州擴展自己的實力。柴桑、彭澤、建昌等地已平安轉移入我的勢手範圍,與諸葛玄的豫章緊鄰。支援劉繇的曲阿也用不了十天半月。他們與江夏黃祖水軍如兩把老虎鉗子鎖住長江,進可攻退可守,鞏固一兩年之後,順江東下,全取江東也並不是不可能的。眼下的情勢下,我絕不能容許孫策在江南成長起來,長江之南,將成為我的大本營,成為和與曹操、呂布、袁紹等人爭奪天下的後方基地。

    ……

    同時,我努力組建著我的指揮團隊,我並不想事事都由我親自出面,當有能代替我的人出現時,我不怕放權。

    我在認真的觀察著小孔明,並且經常徵求他的意見。不過小孔明並沒有真正接手政務的自覺,他甚至盡力避免這個,與和我在一起相比,他更喜歡四處奔走,他對各種知識都感興趣,甚至跑去找那個叫「小鐵」的老兵學習天氣知識,他似乎從來沒有門戶之見,也不知道作為一個士族的子弟應該對那些普通的下等人要保持距離。他有時會與一個荀家傳人一起評論他的老師龐德公的錯誤,並不會因為那是他的老師而迴避;有時會和一個挑糞的農夫一起赤著腳在田里施肥,把長衫弄髒也在所不惜。

    在還沒有成為天下奇才之前,他在眾人眼中是一個「怪人」,但是這個「怪人」卻讓人生不出厭惡之心,反生親近之意。只要和他在一起,說不了幾句話,你就會覺得如沐春風。和他在一起,你經常會忽略他的真實年齡,連徐福、孟建、石韜等幾個人與小孔明在一起時,都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一種尊重的態度來,不敢以小孩子來看待他。

    看著小孔明,我發現,老天還真是很偏心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