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九三章 山陽、魯國 文 / 司雨客

    第一九三章山陽、魯國

    今夜,天高雲淡,月明星稀,微微的晚風搖動府中的花樹,灑落一稀疏的倩影,時有晚開的花送來淡淡的香氣,中人欲醉。

    與手下們商議出兵泰山之事商議到很晚,謀士們都住在我的府中,只是不同的院落,送他們離開,我照例在府中轉了一轉,以放鬆身心。來到後園的時候,忽然看到假山石上,一個小小的身影抱膝而坐,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夜幕之下,一幀黑色的剪影一動也不動。給人一種清高,落漠,清冷的感覺。

    那是小諸葛亮。

    我緩緩走過去,開始爬那塊石頭,我身材高,一翻身就爬了上去。諸葛亮看了我一眼,向旁邊移動了一下,給我讓出位置來。我和諸葛亮並肩而坐,看看天,看看園子,然後笑了:「小亮,怎麼?有心事?」

    諸葛亮點點頭。

    月光照耀下,他雪白的面龐有如透明一般,一雙漆黑的眼睛映著夜空的顏色,無數的星海在其中閃動。這個智慧天下無雙的孩子,今天為什麼這麼反常?平時的他,總是歡笑的,這一次是怎麼了?我能感到,他身上帶著一股深深的感傷。

    「能說出來麼?」

    「曹操血洗了琅玡,殺了近十萬人。我的全族盡皆葬於屠刀之下。」小小的諸葛亮說起這件人間的慘劇,聲音微微的發抖。

    這時我才意識到,小孔明今年僅僅十四歲,僅管他一直在平靜的以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平靜來與我們談論各項戰事,但是戰爭的陰影還是重重的壓在了他的心頭。

    我輕輕的環住小孔明的肩頭,輕輕拍了兩下:「是啊,曹操是一個滅絕了人性的傢伙。有人說他是梟雄,有人說他是豪傑,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個屠夫。這個仇,我們一下要報的。我會除掉曹操--不,我要在天下人面前公審曹操,要讓天下人知道曹操的奸惡。」

    小孔明轉過頭,明亮的眼睛望著我,我坦然的望著他。好半天,小孔明把眼睛轉開,盯著天上的圓月,緩緩說道:「曹操雖然奸惡,但他用兵之術,的確高明,公子你雖然也算不凡,但此番與他交手,勝負最多不過是五五之數。」

    我點點頭:「我知道,雖然表面上我佔據著優勢,但曹操征戰半生,從討黃巾到征董卓,他一直都在前線,他的部下們都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相同兵力之下,我軍並不佔優勢。而且這一次進兵,我們是客兵,以客犯主,能否成功,還在兩可之間。」

    「所以,你這回,應該帶上我。」小孔明說道。

    「帶上你?小亮,你還小啊,在我這裡玩玩也還罷了,要真去前線,你叔叔還不埋怨死我?」

    諸葛亮一笑:「公子,自荊州初見,我就能感覺出來,你對我的關心,比對徐福、龐統他們還要多。你一直想讓我上前線,對不對?」

    我對諸葛亮的敏感吃驚,因為我一直在盡量避免過於關注諸葛亮,他還小,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不想因為我的關注給他帶來什麼麻煩。但是沒有想到,小孔明如此敏感。

    小孔明把抱著的膝蓋放下去,然後轉過身,抬起頭,把眼睛望向我:「我不會讓你失望,我去泰山郡。」

    「有理由麼?」

    「泰山郡,我最熟!」

    諸葛亮是徐州琅玡郡人,幼年時期,母親章氏病死,父親諸葛珪在泰山郡的「梁父」縣出任縣「尉」(負責治安、捕盜的官吏),繼而又升「遷為泰山郡函」(泰山郡郡守的助手),諸葛亮隨父到任所,直到父親死後,諸葛亮才又隨叔父來到荊州。所以,他說泰山郡他最熟。這是沒有問題的,的確我軍中沒有一個人比他更熟悉泰山郡了。

    「好。我們一起去泰山郡堵住曹操,和他大戰一場。」

    我伸出自己和手掌。小孔明微微一笑,把自己的手拍在我的掌上。

    ……

    兵貴神速。

    我們迅速發兵。我留下大賢許劭、伊籍、和洽、石韜四人留守豫州,許劭只是名義上的掌總兒者,他一直當慣了隱士,不喜歡管俗事,所以真正負責的是伊籍、和洽和石韜三個人。派朱治自穎川進軍陳國,隨時準備進攻東郡;派黃忠為前部,過陳國走梁國過山陽進取泰山。我對他的要求是,能不攻城,就不攻城,能有多快的速度,就走多快的速度。取下泰山道,就他的大功一件。所有攻城拔寨的事情,由我來做。

    我一身銀色的甲冑,騎著一匹高大的西涼戰馬,帶領著大軍北下。過梁國前往山陽。這條路我很熟悉,因為第一次去荊州時,我與父親劉表,堂兄劉磐就是走得這條路。而今回去,同樣走這條路。只是這次我不是一個人了。

    我身邊有著天下最出色的謀士集團(雖然還沒有成長起來,但伏龍鳳雛跟在身邊的感覺,的確是不一樣),有著天下聞名的將領,有曾與孫堅、西涼軍、呂布、曹操、袁術交過手的赤鴉軍和豫州軍,有八百陷陣營士兵守在我的身邊(另外八百在徐晃處,只有不到四百了),這個陣容,一般的人絕對沒有信心來進攻我。

    一路上的確如此,曹操的留守在各縣維護治安的小隊官兵,聽說我來了立即棄城而逃,紛紛逃回東郡。他們或許認為我一定會攻東郡,但是我根本沒有去東郡的意思,直到山陽。

    山陽郡是我的老家,高平國是我劉家的封地所在,我的老師大賢張儉,我的叔父親族都在這裡。如果說穎川是荀家作主,那麼高平就是我劉家的天下。我還沒有到高平,高平的鄉族們就已經在國相的帶領下來迎接我了。什麼叫「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就是了。他們在路邊排成長長的兩列,手中端著酒壺,拿著熟食,牽著繫了紅布條的豬羊(沒有牛,因為牛是重要的生產物資),熱烈的歡迎著我們的到來。不過,大災之後,一片蕭條,無論他們怎樣想造出一股熱鬧的氣氛來,可眼前的高平,卻遠遠不是我記憶中的高平了。

    我記憶中的高平,雖然經過黃巾之亂,可是總的來說還是一片富足之地,人也多,景也美。可是現在,視野所見,一片蕭條,大片大片的農田荒掉,從從的新墳在路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

    戰亂和旱災、瘟疫,把我的家鄉逼到了生死的邊緣。

    高平相離著老遠就對著的中軍跪了下來,害得我的同族們也跟著跪了下來。我明白他害怕的原因,因為他的官職是曹操任命的。對此,我並不在意,就如曹操對這些地方官吏也並不是很在意一樣。

    說起來,曹操眼下軍事力雖強,但是對於政治上似乎並不能算是很成熟,他這兩年走了很多昏招,劉岱死後他憑著軍力入主兗州,他只信任他的部隊,而不肯信任手下的官員。在他看來,官員是可有可無的,能幫著他收稅,他就用,不幫著他收稅,就踢開再選。他殺了兗州有名的賢者邊讓,滅了人家全族,引起兗州的大族們紛紛不滿,早在去年,呂布攻兗州時兗州就幾乎全部叛亂。可是呂布一退,全境又都隨從了曹操,這讓曹操進一步相信軍隊的力量,更加對沒兵的地方官吏們持蔑視的態度。

    其實,我對他們也是這個態度,亂世之中,槍桿子底下出政權,而所謂的官吏,對戰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他們都是牆頭草,哪邊風硬隨著哪邊倒,今天投我,明天就可能投曹操,後天來個帶著兵的山賊,他一樣會投降。相比之下,我的同族們就真誠的多了,他們叫著我的名字,一路簇擁著我,回到老家。

    我老師張儉和三叔、五叔等人已在門前等我。我遠遠的下馬,向老師叩頭施禮。

    幾年來,我一直在想著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師。他教會我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對我報以很深的期望。在我初期與人交往的很多時候,劉表這個父親的名頭並沒有張儉這個老師的名頭更讓人重視我。在道德上,他是一直站在這個時代的頂峰上的人物。

    老師坦然受了我的跪拜之後,對我說:「魯國已定,孔北海派人來接你了。」

    魯國是孔子的故鄉,而青州北海郡太守孔融則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漢代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家的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在魯國成為當仁不讓的第一家族。孔融對我的支持,使魯國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我的地盤。如此一來,山陽和魯國兩個地方都成了我暫時的後方,有了這兩個地方,我就已經不是勞師遠征了。

    此時,我得知曹操開始從徐州退兵的消息。

    他的前鋒已到泰山,和黃忠交了手,黃忠並沒有佔到便宜。

    我也立即加快了進兵的速度。九月份,我來到泰山郡。與曹操的一場大戰既將展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