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零零章 泰山臧霸 文 / 司雨客

    第二零零章泰山臧霸

    冀州軍士,穴地之能超乎人的想像,公孫瓚這位當世豪雄,曾建易京城以自守,但就是被袁紹穴地而入,破了這座高牆鐵門能固守十年以上的堅城。公孫瓚曾說,袁氏之攻,狀若鬼神。

    甘寧和黃敘都是南方人,在南方,挖地道這件事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只要不是在山坡上,兩掀下去,地泉就會湧出來。可是在北方,土層卻厚得多,地道也容易挖得多。所以,當甘寧調動兵力與張郃鬥法的時候,就忽略了張郃可能採取的地道這個進攻方式。

    攻城到第三天,張郃的士兵已經悄悄挖到了文姜台北門下,以木材支撐住,然後放起火來,大火燒燬支柱,燒軟地基,只如天崩地裂一般響起,文姜台的整個兒北門連同大片的城牆陷落地下。近百名守城士兵連同城牆一起陷落,慘叫聲,悲呼聲響成一片,整個兒的文姜台似乎都在這一聲巨響之中跳了三跳,一些老建築就隨著這聲巨響轟隆隆的倒掉。漫天騰起的煙塵剎那間就彌了所有人的眼睛,滿城軍民百姓只疑地龍翻身,末日將來,膽寒心驚,忘乎所以。所幸甘寧雖在北城牆,卻距北門較近,卻也被震得摔倒在地上。而黃敘負責夜戰,此時在後間休息,睡夢中只嚇得跳了起來。

    便在此時,張郃一聲怒喝,帶著大軍衝了上來。

    視野裡,一片煙塵之中,冀州軍踏著灰土,揮著兵器,如怒潮一樣捲了過來。

    ……

    十數日之前。

    小諸葛亮帶著百十名親隨,乘馬前往泰山郡的治所奉高。

    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到泰山封禪時,於瀛、博共界割置一縣,賜名『奉高』,轄岳東北四十里,以供泰山」。泰山郡治從此由博移奉高。泰山郡從西漢建立一直延續到北齊,奉高作為郡治也一直延續到北魏,歷時600餘年。當時的奉高城,是作為天子行宮和祀神之所而設的,佔地數十頃,四周有城牆圍護,城內樓閣廊宇,氣勢磅礡,佈局嚴密協調。可惜經過數年戰亂,多次被黃巾軍攻佔,早已是滿目瘡夷,不見昔日場景。

    諸葛亮騎馬入城,差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身後的人馬,說道:「停下了,你是什麼人?」

    諸葛亮一笑,跳下馬,隨手就把絲韁丟了過去,好像丟給自己的家人一樣隨意,這個小小孩童此時卻現出一種比世家公子還要華貴雍榮的氣態,讓人為之心折:「臧太守可以城中?」

    守城的差人下意識的接過馬韁,點頭道:「在,大人在城中。您裡面請。」說完才一下子醒悟過來,「不對,你是什麼人,先報上姓名,我報過城門守大人,如果城門守大人不能做主,還要上報負責城中事務的艾公子,我家太守,又豈是想見就見的?」

    諸葛亮隨手在腰間一摸,拿出一封書信:「我時間有限,直接交給你家艾公子,迅速轉呈太守,誤了事情,你擔不起。」

    說罷轉過身來,對從人們道:「到那邊大樹下休息,我們坐等太守大人。」

    說罷自踱到樹下,在一塊青石上坐了下來。

    早有從來送上清水和食物,諸葛亮就吃喝起來。

    平日裡牛氣沖天的守城差人實在摸不清眼前這個小小少年到底是什麼來路,拿著手中這封信也如拿著火炭一樣燙手。

    「你們等著,我進去送信。」

    簡單交待了一句,差人就向裡跑去了。他沒有找城門守,而是直接找到了艾公子。

    艾公子名叫臧艾,是泰山太守的公子。艾公子拿到信之後也很奇怪,正想出城去看,卻見自己父親的車隊駛出府門來,連忙走上前。想了一想,他還是把信送了過去:「父親,城門前來了一行人,據說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公子給父親送來一封信。」

    臧太守一愣,這位看上去很是粗豪的漢子接過信封:「小公子?哼哼,這兵荒馬亂的,哪裡還有什麼公子?就算有,也早讓咱們砍了腦袋。小公子?」

    嘴中說著,一下就把信封扯掉,只看了一眼,他就愣住了。

    「人在何處?」

    「在城外。」

    「混帳東西,擺下車駕,與為父去請。」

    臧艾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這樣重視一個人,在泰山郡,父親是向來以輕視豪門聞名的,他是黃巾起家,打過劉備打過陶謙,打過原泰山太過應劭,打過新任的兗州刺史曹操。別說是朝庭方面的人,就算是黃巾方面的大員,父親也從來沒有迎過任何一個人。

    「父親,那是什麼人,值得父親這樣重視?」

    「我不能不重視,那是恩人之後來了。」

    太守名叫臧霸,其父名臧戒,也是泰山一個官員。當年朝庭**,貪官橫行,連皇帝都買賣官職。臧戒卻是清廉自守,不肯與貪官們同流合污,因而遭忌,被當年的泰山太守收押。當時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為泰山郡丞,同情臧戒,故而向時年十八歲的臧霸通風報信。年輕的臧霸居然就帶眾動手,在諸葛珪的幫助下,劫獄救出了自己的父親,逃往東海。陶謙擊黃巾,他曾歸於陶謙,被封為騎都尉,後來卻又投向了黃巾軍,連結孫觀、吳敦、尹禮等,為泰山寇帥。是不折不扣一個軍閥。他擁兵自立,卻又上表表示臣服於朝庭,這個泰山寇帥就被任命為泰山太守。由此也可知,東漢朝庭已經破落到何種地步了。歷史上,曹操與呂布相攻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但由於去年是呂布、曹操和我三家混戰,誰也沒有顧及到兗州東部,所以臧霸並沒有參戰,也就沒有機會成為呂布八健將之一。

    諸葛亮來到這裡,正是要借他的力量。

    臧霸帶著兒子來到城外,卻看不遠處大樹之下,一個白衣少年坐於青石之上,正啃著一個桃子。看到眾人到,這少年把桃子用力啃了兩口,把桃核丟掉,這才站了起來,不慌不忙的用袖子擦擦嘴,溫和的眼睛看著臧霸:「琅邪諸葛亮參見臧太守。」

    臧霸這些年殺人無數,霸氣天成,別說是一個小孩子,就算是軍中健將,看到他無不膽戰心驚。此時見這少年在自己面前從容淡定,不慌不忙,高潔淡雅,卻又發乎自然,沒有一般貴族之後的虛偽,不由得心生親近,還禮道:「不知恩公之子歸來,臧霸有禮了。此處不是講話之地,請進城。」

    諸葛亮點頭:「多謝。」

    一行人入城。諸葛亮看著城中景象,心中暗自點頭,見微而知著,雖然此城多久戰火,比自己離開之時破敗不少,但城中看起來卻很安定,百姓也並沒有什麼慌亂之色,顯然這位臧太守對此城的統治並無多少擾民之處,頗得人心。這樣一個人,是不會甘於只守著這樣一座城的;這樣一個人,是值得自己拉攏並推薦給公子的。

    諸葛亮很欣慰,自己沒有來錯。

    「小公子,不知您這次回來,是常住呢,還是回來探親?」若是旁人,就算是故人之子,臧霸也不會這樣重視的親自陪伴,但是眼前這個小公子卻不是普通的人,他來這裡,定有原因。不知為什麼,臧霸覺得,機會來了。

    「親?我還有親麼?泰山郡,物是人非,琅邪郡,血流成河。亮到是想探親,想常住,以亮眼前的情形,可能麼?」諸葛亮一笑,純真的眸子裡卻閃過一絲黯然,這黯然一閃而過,少年的眼中,波光不動。此刻,就連臧霸這樣的人精也沒有注意到,眼前這個小小少年心中藏著多麼沉重的壓力,當年有人都被他雲淡風輕,從容自若的表向所騙過的時候,當所有人都覺得智慧已經是這個少年的代名詞的時侯,誰又知道,一個天才背上負著比常人更重的責任。

    「聽說小公子隨著令叔去了南方?」

    「家叔是在南方,不過,在下卻在公子劉琦幕中。」

    臧霸肅然。公子劉琦,這幾年來名頭甚響,敗袁術孫堅,除李傕郭汜,逐韓遂馬騰,戰曹操呂布,眼下一軍突出南武陽,斷了曹操回歸兗州之路,可算是天下數得著的人物。而十三四歲的小小諸葛亮居然在公子劉琦幕中,又豈可把他當成一個小孩子?

    臧霸道:「想不到小公子是劉使君幕中高才,這卻是臧霸失禮了。不知道小公子可是受劉公子所差前來的麼?」

    諸葛亮一笑點頭:「這是自然。」

    「但不知有何條件?」

    「臧大人要什麼條件?」

    「我要當兗州刺史。」

    諸葛亮呵呵的笑了起來。

    「如果我就這樣答應,臧太守會相信麼?」

    臧霸的臉色沉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