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於禁的計劃 文 / 司雨客

    第二十三章於禁的計劃

    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許褚和把小心提妨寫滿全身的許晃等人進帳時,我根本沒有理會他們,而是在與孟建等人研究軍務。

    孟建道:「眼下陳登在壽春城外與袁術見了兩仗。袁術的中軍沒有出動,出動的是他新編的部隊,結果被陳登殺得大敗。而黃巾已到汝南,在汝陰、穎上兩地與袁術大將紀靈交鋒,紀靈雖然拚命進攻,但卻突不破黃忠的防線。而西面,黃祖、張允、周倉、劉辟四路人馬在向東推進,汝南丟失的各縣都在恢復之中。總體來說,我軍進展情況良好,袁術難擋我大軍四合之力,眼下敗機已現了。」

    我點點頭:「總得來說,局勢還在按著我們的部署進行,不過,袁術雖然這兩年倒行逆施,胡作非為,但他還是有一支很不錯的軍隊的,甚至他的主軍裝備和戰力,並不次於我軍--只是袁術胡亂指揮,不能發揮他們的真正做用罷了。眼下孫策、周瑜還在袁術軍中,這是一個巨大的變數,在他們面前,我軍如果吃幾個敗仗也並不奇怪。給陳登發信,讓他在給袁術施壓的同時,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大意之下吃了敗仗。不然的話,我不會輕饒他。」

    「是。」

    我用眼角的餘光看到,站在旁邊的許褚撇著嘴,在地圖上眼了兩眼,顯然沒有看明白,卻又不屑於再看,把頭抬得高高的,望著帳蓬頂。

    「臧霸有消息傳來麼?」

    「臧霸已經說服了尹觀,共余幾個也正在說服之中,看來問題不大。臧霸這個人,在泰山附近很有威名,這次與諸葛亮一起立下大功,升中郎將都差不多夠了。」

    「豈止是他,若按升職,我手下這幾員大將,都差不多了。對了,長安近來可有什麼消息?」

    「華山崩了,聽說太尉大人又要去職了。」

    我一愣,怎麼又發生這種事情。東漢末年,有一個很不好的傳統,那就是有什麼事,拿三公來頂缸--天下出個賊星,是三公鬧得,要去職,地上鬧個地震,是三公鬧得,要去職,山體發生滑坡,是三公鬧得,還是要去職。天知道,山體滑坡和國家軍委主席有什麼關係?可是漢代流行這個,想改變它,幾乎是不可能。

    我能感覺得出來,朝堂上權力爭奪又到了一個白熱化的地步,安定了兩年的朝堂,再一次的混亂了起來。眼下的太尉是皇甫嵩,他是士人和武人都能接受的一個人。近段時間以來,董承等新興的勢力動作越來越多,他是皇親,又是西涼新興軍系的代表,甚至有不確定的消息傳來,說他與韓遂馬騰等人都有聯繫,總想把皇甫嵩取而代之。我岳父蔡邕身體越來越不好,前段時間,思女心切,去了襄陽,鍾繇被調離長安,任司隸校尉,與老將朱雋一起負責雒陽城的重新興建工作去了,這樣一來,京中蔡系的人馬實力大減。在這種情況下,若皇甫嵩再去職,長安的天平,就徹底的翻倒了。

    「通知魏延,讓他密切關注京中的事,如果京中有變,讓他一切以保護好天子為重,事不可為,可以退兵武關,以荊州為後防,我不信還有人敢追到荊州來。」

    又說起兗州,孟建道:「劉備眼下已經接收了東郡,關羽守東平,張飛守濟陰,任命陳群、孫乾、田豫為參軍,在兗州安葬屍骨,招募流民,發展屯田,已經收到初步的成效了。」

    我點點頭:「對劉備,我們要盡力支持,曹操、袁術、呂布,連續征戰,把兗州地力民力全部耗盡,屍骨盈野,今年的瘟疫流行,正與這些屍體**有關。眼下天涼,土還沒有凍,正是安葬屍身的好時機。你以我我名義發出建議,讓他把火化和安葬屍體放在首位。明年,千萬不要再鬧這種瘟疫了。國家受不起這種災難了。」

    孟建點頭。旁邊一直聽得雲裡霧裡的許褚忽然間睜大了眼睛,甕聲甕氣的道:「今年大疫,是殺戳太過造成的?」

    對於幾個只把許褚當成殺人機器或者木樁子來看的人來說,許褚的突然插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許褚的身上。

    許褚似乎有點受不了這種注視,臉有些發紅,卻還是說道:「瘟疫,是死人鬧得麼?」

    我點頭:「不錯,死人太多,屍體露在荒裡,自然升成疫氣,今年大疫,最嚴重的是哪裡?不是先鬧起來的益州、荊州和豫州,而是兗州、冀州。究其原因,正是這些地方今年殺戳太重,死傷太多。」

    看許褚瞪著一雙眼睛不說話,旁邊孟建說道:「去年,今年,兗州一直在打仗,曹操、呂布把屍骨弄成京觀,炫耀武功,所以他們那裡疫病厲害。而我們豫州,從去年開始,公子就組織人收斂那些無主的屍體,火化後深埋。還有,公子請華佗老神仙和張機老神仙研究防範疫病的藥物,後來派弟子到各處散發藥物,好像這裡也有人來送了,你們沒見過?」

    許褚好半天,吞下一口吐沫,低聲說道:「見過。」

    而這時,我與孟建早就又談論起廬江的事來,並沒有聽到許褚的這句低語。但是,我分明感到,許褚身上的霸氣一下子消失了好多,從一頭猛虎突然變成了一隻小貓,對我的威脅指數大為下降,我心中一動,難不成,在這場瘟疫之中,許褚得到了我什麼幫助?

    這時,下人來報,譙郡太守滿寵求見。

    我忙道:「有請。」

    滿寵,與我算是同鄉,也是山陽人,比我大十一歲。這個滿寵十八歲時,為郡中督郵。當時郡內李朔等各擁自擁眾,為害百姓。太守讓滿寵前去糾察,李朔等聞後,前來請罪,並表示不再為害鄉里。後來滿寵為高平縣令,縣人張苞(不是張飛的兒子)為郡中督郵,貪污受賄,干亂吏政。滿寵便派人將其抓捕,並進行審問。劉備只是把督郵打了一頓,滿寵卻是把張苞打死在監獄中。結果也與劉備一樣,滿寵丟官回家。曹操到了兗州之後,任命滿寵為從事,後來讓他當了老家的縣令。

    這是一個難得的治事之才,我來譙郡,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他。我的貼子還沒有發下去,他卻主動來見,讓我心中大暢。

    「參見使君大人。」

    「伯寧(滿寵字伯寧)快起來,坐。看茶。」

    滿寵再次向我道謝,說道:「劉使君,滿寵來投,是有一件事來求劉使君。」

    「講。」

    「譙縣也是豫州之地,雖然使君一直未曾對這裡進行管理,但是使君職責所在,不能不顧這裡的百姓,是也不是?」

    「是。」

    「滿寵斗膽,向使君借糧十萬石,好讓百姓度過荒年。」

    借糧?向我借糧?這是為什麼?這一路行來,還沒有人向我借過糧草,當然,我知道,今年大旱,全國大部分地區糧食都欠收。曹操攻入徐州就食,也正是這個原因--歷史上,魏國屯田做得最好,但那正是曹操在受194年大災激發,才在195年開始這項工作的。所以,譙郡出現糧食緊張也可以理解。可是,別人不借,滿寵自己借,為什麼?便我沒有問。

    「你能保證,這些糧草都分配到百姓手上麼?」

    「滿寵以人頭擔保。」

    「好,我答應了。」當即寫下字條,我對他說道,「先從我軍中撥一千石,設立幾個粥場,能少餓死點人,就少餓死點人。」

    滿寵跪倒在地上,向我連叩了幾個頭:「滿寵代譙縣百姓謝公子活命之恩。」

    滿寵離開之後,我立即把孟建叫了過來:「去查一下,譙縣糧庫真的會空虛成這個樣子?其原因是什麼?」雖然說,滿寵不見得是貪污的人,但是譙縣與周圍其它的縣也沒有什麼不同之處,眼下秋收才過,雖說收成不多,但如果其它縣都能活過來,為什麼單單譙縣這麼早就活不下去了,這裡可是曹操的老家,我不能不防著點。

    孟建點頭去了。

    我不知道,此時,正有一支軍隊悄悄的盯上了我。

    這支軍隊,正是於禁帶領的。

    於禁自從跟隨了曹操,一直負責監視我軍的動向。我攻兗州,沒有走沛國這條路,而是北走陳國,與於禁並沒有任何的交集。可是泰山一戰,曹操完敗,失去兗州,逃去青州,於禁就被拋在了沛國,成了被困在重重羅網中的魚兒。

    譙縣的糧草之所以大量短缺,正是與他的活動有關。於禁藏得很深,這裡又是曹操的老家,又有著大量的堡塢,我軍還沒有掌控這裡,沒有於禁的消息也就不奇怪了。

    「伯寧,劉琦真的在那大營之中麼?」於禁出現在滿寵回歸縣城的路上。

    「不錯,真的在。」滿寵臉色有些不好看,「不過,你確定要進攻他?」

    「當然,不然我們這樣做是為什麼?伯寧,這是上天保佑,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如果我們還不能抓住,怎麼對得起曹公?」

    於禁不顧滿寵的反對,下達了命令,準備當夜進攻我的大營,活擒我以換取他們離開豫州,回到曹操身邊,甚至,他還想要用我來換兗州和徐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