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二零章 孫策的起飛 文 / 司雨客

    第二二零章孫策的起飛

    清明時節,草長鶯飛,山明水秀。長長的垂柳枝在微風中飄動著,有如少女柔長的頭髮。各種顏色的鳥兒在柳枝間穿梭而過,把清脆的鳴叫聲灑遍山裡田疇之間。

    時有細細的雨絲飄過,密如離愁。鄉野間時有淡淡的煙霧升起,那是祭祖者在為亡人們獻上自己的心意。

    我與蔡琰,坐著青色油壁車,行駛在前往老家高平的路上。

    自離高平,這是我第一次回鄉祭祖。

    華夏之人,信奉祖先,自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但是由於戰亂,由於兗州落入曹操之手,我們一直沒有能回鄉,只能由高平的同族代為掃墓,而我們只在荊州遙祭。現在,高平回到了我的手中,自然這親祭自致祭的任務就交到了我的手裡。

    而這時的我,也可以在祖先們面前,自豪的說上一句,我並沒有辜負先輩們。我平定天下,沒有亂殺過一個人,沒有禍害過一個無辜者。

    蔡琰望著車外的景色,把微涼的小手放在我的掌心。我們沒有談詩,沒有論賦,也沒有討論正在籌劃的豫州州學,只是靜靜的體味著這一刻的安寧和平靜。

    我微微閉著雙眼,聽著車外馬蹄聲響,聽著細雨打在油壁車上沙沙的聲音,聽著車伕揮動鞭子和輕輕吆喝馬匹的聲音,心底裡感到無比的寧靜。

    豫州、徐州都開始順利的步入正軌。現在,也已經有好多百姓稱我為仁義劉使君了。我知道,我並沒有做什麼。老百姓就好像是田間的野草,在很多時候,你不需要特意的去照顧他們,只要你不去殺戳,不去破壞,不去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顧的極好。他們對世間的事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只要得到一點點的好處,就會牢牢的記在心上,對你以百倍千倍的回報。在這個時代,開始我聽到誰被百姓稱為仁者的時候,總是懷著比較尊重的心情去看待他們的。可是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個時代所謂的仁者,大部分都只是不害民罷了。

    屯田工作順利的開展著,居然是紀靈主動要求負責這項工作。不知道是因為他受夠了沒有糧食的苦,還是因為他不想向著袁術主動開戰,反正他對屯田表現的極為積極。今年我軍新開屯田達到上百萬畝,糧食自給有餘,而且可以供給對著袁術發起戰鬥。

    周倉和裴元紹等人正在橫掃豫州境內的山賊水匪,把他們或收編,或消滅。豫州原來也是黃巾軍肆虐的地方,不少地方都不安定,再加上後來袁術對豫州的毀滅性統治,不少良民都被逼成了賊匪,雖然一部分被我招募回鄉,但還有一部分居於山林之中,不肯與外界聯繫的,就需要武力去收編了。周倉等人都是地頭蛇,工作開展的很順利,收編了近萬名賊匪了。豫州大部分的地方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寧定,生產開始恢復,百姓得到修整。

    與豫州、徐州的順利發展不同,袁術所據的壽春附近越來越亂了。他手下爭權奪利,亂成一團,袁術本人不膽驕奢『淫』逸,而且越來越一意孤行,不聽人勸。這使袁術不少手下都灰心喪氣。我軍輕易安進了不少的釘子。最讓我高興的是,孟建與劉曄取得了聯繫。劉曄是淮南人,字子揚,是漢光武帝的兒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劉曄從小就膽識過人,被許邵評為有「佐世之才」。他能文能武,為人機巧,膽識過人,對於情報的收集,天下局勢、敵情的分析,對手心理的掌握都有其過人之處,是三國時代最出色的情報參謀之一。從小就很有膽識,十三歲時就按母親的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其父大為驚奇原諒了他。在三國演義裡,他曾經在官渡之戰時改良過投石車,使曹操的軍力大增。在取西口,用孟達,劉備征蜀等問題他,他都有過極為精準的預見。曾有人歎惜說,如果不是曹氏戒備心太強,劉曄的成就絕不在曹操幾大軍師之下。眼下的劉曄,只是袁術手下劉勳的部下,還沒有真正登上歷史的舞台。不過,離他登台的時間也不遠了。

    在北方,袁術最近密的盟友公孫瓚也要完了。他殺掉了故主劉虞,引起了眾怒,幽州從事鮮於輔糾合州兵,欲為幽州牧劉虞報仇,推舉在幽州素有恩信的閻柔為烏桓司馬,招集胡、漢之眾,得兵數萬人,進攻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二軍大戰於潞縣(今河北三河西南)北,閻柔大敗鄒丹,斬首四千餘級。鮮於輔又聯合烏桓峭王等胡族騎兵七千餘人,南迎劉虞之子劉和。袁紹遂使大將曲義與劉和、鮮於輔、烏桓峭王等合兵十萬,共攻公孫瓚,大敗公孫瓚於鮑丘(古河名,今天津薊縣、寶坻境內),斬首二萬餘級。於是代郡(今山西陽高西南)、廣陽郡(今北京西南)、上谷郡(今河北懷來東南)、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等郡皆叛公孫瓚,起兵攻殺公孫瓚所置長吏,與鮮於輔、劉和等合兵,屢敗公孫瓚。公孫瓚退守易京(今河北雄縣)。公孫瓚為防意外,在易京周圍修築十道塹圍,塹內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設了望樓。居中土台高達十丈,公孫瓚自居其上,又以鐵為門,不許男人入內,公事文疏皆以強索系之上下。公孫瓚遠絕賓客,無所親信,又於台內貯糧谷三百萬斛,自謂萬無一失。正是這種閉關自守的作法,為他的完全覆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曹操眼下在冀州,據說在進攻公孫瓚的過程中,他立下大功,不過,袁紹對他是不是加著防範,我還沒有消息。看來最近一段時間,曹操是不會進攻我了。

    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發展機遇。

    還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是司州傳來的。司隸校尉朱雋病故了。這位號為大漢第二名將的老將軍,一心忠於大漢朝庭的老將軍一死,大漢朝庭的威嚴就又下降了一截兒。不過代替他的卻是蔡琰的師兄,我的盟友鍾繇。相比之下,他比朱雋與我們的配合還要好,所以我對朱雋的病死也就不是那麼太傷心了。

    細雨如絲,我在油壁車中,漸漸睡覺了。

    ……

    細雨如絲。

    孫策、孫權等幾個兄弟跪在孫堅的墓前。風吹來,被淋濕的衣服有些冷,但是孫策不動。

    這個英俊的少年雙眉微皺,目光堅定,鋼硬的短鬍鬚在唇邊生長著,使他更增幾分威嚴。在他的身後,十四歲的孫權跪倒在地,臉上滿是淚痕。這位未來的東吳之主生得方頜大口,一對紫色的眸子,顯很有威勢。而孫堅的其餘几子年紀還幼,還看不出什麼來。

    孫策點燃香燭,緩緩說道:「父親,轉眼之間,您去逝已經四年。這四年之間,孩兒一直結交豪傑,整頓軍馬,望圖為您報仇。我投效袁術,為其立下大功無數。但袁術老賊表面稱許,卻心中提防甚緊。眼下朝廷委派故兗州刺史劉岱之弟劉繇為揚州刺史。此人雖是儒生,卻並非坐談的清流。站穩腳跟後,首先對舅父吳景與堂兄孫賁開刀。宣稱這二人本是袁術所任命的官員,打算秘密串通袁術要謀害於他,將二人趕到長江以北的歷陽城,反將丹楊郡全盤據為己有。此後劉繇又任命周尚為丹楊太守,還派張英等人嚴守橫江津和當利口兩處長江的渡口要衝,將袁術的勢力阻在江北。袁術暴怒之下,以惠衢為揚州刺史,以舅父為督軍中郎將,屯兵歷陽以攻擊劉繇,以孩兒行殄寇將軍,出兵曲阿進攻劉繇。這,將是孩兒重要的機會。從今日起,孩兒不用再依附於任何人,江南之地,將是孩兒的獵場!」

    孫氏兄弟拜完孫堅,站起身來。孫策一聲長嘯,戰馬如龍,奔馳而來。他一躍上馬,揮動槍矛,向著雨中衝去。

    馬蹄聲亂。

    這一刻的孫策,猶如出籠的狂獅,再無什麼東西能羈絆住他的腳步。

    他就這樣匹馬單槍的殺入江南的煙雨之中。

    在他的身後,孫權等兄弟帶著崇拜看著自己的長兄。在孫權他們身後,一列列新招募的士兵排列著整齊的隊形矗立著。

    一月後,孫策進擊橫江、當利,擊敗劉繇手下大將樊能、張英。接著,孫策連續出擊,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揚州震動,劉繇大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