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二二章 長安生變 文 / 司雨客

    第二二二章長安生變

    聽說我來到兗州的消息,劉備到高平前來見我。

    由於今年袁紹把目標集中在北面,所以兗州方面承受的壓力很小,劉備在軍事上很有些春風得意,順風順水。

    當著我的面,他微微搖著頭,有點小得意的歎道:「天下不定,劉備也只能為了社稷,掃蕩群魔了。前些時日,與我袁紹外甥高幹鬥了一場,小有收穫,一千人也就打敗了他五千人吧。」

    我笑道:「但不知是關羽張飛哪位將軍出馬?」

    劉備笑道:「伯瑞也知道我這兩個弟弟,這一次,卻是益德出馬取勝。」

    說起戰事,劉備是並不在意的,但是說起州中政事,他卻是一臉的無奈。

    「兗州原本為天下腹心之地,繁華之處,不在司州之下,可是連年戰亂,生民百不存一,劉備雖然刺史,卻是兩手空空,實在是有些悲涼。」

    我笑道:「世叔有什麼話請講當面,劉琦能幫到的,絕沒有二話。」

    「糧種,軍械,我借,過兩年轉過手來,一定歸還。」

    借?劉備借東西,什麼時侯想過歸還?我才不相信他的信譽呢。

    「糧種,沒有問題,我可以從荊州調來,軍械,也沒有問題,南陽的兵器甲於天下。眼下豫州初定,我也正需要這些物資,從荊州買了不少,可以勻給世叔一部分,在價錢上也好商量,我什麼價吃進,什麼價給世叔。」當然,話是這樣說,其實我從荊州拿東西拿慣了,什麼時候給過錢?父親也不在意。當然,他用起我的時候,也是毫不在意,絲毫不覺得我成了與他平起平坐的一州之牧征東將軍就有絲毫的顧忌,該指揮就指揮,該罵就罵。不過對劉備,我們沒有這樣的交情,不能不收他的錢。聽說自從他得到兗州之後,就努力的搜找著曹操留下的財寶,曹操在當兗州刺史的時候,沒有干挖墳偷墓的事情,所得的財寶一部分當了軍資,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便宜了劉備。所以收他的錢,我也心安理得。

    何況,眼下糧草兵器都是最重要的物資,在別的地方,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所以劉備還是感激我的。

    「伯瑞,你可算幫了兗州的大忙了。我就不代表兗州百姓感謝你了,渡過這個難關,劉備絕不忘伯瑞的支援。」

    「光嘴上謝啊,拿出城意來,請我吃一頓。」

    「你說吃什麼吧?」

    「黃河鯉魚,我喜歡吃黃河鯉魚。」

    劉備大笑:「我早知道的,特意帶了幾十條,其中還有數尾金色鯉魚呢。」

    說罷,他說道:「大賢張儉聽說也在伯瑞府上,且容劉備拜見。」

    ……

    殘陽西斜,晚霞如火,一騎如飛風捲殘雲般衝了過來,騎士雙手控韁,策馬急馳。馬蹄踏在石板路上,幾乎迸出火星兒來。他臉上滿是風塵寒霜,神情疲憊不堪,只有那對烏黑的眸子依然明亮。騎士背後斜挎一卷布帛,布帛上插有一面三角令旗,正迎風獵獵招展。

    「報,使君大人,長安急件。」

    我一愣,停下了腳步,心中不知為什麼,突然間一動。

    難道說,長安出事了?

    信使把布帛交到我的手中。那是魏延發來的急件。

    急急打開看時,才知道長安城果然發生了大事。

    就在十天之前,長安城再次陷入一場混亂之中。

    這一次是董承造成的。這位董先生,是一個頗有野心的人。但與他的野心相比,似乎他的才能稍微差了一點點。不過,這種人雖然很難成就一番大業,卻並不妨礙他作出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來。甚至在相當多的時候,這種人做這種事情,會做得更好一些。

    董承先是借華山山崩把原太尉皇甫嵩搞了下去。接著又以巡撫四方的名義,把讓楊彪遣離了長安。這樣一來,老牌的西涼系與楊氏門閥官員的勢力都被削弱。接著他與楊奉等人聯手,奪取西涼軍的兵權,這時卻遭到了張濟、樊稠的反對。這時董承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讓楊奉去借匈奴兵馬,匈奴右賢王去卑引兵進入長安,將張濟樊稠打得大敗而逃。

    張濟臨走,衝入了宮中,搶走天子,逃向武關,指刺董承、楊奉等人是亂國之賊。

    董承操控尚書檯和百官,指刺張濟是反骨之賊。

    在這種情況下,魏延匯入張濟的一方,帶領羽林軍保護天子,不參與雙方的戰事,並且急件報知父親和我,問下一步該當如何做。

    我想了想,在這個時代,天子的威嚴還是很重要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做法,曹操曾經嘗試並且取得了成功,我沒有理由不去試驗。而且,眼下以我佔據的地盤而論,一個征東將軍豫州牧,已經很難滿足我,讓我施展開手腳了。如果再進一步,取得錄尚書事的三公職位,那對我還是很有利的。

    不過,這件事,我不想自己一個人去做,因為我自己做的話,會如曹操那樣,被天下所有的人敵視。我要聯絡劉備、金尚、鍾繇、劉繇一起去。

    劉備聽到了天子蒙塵的消息,登時頓足捶胸,號淘大哭,雖然不知道真假,卻也是哭出了一身的大汗。我還要在旁邊陪著落淚,這種感覺並不是很好。

    事不宜遲,我立即與劉備共同起身,前往武關,金尚在徐州什麼事都沒有,也立即趕來,鍾繇在雒陽,比我們離得還近,據說已經向武關而去了。只有劉繇,眼下被孫策打得找不到北,沒有時間和心思到天子眼前現慇勤。

    時間不久,我們已到了武關。

    武關眼下是張濟、魏延共同守把,張濟兵馬多些,魏延卻有荊州為後盾,所以暫時還是盟友的關係,並沒有劍攏弩張的氣氛。這讓我放心不少。

    當我提出入關見小天子的要求時,張濟、張繡叔侄略一沉吟,就答應了,但是他們要求,我只能單獨見天子,不可以帶大隊軍馬入城。

    我知道他們害怕這一次闖下了禍,如果天子落到我們手中,他們成了替罪的羊可就慘了。我作下承諾,只要他們聽我的話,我絕不會讓他們有分毫的閃失。說罷,我一揮手,城外八百陷陣營士兵,三百武衛兵整齊的列陣,許褚站在我的身後,如小山一樣的身材護住了我。

    張濟一愣,隨之苦笑道:「劉公子,你我是多年的交情,我再怎麼傻,也不會傻到加害您。請,裡面請。」

    我一笑入城。

    十五歲的小天子看起來很疲憊,短短兩年多時間,又一次出生入死,被大臣劫持著滿處亂跑,打擊的小天子完全失去了君臨天下的威風。

    小天子對我印象很深,一看到我,立即小嘴一撇:「皇兄,您可來了,可嚇死朕了。」

    我微微一笑,上前幾步跪倒:「陛下不必擔心,既然微臣到了,您也就萬無一失了。臣父荊州牧、征南將軍劉表,豫州刺史、左將軍劉備,司隸校尉鍾繇、徐州刺史金尚皆已趕來,陛下請隨臣等一起回返襄陽暫住。」

    小天子向四面望望,說道:「皇兄,這是為什麼啊?董卓是逆賊,可是董承他們,都是好人啊。」

    我心中冷笑,在權力面前,哪裡有什麼好人。卻安慰道:「陛下,只要您移駕襄陽,長安之事,臣幫您來解決。後宮和百官,臣會解救他們出來的。」

    小天子點頭時,眼中已經含了淚水。

    ……

    董承此時在武關之外紮營。

    可是面對著荊州,他不敢進攻,只是一個勁兒的以尚書檯的名義發佈告示,宣佈張濟叔侄是國之逆賊,敢劫持天子,必須斬殺,要求我們地方州牧們給予配合。

    可是此時他也明白,憑他的力量,在長安稱王都不夠,沒有了手中的天子,他這位太尉大人,車騎將軍,連一方牧守都比不上。

    所以,他暗中又給我寫信,表示願意以我父親為太傅,以我為大將軍,共同主掌朝政。

    他的眼睛還是很明亮的,知道眼下實力在誰的手中。

    不過,我並不想借他的勢,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誰與他合作,都會吃虧。

    我根本就沒有理董承關於朝庭安排的說法,只是給他發了一封信,讓他立即把後宮的妃子們,所劫持的百官們給我送過來,不然的話,我就派兵去打。

    同樣,我在答應了不追究張濟的責任之後,讓張濟叔侄前往司州。這樣董承在長安,張濟叔侄在雒陽,誰也見不著天子,就誰也別說我有所偏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