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二九章 兵向兗州 文 / 司雨客

    第二二九章兵向兗州

    安定吳郡的過程中,揚州牧劉繇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他居然幾次昏迷。

    我一直在南昌守著他,找大夫為他醫治。

    雖然劉繇在氣魄上遠遠比不得劉備,在聽話上遠遠比不得金尚,但總體來說,這幾年並沒有怎麼拖我的後腿,他這一病重,我還是很擔心的。我留在南昌,一面以車騎將軍的身份處理軍務,削平地方的惡勢力和山越賊、宗賊,一方面在幫助劉繇處理一些無法處理的政務。

    揚州,歷來就不太平,特別是山越人,每年都會發生叛亂,其頻次還要超過蠻人。

    不過,我眼下兵馬多,良將多,一個月間,斬殺山越和地方宗賊首領數千人,揚州地方一片肅然。雖然說不可能去根兒,但短時期內,揚州的小叛亂會少得多。

    這時,交州傳來消息,交州又亂了。開始,長安朝庭派遣張津為交州刺史,張津到任不久,又為其將區景所殺。之後,父親荊州牧劉表派遣零陵賴恭替代張津為交州刺史。這時蒼梧太守史璜病死,父親又遣吳巨為蒼梧太守。這個吳巨,就是後來劉備敗於當陽後打算投靠的那個人。吳巨和賴恭一起到了交州。這兩個人卻有些不對付,兩人爭權奪勢,自相傾壓,又與當地豪強士家不睦。當地豪強士燮起兵,幫助吳世,把賴恭逐走,自任綏南中郎將,領交恥太守,割據一方。

    面對強勢的士燮,吳巨這才想起了賴恭的好,但是他卻被士燮壓制的無法行動,只能聽之任之。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荊州這樣的地方都視為蠻荒之地,稱之為蠻荊,甚至認為在南方,到處都有障氣,吸入就能病死。而交州,則是南方的南方。大漢朝庭任命的州刺史中,唯有交州刺史是經常不到任的,這就證明了交州的荒涼。在這種情況下,交州地方的勢力發展迅速,已經漸漸到了失控的地步。對中央出兵對這樣的地方進行攻擊,似乎又頗有不值。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還是孫權用過的自治的辦法省力一些。讓士家治理交州,但士家必須要遣質子入京。把這個念頭一說,諸葛亮卻搖頭,說蠻夷之人,不知懷恩,而且這種辦法大漢朝庭用過了不知道多少次,沒有幾次能成功的--不過,他話鋒一轉,若是為了短時期內安定局面,這種做法也未嘗不可。交州實力微弱,甚至比不上中原地區的一個郡縣出產。就算日後為亂,也沒有什麼大的危害。

    我同意他這種觀點。自古以來,強悍的敵人都是出現在北方,與小小的交州相比,北面的曹操、袁紹、呂布、韓遂、馬騰等人,才是我該關注的對象,而他們的後面,還有在大草原上漸漸形成氣侯的鮮卑人。

    周瑜用可以航海的戰船騙了我,給孫策贏得了最大的利益。

    本來就沒有敢小瞧周瑜這個人,卻想不到還是給他騙了。不過他能騙我,是他有本事,我也沒有什麼可生氣的,而且沒有用一兵一卒,令孫策和周瑜投效,雖然他們是投效天子,但我還是有種曹操得到關羽時的得意和開心。關羽還有劉備可投,我不信這二位還有別的人可以投效。他們到了我這裡,就算是到家了。為我打工的日子,可以慢慢的調理他們,我不著急。

    周瑜在我的嚴令下,辛辛苦苦的造海船去了。周瑜騙我的話有一半是真的,他的研究有了眉目,但是孫策只有一個小小的吳郡,而且是連年打仗的地方,根本不足已支撐他把海船這種吃錢如流水的項目搞下去,而我就不同了,手下半壁江山,光是打倒袁術得來的錢財就足夠支持周瑜一段時間的了。

    周瑜對小喬還真是貼心,一天一封信的往南昌這裡寫,新婚燕爾,大約這個情種也想得受不了。不論受得了受不了,反正研發不完成,別想和小喬見面,我是鐵了心,就讓他熬一熬。如果不出意外,日後北伐,他所率領的海船,將是我軍的一支奇兵,可以直接進攻到青州或冀州、幽州。

    孫賁當了吳郡太守之後,孫家的勢力果然分化了,以孫權等人為首的孫策一族,和孫賁,吳景等人為首的一派,果然並沒有完全的整合,他們整天的打嘴架,互相的拆台,沒有了孫策和周瑜,孫權又小,吳郡的危脅減小了一半。

    張昭兄弟被征昭到了襄陽朝庭中任職,無法再給孫家兄弟出謀劃策了,而顧雍早就是我的人,東吳國再建立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點。

    到了十二月,劉繇去世,朝庭以會稽太守王朗為揚州刺史,以華歆為會稽太守。我與王朗不熟,唯一知道的,就是三國演義裡他被諸葛亮罵死的精彩喬段。但是可惜,那一段是老羅虛構的。王朗是這個時代的有名學者,徐州人--我發現,自從我在徐州打跑了曹操,基本上每個徐州人都把我視為恩人。王朗同時還是楊閥的弟子,與我的老領導揚彪是師兄弟。他並不以我年輕對我有任何的看不起。雖然他是按步就般的升上來的,但是我對這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

    再一次回到襄陽,又是一年過去了。

    我覺得,這幾年過得極快,從年頭到年尾,似乎只是一眨眼。

    到襄陽時,感覺襄陽又有了很大的變化,真的好像是一個都城了。

    得勝歸來,小天子親自帶領百官迎接,這時百官已經被董承等人放回來了,這一年來,父親主掌朝政,統領百官,把朝堂很是整治了一番。效果比較明顯--當然,我很奇怪的一點就是,父親心中的朝堂,是一個士人們都可以議論政事的朝堂,是太學生可以隨便上書論政的朝堂。

    所以,我回到襄陽,在與民同歡之時,居然還遇到了雜音,一個太學生跑到我的馬前大叫著要我「與民休息,不要再行征戰」。對此我很高興,然後表揚了他,並以他為使臣,讓他勸袁紹曹操他們早日歸降,與民休息,不要再行征戰。這位太學生得到重用,眼睛都紅了,二話沒說,就騎上馬跑了。我想,能有這樣的傻子,應該算是國家的幸運。

    總體來說,我的威望在日復一日的遞增,實力在日復一日的增強,無論是兵力,是財力,都開始向正面的方向積累。這一年雖然開戰,消滅了袁術,收服了孫策,但收益卻遠遠大於支出。

    在北方,這一年,袁紹終於消滅了公孫瓚的勢力,整合了冀州和幽州,從此坐擁冀、青、幽三州,實力也開始增強。

    呂布與袁紹的相爭告一段落,在我軍的逼迫下,袁紹放棄了對并州的硬搶,卻讓呂布認劉和為天子,與他結成了統一的聯盟。

    這樣,天下就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我與袁紹之間,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時間已是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

    戰事先是從并州開始的,三月,呂布渡過黃河,重抵陳留。

    由於陳宮提前報信,劉備立即率軍迎戰,在黃河岸邊,擊破呂布的先鋒部隊。

    數日後,呂布主力趕到,與劉備一場大戰,劉備不敵,退守白馬。孫策出兵,進攻呂布的側翼,呂布被擊退。

    三支軍隊在陳留擺開五六萬人馬,打得熱火朝天。四月,袁紹終於發兵,以曹操為先鋒,大將顏良、文丑為翼助,自己親統中軍,渡河南下。

    這下子,劉備登時支持不住,向朝庭救援。

    襄陽城。

    宮門外,九十五面漢字大旗同時升起。小天子鎮靜自若地拾級登上宮門樓。宮門之下,文武百官跪了一大片,正在揚塵舞拜,山呼萬歲。城下三千名精選的鐵甲羽林軍山呼海嘯般喊道:「萬歲,萬萬歲!」接著戰鼓陣陣,號角齊鳴,大風捲起滾滾黃塵,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步騎兵按著方位,隨著圖海手中的紅旗進退演陣,整個戰陣整齊統一,威武雄壯,氣勢沖天。

    我騎馬穿過御街,在宮前行軍禮,接過天子親賜的節鉞和討賊聖旨,用力揮動。登時滿城軍兵,齊聲高呼:「大漢威武!」

    隨後,我軍起兵北上,向著兗州的方向開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