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二七七章 取蕭關 文 / 司雨客

    第二七七章取蕭關

    蕭關之下,一路敗軍急急忙忙返回。

    他們衣甲破敗,神色淒惶,狼狽之狀,簡直讓人見人落淚,聞之傷心。

    「開城門!韓少將軍回來了!」

    城頭之上,尹奉不由得大奇,雖然說韓穆給了他一個嘴巴,讓他極為不樂,但是少將軍帶領人馬去救韓遂,怎麼這麼快就被打了回來?

    「少將軍在哪裡?征西將軍可曾救回來?」尹奉問道。

    城下一員將領模樣的人答道:「征西將軍根本就不在小牛山,我們中計了,少將軍心高氣傲,衝鋒在前,結果被敵人射傷。我們拼了性命救因少將軍,請大人開城門,放我們進去。」

    軍陣之中,一具擔架分外的奪目,擔架之上,韓穆的身影清晰可見。他那件獨特的雪白色銀甲就算是離著幾百步,也閃著它奇異的光芒。

    尹奉心道果然如自己之所料,韓遂根本就不在小牛山,韓穆自作自受,怪不得別人。不過,他為人仔細,雖然看得出下面的確是西涼軍馬,無論從馬匹,兵刃,口音還是裝備,都絲毫沒有錯,但還是問道:「你又是何人?」

    那人答道:「我是少將軍屬下親衛隊長張吉。」

    尹奉向旁邊問道:「果有這個人麼?」

    從人答道:「沒錯,的確有這個人,是他。」

    尹奉這才放心,道:「開城,讓他們進來。不過要小心點驗,雖然是少將軍的隊伍,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多時,城門開放,正要細查那些人馬,突然間後面塵頭大起,竟然是漢軍追了過來:「不要放走了韓穆!」漢軍大叫著殺了過來。

    尹奉大驚,果然是韓穆回來了,他眼下在城下,若是他在自己眼皮底下遇害,韓遂還不得把自己活剝了。此時再也顧不得點驗,立即下令放行,快讓韓穆的軍兵入城,關上城門,防止漢軍乘機奪城。

    哪裡知道,入城的西涼軍突然間反水,揮動兵刃,向著守軍就下了手,緊接著,一桿「馬」字大旗挑了起來。

    「神威天將軍馬超在此,爾等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原來,那些西涼軍都是馬超收伏得各部西涼軍,自然這口音裝束都絲毫不差。而在城下叫城的那人,更是在小牛山活擒的韓穆手下。他身邊那個韓穆,也是與韓穆身材相仿的馬岱所扮。

    此時發動,趙雲、馬岱長槍揮動,向著身邊的守軍猛得揮去。

    這一下變起肘腋,守軍登時被殺得大敗。

    聽說韓穆失敗,守軍已是心驚;城門被詐開,失了地利,敵軍正在湧入,更讓守軍膽顫;而此時,天威天將軍馬超的威名,早讓一半兒的羌人魂兒都飛了。

    尹奉大叫道:「拼了!守住城池,把他們趕出去!」一面調兵,一面向西走,城到城主府,收拾一下細軟,就帶著親兵往外逃。

    他知道,此城守不住了。

    尹奉一走,蕭關整個兒落入漢軍的手中。趙雲、馬超、馬岱三人取了蕭關,立即通報賈詡。

    賈詡此時,還不曾把韓穆軍完全消滅,倒不是賈詡無能,整個部署都是賈詡安排的,蕭關的重要性強於韓穆軍團,雖然說韓穆被賈詡用計所擒,但是他所帶領的部隊戰力頗強,一萬多人馬,豈是一時三刻能吃得下的。賈詡用兵極為膽大,不等這邊的敵軍完全消滅,立即分兵去取蕭關,因為他知道,蕭關一下,敵軍自亂,不然若是韓穆軍走露消息,蕭關的把守更加嚴密,想要奪關可就難了。而如果先下蕭關,則大局已定,小牛山之敵再無處可逃。

    果然,聽到韓穆被擒,蕭關已失,小牛山的西涼軍慌了手腳,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們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又有張吉等降將現身說法,又聽說對面有西涼第一智者賈詡、神威天將軍馬超、北地槍王張繡、襄陽羽林中郎將魏延等一批天下聞名的高手在(在這個地方,趙雲的名氣卻比不上上面幾位),盡皆失了繼續作戰的勇氣,於是紛紛歸順。

    賈詡把他們打散,重新編隊,分別交由馬超、馬岱、張繡、趙雲等人帶領,羽林軍是保護天子的部隊,必得家室清白的良家子才參加入,反而不能隨意接收兵員。

    這時,韓遂終於得知了消息。他大驚失色,再也不復平時的沉著冷靜。現在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守著郿塢,就算是漢軍四圍,他也可以憑著郿塢的高牆深池堅守一段時間;二是全軍出擊,來搶蕭關,放棄關中,打通一條通往涼州的道路,只要過了蕭關,他就還是西涼的王者。眼下的郿塢,並不是董卓時的郿塢,雖然軍事設施還在,但是最重要的一條是,糧草不足,別說如董卓所說的那樣守上十年,就算是半年也守不下去。所以其實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殺回涼州去。

    「殺回涼州去!」軍事會議上,韓遂狠狠的一拳頭砸在案上。

    手下的大將們也都有些慌亂了。當前的情況,是他們萬萬想不通的。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幾個月前,他們還打算定居在關中,從此全族都離開涼州那個荒涼的地方,在關中這個天下最富足的地方安居,他們將是關中地區的主宰者,大片的良田,數不清的牧場,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可是僅僅幾個月後,他們就連倉皇的逃回涼州都成了奢望?

    他們想不通,他們搞不明白,好像從高高的峰頂上落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種變化。

    「為什麼要回涼州,我才不要回去吃沙子。我就在關中,誰想要我的地盤,我和誰拚命!」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咱們也是朝庭的人,大人不是征西將軍了麼,憑什麼朝庭還要打咱們?」

    「咱們是鄴城朝庭的,不是襄陽朝庭的,當然要被打。」

    「那咱們投襄陽朝庭不行麼?」

    「不可能,咱們殺了馬騰,馬超要找咱們拚命的。」

    ……

    韓遂靜靜的聽著,一言不發,心底裡卻是殺機頓起。

    他們居然當著自己的面表達出可以投降的意思,那麼,還有什麼事是他們不能做的?

    成宜最先發現了韓遂那張毫無表情的臉,突然大喝道:「你們胡說什麼!眼下我軍深陷重圍,最要緊的是團結一致,在將軍的帶領下殺出去,漢朝庭不想讓我們好過,我們也不讓他們好過!」

    眾人登時明白過來:「對對對,聽將軍的,將軍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殺出去,那漢軍消滅掉!」

    「殺回涼州去!」

    「打了多少年仗了,漢軍沒有什麼了不起!」

    「對,救出少盟主,殺回涼州去!」

    韓遂的臉色這才好轉,再次重申:「集中兵力,殺回涼州去。」

    韓遂原本帶到關中的兵力達到十五萬,吞併了馬騰部眾之後,總人馬達到可怕的二十萬--這個數字,在全天下來說,都是相當的可怕的,據說官渡之戰時,袁紹發動的總兵力,也不過就是這個數字--不過,羌人是全民皆兵,無論男人女人和老人,這二十萬當中,包括了放牧的牧民,擠奶的女工等等。就算這樣,韓遂也毫不懷疑,他是天下極有勢力的一個人,他已經可以憑著他一己動力,動搖整個天下的格局。

    這個觀念,雖經幾次失敗之後,也沒有改變過,直到最近,各種消息綜合到一起,讓他真正瞭解的戰局的局勢,他才忽然間發現,他的敵人,絕不比他少。

    當閻行在華陰之戰後,韓遂的主力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雖然他的總兵力損傷不到萬人。韓遂真正的主力,也不過只有三萬多人。而經了蕭關之後,韓遂眼下的總兵力只有十萬人,這數字裡同樣有水份,真正的可用兵力,不過只有五萬左右。

    按說,這個數字也不算少,可是,他需要從蕭關殺回去,而漢軍的兵力,同樣有這個數字。羽林軍,約有一萬人;馬超軍,原本不過兩三千,但他們招降納叛,眼下怎麼也有一萬多人;張繡軍,原本就有一萬人,現在他招納了不少原西涼軍的士兵,其中有不少都是原本自己招降的董卓的殘部,這些人都是能征慣戰的,是張繡原來的戰友,眼下的他,大約自己就有兩萬人馬;這幾支部隊的總數已經差不多有五萬了,而關羽、許褚、趙雲的兵力到現在還是一個迷。

    每當韓遂這樣一想,都覺得心底裡生寒。

    怎麼會這樣?

    不但韓遂的手下們想不通,韓遂自己也想不通。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韓遂不知道這話句,但是他的心裡總想這樣一個意思。難不成,老天不幫我了,難不成,老天也站在了漢軍的一方?

    不然的話,為什麼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呢?

    不過,韓遂對自己逃走的本事還是相信的。

    他認為,他一定要以逃出蕭關,東山再起。

    雖然他失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逃走,還是沒有人能留得住他。

    蕭關丟了又怎麼樣?大不了我搶它回來!

    韓遂起兵,從郿塢出發,浩浩蕩蕩,直向蕭關殺來。

    賈詡則立即收縮兵力,將主力集結於蕭關之內,準備與韓遂打上一場守城之戰。

    十二月十七日,蕭關之外,北風呼嘯,一片蒼芒。

    韓遂五萬大軍紮下營盤,準備強攻蕭關。

    是時,天地一片肅殺之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