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無敵醫生

第六百六十四章 民心所向 文 / 帶眼鏡的豬

    哈迪斯等主神們並沒有成功接收雅典娜之後,就一直防範雅典娜東山再起了。原本打算大軍直接推平雅典衛城,徹底斷絕雅典娜的根基。可是由於沒有王權之杖,軍方直接拒絕這一等於內戰的行動。可是若是動用他們的私人部隊,雅典娜的軍隊是出了名的強悍,再加上全部固守雅典衛城佔據了地利之勢,強行攻打損失慘重,更別說事情傳出去的輿論影響了。

    所以無奈之下,他們以加強邊防為由,調集了十個安插進了自己親信的軍團,總共五十萬億大軍,佈置在了雅典衛城附近,就是為了一旦發現雅典娜蹤跡就格殺勿論。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雅典娜的威望如此之高,不費一槍一彈,竟然就把前線將近一億的軍隊給收編降服了。驚恐失色的哈迪斯赫拉等人一方面封鎖雅典娜回來的消息,一方面暗中給自己親信下令,要求以雅典衛城率先襲擊邊防站引發內戰為由,煽動手下軍隊進攻雅典衛城。妄圖趁雅典娜根基未穩,先下手為強打她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枉然。

    當第一支兵力為十億的先鋒軍抵達雅典衛城下,兩軍對壘,空中密密麻麻漂滿了戰艦,戰鬥一觸即發的時候。雅典衛城突然升起了一面碩大的旗幟,代表著雅典娜的橄欖花環在空中飄蕩。

    先鋒軍一片嘩然,成千上萬的人開始歡呼:「公主殿下!公主殿下!」

    「那是假的!」先鋒軍統領大將軍氣急敗壞大吼道,「公主殿下根本就沒有回來,這是敵人的詭計,心理戰術。戰艦指揮官呢?給我開火,否則軍法從事!」

    不過還未等他話音未落,雅典娜就從雅典衛城之中漂浮飛了起來,帕拉斯站在城頭大聲道:「戰士們,不認識你們的女神了嗎?」

    一片寂靜,片刻之後,戰地內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之聲。無數的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任憑身後的執法隊揮舞著馬刀大聲呵斥威脅著,卻是不在向前一步。戰艦內,一名副指揮官剛想要按下發射炮火的按鈕,就被總指揮官扇飛了出去,怒聲道:「將他銬起來,所有戰艦聽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准開火。」

    先鋒軍統領臉色發白,他想不到雅典娜在軍中的威望竟然如此之高,沒說一句話,竟然就能夠徹底瓦解軍隊的士氣。他頗有些沒有底氣大聲道:「就算雅典娜回來了,她也率先攻擊了邊防站,挑起了內戰。士兵們,難道你們就要眼睜睜看著國家陷入一片內戰麼?」

    雅典娜緩緩舉起手中金色權杖,沉聲道:「戰士們,你們難道不認識王權之杖了麼?」

    無數道金色光線從權杖當中投射出來,射入了所有將領士兵的眉心之中,瞬間無數的信息湧入了所有人腦海之中。戰艦指揮官臉色大變,沉聲道:「這是真的王權之杖!」

    而地面上所有的士兵齊刷刷跪了下來,同聲高呼萬歲。而先鋒軍統領眼看著四周齊刷刷跪倒的人群,耳聽著震天的歡呼聲,甚至自己親衛隊投向自己那面色不善的眼神,空中的戰艦大炮也轉移了方向,他毫不猶豫的抽出戰刀大吼道:「士兵們,永遠效忠我們的統帥,雅典娜公主殿下萬歲!」

    「萬歲!」十億鋼刀指向天空,反射的光芒幾乎組成一片汪洋大海。在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統領暗自摸了一把冷汗,慶幸自己小命保住了。

    哈迪斯赫拉等主神對雅典娜回來的可怕後果還是低估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隨後的事態惡化的如此迅速,就好似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由於雅典娜手持王權之杖,軍隊已經人心不穩,此時再派兵攻打,無異於火上添油。無奈之下只好命剩下的軍隊集結在一起,並且由忠於萬神殿的赫拉主神的侍神普羅米斯統領。老奸巨猾的普羅米斯不敢正面和雅典娜對壘,便下令軍隊四面展開,將雅典衛城圍困在內,徹底斷絕雅典娜與外界的消息來往,阻止雅典娜的威望向外滲透。

    而空中佈置了無數結界,地面橫七豎八挖出來,建立起無數堡壘,任憑雅典娜方面軍隊如何挑釁,自己是絕對不迎戰。另外一方面,為了防止軍隊叛亂,普羅米斯組建了無數的執法隊、督戰隊,再從軍法處中挑選出無數密探混入軍隊基層內,嚴密監控軍隊士兵的一舉一動。若是有任何想要投降對面的舉動,就格殺勿論。

    然而就算如此,也阻擋不了軍隊的動盪。那面飄揚在雅典衛城上空的橄欖花環旗就好似充滿了魔力,吸引著所有士兵前往。士兵們白天懶洋洋的巡邏,訓練,然而到了晚上就越過壕溝翻過鐵絲網,偷偷摸摸的向雅典衛城跑去。剛開始還是兩兩三三,後來就是成群結隊,再後來就是軍官率領著整編製整編製逃跑。

    每天晚上,雅典衛城下人頭簇擁,密密麻麻的就好似發動大規模集中衝鋒似的。普羅米斯派出督戰隊前去阻攔,結果督戰隊也跟著一塊跑了。讓執法隊去殺一儆百,結果執法隊被士兵們給剁成了肉醬。

    見血了就好似點燃了導火索,惹怒的士兵們不再顧忌軍法,以至於後來大白天士兵們都成群結隊的向對面跑去。普羅米斯已經不敢再阻攔了,生怕這些已經發怒的士兵反戈一擊,先把自己給宰了。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普羅米斯手下將近五十萬億的大軍就縮水了三分之二,最後只剩下不到一萬億的士兵。這些士兵並非是對他忠心耿耿,而是與普羅米斯司令部太近,沒有機會逃跑而已。至此普羅米斯的封鎖線已經成為笑談,陣地上不見一人,到處都是空蕩蕩的軍營。甚至因為投誠的士兵太多,雅典衛城的軍營接納不下,乾脆就把普羅米斯前沿陣地給佔據當軍營用了。

    普羅米斯知道大勢已去,僅憑自己已經是無力阻擋雅典娜的擴張了。再這樣拖下去,搞不好自己也有性命之憂,於是他下令軍隊向萬神殿方向撤退。然而軍隊竟然公然違抗軍令,無一後退。普羅米斯也沒有辦法,因為他手中的執法隊督戰隊已經跑的差不多了。

    這一晚上,普羅米斯的護衛隊隊長急匆匆衝進他的辦公室,急聲道:「大人,軍隊要造反投降對面,他們準備要拿大人祭旗以表示自己忠心。」

    普羅米斯大驚失色:「軍法處統領呢?把所有造反的人都給我抓起來。」

    「軍法處統領就是造反的提議者。」

    「護衛隊呢?讓他們出動。」

    「這個消息我就是偷偷從隊員口中聽到的。」護衛隊隊長沉聲道,「大人,因為咱們是親家,所以我才趕忙來通知您。整個軍隊已經沒有人可以相信了,咱們趕緊逃吧,否則遲一步就要落入雅典娜的手中了。」

    於是堂堂掌握著五十萬億大軍的堂堂統領大將軍,天後赫拉主神的侍神之一普羅米斯,就猶如喪家之犬一般,只帶領著幾名心腹親信連夜從軍營裡逃了出去。也就在他剛剛逃出去半個多小時之後,他就聽到了從背後傳來的震耳歡呼之聲。

    狼狽回到萬神殿的普羅米斯一臉凝重的對赫拉回稟道:「雅典娜的王權之杖並不是最重要的,最可怕的是她民心所向。就算沒有王權之杖,戰士們在她面前也提不起士氣,沒有絲毫戰鬥力。更別說她現在手持王權之杖,軍隊已經基本上完全聽從她的號令。正規軍已經不可信了,而私軍也是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天後,現在奧林匹斯山已經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擋住雅典娜前進的步伐了。」

    就好似為了證明普羅米斯話正確性,三天之後,圍繞在雅典衛城方圓足足億兆公里的北部戰線已經全面崩潰。成編製的軍隊一支又一支的趕赴雅典衛城,前來投靠的戰艦遮天蔽日,讓雅典衛城始終處於黃昏狀態。萬神殿沒有絲毫辦法,因為其他陣地也不穩定。此時雅典娜手中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億大軍,三百多個山峰,一億兆的土地。另外奧林匹斯山其他三面陣地也蠢蠢欲動,只要雅典娜樂意,四面軍隊揭竿而起,進攻萬神殿成為眾神之主指日可待。

    此時坐在萬神殿中的各個主神們最大的希望就落在了天庭身上,由哈迪斯親筆書寫的求救信急速投向天庭,而赫拉更是直接聯繫自己情人玉皇大帝,請求他出兵剿滅雅典娜,扶助自己上台登基稱帝。

    玉皇大帝自然心疼自己情婦,但是其他五位天帝則是紛紛打定注意坐看龍虎相爭。秦明甚至毫不客氣道:「除非他們把萬神殿交給我,否則他們就用自己私軍和雅典娜死磕吧。」

    由於第八十號重天掌握在秦明手中,結果玉皇大帝就算是想要偷偷派出救援部隊也不可能了。秦明已經徹底封鎖了邊境線,沒有得到他的許可,任何人出入邊境都是格殺勿論。玉皇大帝這個恨啊,背地裡不知道把秦明連同出手救走雅典娜的太上老君罵了多少遍。哈迪斯赫拉同樣將秦明罵了一個狗血淋頭,為了表明自己還有一搏之力,他們調集了自己的私軍準備要和雅典娜決一死戰了。

    也就在求救信發出的第三天,天庭邊境線觀察站就發現高聳入雲的奧林匹斯山出現了猩紅色的雲團和無數閃爍的雷電,就好似火山噴發形成的塵埃雲團。轟隆隆爆炸的聲響,甚至觀察站的士兵都可以聽到。這是忠於其他主神的私軍和忠於雅典娜的軍隊戰鬥時的情景,無人知曉戰鬥形勢如何。不過僅從兩天之後,哈迪斯就緊急發給秦明的信件當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秦明將軍,本王已經擊潰雅典娜叛軍進攻數百次,剿滅叛軍十萬億。徹底擊潰叛軍,活捉雅典娜已經指日可待。將軍再不出手,就悔之晚矣!……」

    「……尊敬的秦明鎮國大將軍,本王與㊣其他主神已經擊潰了叛軍進攻數千次,剿滅叛軍數十萬億。雅典娜已經落荒而逃,將軍只需派出十萬億軍隊,就足以活捉對方。只要活捉了雅典娜,就可以獲得王權之杖,希望將軍三思……」

    「……尊崇無比的第八十號重天總統領鎮國大將軍,本王以及和其他主神向您問好。時至今日,吾等已經擊潰叛軍進攻幾十萬次,剿滅叛軍數百萬億。將軍只需派出一萬億大軍,就可以徹底剿滅叛軍。除了王權之杖,雅典衛城以及方圓三百座山峰也可成為您的行宮別院……」

    「……將軍,只要您肯派出一百萬億軍隊,那麼萬神殿就是您的……」

    秦明看著手中都用血寫的求救信,不由大笑起來,對信使道:「回去告訴你們主子,只要在這些契約上簽字,那麼本將軍就發兵。」

    不過信使沒有將這一消息帶給哈迪斯,他在即將進入萬神殿方便陣地的時候,被雅典娜方面軍隊活捉。而獲得哈迪斯他們不惜割讓萬神殿請求天庭出兵的消息之後,雅典娜方面軍隊戰鬥力直接翻了三倍,而眾私軍則是戰鬥力低迷削弱了十幾部。就在當日,原本一直反覆爭奪的數百個陣地全部淪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