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末將

大道小說網 第八章 上謀 文 / 簡間

    孟滿要給李選送信,方法其實很簡單,直接找驛站送就完事,這反而安全還不引起人懷疑,官與官之間有點私交,在正常不過。

    進入驛站,孟滿在此處有一件單獨的屋子,他來文山府這麼久,還沒有家府,這不是地方沒安排,是孟滿沒要,他義正言辭的說「我沒帶家眷來,要靜心休息到驛站就行了,不要浪費地方資源」既然孟滿大人清高,地方管事就在驛站安排一處後院,這地方確實非常安靜。

    孟滿來到自己屋前,做賊心虛四周打探一眼,方才開門入室。

    進屋後反身關門,隨即快步走過屏風,視野……

    「孟大人,小人走路都比你做馬車快啊。」

    孟滿面露驚色,此刻屋中一人背對他坐著,回過神,孟滿厲聲喝道:「你是誰!」

    男人這時轉過頭,孟滿看清後眸中呈現驚異神色:「王二,想不到你主子都死了,你還活著!」

    王二沒說話,他目光如刀般直視孟滿,對於孟滿的話表情未出現太多變化,顯然,他已經知道王敬忠被殺的消息。逆賊被誅要上告示,絕不是什麼秘密。

    王二的目光實在不友好,孟滿不禁升起警惕之心。

    王二站起身,冷言道:「給我些錢,我要離開。」

    孟滿欣喜,要是錢能送走這瘟神,再好不過:「好,你需要多少?」

    「五十兩黃金。」

    孟滿愕然:「你要這麼多何用?」

    王二低眉,橫眼,語氣無比陰冷:「我要去楚都,殺了夏伐!」——

    晃晃兩日,夏伐以其出色的適應能力,不單單熟悉了皇宮的路,還熟悉了不少生活在皇宮中的人。

    「夏伐大人,不要……」

    夏伐扭頭對身後跟著的宦官說道:「怕什麼。」

    「您還是先通報一下,三皇子這幾天脾氣不好。」

    夏伐眉頭微皺,腳下步伐倒是隨此話停了下來:「張公公,我聽說三皇子性格豪爽,但也不是個脾氣暴躁之人。」

    張公公低眼打量四周,道:「大人吶,你不知道三皇子這兩天中邪了!整個人脾氣時好時壞,前幾天還因為一道菜味道不對,就罰了浮陽宮御廚二十杖。」

    「兩天之前……」夏伐微微仰頭,這思緒片刻醞釀,他仰著嘴角說道:「我明白了,三皇子這可不是中邪,而是嫉妒太子殿下掌管禁軍府步兵營。」

    這話楊公公可不敢議論,夏伐說他也忍不住提醒道:「夏伐大人您別亂說話啊,要是給人聽見了可不好。」

    夏伐不以為然,但,話卻沒在多說:「你去通報一聲,就說聖上命夏伐錄事前來通傳,記住了,可別說錯。」

    張公公眨了眨眼,這模樣非常滑稽:「大人您真是的,這些小細節我還能不明白嗎?」

    「呵呵。」夏伐一聲輕笑,點了點頭……瞧這一個宦官一個奸臣眉來眼去的樣,看來夏公子對於打通關係這一道,那是走得順順當當。

    張公公走進浮陽宮,夏伐站在宮口,一雙眼睛四處打量。這地方真是美,蕭牆之內皆是鳥語花香,就在這時……

    浮陽宮進道,三個宮女快步走過來。夏伐挑著眉毛,細細打量,皇宮就是不一樣,挑選的宮女那都是上等美色「我果然不適合做皇帝啊,要是天天在這樣的地方呆著,實在忍不住……」帶著一些非常不健康的念頭,夏伐餘光盯著宮女,身段上下肆無忌憚的打量著。

    也許是察覺這種目光,三位宮女抬頭看了夏伐一眼,見他青袍豎冠,就知道是皇宮錄事:「大人好。」

    「嗯……你們認識我?」夏伐倒是有些驚訝了。

    三個宮女眨了眨眼,這是基本禮儀,可不存在什麼認識不認識。

    夏公子上前一步:「你叫什麼啊?」他問帶頭的俏麗宮女。

    這宮女小心的打量著夏伐,沒啃聲。

    夏伐先是皺起眉頭,不過,很快釋然「險些忘記宮中規矩,宮女不能隨便與進宮大臣攀談……」這規定,自然是為防止夏公子這樣的不法之徒。擺了擺手,幾名宮女連忙離開。

    她們進去沒多久,張公公出來。夏伐回目正要開口,表情突然凝固:「張公公,你這半張臉是怎麼了?」

    張公公捂著紅腫的半張臉,一副要哭的模樣:「大人,三皇子真中邪了!我進去還沒開口說得幾句話,他就大怒一巴掌把我打出來了。」

    「啊~~?」夏伐愕然,以前夏伐聽聞三皇子為人豪邁,雖說脾氣有些大,但,從來沒傳出過這樣亂打人的毛病。

    「還是您親自進去吧。」

    「這個……」

    「您是皇帝御用的錄事大臣,三皇子脾氣在大也不敢動手打您。」

    夏伐當然不擔心三皇子會把怒氣撒在他身上,但,卻動了一個心思:「嗯,我還是回去得了,此事先告訴聖上。」

    「這……三皇子要是知道您在背後給聖上說他是非,恐怕不好啊。」

    「錯了,我可不是說是非,而是說事實。張公公前去傳信微臣拜見,卻被三皇子一巴掌扇了出來,沒錯吧?」夏伐瞇著雙眼說道。

    「這倒是沒錯,可是……」

    「好了。」夏伐擺手,打斷張公公的話,隨即懷中拿出一錠銀子:「張公公,這你拿去看看傷,腫著臉多難看吶。」

    這銀子幾乎起到消腫作用,張公公收下,面色瞬間變了:「大人,我送您出浮陽宮門。」

    「那就有勞了。」——

    皇帝靠坐金椅之上,手中握著一卷折詔,目光來回,神色不定。

    一陣碎步聲,趙公公進屋:「聖上,夏伐大人來了。」

    楚建業擺手,也沒看趙公公一眼:「叫他進來。」

    夏伐進屋後,目光向前,見楚建業目不轉睛盯著一卷折詔,他眼神有了些許變化:「聖上,微臣奉命前去見三皇子告訴他後日迎歸軍之事,不過,沒見著三皇子人。」

    楚建業對夏伐招了招手:「先過來看看這個。」

    夏伐快步上前,而楚建業把折詔放在桌上,夏伐沒去拿,就著這位子仔細打量起來:「嗯……這是嚴國禮單?」

    「對。」

    夏伐這時忍不住好奇,抬手拿起仔細看了起來,片刻過後他沉眉:「就這麼多嗎?」

    「嗯。」楚建業點頭,同時又拿出一份信:「你爹給朕的密信。」

    夏伐正打算去接,卻有猶豫:「聖上,微臣方便看嗎?」

    「朕既然遞給你了,還有什麼方便不方便。」楚建業笑道。

    夏伐這才接過,拿出後仔細一看,果然是老爹那剛勁有力的筆道,而信中內容,也讓夏伐眼睛一亮:「聖上,這是個好注意啊。」

    「朕也是如此覺得,只是嚴國會同意嗎?」楚建業皺眉問道,這問題恐怕不是在問夏伐,而是在那還沒見到的文安王嚴永謙。

    夏伐低頭,前思後想片刻,最終突然笑了:「呵呵,聖上他絕對不會同意。我爹在信中說要聖上開口要嚴國越州俱同府,那可是他們的面門,如若被我們楚國得到,想打便能打,堅守他嚴國沒有絲毫辦法,這局勢能持續最少十年!」

    「哦?為何最少十年。」

    「微臣堅信自己的推斷,嚴國這一次開戰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如若勝!必定借勢滅昌國,如若敗,必定會在來我楚國示好,送上大禮,以保我們不會突然發兵。如此反覆,沒十年時間絕對不可能有結果,而這結果不來,嚴國就不敢惹我們楚國。」夏伐拱手,雖說,這種分析是從「他認為」作——,但,楚建業也是這麼想的。

    「朕在想,如果內陸局勢真如你所說,我們要這個城就非常有必要了……」

    夏伐神色一頓,立馬明白了楚建業的意思,他是要自己出個法子,弄到這個城。

    一時間君臣兩人都不說話,顯然,皆是在思考著。

    這種表現的機會,夏公子絕對不會放過。沉思良久,夏伐眼睛一亮:「聖上,我們可以從文安王此行的目的下手。」

    「趙普為夏伐大人搬張椅子來。」楚建業沒馬上讓夏伐說,而是先賞了他坐位。

    夏伐回目看著趙公公為他搬來的椅子,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上一次聖上賞我椅子,是一張圓椅,這一次是一張紅木扶椅……哎」感歎僅是片刻,夏伐躬身謝道,隨即坐下:「聖上,文安王既然來,有兩點準備他必然是做好了的;其一便是我們楚國額外提出的條件,他心中恐怕有了一些;其二聯繫藩鎮,在中捭闔挑撥。微臣兩者看似不相干,但卻有必然的聯繫,如果聯盟談不成,駐守在越州的軍士絕不會撤走,這樣我們楚國最強大作戰力量就不會在與藩鎮軍的戰鬥中有絲毫損失!以眼前利益來看,他們得不到任何好處,哪怕我們楚國因為藩鎮軍叛亂造成的損失巨大,還是能掌握對嚴國動兵的主動權。」

    「你的意思是文安王想明白這點後,必然會同意?」

    「對,所以聖上不需要擔心。」夏伐拱手,面帶微笑的說道。

    楚建業皺著眉頭,他覺得似乎太簡單了。

    夏伐也不過說文安王會同意,而複雜過程他見楚建業心有所動,才開口說道:「聖上,文安王必定在國宴時獻上國禮,您道時不要收,並且,直接告訴文安王您真正想要的。」

    「這不是逼他嗎?」

    「當然要逼!而且,要逼給所有人看,甚至,要做出一副不懷好意的態度。」

    楚建業沉吟道:「朕明白了。」

    夏伐眼睛一亮:「聖上果然是天之智慧。」

    「呵呵,可這辦法是你想出了,我得哪門子的天之智慧啊?」楚建業裹著雙手,微微向前靠來:「夏伐,你要朕做出隨時準備攻打嚴國的態度對不對?」

    「對!這事傳出去,等文安王挑唆各地藩鎮時,藩鎮必定覺得是個機會。如此一來,就像微臣所說,講和、挑唆是必然有聯繫的兩件事,咱們利用起來,文安王同樣會選擇利用起來。」

    楚建業微微點頭,隨即手指敲打一下桌面:「趙普傳人召墨公、李選兩人。」

    夏伐心中通透,知道自己的辦法楚建業決定用了,不然,不會招來墨公、李選商量細節。

    楚建業這時看向夏伐,眉目間帶著濃濃笑意:「夏伐,你幫朕解決一個麻煩,我前日看你在議事殿中把玩一隻玉獅子,嗯……那間玉飾朕就賞賜給你了。」

    夏伐連忙感恩,同時疑惑「送我那東西是不是有什麼深意?」生出這想法,不禁回想那尊玉獅子「那好像是一隻幼獅……」

    這事情說完,楚建業開口問道:「三皇子為什麼沒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