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4卷 橫掃大漠 第248章 出路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248章出路

    蕭達凜的話聽在耳中,讓蕭晨心裡暖暖的。

    達奚部落和其他東胡部落差不多,還是實行的收繼婚制。這一部落有七八個氏族構成,其中蕭氏為最強,部落大人從三十年前,就有蕭氏族人擔任。

    十五年前,蕭晨之父戰死,蕭達凜不但承繼了氏族首領並進而繼任了部落大人,同時,也將其兄的妻妾一概承繼。

    蕭達凜雖然妻妾眾多,卻至今無子,對於兄長留下的幾個子女都是視若己出,尤其是大兄長子蕭晨,精明果敢,更是得蕭達凜喜愛,平日裡和幾個兄弟說話,都以蕭晨為將來蕭氏一族當仁不讓的首領,這一點,不但蕭達凜如此看,就連幾個成年的叔父也都有同感。

    正因為如此,蕭晨領著百餘個斥候去迎敵軍,才讓蕭達凜極為的擔心。

    眾人見蕭晨進來,忙問起敵軍詳情,蕭晨一五一十,將和劉季相見和自己觀察到的燕軍情形講了一遍。

    聽燕軍如此勢盛,眾氏族首領不由面面相覷。

    這可該怎麼應對!

    幾十年來,達奚部歸附在袞爾部之下,隨著袞爾部東征西討的,雖然也有些損失,可畢竟本部也搶了不少的子女牛羊,丁口也多了不少,這才在西部諸部落成為丁口最多的佼佼者。

    沒有袞爾部的收納和庇護,達奚部會是什麼樣子,那還真不好說。

    可如今燕軍居然將左部王庭給端了。

    這個消息雖然是燕軍說的,可大家從燕軍能從東而來這一點上也能看出來,燕軍所說十有**是真的。

    否則左部王又怎麼會允許燕軍大搖大擺的從自己的勢力範圍毫無顧忌的通過,置西方各部於危難之地!

    那我們該怎麼辦?

    真要是東胡王庭盡滅也就罷了,反正自己一個部落,大不了誰強跟誰走,降燕就是。可如今沒聽說王庭那裡有什麼動靜,估計燕軍也就是平了左部王直屬的袞爾各部罷了。

    東胡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如此將來還是兩強相爭的格局,我們這些小部落夾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可是難受的很呀!

    畢竟燕軍就在眼前,東胡王的大軍還不知道在那呢!

    繼續效忠東胡王庭?可燕軍已經逼到了眼前,難道憑一部落之力死扛燕軍?

    蕭晨說了,敵軍前鋒精銳就有近三千之數,我們全部落集中起來,所有能上陣的男丁也不過比這多個千把人吧?

    這要一仗打下來,要是輸了,啥也別說,直接就是滅族之禍!就是贏了,那也是大傷元氣呀。

    打是堅決打不得的!除非西方諸部全部彙集在一塊,齊心協力和燕軍一戰。

    可燕軍已經到了跟前,別說彙集西部諸族,就是最近的一兩個部落得到消息前來增援,那也要五六天之後呀。

    要不,逃?諸氏族首領不由心裡一齊閃現出了這個念頭。當時就有一個氏族首領站起來,向蕭達凜提出了這個建議。

    惹不起躲得起,反正是遊牧,此處凶險,另尋一塊水草豐美之地也好,待東胡和燕軍分出了勝負,想回來再回來好了。

    眾人初聽此策,也覺得不錯,不過轉念一想,卻是嘴裡發苦。

    說的容易,遊牧不假,各家各族,招呼齊了,收起帳篷,搭上車馬,立刻就能走,可各氏族散居在幾十上百里的方圓,這個立刻,最快那也要等兩三天吧?

    兩三天的時間!燕軍騎兵,百里之路,一天就衝過來了,還沒等咱湊齊人呢,只怕整個部落都洗了一遍了。

    實在是來不及呀!

    好幾個氏族首領都在後悔,當初東面斷了音訊,那就該早作準備,立刻溜之乎也才好,如今兵臨城下,打又打不得,走又走不了,這可咋辦?

    眾首領議論紛紛,卻莫衷一是,想不出一個好主意。蕭達凜也是頭疼,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這可是涉及到上萬人性命資財,涉及到全部落上下前途的問題。

    蕭晨雖然得叔父器重,可以列席這決定部落大事的會議,卻是沒資格說話的,因此,除了眾人問他,蕭晨一直坐在最下面,啥也不能說。

    諸位氏族首領所說的,蕭晨當然想的到,也想的通。只是蕭晨卻不像這些氏族首領們思前想後的拿不定主意。

    大敵當前,最忌諱的就是遲疑不決,無論是戰、是逃、還是降,那一定要快。

    越晚迴旋餘地越小,越晚損失越大!

    為今之計,戰勝頗難,只有以戰保逃。聚集一波精銳,對敵軍節節抗擊,邊打邊撤,好為部落後撤和轉移爭取時間,如果能拖到將來各部齊來救援,那當然更好。

    不過,損失一定不小,這一點蕭晨很清楚,以一部之力抵抗燕軍,不但精壯損失甚大,只怕這個時候,轉移牧場,對於牲畜的育種產羔也是極大地損害,經此一劫,只怕達奚部想要恢復今日局面,沒有個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草原諸部,彼此劫掠並不少,要是東胡王庭垮了,草原紛爭無主,被極大消弱的達奚部命運可就難說了!

    蕭晨想到此,心中不由倍感悲涼,眼睛也有點濕潤了。

    天下之大,緣何我達奚部族竟然如此命運多桀,好不容易在袞爾部的庇護下得以生存,甚至有所壯大,沒成想,轉瞬之間竟然落入難為之地。

    難道就沒有第二條路走?

    此時正是日落時分,雖然大帳附近,全是親衛營帳,可遠處的馬鳴羊叫隱隱傳了過來,夾雜著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的嬉笑打鬧和婦人們的呵斥笑罵之聲。蕭晨聽在耳中,更是有些難過。

    自己的部落還是太小了呀,單憑自己的部落,還真是沒辦法應對袞爾部和燕國這樣的龐然大物,非要依托他人才能得以安居和生存。

    要是整個部落,能像南邊中原之人那樣,安居城市鄉野,遠離征戰,那該多好呀!

    蕭晨對中原之事瞭解不多,他也曾隨左部王的隊伍劫掠過燕國邊境,在他眼裡,那些逶迤雄大的城池,就是堅不可摧的屏障,有了那樣的城池保護,這些婦孺的生命,一定可以得到最好的保護,遠勝於草原之上,過著這居無定所,隨處遊牧,一旦有敵來襲房屋客房,守無可守的生活。

    終於,有兩個膽小的首領提出了能否議和的問題。

    既然左部王已經覆滅,東胡王庭又暫時管不到這裡,燕軍遠道而來,不過是尋求子女牛羊,反正打不過,那不如議和,貢獻些美女牛羊,能保得一部平安又有何不可?當初袞爾部不也是這樣,送些貢獻,日後也能得些庇護。

    這建議剛提出來,就有人反問:此處乃是大漠之邊,燕軍從未到此。來了也未必能久,我部落議和,只怕一旦燕軍撤走,將來東胡王庭追究,那又該如何應付?

    隨即有首領回道:「如何應付,我等議和,乃是迫不得已,大不了再向大王那裡多貢獻些罷了!總也好過全族盡滅!」

    蕭晨聽著,心裡越發覺得堵的難受:誰來都是貢獻,難道我達奚部就是如此不堪,只可任人宰割麼?

    蕭晨再也坐不住,只覺得大帳裡烏煙瘴氣很是憋屈,反正他也是坐在最外面,遂悄悄起身,溜到了帳外。

    西面的晚霞正紅,蕭晨卻絲毫沒興趣看上一樣,只顧盯著遠遠東方的天空,天際那雲正厚,在夕陽的照耀下,猶如鑲上了金邊。可是在蕭晨的眼裡,他看不出美麗,只看到了雲層當中隱藏的無限煞氣和凶險。想必這時的燕軍,也該離這裡不到百里了吧?

    蕭晨在外面站了許久,直到蕭達凜的親衛伸手一拉,蕭晨才從沉思中醒過來,那親衛低聲道:「大人喚爺進賬呢。」

    蕭晨笑笑,趕緊走過去,掀開帳簾,進了大帳。蕭達凜看蕭晨進來,見蕭晨面色不善,不由心疼,道:「晨兒,看汝起色不佳,可是太累?」

    蕭晨抬眼看到舒服關切的眼神,心中一蕩,低聲道:「侄兒無事,叔父有何吩咐?」

    蕭達凜令蕭晨坐到自己身邊,輕聲道:「適才我和這些大人都商議過了,如今戰、走皆非上策,大人們欲與燕軍謀和,只是不知燕軍底細。唯汝曾和燕國之將有過一面之緣,我欲讓汝往燕軍走一遭,不知汝可願意?」

    還不等蕭晨回答,蕭達凜又道:「燕國自號華夏,有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之說,我達奚部雖不是其敵國,想必燕軍亦不會對汝有什麼有歹意!」

    後面只是蕭達凜怕蕭晨擔心安全才追補的,他是好意,怕蕭晨擔心。可這兩句話,卻是刺的蕭晨一震,蕭晨大聲道:「叔父不必如此說!侄兒身為族人,全族安危,侄兒自由其責!」

    「慢說燕軍不會虧待使者,就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侄兒也毫無所懼!」

    「侄兒願往燕軍一行,只是不知侄兒所去,燕軍如有所求,侄兒該當如何做主?」

    蕭達凜見蕭晨慷慨激昂,膽氣甚豪,不由點頭,猛然間想起一事,如今正是時機,遂大聲道:「不愧我蕭氏之雄也。」

    「汝這一去,如能保的全族平安,我這大人之位,就該讓給汝做,也好讓汝此去心無顧忌,該做主時就做主!」

    「不知眾位大人意下如何?」

    部落大人,原本就是各族推選,雖說蕭氏一族勢大,可蕭達凜坐在這位置上,大家反對不得,可要是說自家侄子直接私相授受,那也絕對要有一番鬥爭,絕不會輕而易舉就讓他們叔侄相傳的。畢竟能成為部落大人,那也是好處多多,誰不想這部落大人之位落在自己或者子弟頭上。

    蕭達凜此時提出這話,其他氏族首領都是心裡叫苦:意下如何?你明著是問意下如何,只怕我們誰發對,你就該讓誰去燕軍營中求和了吧?

    這個時候,各氏族首領還真沒人願意冒這個險,不斬來使,那是指敵國而言,咱一個小小的達奚部,只怕還不在人家燕人眼裡,沒看東胡左部王都被滅了麼?

    蕭達凜這廝可真夠狡猾的!

    如今部落吉凶難測,誰知道以後怎麼樣,既然既要讓,那就讓他做好了,要是辦事不利,他也不好意思賴在這位置上,要是辦的順當,那也是大功一件,做這個位置倒也未嘗不可。

    各氏族首領都是紛紛點頭稱是,道是既然大人這麼說了,那就這麼定,一旦辦好了此事,那就正式讓蕭晨做部落大人之位!

    眾人都不反對,蕭達凜拉過蕭晨的手,語重心長的囑咐道:「既然眾位首領信任,汝就是我部大人,此去代表我部,去和燕軍和議,只要保的我部安然,多些子女牛羊,那也是無礙的。」

    「只是時間緊迫,只怕孩兒需馬上就走,免得燕軍耐不得,連夜殺來!」

    餘人也都道:「大郎看在全族老小面上,多多辛苦吧!」

    蕭晨此時,還能有什麼話說,當即應了,拜辭了眾人,出大帳召集手下百餘名騎士,連夜投東而去。

    這些騎士斥候,倒還休了半日,倒也還撐得住,可憐蕭晨從昨日到今日,只不過打了半個時辰的瞌睡罷了,這又要騎馬奔馳,雖然年輕力壯,那也有些熬不住,只是沒走多遠,就遇到一隊牧民,正趕了牛羊牲畜,拖家帶口的連夜遷移,車帳之中,不時有幼兒哭啼之聲傳來,只是各家都在忙活牲畜,小孩的哭鬧卻也顧不得,雖然還沒見到敵軍的影子,卻一個個都是面帶惶急之色。

    蕭晨見此,更覺自己責任重大,實在耐不得,又不想休息,遂讓手下騎士,尋了皮帶,將自己牢牢的困在馬背之上,讓眾軍前後簇擁著,去迎燕軍。

    到了後半夜,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散在前面的斥候飛馬回來稟報,道是遇到了燕軍的斥候,已經道明瞭來意,燕軍斥候已經回去報信了。

    蕭晨估計路途,這裡離燕軍大營,約有四十里,燕軍斥候放到這麼遠,可見其將頗通用兵之道。

    自己這百餘人馬,半夜裡快馬直奔燕軍大營,還真不定有什麼誤會呢,所以,蕭晨傳令,打起火把,放馬緩行。

    前行大半個時辰,就見前面遠處星星點點光亮不斷閃爍,憑著經驗,蕭晨知道這是大隊騎兵正快馬向這邊趕來,正要約住隊伍,已經有幾匹戰馬跑了過來,卻是燕軍的幾位先鋒軍士,道是燕軍前師校尉劉季親來迎接貴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