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4卷 橫掃大漠 第270章 遊說匈奴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270章遊說匈奴

    賈遺獻策通連匈奴攻雁門諸郡以分李牧之兵,南北夾擊,讓李牧的代北軍動彈不得。秦王政和將相大臣齊讚妙策,於是以賈遺為使,攜金玉財帛和美貌女子出使匈奴。說起來,匈奴和秦,也算是相鄰。

    最早的時候,匈奴活動於鄂爾多斯高原一帶,後來北遷至陰山南北,到幾十年前,趙武靈王自代地拓邊的時候,匈奴和趙之間有林胡、樓煩、東胡等部族相隔,並沒有和趙國發生什麼衝突。武靈王收樓煩、林胡諸部,各部部民有留於原地而為趙民者,也有不耐趙人之迫遠避北走者。這些北遷的部民,因部落衰敗,均被匈奴所並。以致匈奴勢力漸強,與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蒙古草原東面的東胡,俱為北方之雄。

    雖然後來匈奴的南下為李牧所卻,丁壯喪失十萬餘,傷了些元氣。但這十幾年來,匈奴在陰山之北東征西討,平滅了不少部族,如丁零、西濡等等,陰山之南,則是繞開趙國,收樓煩殘部,其勢力雖然趕不上東胡,但在陰山之北,也是巍然大部。秦西並諸戎,義渠、白翟皆為秦所滅,但自橫山在往北,卻是一大片沙漠,渡過沙漠,才是白羊部所在的河南地。中間上百里的沙漠,不但擋住了遊牧部族的南下,也讓秦不願自此北上。

    故秦以橫山山脈為界,自東北向西南,修長城以防之,將發展方向以東方中原諸侯為主。賈遺出使匈奴,自然要先去白羊部。白羊部就在秦北邊不遠,原本屬樓煩,後歸順匈奴,全部族也不過只有二萬餘口,對於秦國這個龐然大物,白羊王當然知之甚明,絕對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白羊部能惹得齊的。秦既然無意北上,白羊王當然更不肯給自己惹禍,中間又隔著一片大漠,因此這十幾年來,一直白羊部和秦國之間一直相安無事。

    賈遺的到來,別說帶了諸多禮品,就是單以賈遺秦國客卿的身份,白羊王也會相當的客氣。不過,對於賈遺所說之事,白羊王卻是做不了任何主的!雖然白羊王也是王,可王與王不同。匈奴的部族大人多了,多有以王相稱的,對於白羊王這個屬於匈奴的別部來說,白羊王的份量,比起單于身邊的骨都候都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的,這等軍國大事又豈是他能摻和的?但賈遺是大國使者,白羊王客氣招待之下,馬上派從部中選了一支精銳,護送賈遺一行前去匈奴的單于庭。從河南白羊部北行,渡過黃河,穿過大青山,再北行二百里,然後又折向東。又走了足足三百里,一路草長鷹飛,藍天白雲。

    正是盛夏之時,白天大太陽底下酷熱無比,偏又無遮無擋。待到了晚間,卻是降溫極快,冷颼颼的令人難受。一路行來,偶有放牧的人畜帳篷之類,但大多數的時候,卻是幾十里一片茫茫,少有人煙,賈遺吃苦受累,到這時不由生出一絲後悔,北邊之地如此人煙稀少,不知到這匈奴是不是來的錯了。

    隨來的白羊部兵馬,知道這是部帥的貴客,一路伺候的倒是周到,快慢由性,賈遺連趕了十幾天的路,這才到了匈奴的單于庭。匈奴的單于庭,原本在多在銀山之中,只是被趙所趨,不敢離趙邊過近,才遷的遠些,就位於一個蘇谷水的達拉汗毛湖畔。號稱王庭,也沒有什麼城池,也不過是大大小小的帳篷罷了。隨在匈奴單于身邊的衛士、諸部大人、貴臣和奴僕足足近萬人,就散居在這湖泊的東南兩側。綿延十數里。

    來到匈奴的王庭,賈遺一行衣帽服飾都和眾人不同,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這到處都是披髮左衽的人群中,賈遺的峨冠博帶,雖然已經有些污濁,可仍然扎眼的很。匈奴本族,以攣鞮氏、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郎氏、綦母氏、韓氏等十幾個氏族為主構成,其中攣鞮氏、呼衍氏、蘭氏、虛卜氏、丘林氏為五大氏族,百多年來,匈奴的首領無不是出自這五部。

    上一任的匈奴單于,出自呼衍氏,當初率兵屢次騷擾趙國的就是這位單于。後來被李牧用計圍殲,匈奴十萬丁壯盡沒,損失慘重,在陰山之南站不住腳,遂將王庭北遷。歷經十多年的恢復和不斷的攻伐諸部,如今的匈奴在陰山之北,已經是越來越強,不斷招納和收服的丁零、屠各、樓煩、屈射、林胡、襤褸、西濡等部,匈奴勢力所及,東西南北都足足有兩千里之闊,丁口亦不下七十萬眾。如今的單于卻是一位年輕人,驍勇善戰屢立功勳的攣鞮氏的頭曼。

    頭曼今年二十七歲,接任單于才不過一年的時間。雖然地處北邊,很少和中原諸侯打交道,但頭曼對中原之地諸侯紛爭,卻也有所耳聞。畢竟匈奴之地主要和趙國相接,算是敵對,但打歸打,彼此買賣之事雖少,還是有的。頭曼從父老口中就早已知道,當初匈奴強盛之時,一旦匈奴輕騎南進,那些趙人可是只敢躲在城中,很少敢出來交戰的。那時候,每年秋冬之際,南下搶掠,那可都是大有收穫,部民每每歡天喜地的。

    只可惜,當初中了那個李牧的誘敵之計。十萬精騎一下子丟了個乾淨。匈奴元氣大傷,不得不北遷逃避。這幾年匈奴南征北討的,已經興盛不差於以前。只是那些老大人們,吃了一虧之後居然都嚇破了膽,再也不敢動趙國的心思。其實趙國就那麼可怕?在頭曼看來,趙國更害怕匈奴才對。要不趙國勞民傷財的修一道長牆防守幹什麼?當然,頭曼能成為單于,並不是個簡單魯莽的一勇之夫。那個李牧肯定是不好對付,當初老單于也是兵強馬壯的,不也是吃了這廝的大虧。但如今在這大漠南北,東面是強大的東胡,再往東進,只怕麻煩太多。

    往北,那裡是漫天林地,除了幾個野人,可是啥也沒有了。要想讓匈奴更強,只有往南。進入那繁華之地。可是,南邊是趙國北部三郡,不摧毀趙國北面三郡,想進兵南下可是想都不用想。頭曼暗中琢磨,這使者號稱是秦國高官,奉秦王令旨而來,他來幹什麼呢?

    頭曼還是第一次和中原諸侯的使者打交道,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禮節去接待賈遺。好在,匈奴的四部大人都在,頭曼將這幾位同時請來,一起會見賈遺。畢竟匈奴現在的制度,頭曼和那幾個大族族帥之間,並非什麼絕對的君臣關係,頭曼的這個單于,更像是大家選出來的一個領頭人罷了。國中大事,還需各部大人一起商議而定,尤其是另外四大氏。賈遺的到來,是匈奴的大事,四家族帥大人相陪接見,是非常正常的。

    不過,一個人也罷,幾個人也好,賈遺是毫不在乎。他也搞不懂匈奴的習俗如何。就按諸侯大臣到他國去拜見諸侯王一樣行禮致意,並送上隨身攜帶的禮物。中原的金玉彩帛,這些個匈奴大人並不是沒有見過,可看到如此精美的,那可是頭一次,當然讓諸位族帥大人很是高興。

    當然,更讓人眼睛一亮的,則是秦王送來的十幾名美色。中原女子身材曼妙,皮膚細膩,單論顏色當然遠勝匈奴女子。頭曼看到金玉美女,雖然他還不至於為這點財物美色打動,但也由此感覺到對方前來的城邑,頭曼心裡也很是舒暢。彼此相互致意,請賈遺坐了,頭曼笑瞇瞇的,問些秦國形勢。賈遺很是恭敬,半真半假的道:言及秦國北到橫山,南到巴蜀,南北兩千餘里,丁口八百萬,國富民強,帶甲之士足有百萬之眾,兵強馬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實為中原第一大國,諸侯莫不畏之。

    秦與人為善,物產又豐,所以自己遠來,就是為了結好匈奴,兩家定盟,互不相犯,並鼓勵商旅往來,一通有無。比如秦國多粟麥,匈奴少五穀,匈奴多牛羊,秦國少牲畜,如有上午往來,則兩國之民各得其便。賈遺說的口綻蓮花,頭曼也是笑容滿面,不斷的點頭。只是賈遺後來卻道,雙方雖然各有其便,但卻有一件事讓合作大受阻礙,那就是雙方道路太遠了,從王庭這裡到咸陽,向西繞行那麼久,這要來回交通販運,那可是大費周章。如今匈奴之南,既是趙國的雁門郡,而再從雁門郡往南,可就是秦國的上郡!要是能打通這條線,那對於雙方來講,那這唯一的障礙就不翼而飛了,所以,賈遺建議雙方合作,南北夾擊,奪取雁門,雲中,讓兩國變成鄰國。

    賈遺又道:「趙國無道,侵樓煩林胡諸部舊地,後來與匈奴相爭,貴部大意之下,在其中吃虧不小。如今我大秦準備出兵討伐趙地李牧,豈不更是匈奴報仇雪恨的良機?」

    「以秦兵之強,如有匈奴相助,那麼李牧定無可戰之力,財帛子女土地乃是唾手可得。如此來說,對雙方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