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五卷 縱橫諸侯 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戰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ps:六月開始了,大家有點評論啥的,別太沉寂呀!!

    夫余原本尚白,衣服多用白色,而這大雪封山之時,那些斥候為了避免敵軍發現,更多是外面反穿羊皮,伏在樹後、雪中,打探燕軍情形。單憑眼看,在遠處還真不易發覺。

    不過李信也是秦軍後起之秀,行伍經驗豐富。他自是曉得,大軍出關,這動靜是瞞不住的,如今已經接近敵境,敵軍再蠢,也要派人打探窺視的,即便看不見夫余探子,也知道左右必有敵軍斥候,更何況,燕軍的斥候探子,已經和夫余的斥候有過了交手。

    夫余既然早已有備,自己的這區區四千兵馬,還不至於讓敵軍碰都不敢碰,可一路行來,除了斥候窺探,竟無兵馬過來攔截騷擾。如此安靜,絕非正常,看來敵軍這是要誘我深入呀。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嘿嘿,既然敢來,老子沒有憑仗還行,想吃掉我,那還要看看你的牙口如何!

    問及嚮導,大軍已離鐵利城不遠。再往前行,皆是一馬平川之地,李信號令全軍停住,就依目前這座小山丘屯駐紮營。

    軍中上下,皆知接敵已近,李信一聲令下,全軍頓時停住,各依約束,整備營壘。

    此時也顧不得砍樹,只是用鍬鏟了冰雪,拍的實了,四周彎彎曲曲,修起兩道半人高的冰雪牆來,四面有幾處冰牆不修,作為出入門戶。為防止敵騎衝擊,將幾輛拉貨的大車拉過來,充作門戶障礙。

    佈置完營寨,燕軍起火造飯,全軍用了,派出臨戰斥候,乘了戰馬出去打探消息,大隊人馬則原地休息待命。

    懈**領諸部大軍出城,行不過五里,遠遠看到原野上有幾騎在前,皆著盔甲。望著這邊大隊兵馬,懈**用鞭梢一指,道:「那定是燕軍斥候,誰去與我捉來?」

    懈**身邊衛士,都是選自各部的亡命敢戰之徒,聽主將如此說,數十騎人馬吆喝一聲,打馬而出,直奔那些斥候。

    那幾騎燕軍斥候,見這邊追兵出來,毫不遲疑,勒馬便走,數十騎兵馬哪裡肯捨,當即催馬緊追不捨。一前一後,兩撥人馬直奔燕軍營壘而去。

    懈**知道敵軍大隊不遠,當即吹響號角,約束全軍整隊急進。

    燕軍斥候奔近自家營寨,李信在營中望見後面數十騎追兵來的正急,李信暗思敵軍兵眾,初戰在即,不可失了本軍銳氣。當下喝道:「區區數十騎兵馬,也敢追我斥候麼!」

    吩咐左右衛士三十餘人,各自上馬,隨了自己殺出營去接應。

    李信這次統帶的兵馬雖然只有四千之數,但卻是十萬軍中精選而來,其中善射之士,足有兩千有餘,更有數百,乃是訓練已久的善騎之士,皆按照燕國騎兵配備兵甲器械,李信親衛,既從其中選出。

    李信飛馬出營,三十餘名衛士,各執弓箭隨之。李信迎上自家斥候,喝道:「跑的什麼,且隨我殺敵!」

    那幾位斥候,見將軍親自來迎,膽氣大壯,將馬轉回,隨李信衝了上去。

    夫余追兵看看將追到營壘,曉得追不上,已經紛紛勒住戰馬,沒想到燕軍營中,竟然奔出來數十騎兵馬迎了過來,這些夫余兵馬,原都是敢戰之士,更何況敵軍雖有援兵,還趕不上自家人多,因此一個個自以為立功之機,紛紛催馬,迎了過來。

    兩邊催馬相迎,行的都快,看看兩邊相距,差不多百步,李信在馬上,張弓搭箭,略瞄一瞄,一箭射去,夫餘騎士當中一個小貴人,猝不及防,應聲而倒,翻身落馬。李信雙手不停,連續五箭,就有四位夫餘騎士落馬。更有一箭,射在戰馬頭上,那戰馬正奔的急,李信一箭穿頭,那戰馬頓時跪翻在地,將身上的騎士拋出去兩丈多遠。

    李信身邊衛士,也都隨之開弓放箭。這些夫餘騎士,也都有弓箭,只是夫餘騎士所乘戰馬,雖然有鞍,乃是平鞍,又無馬鐙,要在馬上開弓放箭,需要雙腿夾緊馬腹,才能隨馬奔馳殺敵,用不得大力,故而所用之弓,遠軟於燕軍,所射不過五六十步而已。這還是因這些夫余各部子弟,多善畜牧,熟悉馬性的緣故。如非自幼習練,就連這軟弓在馬上也用不得。

    而這些燕軍騎士,都是高橋馬鞍,腳下雙鐙,隨馬衝鋒,雙腳站在馬鐙之上,身子有根,全身氣力都用得上,故這弓箭射程比之夫餘人可是遠了不少。雙方互衝,剛一接近,夫余兵馬還沒夠上射程,就已經被燕軍射翻了十多騎。

    百餘步眨眼便道,李信左手揮弓,打掉一支敵箭,右手已經拎其長戟,迎著敵騎衝了上去。大戟揮出,三位夫餘騎士頓時被掃下馬去。

    雙方一錯而過,這些燕軍手揮大戟、馬刀,那些夫餘騎士手裡,不過是短劍而已,本就短了吃虧,而雙方兵刃對撞,夫餘騎士一碰之下,坐不住馬,不是搖搖晃晃,就是滑下馬來,只不過一個回合,夫餘騎士就去了大半。

    那些僥倖衝過去的夫餘騎士,早已驚的膽破,不敢在回頭迎敵,各自打馬從兩邊迴繞,往本軍來的方向逃去。

    李信得理不饒人,縱兵截擊,連射帶砍,眨眼功夫,數十騎夫余兵馬,只有兩騎跑的快,逃得遠了,其餘的都被留在了當地。

    李信放聲大笑,讓戰士們砍了首級,牽了無主的戰馬,將自家傷亡的幾個士卒都搭在馬背上,看著遠處敵軍大隊滾滾而來,這才緩緩歸營。

    懈**率軍趕到近前,李信營中早已豎起高桿,數十各首級,用繩子栓了,掛在高桿上示眾。懈**看了,不由怒髮衝冠,手下各部權貴大人,更是打馬過來,請令沖營,為族中勇士報仇。

    狗加懈**雖怒,但腦子還不亂,他剛才也看到了,燕軍出戰的騎士,還在本族勇士數目之下,按說優勢該是自己這一方才對,可一個照面下來,就折了大半,最後居然只逃回了兩個,這其中必有原因,決不可輕忽。

    懈**喚過那兩個逃回的戰士,詳細問起剛才情形,那兩個戰士,驚魂初定,生怕大人處罰,因此都是小心翼翼,說出當時對戰的感覺。懈**聞知燕軍騎兵在馬上,居然亦可箭射百步之外,心中不由大驚。暗道:我族與燕相比,本就窮困許多,比如這盔甲,我部都是精壯自備皮甲,參差不齊,遠不如燕軍盔甲精良,至於這弓箭,我部所用,皆是自制,漁獵打仗,均是用此,其弓箭不求遠,但求重擊,如此看來,和燕國相比,射程上頗為不如。

    至於燕軍和騎士對戰,兵刃格鬥都比對方有所不如,當時不過是一晃而過,注意力都在對手的兵刃之上,生死之間,哪有細細查看的機會,故而兩人也沒看到燕軍的馬鐙馬鞍的不同。懈**自然也是不知。自然也想不通這是為何。

    燕軍將本族勇士頭顱砍了示眾,懈**手下群情激奮,紛紛請戰,雖然前面稍有不利,但看手下如今士氣不墜反增,懈**也就放了心,看看燕軍的地勢,懈**吩咐各部大人,從三面衝擊燕軍營壘,獨留南面,讓燕軍有逃命之路。

    各部大人轟然領令,各自打馬而去,準備進擊,片刻功夫,都已集結完畢,懈**傳令,吹起號角,圍攻燕軍。

    敵軍只有數千,又不能團團圍了攻打,故而懈**的夫余兵馬,留了四千為後軍,其餘六千,則分從三面,號角一響,各自大喝聲中,在本部大人的督領之下,直接衝向了燕軍的營寨。

    遠遠看去,燕軍營寨四周,不過是一道矮小的雪崗而已,這些各族騎士,都是馬術精熟的,這麼矮的小校雪牆,根本就不是什麼障礙,只要戰馬一躍,即可翻過。

    不但能跳過去,而且這戰馬越過去,那些在牆邊防守的戰士,勢必會被戰馬撞開踩傷,只要殺了進去,那些燕軍再勇,恐也要大亂。

    夫余各部,雖然都是在懈**的號令之下,但夫余之軍,並非是如華夏諸侯的軍隊一樣有統一的編制,而是各部權貴將領,各自統管本部的兵馬,上面再奉懈**的號令。出戰雖然都是出戰,但也是各自成軍衝鋒。

    號角吹響,十幾股夫余兵馬從三面直接撲了上來,每股隊伍,都是一個錐子陣,李信站在高處,觀察著敵軍來勢,待夫余兵馬堪堪到一百八十步,李信大手一揮,身後衛士見了,頓時擂起大鼓、

    鼓聲震天般響起,守在雪牆後的燕軍弓箭手,紛紛開弓放箭。

    兩千餘支羽箭同時升空,各自射向夫余的騎陣,這是拋射,以利射遠。那些夫餘騎士,眼見敵軍羽箭這麼遠就飛過來,心裡也都是吃驚。

    不過這拋射的羽箭,這麼遠落下來,雖然免不了傷亡,可畢竟速度已經大減,殺傷力不是很大,挨上一支,疼是疼,可一般還要不了命。

    故而燕軍這第一輪箭,雖然也射翻了幾個夫余兵卒,作用還真不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