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藍衫傳說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七章:原來是你 文 / 大篷車

    那少年抬起頭,望著肖遙哽咽道「便有銀錢又有何用?那京都不容我等進入,老父年邁,如何撐得到下一處州縣。便是到了,如若也不許入內,家父豈不是生生的葬送了。」說罷,大哭不已。

    旁邊眾人一時俱是歎息,便有人開罵道「那些狗官,只管自己享受,何曾管過我等百姓死活!」

    「就是就是!這大水一發,咱們都是沒了活路,再不讓往京都去,可不是要咱們活活死在外面嗎。」

    「唉,若是到了別處,還能碰上像竹園肖員外那樣的善人還好說,不然,我等就是進的城去,也不過是身死異鄉而已。唉……」

    眾人一時間俱皆忿忿,議論不休,肖遙不由的皺眉。那年輕人此時卻擠到前面,抱拳對著肖遙唱諾道「小乙先謝過官人救命之恩!小乙有幾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肖遙一愣,和武松對望一眼,這才扶起他道「小兄弟客氣了。路見不平,慨施援手。小兄弟頗有俠義之風,肖二佩服的緊。有何話,但請直言就是。肖某洗耳恭聽。」

    那小乙連忙謙遜,才又道「我見官人方才對那惡僕說話,似是京都有身份的人,不知官人可能相助通融一二,讓他父子進的京都城?只要能讓他們進去,只要去尋得竹園主人,其定不會坐視,如此,那老丈當無大礙了。不知官人意下如何?」

    眾人聞聽頓時一靜,紛紛把希翼的目光看向肖遙。那少年先是一呆,隨即翻身而起,跪倒逍遙面前,叩頭道「恩人,還請恩人救人救到底。救救小的老父吧,小的就是做牛做馬。也會報答恩人的大德的。嗚嗚。」

    武松在旁聽地大是焦急。他當然知道官府已是下了明令,不許竹園再收難民了。前些日子,趁著朝中混亂,先期形成事實,又是緩解朝廷的難處,這才能得以施展。否則。若是這般大肆收留難民,怕是被有心人挑唆一下,只說竹園意圖聚眾謀反,只這一條就能讓竹園瞬間灰飛煙滅。

    仗著當日種師道和薛濤京中留下地人脈,又肯主動向開封府稟明,這才無事。這會兒既是已得了明令,若再收留這二人,怕是引起不便。但這空兒,卻又怎麼拒絕呢?

    肖遙低頭看看那少年,微微沉思。半響面上忽現堅定之色,點點頭道「你莫要哭了,也罷,你們就隨我一同回去吧。」轉頭看看身邊這二十餘人,又道「你們若不嫌我那狹小,便也一同來就是。」

    眾人和那少年俱是一愣。隨即大喜。齊齊跪倒相謝。那小乙目閃奇光。忽地跪倒道「恩公豪俠仗義。小乙遊遍天下不曾見過。今日即救得小乙性命。小乙願為奴僕。侍奉左右。還望恩公不棄。」

    肖遙一呆。尚未說話。旁邊武松早憋了一肚子氣。話說二哥這般被動。都是這廝惹出地禍事。要是二哥為了此事。有個什麼閃失。那大夥兒可就真地沒臉見人了。咱們此番救人可真是救了個大麻煩。

    想到氣處。一把將他提起。怒喝道「你這小廝。為我二哥出了這麼個大禍。要是二哥但凡有事。某定將你碎屍萬段!」

    眾人和小乙俱皆一驚。不知武松為何如此。肖遙已是探手握住武鬆手腕。沉聲道「二郎。休地魯莽。我自有說法。不須擔心。」

    武松急道「二哥。官府那兒如何能容?」

    肖遙歎道「且試試吧。成與不成。到時再做道理。」

    武松悶哼一聲,鬆開小乙,連連跺腳。肖遙對眾人笑道「大夥兒不用擔憂,便是進不去城去,我自也會想辦法為你等安置。這位小兄弟的父親,也可自城中請出大夫診治就是。」

    眾人齊聲道謝,這才稍稍放心。旁邊小乙卻攔住道「且慢,恩公,究竟何事?這位兄長所說的大禍,又是何事?」

    肖遙擺手笑道「沒什麼,他自多心,你不用理會。」

    武松氣悶至極,再也忍不住,大聲道「我家二哥就是竹園主人!他為了安置流民,已是傾其所有,收了太多地人了。朝廷若不是打點不過來,如何肯容二哥這樣做,前些日子,一下明令,不許二哥再收。今日卻被你,被你……哼哼!」說罷,恨恨不已。

    眾人一聽,先是一呆,隨即齊齊驚呼,翻身跪倒,齊聲道「原來竟是肖員外,員外慈悲,恩及兩省百姓,活人無數。若無員外首倡,哪有那許多大戶放粥救濟。今日既是如此,我等便是死也不能累了員外的。員外這便回去吧,我等自會再想辦法就是。」

    肖遙連忙相扶眾人,直說無礙,眾人一時哪裡肯聽。肖遙氣的瞪了武松一眼,武松慚慚低下頭去。

    旁邊小乙撲通跪倒。叩頭道「恩公明知此行兇險,仍是應了,果然不負仁義之名。小乙不知其中究竟,為恩公出了餿主意,還請恩公恕罪。如此,恩公請自回就是,小乙既是為主人之僕,自會在城外覓地等候,只待封鏡令解了,再往竹園叩拜主人就是。」

    肖遙眼見眾人都是如此,心中不耐,怒聲道「你們都與我住了!且都隨我前去,若進不得城,我自別有曲處,你等不需多想。若是不願相隨,亦由得你等隨意就是。」

    說罷,轉身便走。武松歎口氣,對著發呆的眾人道「事已至此,你們便休要多言了,只管隨來就是。莫要惹得二哥不快。唉。」說著已是快步跟上。

    眾人面面相覷,都是看著小乙。小乙輕歎,點頭道「如此,咱們且跟去看看再說。若是家主難為,我等自散去就是了。」眾人默默點頭,這才抬起那昏去的老者,追上肖遙二人。

    一行人緩緩而行,待到了關卡處,肖遙自向前與守關之人訴說,只說那是自己前日失散的家人,今日方才尋回,還望能通融一下,放他們進去。手下已是遞了一把大錢。

    守關士卒早對肖遙敬佩,又見有銀錢入手,哪還會多言,只是笑道「肖員外尋得家人,自領回去就是。這也不是難民,難不成還能不讓人回家不成。只是員外的家人以後莫要太多才是,我等也不好做的。」說著,收下大錢,已是讓開了去路。

    眾人心中大大鬆了口氣,隨著肖遙身後,一溜兒的進去,直往竹園而來。等到進了園子,肖遙自安排人接著,逐一安置。又使人給那少年老父請了郎中診治。那小乙便始終,也是不肯離開。肖遙無奈,眼見他英姿勃勃,又頗有義氣,只得應了。等安置完眾人,這才細細問起他來歷。

    小乙躬身答道「小人河北人氏,父母早亡,一人便浪蕩江湖,吹笛兒唱曲混些營生。因常與人廝打,又練就了一身巧術,與人近身扭打,向無輸過。江湖中人見小的整日浪蕩,便送了小人一個綽號,叫做浪子。」

    他方自說到這兒,就見肖遙霍地站起,緊緊盯著他,問道「你可是叫燕青的?可會射箭?」

    小乙張口結舌,半響方道「小的乃是孤兒,哪有姓氏,便就叫做小乙啊。那燕青又是哪個?不過那射箭小的倒是會的,百步穿楊或許不能,但七八十步,可落飛蠅。主人如何得知的?」

    肖遙呆愣半響,腦中一陣急轉,那老施書中,這燕青可不是小名就是叫小乙的嗎。自己一時沒有想起來。而那書中說燕青是被盧俊義自有收養,看來那是杜撰的了。這會兒,沒想到自己竟是撿了寶了。這燕青一身小巧功夫,天下無雙,更兼弓術精絕,精通音律,絕對是一個大才。

    肖遙心中高興,旋又試探的問道「我曾聽說大名府有一位玉著,連連跺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