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章 遙遠的北冰洋 文 / 血蝠

    第三章遙遠的北冰洋()

    林俊像是做了一個漫長的惡夢,夢見自己的戰機被閃電擊中,看到自己的身體在瞬間就成為了分子狀態。

    「我死了嗎?」

    好像沒死,又好像看到在冰天雪地中,幾個身影在搶修一架老式的雙翼飛機,自己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四周是鋪天蓋地的風雪。

    林俊醒了,在一場混亂的惡夢後醒了。軍人的直覺讓自己從環境的巨變中鎮定了下來。因為自己一睜眼就看到了一群歐洲人,他們一見自己醒來,就有個大鬍子用俄語在喊:「安德烈醒了,安德烈醒了。」

    「自己剛才是在搶修飛機,大風吹倒了飛機,自己被機翼給砸了。」在瞬間,似乎有另外一個人的記憶和自己融合了,自己是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楚科奇自治區梅斯施密特機場最年輕的二級機械士,紅軍烈士的後代,孤兒出生。

    看來我真的死了。因為現在的記憶告訴自己時間是1934年4月。

    林俊接受了現實,以前自己就常常胡思亂想,想著自己能回到幾十年前,成為一名戰火中駕機馳騁的空戰王牌。看來自己真成了科幻小說中的主角。

    眼前40多歲的大鬍子是機場機械組長伊萬戈爾維奇吉尼尤涅夫,現在他正在對自己說話:「你都昏迷了2個多小時,從梅斯施密特來的醫生瓦佳亞哈諾夫娜武金斯卡婭說,要是你再不醒過來就麻煩了。」

    「瓦佳亞哈諾夫娜武金斯卡婭?」林俊故意問了一下,他現在腦袋裡知道的東西太少了,他要從身邊的這些人口中知道更多的一些信息。

    「瓦佳亞哈諾夫娜武金斯卡婭同志是我們梅斯施密特最好的外科醫生,現在正在為莫洛科夫同志在檢查身體,他被嚴重凍傷了。現在飛機修好了,可他的卻飛不了了。「切柳斯金」號的同志們還有很多在等待救援,剛才他還在說,要是安德烈沒受傷就好了,機場就兩個會開飛機的駕駛員,要是安德烈沒受傷就可以再去救同志們。」

    林俊的大腦高速的運行起來:1934年、楚科奇自治區梅斯施密特、「切柳斯金」號、莫洛科夫同志,林俊想起來了,這是蘇聯歷史上的一件著名事件:1934年4月,蘇聯的極地考察船「切柳斯金」號在北極失事,船員們身處險境,生死懸於一發,他們發出了緊急求救信號。

    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了蘇聯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七名飛行員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冒死駕機多次飛往極地,將船員們從絕境中解救出來。為了紀念七人的英勇事跡並表彰他們的大無畏精神,蘇聯政府決定設立一項最高的國家獎勵,「蘇聯英雄」稱號由此而產生。

    這七人是利亞皮傑夫斯基、列瓦涅夫斯基、莫洛科夫、卡馬寧、斯列普尼奧夫、沃多皮亞諾夫和多羅寧。其中利亞皮傑夫斯基1次飛到極地,救出12名船員;莫洛科夫出動9次,救出39人;卡馬寧出動9次,救出34人;沃多皮亞諾夫出動3次,救出10人;斯列普尼奧夫出動1次,救出5人;多羅寧出動1次,救出2人……

    自己現在是安德烈,21歲,雖然是個只會修修最簡單機械的二級機械士,連機械師都還差兩級,可已經從莫洛科夫同志那學會了駕駛飛機,誰讓自己是梅斯施密特機場唯一的十年級畢業生,還是紅軍烈士的後代,政治可靠。在這個年代,民用航空的規定也不是非常嚴格,特別是像在楚科奇這樣的極地北極地區,可以師傅帶徒弟,到時到主管部門備個案就可以了,當然政治可靠是第一要素,因為楚科奇自治區對面隔著一道窄窄的白令海峽就是美國的阿拉斯加。而這個莫洛科夫應該就是那位未來的「蘇聯英雄」。

    「瓦西裡米哈伊洛維奇揚科夫老人,是你在幫助我嗎?」林俊想著。

    「伊萬組長,我沒事了,快帶我去看看莫洛科夫同志。」

    林俊從床上跳了起來,身邊的人立刻幫他披上了大衣套上靴子,出了大門。

    天已經放晴,應該是早晨,只是好冷!林俊感覺起碼有零下20多度。機場不大,泥土的跑道,現在上面有一層被凍得硬邦邦的積雪,遠處停著一架雪橇式起落架的老式的雙翼機,看樣子可能是圖波列夫aht-3型。四周只有極少的幾顆白樺樹,這離北冰洋不遠了。

    機場醫務室很小,只有一張床位,所以林俊才會被放置在自己的宿舍裡。進了醫務室的門,就看到一個女醫生在為病床上的病人在清創。趟床上的那位三十多歲的大漢應該就是莫洛科夫了。現在他們都在看著林俊。

    林俊首先注意到是那位叫武金斯卡婭女醫生,這倒不是林俊主次不分,而是這位武金斯卡婭醫生實在是太美了。秀氣的瓜子臉,明亮的杏眼,應該還有一些亞洲人的血統,看她一眼就像把一個火盆放在你的額頭上,能把你的理智考干。在這種女人面前,一般的男人們幾秒種內就會變成傻瓜。

    還好林俊不是一般的男人。

    「你好,武金斯卡婭女醫生。莫洛科夫同志,我沒事了。請您介紹一下「切柳斯金」號的情況,我要去那。」

    「好,安德烈。伊萬,幫我去把航空圖拿一下。

    「安德烈,你現在的身體還不能承受長途飛行。」這位女醫生看來對自己的判斷是十分確定。

    林俊這次可以仔細打量這為位二十七八歲的女醫生,「謝謝關心,除了腦袋上多了個包,飛機沒給我留下什麼紀念。」

    「好樣的,安德烈!「切柳斯金」號現在還有好幾十位同志在浮冰上,傑日尼奧方面的飛機也已經動起來了,你要趕快,同志們沒有多少時間了!」莫洛科夫很高興自己培養出來的安德烈能這樣想。

    「安德烈,傑日尼奧方面打來電報說他們又救出了40多位同志,加上我們這裡莫洛科夫同志四趟救出的17位同志,現在還有四五十位同志在等待救援。」說話的是拿來航空圖的伊萬。

    時間不等人,林俊和躺在病床上的莫洛科夫研究起了路線,而伊萬吼叫著讓自己的手下去做飛行前的準備。

    當林俊全套馴鹿皮製飛行服出現在跑道上時,地勤人員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剛才他已經臨時加餐吃了頓燉馴鹿肉,為的是增加熱量。現在感覺自己精神百倍。

    圖波列夫aht-3型是30年代初,由圖波列夫設計的雙翼小型運輸機,是座艙半敞開式的縱列三座式飛機,駕駛員位置在最前面,非常的原始。這次的航線距考察船失事處直線距離有700多公里,遠遠超出了它500公里的飛行半徑。為了減輕重量,地勤人員拆掉了飛機上所有不必要的裝備,連三個座椅都沒留下,只給駕駛員留下了個木質的臨時座椅,上面釘了塊御寒的獸皮。在後面兩個座位的位置上固定了大量的燃油桶和包裹,裡面裝的是飛機到目的地後再次加油的航空汽油,還有就是給堅持在浮冰上等待救援的船員們帶的食品、燃料和御寒衣物。飛機經過這麼一改裝後,只要卸掉貨物,後座的兩個位置硬可以塞進四個人,而且飛機後部還有一個小型的貨倉,也就是半個立方的樣子,到來必要的時刻也能塞進個小個子,但十分的危險,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使用。

    這次飛行最大的危險是沒有參照物,全程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與浮冰,700多公里的航程全靠幾個簡單的儀表和簡陋的羅盤來指示方向,一個不好就會迷航,一切困難只能靠飛行員自己去克服。

    林俊爬上座艙,伊萬遞給了自己兩個小壺,都用獸皮包著,「安德烈,裡面裝的伏特加和熱咖啡。記住,你一定要給我活著回來!「

    「是,伊萬大叔。」

    簡單熟悉了一下飛機,「真是簡單原始。」這是他的想法。但su-27sk都飛過了,這雙翼機是難不住自己的。

    剛要發動飛機,看到那位武金斯卡婭女醫生向著飛機跑來。

    「安德烈同志,把它塞懷裡,會讓你暖上一小時。」女醫生遞給了林俊一個包著絨布的鹽水瓶,應該裝的是熱水。

    「謝謝你,武金斯卡婭,我會活著回來的。」看來這位迷人的女醫生還是個熱心人。

    再次檢查了飛行裝備,林俊發動了飛機。在巨大牽引力的作用下,飛機緩緩向前滑行起來,速度越來越快。到了起飛速度,林俊一拉操縱桿,雙翼機騰空而起,向著西北方的楚科齊海飛去。

    時間已經過去了3個多小時,雙翼機在林俊的操縱下一直以每小時180公里的巡航速度飛行,按著莫洛科夫簡單標注出來的航線飛行著。林俊感覺從沒有這麼累過,就是以前第一次放單飛時也沒像現在這樣緊張。一切全靠簡單的儀表,海面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參照物,有的只是波濤翻滾的冰冷海水和大大小小的浮冰。時刻都要注視著儀表的變化,沒有導航,沒有地面指揮員的指揮,連個無線電都沒有,只能靠自己。

    冷!真的太冷了!

    越往北越冷,零下三十多度的環境裡,大風就像刀子一般切割著林俊的身體,雖然穿著全套的連體式抗寒飛行服,但林俊還是感覺自己就像是光著膀子在雪地裡乘涼。

    在剛才的3個多小時裡,林俊已經想了自己的事。自己是回不去了,家裡的事部隊會安頓好的,親人們也會理解,那本就是軍人最好的歸宿。而且現在自己就是著急也沒用。1934年,也不能回國,就是回了,誰會承認現在這個安德烈是中國人,別人一定會認為自己是發瘋了。只能安安心心的做安德烈了。

    在換飛行服時,林俊找了面鏡子好好的「認識」了一下現在的自己,一頭黑色的頭髮,深藍色的眼睛,身高估計有1米八多點,一身緊繃的肌肉。「是個不錯的皮囊!」——這時林俊給自己下的定義。

    盡量讓自己的身體放低,為的是能讓前擋風玻璃起的作用大些。油量表上顯示燃油已經消耗了一半多,最多還有一個小時就可以到目的地了。

    「老天保佑,讓我能找到他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