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十五章 安德烈最後的演習 文 / 血蝠

    第十五章安德烈最後的演習()

    1935年3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陶瓷廠接到了一項由中央執行委員會直接下達的生產任務,這在工廠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任務書和圖紙上標明的「絕密」字樣讓參與生產的所有人感覺到這批要求的特殊產品的重要性。

    在接到生產任務的當天,莫斯科陶瓷廠就組織了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同志成立了公關小組,幾個小時後就做出了詳細的生產安排,因為中央執行委員要求在半月內完成所有產品。

    在5天之後,工廠迎來了一群重要的客人。他們是由中央執行委員委員伏羅希洛夫帶隊的一群海軍與空軍軍官,還有來協助生產的軍工廠的同志,而林俊也在這群人中間。

    這次工廠到底要生產什麼重要的產品,讓這麼多人勞師重重?任務書和圖紙上標明的是體積與500公斤航空炸彈相似,但重量只有三分之一的「陶瓷」炸彈!當然,這炸彈是沒有引信的,裝藥是50公斤由莫斯科麵粉廠生產的二級麵粉。

    斯大林確定了海空軍對抗演習後,麻煩接踵而來。因為演習就是演習,攻擊成績只能是靠研判,有時很難讓人信服。而且到海空軍將領坐下召開聯繫會議時,又各自為演習中的研判方式爭吵不休。原因簡單,空軍要「炸」紅海軍的軍艦,那你的機群會有多少在攻擊前就被擊落,這個數量怎麼確定?還有留下的飛機會有多少炸彈落到紅海軍同志們的頭上?

    會議連續召開了8個小時,作為這次演習的空軍總指揮,林俊做出了重大讓步:研判中可以只認為40%的俯衝轟炸機飛抵目標上空。要知道,這是在戰列艦無航母伴隨的情況下、以自身編隊擊落60%的攻擊飛機為前提,應該說這在後來的戰爭中證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1935年的軍艦上的防空火炮數量,不是能和二戰後期的軍艦防空火力能比的。但為了讓一幫子老資格的海軍將領們輸的心服口服,林俊只能讓步。在攻擊機群總數上,林俊也做出了讓步,只以自方為兩艘大型航母的攻擊機群為標準,而在1935年,意味的是林俊手中有110架左右的俯衝轟炸機和與魚雷機,而能發起攻擊的飛機只有可憐的40多架。

    在接下來的會議裡,空軍和海軍又開始為到底能命中多少炸彈開始扯皮。這下子來視察會議情況的斯大林火了:「既然我們的海軍同志已經擊落了60%的敵機,那就讓所有在倉面上的同志都到進入船艙隱蔽,軍艦隻做規避動作,用沒有殺傷力的特製炸彈進行實彈轟炸!」

    可海軍的將領說:這還是會破壞一些軍艦上的薄弱環節。

    「砸壞了一些盤盤罐罐,那就到船廠修理。修理費用由中央執行委員會特批!」斯大林一錘定音。

    會議最後確定,「炸彈」使用陶瓷殼,裝藥用醒目的麵粉。

    空軍同志反應:最新式的輕型俯衝轟炸機要要明年才能投入使用,這次是否可以用伊—16代替。

    雖然海軍方面有意見,但斯大林還是同意了空軍方面的提議。斯大林指出的原因很簡單:這次的演習是模擬3到5年後的戰爭做準備,到時我們將會有性能非常好的俯衝轟炸機,這個海軍方面的同志也十分清楚,因為你們也有航空兵,也瞭解我們飛機的研製情況。而且航母就是立刻開始研製,最快也要幾年之後才會裝備紅海軍,用高速的伊—16代替現有的俯衝轟炸機是可以的。並且伊—16原本就可以當作輕型俯衝轟炸機使用,我們就造一些重量不到標準、體積差不多的「500」公斤陶瓷炸彈模擬。

    當然,對於這次的聯繫會議和上次的林俊做的關於改進軍隊建設方向的會議內容,都被定為了一級絕密。而演習的全過程也是絕密,絕對不能讓它國的間諜偵測到——這是斯大林做出的決定。

    「好了,同志們,各自去準備吧。到時我將和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其他同志一起到艦隊觀摩演習。」

    「不好意思了,海軍同志們,你們都會成「白老鼠」的,一定非常的白!」林俊非常的高興,心裡想著。

    接下來的時間,空軍和海軍的將領們都忙的團團轉。

    海軍方面,對將要參加演習的軍艦來了個「大改裝」:把一些不是非常重要、又結構脆弱的突出零件都拆除,還在所有艦艇鋼板薄弱的地方鋪上了沙袋,防止在「陶瓷」炸彈的攻擊下發生意外。

    而空軍方面,各航空兵師的領導們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把自己手下最好的飛行員都暫時借給了林俊。一個星期後,林俊和其他100多名飛行員趕到了摩爾曼斯克,而從飛機製造廠直接運來了改進後的伊—16。所有人開始進行大強度的攻擊航行目標訓練。在演習的日期前3天,林俊決定了43位將和自己一起發起攻擊的飛行員,而作為自己僚機的就是安德盧普夫。其他的60多架飛機不掛彈飛行。

    對於飛機型號的配置,林俊耍了個小聰明:雖然明知道完全用俯衝轟炸機對於戰列艦的實際攻擊效果並不會非常好,但為了視覺效果好一些,決定使用清一色的伊—16。

    1935年4月16號上午,斯大林和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們到達摩爾曼斯克,登上了北方艦隊的旗艦「馬拉」號戰列艦。隨後,「馬拉」號、「伏龍芝」號戰列艦在20多艘護航艦隻的伴隨下,駛出港口前往預定海域。

    下午2點的摩爾曼斯克機場上,110架伊—16戰鬥機都已經啟動了發動機,以雙機起飛的方式同時從三條跑道起飛,在空中編隊完畢後向巴倫支海飛去。

    3500米的空中,林俊駕駛的001號機一直飛在最前面,保持在240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平穩的帶領機群飛向目的地。

    「希望這是自己最後一次演習,從明年開始世界不會再平靜了。」林俊在想。

    一個小時後,通話器裡傳來先期派出的偵測機的報告,他們已經發現了艦隊。將目標方位通知了自己編隊的各中隊長,整整9個中隊的飛機分成了3個機群,按照預定的方案分散開,各自選擇了自己的航線,越飛越遠。

    10多分鐘後,林俊已經發現下面海面上1點鐘方向的艦隊,距離30多公里。

    「全體注意,按照預定計劃,配合機隊距敵五千米退出,攻擊機隊發動攻擊!」

    這時,海面上的艦隊也已經發現了空中的機群,警報器裡傳來淒烈的防空警報聲。與平時的演習不同,所有防空火炮戰位人員不是各就各位,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了船艙。

    全艦隊開始s形防空機動。

    「馬拉」號裝甲艦橋指揮室裡的斯大林正在用大型雙筒望遠鏡,透過厚重的防彈觀察窗觀察著「敵機「來襲方向。

    「奇怪,怎麼機群這麼小,不到50架,安德烈在搞什麼?」斯大林覺得有些奇怪。

    這時,從艦內通話器裡傳來防空觀察哨的聲音:「敵機方位12點鐘位置,距離5000,高度3000。判定擊落飛機已經回航。」

    指揮室裡的海軍將領們都非常緊張,因為被人「砸」又不能還手的感覺絕對不好受。但他們也清楚,60%的「擊落率」已經很高了,下面只能指望各艦長的操艦能力了。

    突然,通話器又傳來:「6點方向,敵機向我艦俯衝!」聲音十分緊張和意外。因為那是太陽的方向,「敵機」借助了陽光的掩護呼嘯而下。

    林俊在制定攻擊方案時,就將44架飛機分成了3個攻擊集群,只分出3個雙機編隊攻擊輔助艦隻,給兩艘戰列艦各自準備18架飛機「照顧」。而攻擊戰列艦的飛機又各自從三個不同的方向攻擊。

    現在林俊的目標就是旗艦「馬拉」號。為了保證投彈的命中率,林俊選擇了70度的俯衝角,從3000米的進入高度向下面的「馬拉」號直撲下去。在林俊身後,安德盧普夫也採取了和林俊一樣的俯衝角。

    飛機發出淒厲的聲音,隨著速度越來越快,高速氣流發出的嘶叫聲也越來越想,這強烈的刺激著飛行員的神經。林俊感覺自己腎上腺素的分泌量狂增,這讓他感覺十分興奮。

    紅色高度警告燈閃了起來,這告訴飛行員,飛機已經低於1000米的投彈規定高度。林俊沒有理會,還是繼續俯衝,牢牢的將瞄準十字光環套在「馬拉」號的艦身中部。

    高度差不多只有300時,林俊狠狠按下了投彈按鈕,固定在機腹下的陶瓷炸彈脫離機體,呼嘯而下。猛的往上拉操縱桿,將油門加至最大,巨大的過載將林俊身體死死的壓在座椅上,伊—16緩緩的抬起了機頭,在距「馬拉」號桅桿只有幾十米的地方飛機被拉了起來。這時林俊用餘光看到後面的安德盧普夫也剛剛抬起了機頭,

    「好樣的!」林俊在心理對安德盧普夫說。要知道當時沒幾個飛行員敢在這麼低的高度投彈。

    林俊不知道,剛才「馬拉」號裝甲艦橋裡的人已經被他嚇了一大跳!這兩架俯衝到300高度才投彈的飛機也好好考驗了一下他們的神經承受力。而且他們是看著兩個白白的「炸彈」飛速的砸向軍艦,直接命中2號炮塔和艦橋下部位置,發出「脆響」,同時騰起一片白霧,將軍艦整個前部包圍起來。

    在前後不到5分鐘時間內,發起攻擊的攻擊的所有飛機都投彈完畢。投下的44枚「炸彈」命中了25枚,其它都近失。其中「馬拉」號被命中了12枚,「伏龍芝」號命中10枚,其它的3枚砸在了一艘倒霉的巡洋艦上,因為那6位飛行員都盯上了這第三塊「肥肉」。有意思的是,那艘「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的艦長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海軍元帥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10分鐘後,林俊駕機平飛過艦隊上空。

    「呵呵,要是換成真傢伙,你們還有戰鬥力我就把名字倒著寫!」看到下面「白花花」的幾艘主力艦,林俊真想哈哈大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