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八十六章 壯觀的編隊 文 / 血蝠

    第八十六章壯觀的編隊

    第二天的「家庭聚餐」讓孔祥熙再次得到了「友好「的信號,但也只是這樣而已,因為林俊還不能「自作主張」的替蘇維埃做出決定。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現在的老孔和林俊的關係就差「斬雞頭燒黃紙」了,而那位宋靄玲也把武金斯卡婭當作自己的小妹一般。

    「安德烈,今天分別之後不知何日才能相聚,為兄代表國民政府邀請你在方便時訪問中國,到時可讓為兄盡地主之誼。」

    「孔院長客氣了,但有機會小弟一定會到南京叨擾。」

    分別時孔祥熙和林俊緊緊握手,只不過兩人對於政治利益的小算盤還是有所不同,但在私人交情上倒還是比較「真誠」。而這邊宋靄玲也是緊緊握著武金斯卡婭的手,如同姐妹一般不忍放手。

    「卡婭,要有機會一定要和安德烈一起到中國來看看,大姐在中國等你,到時候大姐帶你看看美麗的中國風光。」

    「宋大姐,一定會有機會的,我一定會到中國來看看。」

    「老孔,從這幾天和安德烈的接觸上看,一旦我們和日本人爆發全面戰爭,蘇聯可能會是我們最大的助力。」在回使館的車上宋靄玲對丈夫說。

    「錯不了,從安德烈的態度和他對中國的友好程度看,蘇聯人絕對不會坐視日本全面侵略中國。更重要的是這個安德烈對中國有著真摯的好感。而從最新得到的消息分析,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蘇聯最高決策層的決定,不管是從國家利益還是私人感情出發,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雖然沒有實質性的外交結果,但只要向蘇聯方面提出正式地外交方面的措施,一定會從他們那得到援助。」

    宋靄玲看得出來丈夫心情不錯,「真沒想到。這次來英國是西邊不亮東邊亮,看來老蔣的決策也要改改了。」

    孔祥熙知道妻子的意思是老蔣屢遭敗績、玩得糟糕透頂的「以夷制夷」的把戲,一心想著歐美接入,結果就像是這次英國之行,如果沒有那個安德烈,那根本就是「徒勞無功」。

    「他是不到山窮水儘是不會改了!」

    5月14日一早,林俊一行人坐上汽車前往英國最大的軍港樸次茅斯港,他們將在這裡換乘交通艇。前往停泊在樸次茅斯港外西側最南端的吉爾基克角以南斯皮特黑德灣(現在也別譯為「斯彼特海德灣」)地「馬拉「號戰列艦。

    離駐泊地還有很遠時,站在交通艇前甲板的林俊看到這片長14海里寬4海里的近岸錨地已經停滿了各種戰艦,景象蔚為壯觀。

    參加閱艦式的戰艦大部分是英國的戰艦,還有部分是世界各國派往英國參加閱艦式的軍艦,而所有戰艦都是按照艦型和國籍(英聯邦國家與非英聯邦國家)分列駐泊。當時的蘇聯還「剛剛重返世界海軍強國」,沒幾條大型軍艦,所以錨地中的這些戰艦讓林俊大開眼界。

    就這一會功夫,他已經認出了錨地中地幾艘「二戰名艦」。比如剛剛經過的「最後的戰巡」——「胡德」號和兩艘模樣奇怪的納爾遜級戰列艦。

    「馬拉」號停泊在「外國大型軍艦陣列」,而在林俊看來,英國人安排的泊位不知道是「故意」還是「巧合」,「馬拉」號被「包圍」了——在它右舷後側500米處是德國地『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而左舷600米距離上的是日本的「足柄」號巡洋艦。

    從舷梯登上「馬拉」號的林俊受到了全體艦員地列隊歡迎——以他現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這次觀禮英王加冕「特使「的身份當然能夠「享受」這個待遇。在一上前甲板,林俊就見到了歡迎他的紅海軍司令員奧爾洛夫同志。司令員同志看上去身體有些糟糕。但精神不錯。

    站在戰列艦甲板上的感覺在其它軍艦上是無法感覺到的,這才是「鐵甲巨艦、鐵與血」的意境!站在這裡,林俊真實的感覺到「大艦巨炮」主義最堅固的後盾是什麼!——這就是霸氣!海上霸王地氣度!這樣的氣度只有戰列艦才有!

    一頓「寒暄」過後眾人進入了「馬拉」號的司令部會議室。

    林俊與奧爾洛夫和那位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伊薩科夫也算是老朋友,坐下後大家的話題並不是非常嚴肅。

    「奧爾洛夫同志。您的身體怎麼樣了?」

    「還行,基本已經恢復。這次幸好有安德烈同志在,要不我的責任就大了。」奧爾洛夫說的倒也是實話,這次他病倒如果沒有一個「頂得上去」地同志臨時接任「特使」地職務,他的「錯誤」就麻煩大了。還好,到目前為止,這次地出訪還算是成功的,特別是「馬拉」號帶來的影響讓這位海軍司令是「痛並快樂著」。

    簡單的碰頭會後。林俊和代表團成員在伊薩科夫和「馬拉」號艦長拉夫琴科的陪同下參觀了戰艦。

    「伊薩科夫同志,我看我們艦上的防空火炮是錨地裡所有軍艦上最多的。」在裝甲艦橋裡林俊說。

    「這都是最近兩年新增加的。上次您把我們海軍的所有戰列艦「炸了個稀巴爛」後,紅海軍所有的大中型軍艦都加裝了大量防空火炮。在這點上,您是為紅海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這次集結在這的各國大型軍艦的外形看,現在其它國家還都沒有這個意識。」

    「那他們看到馬拉號的情況後會不會引起什麼警覺?」林俊說的是他有所擔心的:要是一次「拋頭露面」就讓其它國家「學了去」就有些不值了。

    「我看不會,各個國家的海軍高層還抱著戰列艦為中心的思想不放,沒有切身的體會是不會有大動作地。」

    林俊走到艦橋外的平台上,可以看到英聯邦的艦隊中心縱列是一字排列的11艘戰列艦。而「鷹」、「暴怒」、競技神」、「勇敢」和「光榮」號這五艘航母的縱列還不過是戰列艦的陪襯。

    「伊薩科夫。你看,英國的皇家海軍已經沒落的。想當年這裡可是同時集結過他們59艘戰列艦和戰巡。那時這些英國人是何等地風光和霸氣。」

    「您是說1914年7月進行的那次為一戰動員的閱艦式?」

    「是的。當時那些戰列艦和戰巡絕對是大洋的霸主,可惜,建造它們也足以耗盡國家的財富。我們現在是在有限度的建造新式戰列艦,它實在是太昂貴了。連當初的「日不落帝國」也被這些鋼鐵地戰爭機器耗盡了財富,我們還承受不建設太大規模艦隊的巨大消耗。「林俊是看到應該在休息的奧爾洛夫也到了平台上才發表的這番「高論」。

    「呵呵,安德烈同志的觀點總是有理。」奧爾洛夫說。作為紅海軍地司令員,他當然是希望「自己」的艦隊「越大越好」,但蘇維埃的現狀又不得不讓他變得「現實」。

    「奧爾洛夫同志。我覺得英國人的閱艦式最有意思地方地是:今天在一個錨地停泊的戰艦,到了明天也許會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海戰。」

    「是很有意思。記得11年的那次英國的閱艦式上停泊在到訪的德國「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邊上的是英國的「不屈」號戰列巡洋艦,而在16年地日德蘭海戰裡,就是「馮-德-坦恩」號把「不屈」號送進了海底。」奧爾洛夫說的有些感慨。

    「用句比較貼切的話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您看,我們後面的就是德國的『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一戰結束還不到20年,它還是來了。但也許幾年後,停在這裡的戰艦又會刀兵相向。「

    歷史上『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就是在激戰後被三艘英國地巡洋艦堵在了南美地港口裡自沉的。林俊想不起來是哪三艘巡洋艦,但估計現在它們也可能就在這片海域。而那邊地「足柄」號也是在1945年6月8日,在班加島北岸被英國潛艇特倫強特號(也有譯成「鋒利」號的)擊沉的。

    「這絕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林俊想。

    「安德烈同志,以後的海戰,用你的理論來解釋就是航空兵的天下。」

    「呵呵。這麼多的軍艦,在飛行員的眼力就是最好的攻擊目標,同志們看著都眼饞。對了,奧爾洛夫同志。我們的戰列艦和航母的建造進度怎麼樣了?」

    奧爾洛夫示意附近的「閒雜人等」都進入艦橋。

    「「蘇聯號」和「紅色烏克蘭號」的建造進度非常快,我們已經解決了動力問題,而艦炮的生產也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新式的406毫米艦炮已經試製成功樣炮,估計到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批量生產,新式戰列艦最晚到1940年絕對能夠服役。而從保密部門反映的情況看,那些西方的帝國主義國家還不知道我們在建造研製新式戰列艦。」

    「北德文斯克可是個好地方,保密容易。」林俊說:「在敖德薩的「基洛夫」號和189廠的「俄羅斯」號怎麼樣了?」說實話。航母的建造才是林俊最關心的。

    「比戰列艦的建造還順,只是已經有其它國家知道它們的建造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保密,不讓他們探知到航母的技術參數。」

    「可惜呀,我們沒有第二個北德文斯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