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章 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文 / 血蝠

    第一百三十章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謝爾蓋率領的24架伊16戰鬥機如期抵達南京大校廠。

    剛下座機的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格裡采韋茨就遭到了兩個老上級的熱烈歡迎——標準的兩個俄羅斯熊抱!

    「安德烈同志、安德盧普夫同志,蘭州支援部隊共24名飛行員前來報到,領隊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格裡采韋茨。」

    熊抱過後,謝爾蓋按照慣例向兩人報到。

    「我接受你們的指揮權。」既然謝爾蓋照章辦事,林俊也得意思一下。

    「謝爾蓋,怎麼會是你帶隊?你不是在莫斯科嗎?」雖然在電報中已經知道他會來,但安德盧普夫還是想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按照空軍部長阿爾克斯尼斯同志的命令,原本是要我到蘭州暫時負責那裡的中國飛行員培訓,結果剛到兩天就接到了新的命令。」

    一看林俊和安德盧普夫的臉色有異,「原來命令裡只是要我在蘭州工作三個月,因為蘭州急需有經驗的指揮官,然後就轉道前往遠東擔任那裡的戰鬥機部隊的航空兵團長,這次不過是將去遠東的時間暫時推後幾個月。

    謝爾蓋的話讓林俊兩人打消了疑慮:斯大林將林俊原來在西班牙的手下大部調回莫斯科是要給予重任,而不是再派出國作戰。謝爾蓋如果只是前往中國,那林俊倒要好好問一問亞歷山大莫斯科是否出現了最新情況。

    「安德烈同志,這次我帶來的飛行員都是經驗豐富的戰鬥機教員,個個都是老手,比得上我們在西班牙時的第一戰鬥機大隊。」

    拍了拍謝爾蓋的肩膀,林俊轉身對列隊的飛行員說:「同志們,歡迎你們來南京。小日本的部隊距離機場不到120公里,而它們地飛機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戰區上空。我和安德盧普夫同志大家都應該認識。而我們兩個和你們的領隊謝爾蓋同志在西班牙時就是一個戰鬥機大隊的戰友。在你們之前抵達南京的戰鬥機飛行員全部在空戰中擊落過敵機,包括我,在這裡有四名蘇聯英雄,我要告訴你們,援華航空隊中的第五個、第六個蘇聯英雄也許就是你們當中的某一人。為了蘇維埃的榮耀,我要求你們:狠狠打擊日本法西斯軍隊!打垮它們!消滅它們!用法西斯的屍體來證明你們是全世界最好地戰鬥機飛行員!」

    「為蘇聯服務!」23名飛行員回答林俊的是氣勢如虹的呼喊。

    「蘭德斯科奇,把準備的東西拿來。」

    「是,安德烈同志。」

    蘭德斯科奇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個大托盤。上面擺放著的是二十四柄鸚鵡劍。

    林俊親自將鸚鵡劍交到每個飛行員手中,「這是國民黨空軍贈送的鸚鵡劍,是友軍飛行員的標準配劍。我將它發給你們是要告訴你們:我們來這裡不僅是為蘇維埃地榮耀而戰,也是為國際主義而戰,是為善良的中國人民而戰。」

    歡迎儀式後,中隊長以上軍官還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

    「大隊長,有件事要單獨向你匯報。」謝爾蓋在會後找到林俊。

    林俊將他帶到自己的辦公室,「什麼事?「

    「莫斯科的301工廠在10月份試製成功一種新式地戰鬥機。按照阿爾克斯尼斯同志的命令我也參加了試飛工作,它的性能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現在還是實驗型號,但性能已完全凌駕於我們現有地任何一種戰鬥機。」

    「是拉沃契金設計局的嗎?」

    「是的,我們把它暫時稱為i-22型試驗機,在我來離開莫斯科之前還只有兩架原型機。安德烈同志。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一架全部由木頭做機身的飛機竟然最大速度超過了600公里,而且水平機動性還優於伊16。」

    一回想駕駛i-22的感覺,謝爾蓋就感覺帶勁。「設計師同志真是天才,這比我們在西班牙遇到過的那些禿鷹們最好的109還要出色。來中國前阿爾克斯尼斯同志要我將這個消息單獨告訴你,現在那種新式飛機還屬於最高機密,但估計到明年年初就能投入批量生產。」

    「那你還來南京?」

    知道這樣機密的飛行員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出國地,萬一落入敵手就麻煩了,所以林俊有這麼一問。

    「原來沒打算讓我來南京,這不是需要最好的飛行員嘛,莫斯科估計也就沒考慮這麼多。」謝爾蓋知道林俊話裡的意思。

    「我看是阿爾克斯尼斯自作主張。」林俊想。「拉沃契金、戈爾布諾夫和古德科夫的速度還真快,很快蘇維埃就會有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裝備部隊了。不知道米格和雅克什麼時候會出來?」

    其實對於蘇聯的航空裝備,林俊還有一個擔憂,那就是所有自己已知的飛機型號都不適合作為艦載機,紅海軍應該已經注意到這點,應該不會讓自己的艦隊航母服役時還裝備著臨時改裝上艦地伊15。

    得到支援地林俊將所有戰鬥機重新編組為四個戰鬥機中隊,新到飛行員加緊熟悉地形,準備與日本空軍在南京上空決一死戰。

    17日。日軍向第一道「國防線」發動全面進攻。當天即突破守軍一線陣地。陳誠命令部隊撤至常熟、興隆鎮、福山一線。18日,守軍與日軍再次發生激戰。經過兩天血戰,暫時擊退日軍,戰況暫時進入膠著。

    21日上午,日軍以第三師團一部渡過陽澄湖進攻蘇州,並以猛烈炮火為前導,集中兵力以第十三、第十六師團和重籐支隊向常熟、福山方向再次發動進攻。激戰至下午三點,守軍被迫向無錫、江陰一線撤退。

    24日,日軍第九、第十一、第十六師團以多路進攻的方式進攻無錫方向。當天林俊派出地12架sb-2轟炸機與護航的12架伊16戰鬥機空襲進攻蘇州方向的日軍地面部隊。在返航過程中發現太湖沿岸有大量日軍部隊,而湖面上出現大批汽艇駁船。

    指揮這次出擊的基達林斯基果斷命令轟炸機部隊繼續返航,而12架伊16在新上任的戰鬥機第一中隊中隊長薩沙地指揮下,對湖面上的日軍汽艇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反覆掃射,一時間太湖上到處都是被擊沉的日軍汽艇駁船上落水的日軍屍首,湖水一片血紅。

    12架戰鬥機在日軍戰鬥機趕到之前返回南京,尾隨追擊的16架日軍96艦戰,在句容上空與嚴陣以待的24架中蘇戰鬥機遭遇。日機在被擊落7架後主動撤退,蘇軍一架伊16迫降在句容機場,飛行員受傷。

    乘坐汽艇的是打算渡過太湖向常州迂迴,企圖對無錫形成合圍地日軍秋山支隊。結果迂迴目的沒達成,反而在湖面上成了蘇軍戰鬥機最好的靶子,日軍損失超過500人,很多都是汽艇被機槍擊穿船殼落水後給淹死的。

    28日,無錫淪陷。擔任左翼軍總司令的陳誠不得不命令部隊主力向浙、皖山區撤退。而日軍乘勝以第十一、十三師團向江陰方向實施進攻。

    江陰是長江與南京的大門。地勢險要,江面僅寬兩公里。國民黨軍已在這裡自沉了28艘裝滿石頭的舊軍艦和商船堵塞航道,防止日軍艦艇沿江而上。江陰要塞作為長江的一道「大鎖」,共有東山、西山、黃山、肖山、鵝山等八處炮台,共部署了37門岸防炮。其中有部分是從德國購買地最新式88毫米與150毫米加農炮。

    江陰要塞司令許康在戰前動員大會上以「一定要與江陰要塞共存亡!」的口號激勵要塞守軍,決心誓死守衛長江咽喉。

    蔣介石也知道江陰的重要,命令由衛戍長官部副司令長官兼江防軍總司令劉興坐鎮江陰,統一指揮作戰。

    守衛江陰地區的主力除了要塞守衛部隊外。還有第一零三師、第一一二師,而在江北天生港駐守的是第一一一師。這些部隊都是齊裝滿員地生力軍,鬥志高昂,準備在江陰一線與日軍決一死戰。

    在無錫淪陷當天,最後一批提前撤離南京的援華航空隊人員與物資從朝天門碼頭上船,武金斯卡婭也同船前往南昌。

    11月30日上午,日軍在長江下遊軍艦炮擊的支援下,開始進攻江陰地區。坐鎮大校廠的林俊派出24架轟炸機前往支援,但護航戰鬥機只派出12架,其餘40架戰鬥機在機場一級戒備,隨時準備與日本空軍進行決戰。

    上午9時,波留寧中隊以2000米高度成功轟炸駐泊於江陰下游長江江面地日艦編隊,基達林斯基率領的二中隊將進攻一零三師外圍陣地的的日軍第十三師團炸得人仰馬翻。

    這將是蘇聯援華航空隊轟炸機大隊最後一次從大校廠出擊,機場庫存的航彈已全部消耗完畢,而林俊也已命令運輸機部隊不再向南京空運補給。而是將物資屯留南昌與武漢機場。

    9點三刻。出擊飛機全體安全返回南京上空,按照前期制定方案。基達林斯基率領轟炸機編隊不做停留,單獨直飛南昌機場。這樣大校廠只留下20架轟炸機作為最後撤退的運輸機。

    中午十點,接到常州守軍報告:空中出現大批日機編隊,航向南京城。

    「同志們,記得9月11號的勝利嗎?!」

    在出擊前林俊問手下的飛行員。

    「我們記得,安德烈同志!」蘇軍飛行員做出了響亮地回答。

    「那好,就讓今天成為第二個9月11號!全體出發!」

    經過翻譯,中方飛行員也知道了林俊說的是什麼,人人熱血沸騰!156比10,中蘇飛行員曾經並肩作戰獲得的輝煌戰績必將再次在南京上空再次上演。

    自從西班牙返回蘇聯後,謝爾蓋還是第一次參加實戰,這讓這位在西班牙擊落24架敵機的王牌興奮不已。榮譽那是次要的——他已經是蘇聯英雄。在老上司的指揮下再次參戰是他最大的「快樂」!用敵人地鮮血才能證明自己存在地價值——這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格裡采韋茨地人生信條。

    日軍這次出動的第一波飛機是清一色戰鬥機,日軍第一、第二航空戰隊傾巢而出:如今地面戰勝利在望,南京就在眼前,但日軍海陸航空兵都還背負著一個巨大地恥辱包袱——它們就沒在空戰中徹底擊敗過對手,反而被中蘇飛行員聯手擊敗過多次,而且次次都是慘敗。

    自從蘇聯航空隊抵達南京,日軍的飛機就再沒能力出現在南京城上空,這樣的恥辱必須在南京城上洗刷——統一指揮兩個戰隊的日軍航空兵指揮官掘江六郎瘋了。它要部隊在中蘇空軍撤離南京前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而不是靠步兵施捨的勝利。

    但掘江六郎還是錯誤的估計了中蘇聯軍的戰鬥力和數量,它以為目前南京戰鬥機數量至多30架,而它手頭能用的所有型號戰鬥機加起來有50餘架,它有信心擊潰對手,在地面部隊佔領南京前取得南京的制空權。

    可惜它錯了,林俊的52架各式戰鬥機正嚴陣以待,準備迎頭痛擊日軍戰鬥機編隊。

    雙方機型都是拼湊的「雜牌軍」:林俊有伊16、伊15和霍克三型;日軍有96艦戰、95艦戰、ki-10和少量地90式戰鬥機。相對來說日軍戰鬥機性能更參差不齊。雖然日軍飛行員復仇心切,但素質明顯不如中蘇聯軍:林俊手裡的除了那批「教員」以外可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老鳥,個個手頭有幾架戰績,有些都已經可以上升至「空中屠夫」的層次,比如那個普羅科菲耶夫和謝爾蓋。而那些「教員」也不是什麼新手。不然也不會被派往蘭州做教官。

    來勢洶洶的日軍編隊選擇地交戰區域處於國民黨守軍控制範圍內,雖然一周以後可能會被日軍佔領,但現在還是自己的底盤,中蘇聯軍佔有心理上的優勢——還沒打。掘江六郎的復仇計劃就已經注定是輸定地!

    樂以琴和李桂丹駕駛兩架伊15做為10架霍克的領隊機,因為他們的座機上裝備了電台,能接收大校廠的指令。12名中方飛行員都是數次空戰後留下的精英,包括劉粹剛在內,「三大金剛」都做好了與日機決一死戰的決心。

    半月前林俊「贈機」的舉動另包括樂以琴和李桂丹在內的所有中方飛行員熱血沸騰,他們切切實實地感覺到蘇聯援華航空隊是將他們當作自己人。樂以琴和李桂丹憑著豐富的駕機經驗,只用了幾個起落就已經能熟練駕駛伊15,雖然還比不上原來的霍克般得心應手。但參加空戰不成問題。

    「中國中隊」單獨編為一組,他們在空戰中的主要任務是和伊15一起與日機進行纏鬥,而那些高速的96艦戰將有蘇軍的伊16去對付。

    10點一刻,雙方機群在句容上空遭遇。

    一直都在爬升的34架伊16從4500米高度向日軍機群極速俯衝,力求打亂日機編隊,而霍克與伊15從稍低高度接近日機編隊。

    謝爾蓋駕機一馬當先,從300米外就對著迎上來的96艦載編隊四管齊射。雙方編隊以接近800公里地相對速度一掠而過。沒去注意是否集中目標,向左上方一擺操縱桿。調轉機頭。

    看到下方機群以處於混戰。而對迎上來地日軍戰鬥機飛行員顯然跟不上自己的節奏,謝爾蓋一壓機頭。對著一架雙翼地日軍戰鬥機俯衝過去。

    日機陷於同機動性良好的伊15與霍克纏鬥,而96艦戰的垂直機動性顯然不如伊16三型,衝到高空的日軍單翼戰鬥機還無法返回戰團。

    謝爾蓋的技術不是蓋的,歷史上他曾經在西班牙與諾門坎戰役中個人擊落敵機四十二架,集體擊落7架,如果不是因為遭遇意外遇難,很有可能在衛國戰爭中取得比杜日闊布更輝煌的戰績。

    幾秒鐘的差距就能決定很多事,謝爾蓋將瞄準器中的圓環牢牢將眼前的日機套住,狠狠按下機槍發射鈕,兩行清晰的彈道擊中日機,打得它發動機冒煙。

    沒有時間注意它是否墜落,從餘光中看到日軍單翼戰鬥機下來了!一推操縱桿,伊16高速俯衝,擺脫後面日機的追擊,等到謝爾蓋一個乾淨利落的上s型反身該平時,後面的那架日機正在全身冒火,顯然是有其他的己方飛行員剛剛採用了自己的戰術——高速突擊,俯衝脫離。

    普羅科菲耶夫今天有些運氣不好,在第一次對沖中自己的座機機翼被擊中,幸好沒有大問題,但等到他衝過編隊高速脫離簡單的查看了座機情況,再調轉機頭後發現:前面的大混戰已經基本是兩架己方飛機纏著一架日機群追猛打——就這短短的一分多鐘功夫,勝負已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