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章 學習計劃與不可逾越的大山 文 / 血蝠

    第一百五十章學習計劃與不可逾越的大山

    2月26日,林俊幾人轉道喀山前往此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哈爾科夫,中途他們還將在奔薩市轉一回車,最快要到3月1號才能抵達烏克蘭。

    在10天的時間裡一行人以極高的工作效率完成了前段的視察,在彼爾姆敲定了1938式122毫米榴彈炮的批量生產計劃,視察了伊熱夫斯克的輕武器生產和研製情況,並留下了那份超越時代的設計圖紙——林俊得到的答覆是最晚3個月就能得到樣槍。

    照理這樣一隻自動步槍就是有全套的設計圖紙,估計也需要六個月左右才能完成從模具製造、工藝實驗、設備改進直至樣槍出爐這一系列程序,但伊熱夫斯克的同志們很有信心來創造一項記錄。同志們這麼有信心,最高興的當然是林俊:再三要求保證槍支的質量後,林俊滿意的離開了「槍城」。

    俄羅斯的冬季還有個幾十天,但烏克蘭的春天來的會相對早些,林俊幾個得加緊時間,不然陷在俄羅斯泥濘季節的污泥裡可不好玩,雖然東歐平原的鐵路將遭受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林俊討厭在滿地爛泥的時候還呆在遠離莫斯科的地方。

    去年完成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在烏拉爾地區建立和擴建了大量的重要工業基地,去年視察時林俊主要瞭解的是烏拉爾東麓的工業佈局,這幾天烏拉爾西麓工業聚集區的視察讓他心中更加有底——這樣的戰略縱深建設是高明的不能再高明的佈局!

    中午時分,餐車。

    十幾天的行程對四人的體力是種煎熬,因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地時間都耗費在坐車的過程中,還好大家都是年輕人,除了有些乏味外沒什麼不舒服。但相比幾個參謀,林俊還有一個煩惱——雖然各處都是以最有本地特色的佳餚招待,這樣既不會讓視察的領導認為浪費。有顯得熱情,但每週基本都會做幾回中國菜的林俊已經有些不舒服。

    餐車裡的鮭魚很美味,三個參謀吃的很愉快,但拿著叉子的林俊在想:要是來個紅燒鮭魚味道不知如何?

    見過有人做過紅燒鮭魚嗎?估計沒有!

    「大蒜、生薑、鹽、醬油,再來點味精。」腦子裡盤算著配料,「見鬼,老子上哪去找大蒜?!」

    這個季節地俄羅斯能找到大蒜頭,但大蒜葉子那是想都別想!這年月可沒什麼蔬菜溫室大棚。

    身處高位找點樂子是每個人都會去做的事。就像幾十年後的所謂上班族週末出遊一樣,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有不同的放鬆方式:伏羅希諾夫喜歡看歌劇和舞蹈演出,而布瓊尼以騎馬為樂,林俊放鬆的其中一項就是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要是永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人生就太沒樂趣了,兩世為人的林俊比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只不過現在留給廚房地時間越來越少,因為戰爭越來越近,逼著自己放棄所有的愛好,熟知歷史走向的林俊比那些元帥和政治家們更早的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1936年時自己能在一個小時裡就報銷自己指揮地一個團。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立下了赫赫戰功,但都是單軍種的功績,將來的蘇德戰爭那是地面戰說了算,空軍不過是個配合附屬,就如同未來的蘇聯空軍主帥地位不如蘇聯大將。因為大將是諸兵種合成部隊首長。前世地親人們教授過林俊的最大規模戰役指揮也就是師一級作戰,而且還完全是單方面口述那種——林俊根本就沒有系統的受過陸軍地面部隊作戰指揮教育,要是不開飛機,在陸地上實際指揮能力甚至還不如一個中士班長!

    林俊知道自己這個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弱點!斯大林培養他成為接班人。行政上的經驗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得到,人人都會當領導,但當作戰部隊的主官就不是混日子能混出個名堂的。戰功赫赫的將軍會因為軍事判斷和指揮上地誤判而導致不可逆轉的失敗,沒有實際指揮經驗和能力的將領到了那時一定輸的更慘。

    將來戰爭爆發,林俊不認為斯大林會將自己一直放在莫斯科出謀劃策或只是指揮空軍,斯大林想要的是一個戰功凌駕於任何軍官之上的安德烈,而不是只會一項能力的安德烈。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林俊可不想成為德米特裡-格裡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大將(1941衛國戰爭爆發時任西部特別軍區司令,曾經與朱可夫齊名。被斯大林寄予厚望,卻在指揮部隊時缺乏應有的堅定性和主動精神,導致西方面軍在戰爭初期遭受巨大損失,1941年7月28日被槍斃。)那樣地庸才和倒霉蛋。

    現在自己所做地一切換成是一般軍官,足以讓自己風風光光的活上一世,連子孫都能因為自己地功績收益,但安德烈卻不行,命運注定他不能止步不前。雖然也沒想過在未來的戰爭中將朱可夫這樣的超級帥才比下去。但至少要過得去。不能像巴甫洛夫那樣手足無措。作為一名指揮員必須要有足夠的指揮能力,雖然林俊能夠肯定到時能讓現在身處遠東和後勤為伍的圖哈切夫斯基來幫自己。甚至自己到哪他就會到哪,但這樣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要是到時只做自己的參謀長那實在是浪費了!能肯定圖哈切夫斯基會死心塌地的做自己的參謀長,但真到了那一刻,斯大林可能會把一個方面軍交與圖哈切夫斯基,他想拒絕都不可能!

    照現在情形發展下去,蘇維埃的裝備與作戰思想到1941年估計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因為有林俊在那如同救火隊一般忙羅,至少不會讓紅軍用錯誤的戰術去應付來自西方的突然襲擊,也不會讓莫斯科對戰爭毫無準備。但對個人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一刻來臨時自己就不會是個稱職的「救火隊員」了!——現在還能四處滅火,靠的是自己知道歷史和軍事方面的正確發展方向,但到了戰場上如果不是在空中,那林俊就是新兵膽子一個,軍事建設和作戰是兩碼事!

    解決方法只有一個——接受系統的軍事教育,到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視察結束後帶職進修是林俊想好的事,伏龍芝的高級軍官進修班每年都有,要是沒有時間接受兩年期的正規學習,還有半年期的速成班。這幾年自己做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在別人看來安德烈同志無所不能的,估計斯大林也是這麼想,可能他壓根沒有注意到安德烈除了那次短的嚇人的茹科夫學院學習經歷,安德烈根本就沒有接受過其它軍事教育!

    林俊這是有苦自己知!就是指揮空軍作戰,上輩子只是中隊長的他也就學習過最多怎樣指揮一個航空團,換在現在也就是個支隊長的料。雖然能超水平發揮指揮航空師級別的作戰(事實證明他有能力指揮上百架飛機的空戰),但到時候給他負責一個方面軍的航空兵、甚至成為未來的蘇聯空軍司令員,保不準到時候會能力不足出現錯誤。

    能力是鍛煉出來的,但心中沒底總是虛,這學校他是上定了!仗是打出來的,但林俊還沒有當赤腳將軍的自信,該學的地方還是要學。

    衛國戰爭前紅軍在部隊建設中出現了暫時性的戰略錯誤,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取消坦克軍的編制,這樣等於讓紅軍最強有力的一隻鐵拳散開成了個巴掌,而巴掌一般是打不死人的!歷史上這個錯誤的決定就是因為德米特裡-格裡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從西班牙回來後認為:西班牙戰場的經驗證明坦克不適合集中使用,坦克軍的長途奔襲不可能取得勝利,坦克軍長也駕馭不了如此龐大的部隊。他建議取消坦克軍編制,將坦克分散到步兵部隊中去。

    蘇維埃最早的兩個坦克團長之一(另一個就是朱可夫)、圖哈切夫斯基手下的得力干將、蘇維埃的坦克戰專家得出就是這麼個狗屎建議,而且還被接受了!但有林俊在,巴甫洛夫的這個建議保證不會發生。

    歷史上在37年底巴甫洛夫就會從西班牙返回莫斯科,擔任工農紅軍裝甲坦克部部長,如果是這樣,身為總裝備部第一副政委的林俊早該和他碰頭,但到現在林俊還沒見到他,看來歷史有點小小的變化。

    在西班牙巴甫洛夫只是裝甲旅旅長,回國後基本就是一步登天,但就是當個裝甲坦克部部長也是林俊的下屬,他有辦法讓巴甫洛夫不去唧唧歪歪,老老實實去蹲自己的辦公室。照理裝甲坦克部部長就意味著對紅軍裝甲部隊的建設有很大影響力,但有林俊這座大山在,估計他是很難出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