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七章 鬱悶的院長 文 / 血蝠

    第一百五十七章鬱悶的院長

    兩名未來的蘇聯元帥無可救藥的愛上了手中的新式武器,不為別的,光它那如同猛虎一般的外形就讓人一上手就欲罷不能。

    「羅科索夫斯基,上膛了的!」林俊不得不提醒兩個有些失去理智的傢伙。

    10分鐘的介紹後,羅科索夫斯基和馬利諾夫斯基基本瞭解了ak47的操作方法和性能特點,急不可耐的要去學院靶場試槍。

    總參軍事學院有自己的標準槍械射擊靶場,縱深達到1500米,設施條件一流。這次進修班情況特殊,各學員的貼身警衛人員並沒有按照慣例取消,林俊讓列昂諾夫去通知院方說自己要到靶場試槍,需要院方警衛部隊提供一級保密防衛。

    接到通知的院長伊萬-季莫費耶維奇-什列明被弄的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個爺千萬別給我捅什麼簍子!」

    什列明雖然是學院院長,但這期特別進修班是魚龍混雜,來的傢伙幾乎個個都有來頭。院長有自己的權力,學員不可能挑戰他的權威,而且一般的學員就是軍銜再高也和學院無干,在這裡院長就是老大!但這次情況實在不同,就是因為裡面有個安德烈。

    什列明的軍銜只是旅級指揮員,管得住一幫來自野戰部隊的師級、軍級指揮員,但總裝備部第一副政委不在此列,不說安德烈其它的特殊關係,就是從裝備部那一塊出發什列明也得給幾分面子。

    學員通知院方要試槍,還要一級保密防衛——別說總參軍事學院,估計在蘇維埃所有軍事學院裡都沒有出現過這個情況。

    萬事都有第一次,什列明立刻通知警衛部隊佈置,自己跑去安德烈同志的宿舍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林俊的職務讓他有接觸最新式武器的機會,院長要為學院負責。必須去看看(照理學員私自試槍那就是嚴重違反學院校規的行為。)。原本還想從列昂諾夫那裡瞭解點情況,但很快什列明就再次明白了個目前最簡單的道理——「契卡」地高級特工要你幹什麼就幹什麼,別問為什麼,就是問也不會得到任何回答。

    還好,宿舍裡只有以安德烈為首的三名學員,但門口荷槍實彈守衛的還有5個參謀。捷格加廖夫和什列明以前打過交道,著名設計師的抵達讓院長自認為明白了這次試槍為什麼需要一級保密防衛。

    「好了,同志們。該來的都來了,去靶場。「林俊已經有些等的不耐煩。

    「捷格加廖夫,怎麼回事?」什列明私下裡問。

    「不要多問,一級機密。」捷格加廖夫擺了個譜,「既然安德烈同志沒有說什麼,你就一起去看看,但這次卻是屬於最高機密,只看不要問。規定你都懂,我的老朋友。」

    一級機密的意思院長當然明白——就是自己不要知道最保險,但捷格加廖夫這麼說,他也就一同坐車前往。

    「箱子裡裝地到底是什麼槍支?」什列明想。

    熟練的操槍射擊,熟悉的槍聲讓林俊如同回到了前世:手中緊握56式。無論處於何種危險境地心中也不慌。

    今天林俊不是學員,而是教官,羅科索夫斯基、馬利諾夫斯基加上幾人的警衛人員都是林俊的學生,ak47兇猛的火力立刻給所有人留下強烈的印象——這支外形威猛的新式武器表裡如一!

    在一旁悶聲不響地什列明更是震驚:他見過只有少量投產的ppd34衝鋒鎗(設計師狄格特亞耶夫。蘇聯第一支堪稱成功的衝鋒鎗。),就這一會試射的功夫,院長已經得出結論——除了供彈具容量小於ppd34的彈鼓外,ppd34和眼前地這只新式衝鋒鎗相比簡直就是醜陋的玩具!

    「不對,這不是衝鋒鎗,也不是情報裡有的那些國外試制的全自動步槍!」什列明心中想。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地老戰士,又能接觸到最新式的裝備,他知道眼前這種全新的槍支已經無法歸入到任何一種熟悉的範疇內。連使用的彈藥也是第一次見到:不是手槍彈也不是標準的步槍彈。

    由於前兩年林俊「重視衝鋒鎗生產」的建議,ppd34的基本型產量已經不是歷史上可憐地67支,但也少的可憐,相比莫辛-納甘步槍的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只是短短的一會功夫,什列明就能夠肯定:如果眼前的這種武器能夠適應大規模生產,對於紅軍乃至世界的輕武器發展都將是天翻地覆的衝擊。

    ak47連發有槍口容易上跳的毛病,林俊知道,試射地軍官也知道。但誰都不在乎這個小毛病——給槍口加個防跳器?林俊沒那功夫。多用幾回就會習慣。換成akm地直托?林俊只見過但沒用過akm,沒空去研究。只有手中拿著父親在越南戰場上信任的56式才放心!

    林俊父親能在用56式衝鋒鎗首發擊中150米外山崖上停著地野鴿子,前世的林俊在進空軍學院前就有這個槍法,這可是用十幾萬發子彈堆出來的!ak47的精度不是最好的,但夠用,最重要的是它製造容易操作簡單性能可靠,就是個從未接觸過它的人也會很快學會使用,就像現在的馬利諾夫斯基,只試射了幾彈匣子彈就已然如同一名老射手。

    「安德烈,這就是士兵需要的武器!簡直完美!」馬利諾夫斯基興高采烈的和林俊說。

    射程比衝鋒鎗遠,威力比衝鋒鎗大,連發引起的負面效應和機動性、重量又在最完美的平衡點,而可靠性按照捷格加廖夫說的:你可以在必要時用槍托去砸門上的大鎖,浸了泥水也能照樣能打!

    這邊的羅科索夫斯基拿著折疊托的那支更有見解:「不光可以裝備一般部隊,炮兵、空降兵、裝甲兵和後勤部隊也可以使用,這折疊托地型號適合任何環境。如果配合少量的狙擊分隊。用它裝備起來的步兵部隊和等量的步兵交戰是無敵的!」

    兩人說的沒錯,ak47是完美的,它不精細但可靠,是一名戰士最值得信賴的夥伴,歷史上無數次地戰鬥都證明了這點——無論是東南亞的叢林還是中東和非洲的酷熱沙漠,任何時刻它都能給使用者強有力的支持。

    「同志們,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戰爭將會因它而改變。」接過羅科索夫斯基遞過來的槍。林俊有些深情的說,「下面要做的只需要給它足夠地發展空間。」

    讓斯大林同意大規模生產不難,就不知道那幫大威力步槍的鐵桿支持者有多難搞定。

    「捷格加廖夫,如果大規模生產,你估計每年的產量能有多少?」

    「如果只是伊熱夫斯克全力生產,按照我們估計的難度,今年能生產30至40萬支,明年我能保證有100萬支的年產量。彈藥方面也基本能滿足需求。」

    「如果到41年紅軍一線步兵能裝備200萬隻ak47。配合其它裝備,我看你怎麼打到莫斯科!」心裡惡狠狠地想。

    「生產指標我去爭取,你回去做大規模生產的準備。如果有任何外界的干預就直接找我,或是給亞歷山大同志打電話。」

    林俊這吃了秤砣鐵了心。

    「安德烈同志,我想以它為原型設計一支使用相同彈藥的輕機槍。成為一組班組武器。」

    沒想到捷格加廖夫能從ak47里找到引申點,創造性地提出「班組武器」這個概念,要知道歷史上與ak47配合使用的rpd輕機槍(56式輕機槍的原型。)就是捷格加廖夫的作品,只不過現在設計師的靈感提前了幾年。

    「我有一個要求。放棄彈盤使用彈鏈,可拆卸彈鏈盒供彈。」

    「還有一件事,我還設計了一個供它使用的70發彈鼓,就是重量有些大,這次沒帶來,您看是不是要小批量試制一批?」

    林俊拍了拍捷格加廖夫的肩膀:「忘了彈鼓吧,這會讓後勤變得複雜,歷史會證明它只需要彈匣。」

    又不是去搶銀行。給ak47弄個彈鼓幹嘛,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後世倒有些軍火公司設計ak47使用的大容量彈鼓投入市場,但這就和花邊新聞一般匆匆而過——好像還沒有哪個國家為自己軍隊地突擊步槍大規模裝備彈鼓,這裡面自然有它的道理。

    「倒是輕機槍的設計要加緊,這樣新式步兵班組將有合適的武器。按我估計,就是它大規模生產裝備,幾年之後還將有大量部隊裝備老式的單發步槍和您原來設計的dp輕機槍,伊熱夫斯克承受的生產壓力將會空前的大。您可要頂住哦。」

    「為蘇聯服務!」

    試槍就這樣圓滿完成。消耗子彈1000餘發,但留下個小問題:林俊和所有地軍官開始四處撿彈殼。但忙乎了大半個小時還是有十幾枚彈殼找不到。

    「院長同志發動警衛同志徹底搜索,必須將每一枚彈殼都找到。」

    「是,安德烈同志。」

    說完什列明才發覺有些不對勁,「我才是學院裡地最高主官吧?」

    離開靶場林俊一拉羅科索夫斯基和馬利諾夫斯基,再叫上捷格加廖夫:「過會一起去克里姆林宮覲見斯大林同志,把你們試制和試槍的所有感受和想法都說給斯大林同志聽,兄弟我就靠你們了。」

    覲見斯大林地機會不是每個高級軍官都有的,像這樣把克里姆林宮當外婆家的只有林俊一個。剛要出發的當口,什列明拿著最後15枚彈殼來找林俊。

    「安德烈同志,我已經對警衛部隊下達了封口令,您放心,除了現場的人,今天的事不會再有任何人知道。」

    「謝謝,院長同志。」林俊想了下又問:「您對這種新式武器有什麼看法?」

    「會極大的影響現有的步兵作戰方式,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設計。」

    「那好,院長同志,我們一起去趟克里姆林宮向斯大林同志匯報試槍的感覺。您要從戰術戰略方面闡述您的觀點。」

    什列明就這樣被拉上賊船。

    被林俊硬拉上船的三人有點心驚肉跳,特別是羅科索夫斯基可是從西伯利亞的勞動營回來才一個多月,去克里姆林宮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要闡述你們真實的想法,萬事有我在後面頂著。」

    抵達克里姆林宮,將兩隻ak47交給現在斯大林的衛隊長斯諾爾尼克,在一個多小時的覲見後,林俊得到了先試制5000支基本型和2000支折疊托送交內務部直屬部隊試用的指標。

    斯大林對於這兩隻新式步槍似乎和其他人一樣感興趣,只不過伊熱夫斯克為林俊特製的禮物稀里糊塗的被斯大林沒收——一直到林俊幾人離開斯大林的辦公室,他都絲毫沒有將辦公桌上樣槍歸還林俊的意思。

    「突擊步槍,很有氣勢!」斯大林獨自一人在辦公室裡端詳著手中的ak47,「小安德烈,你還要給我帶來多少驚奇?」

    「安德烈同志,今晚的火車我就要返回伊熱夫斯克,不能陪同志們了。」捷格加廖夫走出克里姆林宮後說。

    「這麼快?要不五一節以後再回去,我能為您在觀禮台上弄個好位置。」

    「不了,廠裡的試制工作我不在有點不放心。」

    也不強留,將設計師交給什列明院長照顧,林俊還要回趟裝備部,在走之前問羅科索夫斯基和馬利諾夫斯基:「明天每課,誰有空一起去騎馬?」

    沒空也得有空,雖然兩人原本都想著回家陪老婆孩子。

    五一沒幾天了,馬場還得去幾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