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可夫 文 / 血蝠

    第一百七十三章朱可夫

    「蘇聯英雄」,蘇聯的授予及嘉獎制度中榮譽最高的一項,而今天的林俊更是金字塔上的真正塔尖,到目前為止只有他一人被授予兩次「蘇聯英雄」稱號,而左胸衣襟邊那兩枚閃耀著金光的「蘇聯英雄」獎章更是耀眼。

    對於榮譽與獎章他都快已習以為常,但今天不同,這是他兩世的渴望一朝成現實,更不用說還有自己的七個證婚人一同在場。

    今後出席一般的活動再不用掛上那一堆的勳章,有這兩枚獎章就足夠了——還有什麼能比它們更能表明自己的榮耀?!

    宴會上斯大林就坐在林俊身邊,而另一側的是亞歷山大。內務人民委員同志看來心情非常高,不斷的向自己兄弟敬酒,這讓今天已經成為重點目標的林俊有些抵擋不住。

    「亞歷山大,不要把我們的英雄灌倒了,過會還有事需要聽他的意見。」

    「謝謝您,斯大林同志。」

    對於老爺子的援手,已經有些臉紅耳赤的林俊是萬分感謝:現在能為自己說句公道話的人也只有斯大林,別人可不敢跳出來惹起眾怒。

    原本有些「失去控制「的宴會在斯大林的接入後變得相對文雅,正在長桌邊大跳騎兵舞的布瓊尼元帥也被架回了座位,邊上的指揮員遞給他的酒杯裡的伏特加也換成了果汁,我們的元帥同志還以為是變了色的伏特加,一口乾完還叫「好!」

    克里姆林宮的宴會一旦參加者都是自己人,這情況很容易就會發展成「鄉村友好聚會」,所有人對此都習以為常,又不是在外國有人面前,這才是真正的俄羅斯民族的特色:奔放、不拘小節。

    宴會兩個小時後才結束,而林俊在休息室裡的沙發上躺了會:斯大林要他感覺自己能夠正常思考後再向他報到。而那個惹是生非地亞歷山大現在也一同在休息室裡醒酒。

    「你丫個,要不是你在那唧唧歪歪我也不會喝趴下!」有些清醒的林俊開始大罵兄弟不地道。

    「你這是冤枉人,我哪裡不地道了?!你今天授勳兄弟高興!自己喝倒了那是你酒量不行,還怪我?!是個男子漢就別怪喝不過人家,哈哈!」

    亞歷山大奮起反擊,剛才他也喝的不少:你要我難受,老子也不讓你好過!——林俊和安德盧普夫二對一的結果,要不是一般人不敢跳出來支援林俊一起對付內務人民委員同志。亞歷山大估計早被送醫務室掛點滴去了。

    「對了,上次你要我安排的那件事已經都搞定了,武金斯卡婭和你說過沒有?」

    「說了點,生活方面你怎麼安排的?」

    說到這,林俊也不再和他瞎鬧。

    「我給東方學院打了招呼,讓他們按照對一級外國客助教授的待遇重新安排。下面的人說她好像一下子還不能適應學院地作息時間和學習節奏,我讓他們都注意點,不要一味的用我們的所有習慣標準對待。適當的放寬一下給她適應的時間,要是學習計劃跟不上就明年再重新學習,目前主要讓她自學,還給她安排了個語言教員。」

    「估計那邊的院長同志接到你的電話一定嚇的夠嗆。」

    「我才沒那麼笨,事情做地那是一絲不漏。讓下面人去辦的,免得讓他們以為是什麼重大事件,不過名頭用的還是內務人民委員會部,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那幫傢伙不敢不當回事。呵呵,反應說學院黨委會都開來三次秘密緊急會議。」

    內務部在蘇聯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都用部門地名義去關心一個新入學的外國進修生,一個大學的黨委會不把這當天大的事才怪:辦不好是要掉腦袋地!

    「謝了兄弟,以後也要你那邊的同志多注意注意。」

    「得,少來這一套,請我去你家吃頓飯就成。後面的事不用你操心,那次你怎麼說的?哦。這叫送佛送到西。」

    林俊被他的經典比喻弄的哭笑不得:「那就明天,我那幾位證婚人也都去,人多熱鬧些。」

    「呵呵,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一般人花很多心思就解決不了的問題,亞歷山大一句話就能解決,這就是權利,不容質疑地權利!林俊站的越高對於權利的概念就越淡薄,因為在蘇聯已經基本沒有他所辦不了的事。對於權利的渴望反而變得淡了。因為手中掌握的已經足夠!

    「亞歷山大,知不知道斯大林同志找我是什麼事。「

    「應該是新一批前往中**事顧問團的事。中國反應回來的情況看,我們地顧問組在那邊開展地工作不怎麼有效,同志們基本就是無所事事。」

    斯大林給林俊看的是一份新地顧問團成員名單,排在第一個人赫然就是新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員、師級指揮員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安德烈,作為中國通,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解決目前我們在中國工作難以開展的問題?」

    看得出來,斯大林正在為這件事有些頭疼。

    「斯大林同志,我沒有辦法。」

    斯大林就是再怎麼穩重的人也被林俊的話「嚇了一跳」,吊在嘴上的大煙斗都略微顫動了一下,另一邊的亞歷山大也是差不多的反應:「不會吧?!萬事難不倒的安德烈也有沒辦法的時候?!!!」

    也許這時亞歷山大的腦門上有幾隻小鳥在飛。

    「蔣介石只是想我們在技術問題上提出意見,而不是制訂戰略計劃。中國的國民政府是想把我們的同志當技術員來用,因為他們對我們不可能完全信任,而我們派去中國的顧問團也應該把重點放在中日戰爭作戰特點的觀察上,從中吸取一定的經驗,從而制定將來我們將來我們的對日作戰計劃。」

    不用斯大林問為什麼,林俊就將自己的觀點闡述了一變,而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房間裡的另兩人這是才「恢復正常」:在他們眼裡要就是兩手一攤「不知道」就不是安德烈了。

    「你看這份名單需不需要進行調整?」

    「我看挺好,像主要負責的朱可夫同志據我所知是一名能力非常出色的指揮員,到中國後一定能吸取有用的經驗。只不過不需要優秀的指揮員在中國呆過長的時間,時間長了也只是一名觀察員,要貫徹目前的輪換制度。」

    林俊又是一半在瞎掰:朱可夫優秀,那是前世的記憶告訴他的。到目前為止這位將來的蘇維埃「勝利元帥」甚至還未在克里姆林宮覲見過斯大林,而且也是半個月前才擔任的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員,以前幾年一直在布瓊尼手下當一名騎兵軍軍長。

    在國內戰爭時期朱可夫雖然曾經屢立戰功,但也都是小規模的戰鬥,現在像他一樣的指揮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到目前為止林俊甚至還沒和他見過面,而且也只是從羅科索夫斯基那裡聽到他提起過一次他的老戰友朱可夫的名字。

    現在朱可夫就是一名普通的高級指揮員,連「被重視」都還提不上,而具林俊所知就是因為有中國之行的經歷做鋪墊,在39年哈拉哈河地區局勢緊張時斯大林才會想到他,而朱可夫真正的揚名世界也從那裡才真正開始。

    林俊不喜歡朱可夫,但和他也沒什麼利益衝突,能拉一把也要拉一把。

    對於愛將的觀點斯大林是深信不疑,因為他也有差不多的考慮,而我們的朱可夫同志就這樣被確定為新一批前往中國的軍事顧問團團長。

    在返回城中家裡的車上林俊的腦子一直在想這位沒有見過面的朱可夫:有時候一個人的發跡不光是個人的能力,還有運氣!

    對,就是運氣。哈拉哈河戰役換成其他的優秀軍事指揮員也能獲得一樣的勝利,當然林俊沒有將自考慮在內,如果是羅科索夫斯基和馬利諾夫斯基指揮這次戰役也都能夠做到,戰役的硬件就基本決定了戰役的結局。

    而朱可夫趕上了,當時還是以膽戰心驚的心態被招到莫斯科接受命令:「肅反「期間到莫斯科不一定是好事。但朱可夫也不愧為20世紀最偉大的軍事統帥,從哈拉哈河開始他就是勝利的代名詞,也可以說是哈拉哈河戰役給了他足夠的知名度和克里姆林宮的信任。

    自己的介入導致歷史的變化,不知道對於朱可夫來說會有多大影響。

    「是金子總會閃光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