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險西薩彥嶺 文 / 血蝠

    第一百八十九章遇險西薩彥嶺

    新年一過,整個蘇維埃軍事體系如同被啟動的機器,開始高速運轉。對於老百姓而言世界還是太平的,但軍事高層已經明確今年將是不平凡的一年,11月的特殊會議明確的表明在今年將會在兩個方向上展開軍事行動:同芬蘭和波蘭的問題必須解決。

    而這還不是全部,波羅的海問題需要解決,遠東同日本人很可能還會爆發一定程度的衝突,和平不屬於這個年代。

    整個一月林俊都在奔波中度過,去列寧格勒參與新式潛艇的國家試驗,在冰涼刺骨的波羅的海晃蕩了三天後親自簽署了生產許可證,好好的過了把龍宮癮。

    在列寧格勒期間還同軍區指揮員再次協商軍隊的戰前訓練,德邊科希望能提前給他一支能夠適應極寒地區作戰的步兵部隊,先從熟悉地形開始,作為戰爭爆發時的第一主力。

    「你要多少?」

    「不多,一個師。但安德烈同志,我希望上半年就能得到這樣一支部隊,不是主力部隊不要緊,只要能適應嚴寒,我們會準備最好的裝備。我可以用一個、甚至兩個師的部隊同東邊的軍區調換。」

    司令員的話沒有違反錯誤:部隊不是軍區的,更不是他德邊科的,但如果不從這邊換幾支部隊給東邊的軍區,那邊的指揮員是要罵娘的!

    列寧格勒的冬季是如此寒冷,再往北更是冷的要人命。從去年入冬開始德邊科已經數次組織部隊在曼塞爾凱丘陵區域進行冬季練兵,得出的結論是軍區現有部隊在極北地區戰鬥都將下降一半以上——列寧格勒軍區大部分部隊還是不適應冬季林區作戰。

    「這可不好辦。臨戰狀態我可以給你暫時調動整建置的軍隊,如果是目前的情況會有些難辦,但我會去盡力。」

    臨時增援的部隊不熟悉作戰區域地地形會付出一定的代價,而且同原有部隊的協同會產生一定的問題,如果能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會更好。既然已經明確明年秋冬季會同芬蘭展開大戰。臨時抱佛腳不如準備充分。

    主不主力無所謂,北邊的森林戰鬥預計就是一場非正規的游擊與反游擊,那些「花色」多的「雜牌軍」可能更適合,再說德邊科會為其配備足夠地支援部隊。

    適應嚴寒的部隊當然要從西伯利亞軍區抽調,林俊不會想到現在的談話差點讓自己性命不保,一個大大的意外正等著自己。

    離開列寧格勒轉道明斯克,同白俄羅斯軍區指揮員商談了目前部隊的訓練情況後又前往基輔,停留幾日後才返回明莫斯科。

    明斯克和基輔都已搞出今年西進的準備計劃。幾套方案上明確的標注出一旦向西白俄羅斯同西烏克蘭推進,所屬部隊的明確進攻步驟,,最遠地一套方案一直將進攻箭頭直抵波德邊界。

    2月15號,武金斯卡婭為林俊再生了個兒子,而在第二天諾娃給安德盧普夫又生了個女兒。

    兩個新生命的誕生讓茹科夫成了歡樂的海洋,幾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林俊給二兒子取名伊萬-瓦西裡耶維奇-普倫雅科夫。大兒子的名字已經讓親人們有些奇怪,但這個違反習慣把「老子」的名字丟到西伯利亞卻讓所有人一點意見也沒。還有幾位為此還高興地熱淚盈眶。

    「伊萬」是伊萬大叔,「瓦西裡」是林林「爺爺」阿爾希波夫的名字,這讓兩位林俊身邊重要親人感動的不行:還有比給孩子取得名字時用親人的名字更讓人感動地呢?

    3月,歐洲局勢開始極具變化,波蘭與匈牙利的外加官平凡的同希特勒接洽。一切都是想再次從捷克斯洛伐克上再佔些便宜。

    可悲可笑的波蘭政府還是沒有末日來臨前的醒悟,反而一心想著別人的土地。14日,希特勒終於認為徹底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出兵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說是讓斯洛伐克獨立。但德軍第二天就開進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而在當天,匈牙利軍隊已經開始進入卡爾帕所地區。

    15日希特勒就心急火燎的乘坐火車抵達布拉格,他要捷克斯洛伐克人看看他們地新主人。而希特勒的行動在第一時間就已經世界皆知,莫斯科實現更是從德國外交部那得到德國行動的動向,只是不知道德軍開進布拉格的具體時間。

    3月22日,德國從立陶宛手中獲得了梅梅爾地區,在西方民主國家的再次默許下,立陶宛屈服了。

    第二天莫洛托夫就向斯大林建議。可以開始向波羅的海三國施加壓力,斯大林同意了。

    希特勒這名州官使勁在放火,而英法等小吏死命幫著煽風,自己這邊不動作一下就太傻了,時機剛剛好。

    莫洛托夫也不會像希特勒那樣急,一開口就是「老子要吞了你」,這需要一步步來,而希特勒是幫了大忙的:納粹德國要吞併你。那你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找個足夠強大地監護人。想著自己反抗那就是自尋死路——這個時代沒有所謂地道德民主,一切都是強權說話。

    德國如此。自己決定它國命運的英法也是如此,那個最「民主」美國當然更希望「和平」,既然世界就如此,莫斯科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民主?我們可以打完了再建設嘛!」同波羅地海國家馬拉松式的談判就此開始。

    5月18日入夜,克里姆林宮衛隊長斯諾爾尼克急匆匆的跑進斯大林的辦公室,甚至沒有敲門!自己的新衛隊長還從未這樣魯莽過,斯大林看到年輕人的臉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沉著。

    「斯大林同志,發自烏蘭巴托的緊急電報!」

    斯大林看完電報半天沒響動,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彷彿在一瞬間蒼老了十歲。

    「請加裡寧同志和亞歷山大到我這來,還有伏羅希諾夫,還有,立刻封鎖消息。」

    「是,斯大林同志。」

    15分鐘後三人來到斯大林辦公室,看完電報的伏羅希諾夫臉色變得無比難看:「我現在就去命令沿線部隊搜索。」

    「告訴下面,必須給我找到!」

    斯大林的話是斬釘截鐵一般說出的,房間裡的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找不到,估計會有很多人會為此人頭落地!

    伏羅希諾夫立刻借用斯大林辦公室的電話下達命令,而這邊加裡寧同志問:「斯大林同志,有什麼需要去辦的。」

    斯大林極少的苦笑了一下:「這裡就讓伏羅希諾夫坐鎮,你們和我一起去趟茹科夫。」

    「伏羅希諾夫,命令烏蘭巴托方面按照原計劃行動,嚴格封鎖消息。」

    「安德烈,你要我怎麼和卡婭交代呀!」

    電報讓斯大林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再次感受小安德烈對於自己的重要,因為電報是下午剛剛抵達烏蘭巴托的圖哈切夫斯基發來的:斯大林同志,我不得不告知,安德烈同志的專機原定昨日入夜前抵達烏蘭巴托,但直至今日下午也未抵達,已同沿途機場聯繫,未取得任何消息,最大可能在中途失事。目前我已同喬巴山同志協商,在蒙古境內航線沿途進行尋找搜救,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尋找安德烈同志座機。

    這個月初,蒙軍同日軍在邊境爆發衝突,而且在短時間內戰事越大越大。在莫斯科的林俊得到報告後知道日軍是想著來復仇了,而這恰恰是一個讓日本人變得老實的天賜良機,立刻同斯大林交換了意見。

    駐蒙古的蘇聯紅軍第57特別軍立刻支援蒙軍,並從外貝加爾軍區調動支援部隊進入蒙古。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克里姆林宮的命令是必須在三個月時間內結束軍事行動!

    這樣的命令需要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才敢接受——你要把日本人打怕、打疼了,但又必須讓日本人不會豁出去像瘋狗一般來同自己拚命。

    第57特別軍軍長費克連科顯然還掌握不了這次戰役,當時斯大林要林俊和伏羅希諾夫推人選。伏羅希諾夫是希望從西部幾大軍區裡找一個資歷經驗足夠的指揮員前往蒙古,但一時又定不好人選:西邊備戰正忙,指揮員不是說走就能做的。

    林俊大膽的向斯大林舉薦:啟用「流放」在遠東的圖哈切夫斯基,一可以在軍事方面確保萬無一失,二可以再次考驗圖哈切夫斯基的忠誠。

    斯大林同意了,這也算病急亂投醫,再說圖哈切夫斯基的軍事能力斯大林是知道的,而且目前圖氏以不可能威脅到自己,還可以拿出來平衡一下「騎一集」的影響。

    林俊也沒忘了那個剛從中國返回的朱可夫,舉薦他為參戰裝甲部隊指揮官,並決定親自前往烏蘭巴托指揮空軍部署。

    林俊同朱可夫坐了三天四夜的軍列抵達新西伯利亞,然後換乘運輸機直飛烏蘭巴托。

    林俊沒死,朱可夫也沒掛:距離莫斯科4500公里外的西薩彥嶺的一處山坳裡,兩位紅軍的高級指揮員和幾名隨員正同山區深夜的嚴寒做著鬥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