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十五章 解放3——方面軍進軍! 文 / 血蝠

    第二百十五章解放3——方面軍進軍!

    1939年8月1日4點45分,停泊在但澤碼頭的「石勒蘇益格-何爾斯泰因」號戰列艦主炮發出代表死亡的怒吼,開始炮擊費斯泰爾塔拉半島的波蘭軍事目標,而在5分鐘前,德國轟炸機群在波蘭小城威倫重演了它們在西班牙格爾尼卡曾經上演的一幕:整個小城被毀掉了百分之六十,超過1200人成為轟炸的犧牲品。

    德國空軍的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波蘭人嘗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空中打擊,包括華沙在內的所有波蘭重要城市和港口遭到猛烈轟炸。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空中和地面的緊密配合使波蘭乃至整個世界第一次領教到了「閃電戰」的威力。

    在斯圖卡丟下炸彈的那一刻,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終於全面開始!世界的目光終於都集中到波蘭。

    波蘭軍隊根本沒有預見到自己面對是如此規模的空地一體式進攻,波蘭空軍在48小時內就被基本摧毀,陸軍無數重型裝備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各處部隊陷入一片混亂,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在波蘭北邊的邊境線上,古德裡安把他所在的「北方」集團軍群中的兩個裝甲師和兩個輕裝甲師集中起來使用,橫衝直撞,銳不可當。他沒有在後方指揮自己的裝甲集群,而是坐在裝甲指揮車與先頭部隊一同前進,通過無線電同他的指揮機關和各師師長保持聯繫,進攻當天就把面前的「維什庫夫」戰役集群的三個步兵師碾得七零八落。

    克盧格地第4集團軍從波美拉尼亞想海烏姆進攻,兩天時間就突破波蘭「波莫瑞」集團軍在「波蘭走廊「的防線。8月4日前鋒部隊進至維斯瓦附近。

    馮-屈希勒的第3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往南實施突擊,8月7日主力就進攻到了納雷夫河。

    「南方「集團軍群當天全面向塔爾努夫、克拉科夫、彼得庫富、羅茲展開強攻,波蘭的「羅茲」、「克拉科夫」和「喀爾巴阡」3個集團軍根本不是對手,一周內被全面擊潰,「普魯士」集團軍還沒來得及完成集結就投入作戰,結果被南方集團軍群全殲。8月8日,「南方」集團軍群的先遣部隊逼近華沙近郊。

    波蘭在國境線上唯一佔據一定地理優勢的是東喀爾巴阡山地區,照理德軍要付出慘重損失才能從這裡突破波軍的防線。但這裡的波蘭守軍比平原地同胞們敗得更快、更徹底——德國步兵中最精銳的第1山地師8月1日當天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傷亡加起來不到100人),就全殲守衛「波蘭南大門」杜拉克山口的兩個波軍步兵團,佔領這個波蘭的重要山口咽喉與附近的撒諾克。緊接著連同左翼的第2山地師通過杜拉克山口,沿著平坦的維斯杜拉河流域向東北方向快速推進,它們地目標是加裡西亞地區首府、波蘭第二大城市利沃夫。

    在8月1日上午十點,一身軍灰色西服的希特勒出現在克洛爾歌劇院參加臨時召集召開的國會會議,這是他頭一回在國會會議中沒穿納粹黨制服。

    由於這次國會會議是臨時召開,很多不在柏林的議員根本無法趕來參加。如果按照正常步驟進行,希特勒面對的將是稀稀拉拉地人群,但希特勒顯然有他的辦法。

    很多前來參加會議的議員發現身邊的都是些生面孔,有些甚至很年輕,而身份和他們一樣都是「第三帝國國會議員」:希特勒和戈林衛隊裡地很多黨衛軍隊員換上納粹黨制服。暫時扮演議員的角色塞滿座位,「贊同」希特勒對波蘭宣戰的決定。

    希特勒受到了議員們的熱烈歡迎,宣佈會議開始的是戈林,希特勒一貫的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怒斥了波蘭襲擊德國的卑鄙行徑,大聲宣稱現在地這一切都是為了德國人民的生存而戰。

    參加會議的不光有議員們,希特勒還邀請了各國的外交官在包廂裡列席:英法代表臉色越來越難看,而邊上包廂裡不時傳出意大利和日本大使的熱烈掌聲。

    結局當然是預想中的一樣,全體議員都從座位上站起來表示贊成戰爭,會議主席戈林宣佈:「一致通過!」

    會議決定戰爭的消息迅速傳遍柏林,人群開始出現在菩提樹下大街,用他們的歡呼向元首表明:「德意志人民選擇戰爭。」

    8月3日。英法對德國地「綏靖政策」終於獲得了結果:漢德遜和考倫德雷將最後地外交照會遞交給了裡賓特洛甫: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

    對於英法的決定希特勒暴跳如雷,當著裡賓特洛甫、赫斯、戈培爾、希姆萊等人咆哮:「波蘭人是一群可憐地、一事無成的、好吹牛的傢伙!英國人懂得強者法則,說道對付較低等的民族,他們完全是我們的老師!捷克人和波蘭人,這些無賴,一點不比蘇丹人和印度人好到哪去!承認他們是主權國家?!真是聞所未聞!——僅僅因為這次關係的是德國而不是英國的利益?我的整個英國政策的出發點都有雙方承認既成事實,現在他們要把我釘上恥辱柱,卑鄙透頂!」

    入夜希特勒乘坐自己的專列離開了柏林。他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了波莫瑞附近的德波邊境。而新的元首大本營就是他的「元首專列」,因為他和絕大部分的將軍們一樣認為預計法國最晚半個月之後就會發起進攻。這樣不僅可以隨時指揮部隊作戰,還可以快速的轉移指揮部。

    但時局的發展大出希特勒、全世界政治家、軍事家的預料: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高速突進,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地機械化部隊大進軍,似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抵擋銳不可擋的德軍。波蘭人雖然在頑強抵抗。戰馬長矛與坦克搏鬥,步槍與火炮對抗,但一次又一次的絕望掙扎、抵抗只是徒勞。

    而在德國西邊,英、法兩國在西線陳兵百萬,卻始終在工事背後,按兵不動,宣而不戰,除了實施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外。整條西線無戰事!

    8月6日,波蘭政府倉惶撤離華沙遷往盧布林。8月8日,德國裝甲師到達華沙外圍。

    全世界都在掉眼鏡,只有林俊和指揮部裡人除外,林俊已經讓所有人明白德軍一旦進攻就是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與速度,波蘭那點軍事力量只夠希特勒塞牙的。

    在8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的消息傳遍世界之後,克里姆林宮給林俊發了份電報,電文只有一個問號。林俊想也不想就回了個叉叉。

    「是時候了嗎?」

    「不是,再等等。」

    斯大林與林俊見的這次簡單地不能再簡單、來回只用了兩個符號的聯絡估計會成為歷史中一個被常常提起的插曲,現在德國住蘇聯大使是天天找莫洛托夫,催促蘇聯開進軍,而莫洛托夫玩起了太極。

    8月6日入夜。來自華沙大使館的電報放在了林俊桌上。

    「召集指揮部同烏克蘭方面軍指揮部所有人員,20分鐘後在會議室開會。」

    為了解放進軍,基輔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分別組建了烏克蘭方面軍(編有第3、第4、第10、第11集團軍,騎兵機械化集群和獨立步兵第23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編有第5、第6、第12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和騎兵機械化群都直接編有一個航空戰鬥群,方面軍各由軍區司令員擔任方面軍司令,林俊充當的是大本營的角色,可見斯大林在現在這個問題上對林俊的器重。

    林俊最後一個走進會議室,看到所有人都已經就座,沒有廢話,直接切入正題:「我們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現在時機到了。今天下午波蘭政府逃離華沙。為了保護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命令!」全體人員刷的同時起立,所有人嚴肅地表情中都還露出一絲興奮,「明日5時整,烏克蘭、白俄羅斯方面軍進軍!」

    「是,指揮員同志!為了蘇維埃!」

    林俊說完就走出了指揮部,除了跟來的古謝夫,其他人各自前往自己的崗位。所有詳細計劃已經模擬了多次。不需要多於的重複。林俊這是要去給斯大林同志打個電話,告訴他進軍的決定。而解放進軍地消息明天六點就會出現在《真理報》的頭版頭條。

    《真理報》和印刷廠今天將被嚴密封鎖,和這邊指揮部的人一樣,莫斯科的同志們也將度過一個紀律最嚴格地不眠夜。

    凌晨4點55分,林俊站在指揮部外廣場的主席台上,一部連通前方所有師級以上指揮員電話的話機就放在他邊上,面前是台下整整兩個團作為預備隊即將開往邊境的全副武裝的步兵。

    「同志們,你們記得華沙戰役嗎?記得倒在資產階級槍口、犧牲在華沙城下的英烈嗎?!」

    整整6000人發出震天的回答:「我們記得!」

    「18年前資產階級趁火打劫,強迫我們將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割讓給資產階級波蘭,生活在那裡、我們的人民已經整整被資產階級奴役了18年!是清算地時候了!現在,我和斯大林同志命令你們,去解放那裡被奴役的人民!你們準備好了嗎?!」

    「我們準備好了!」

    「出發!」

    部隊並沒有動,一陣又一陣的「烏拉」聲響徹雲霄。

    林俊的手向西一指,廣場上立刻安靜下來,部隊開始開拔。

    林俊看了下時間,接過古謝夫遞過來的話筒,剛才他的話和戰士們的回答已經通過話筒清晰傳到前線。

    「我是副國防人民委員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現在我命令,解放進軍!」

    在林俊下達命令後不到一分鐘,從北到德理薩、南至卡緬涅茨-波多利斯科的800多公里進軍正面,早已整裝待發紅軍越過了18年前資產階級強加給蘇維埃地邊境線。

    紅軍地一些t34坦克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出現波蘭邊防軍面前,而這幾天這邊一直用幾百個超大號的高應喇叭向波蘭軍隊「通報」德軍在波蘭地最新推進情況,這都是為了瓦解波軍的士氣,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而從昨晚半夜開始,那些高音喇叭開始宣傳蘇維埃的政策:屯兵邊境是為了保護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人民,並不是要傷害這一地區的居民和政府都已經逃離首都的軍隊。

    朱可夫對於林俊在進攻前的大肆心理戰沒有反對,雖然會冒波蘭人想不通、給他們組織抵抗的準備時間,但應該在邊境上和平解決問題的地方會多一些,總的來算還是能減少損失,再說指揮部的人員也沒把波蘭軍隊放在眼裡,就是發生軍事衝突也能輕鬆解決。

    抵抗到底的地方總是有,駐守烏克蘭捨配托夫卡同波蘭羅夫諾之間之間的一個小型要塞的波蘭軍隊就沒有選擇放下武器,當t34衝過邊境線的那一刻,指揮官下令反坦克炮開炮。

    5分鐘之後,這個要塞至少命中了200發122毫米口徑以上的炮彈,徹底被夷為平地。在廢墟邊,源源不斷的的紅軍部隊繞過廢墟,踏上了西烏克蘭的土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