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七章 勇猛的洛西克 文 / 血蝠

    第二百四十七章勇猛的洛西克

    芬蘭最北有一塊狹小、形狀似舌頭的區域通向巴倫支海,按照林俊擬定的戰略計劃,既然芬蘭人不同意領土交換計劃:3000平方公里換60000平方公里你不同意,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封死芬蘭人通往北冰洋的通道!

    由於受臨近的流經巴倫支海裡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北極圈內,11月底這一區域氣溫並不是十分低,夜晚氣溫也就是在零下十度左右。對於擔任這一區域主攻的重裝甲部隊而言,這是個好事情,奧列格-亞歷山德羅維奇-洛西克不用擔心自己的那些裝備給凍住了。

    「解放進軍」後,洛西克的分隊整體調往摩爾曼斯克,新組建為一個特別裝甲混成旅,主戰部隊就轄有三個中型坦克團、四個機械化步兵營和三個炮兵營。除了「解放進軍」的老班底,其它人員和裝備全部來自摩爾曼斯克,對這一區域的作戰環境非常熟悉,而且已經為進攻芬蘭訓練了一年。

    那些步兵裝備全部是特意為高緯度地區準備的,輕武器裝備的基本是pps39,沒有ak47的身影,為的是同附近友軍形成裝備一致。

    雖然裝備的不是最精良的武器,但相對於對手,這樣一支部隊的攻擊能力是恐怖的。洛西克天天泡在部隊,三個月內就將這樣一支成分複雜的部隊訓練成了具有高度協調性的鐵拳。

    由於大部分是原有部隊,洛西克做得最多的就是把自己帶過來的一個坦克營融入到新的編制裡。讓一個軍銜剛晉陞為上尉的年輕軍官擔任一個特別混成旅的主官,對於副國防人民委員地信任,洛西克一心想著用成績來回報,決不辜負林俊的信任。

    原來林俊的意思是讓洛西克擔任一個坦克團團長,但從戰略上考慮,攻佔巴倫支海沿岸需要動用一個裝甲混成旅。處於戰略和鍛煉新人,乾脆讓年輕的洛西克來挑這副擔子。

    上尉擔任旅長不算奇怪,雖然「很破格」,但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如果不是林俊對「肅反」的干預,這會將會有大隊的「大尉師」長。讓一幫營連級主官去指揮師級部隊,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結果常常是災難性地。對於洛西克林俊還是很有信心,從他的履歷看,洛西克已經接受過團級部隊的指揮訓練。而且從軍事學院得到的消息,洛西克在進修期間對師級裝甲部隊的作戰也有一定研究,就大膽的任命他為旅長。

    林俊會看錯人嗎?沒有,開戰前從摩爾曼斯克反映到林俊處的情況很讓他滿意,洛西克是個有潛質的指揮員,短時間內就適應了新地職務。

    1月30日凌晨,在邊界蓄勢待發的裝甲混成旅從15公里寬度的正面越過邊界,它擔任的是主攻芬蘭駐壘地域的任務。在它地兩側,是從西伯利亞調來的滑雪部隊。

    這次不再是「解放進軍」時的波瀾不驚,在通往佩特薩莫的公路沿線,芬蘭人構築了大量地堅固工事,但洛西克的實力超出了芬蘭人的預料。

    洛西克拿出了那個被他炮轟過的古德裡安的作風。乘坐一輛擁有兩部電台的特製t34指揮坦克,同擔任尖刀角色的坦克一營一起行動,裝填手也是個接受過報務訓練的多面手,為地就是實時的指揮部隊。

    進攻前炮兵對航空偵查確定的芬蘭陣地進行了壓制炮擊。坦克一營一馬當先衝在最前線,由於擔心芬蘭反坦克步兵的威脅,大部分坦克上都搭載了步兵。芬蘭人並沒有給洛西克造成多少麻煩,芬蘭人的少量反坦克炮沒有給龐大的坦克部隊造成實質性威脅,而在炮擊後倖存的芬蘭步兵很快就被全部裝備衝鋒鎗的乘車步兵肅清。

    洛西克不擔心芬蘭人地狙擊手,哪個位置有威脅一頓機槍、幾枚炮彈就解決了,在坦克集群面前步兵地作用有限。

    上午11點時,前哨坦克報告有一股芬蘭人正借助一個村莊和附近的樹林展開阻擊。

    「薩沙。聯繫航空兵,讓他們把炸彈扔到林子裡!」

    「是,旅長。」

    報務員立刻呼叫支援進攻地轟炸機,兩架新式的彼-2俯衝轟炸機5分鐘後就出現在上空,幾枚凝固汽油彈準確的落在樹林裡,將小小的一片稀疏樹林變成一片火海。

    「坦克一營注意,我是旅長洛西克,轉開炮擊隊形。目標前方村莊。高爆彈,五發。」

    39輛t34對著一公里外的幾十座房子一陣猛轟。木頭結構的農居被一發發高爆彈炸成廢墟,燃起大火。

    坦克沿著公路從正面衝進村莊,前哨坦克根本沒顧那些殘存的建築,直接從房子裡穿過去。後續坦克上的步兵跳下坦克,開始向兩側清掃。

    沒有任何的憐憫,所有從廢墟裡發現的芬蘭人全部被打成了馬蜂窩,因為他們的身邊都有武器。不管你是軍人還是平民,只要抵抗就是敵人。

    「情況怎麼樣?」洛西克鑽出腦袋大聲向邊上的步兵喊。

    「肅清完畢!都是芬蘭正規軍和游擊隊,沒有平民。」一個步兵中尉跑過來報告。

    洛西克看到兩邊的屍體都是些成年男人,雖然很多都是平民的衣服,但從那些殘破的武器可以肯定都是武裝人員。

    拿出地圖看了一下,佩特薩莫就在前方7公里的位置,而且沒有什麼利於防守的地形。

    「聯繫後面的炮兵,他們還要多久才能到這?」

    薩沙對著報話機一頓喊,「旅長,炮兵一營20分鐘後抵達,炮兵二營需要40分鐘。」

    一營裝備的是76.2毫米zis-3加農炮,而另兩個炮營裝備的是122毫米榴彈炮,三營這會還在邊境收拾炮兵陣地,正準備開拔。

    「讓炮兵一營跟上坦克部隊,炮兵二營把陣地就設在這,我過會需要他們的火力支援。」

    「是,旅長。」

    洛西克自己拿起邊上的近距離報話機,「我是旅長,坦克一營原地休整20分鐘。」

    40分鐘後,先頭坦克進抵佩特薩莫近郊,在他們眼前的是個有上千人口的小城,建築大多是磚木結構。

    坦克部隊並沒有急於進攻,面前的小城一片靜悄悄,通過望遠鏡也看不出個名堂。

    「炮兵二營還要多久才能構築好陣地?」

    「20分鐘。」

    「讓那些zis-3在兩翼架起來,我過會可能需要它們的直射支援。」

    「是,旅長。」

    20分鐘後,坦克群發起進攻,就在坦克開動後一會,幾發炮彈呼嘯著落在坦克中間。

    「是芬蘭人的迫擊炮!命令炮兵二營5發急速射,zis-3對所有敵人的工事直射!」

    對於佩特薩莫這個極北的芬蘭小城來說,洛西克的命令是致命的。林俊對坦克部隊有過要求,如果在進攻敵人的城鎮時遭遇頑強抵抗,條件允許時可以進行毀滅性的炮擊,不需要考慮平民的傷亡。

    這是道冷冰冰的命令,但在林俊所處的環境下是完全必要的,這會不是林俊前世那時長喊「盡量減少平民傷亡」的時代,雖然後世那些喊這口號的人也從來沒遵循過。

    一頓炮擊毀掉了半個小鎮,特別是那些zis-3加農炮是用的是直射點名的辦法,一座建築物一座建築物的炮轟。

    但芬蘭人的抵抗在坦克衝進小鎮時仍然在繼續,這下子不能再用炮轟的方式,步兵們逐個建築、逐個房間的進行清掃,在付出了100多人傷亡的代價後佔領了整座小城。

    天已經黑下來,部隊又馬不停蹄的在小鎮四周部署防禦圈,洛西克在原來的市政府(不要奇怪,北歐國家有1000人的居民點就設市政府是常有的,不能用我們的標準去衡量。)所在房子設立了指揮部。

    很快洛西克得到報告,坦克三營也已經佔領奧斯塔裡,損失不大。

    北極圈的黑夜不利於進攻,12月1日上午,洛西克派出一個機械化營向北推進,在中午12點同紅海軍步兵勝利會師。機械化營的同志們在海邊看到了讓他們震撼的一幕——芬蘭人的海岸工事七零八落,地上有大的嚇人的彈坑,而在遠處的海面上,一艘威風凌凌、巨大無比的戰艦在多艘護航艦的護衛下正在駛向東方。

    那是紅海軍的驕傲和新的象徵——「蘇聯」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