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元帥「不如」大將 文 / 血蝠

    第二百五十六章元帥「不如」大將

    蘇聯的軍銜制可能是全世界軍隊中最為複雜的,這和蘇軍既複雜而又分工明確的軍隊體系有很大關係,前世的林俊看到過一部美國佬的電影,片子說什麼都忘了,但卻對其中的一個花絮記憶深刻:一幫美國大兵調侃國防部派來督導工作的一名國防部女性官員,那位官員不得不強調:「我的職務是某某某,相當於你們的上將!」

    這下美國大兵們老實了。

    在蘇聯軍隊中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鬧劇,連工程師都有上將工程師,更不用說政工人員,一看軍銜和軍種識別符號就清清楚楚的知道誰該向誰先敬禮。但明確的「分工」也出現一些很有特色的現象,比如這次,斯大林給林俊看的高級軍官軍銜制變動草案裡,「元帥」這個概念就分成了三級多種:

    蘇聯元帥,空軍主帥、坦克兵主帥、炮兵主帥、大將,空軍元帥、裝甲兵元帥、炮兵元帥,軍隊合成化與各兵種的建設得到高速發展,讓幾個軍銜提前於歷史出現,這和林俊幾年來的干預有相當大的關係。

    因為「大將」是合成部隊指揮員,所以在中央的概念裡比兵種元帥還高上那麼一丁半點,這也算是蘇聯特色——「元帥不如大將」,蘇聯的「大將」有些方面都已經超出「將軍」的概念。

    斯大林告訴林俊,空軍現在只會設立一名空軍主帥和一名空軍元帥,而空軍主帥的人選當然只有副國防人民委員、工農紅軍空軍主任、去年就已經晉陞為一級集團軍級指揮員的雅科夫-伊萬諾維奇-阿爾克斯尼斯有這個資格。

    這次所有「元帥級」軍銜不一定都會有人獲得,只是先設立,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正式施行後從軍銜看,林俊上面還有好幾個」元帥級「軍官比他「高」,但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副國防人民委員」頭銜的可沒有幾個,沒人敢看輕他這個「不如大將的元帥」。

    這次蘇維埃恢復「將軍軍銜」。也是順應世界軍隊軍銜的發展潮流,更便於軍隊地指揮和管理。但這次也不是所有的高級軍銜都做調整,比如保留了旅級指揮員,而更有意思的是:少將有兩顆星。

    對於少將兩星林俊沒有發表意見,各有各的習慣,美國人將軍都還有「准」的,不奇怪。

    每一次高級軍官軍銜制度的調整都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這場「戰爭」是在內部的高層上演。各體系都希望自己兵種出身地軍官能獲得更高的軍銜,為此斯大林也是希望聽林俊的意見:再怎麼說最後的決定權也在斯大林手裡,一旦他作出決定,沒人能翻案。

    「空軍元帥,斯大林同志,沒想到能得到這樣的軍銜,我真得很高興。」斯大林要進行的是私人間的、甚至可以形容為「家庭式」的談話,林俊也不需要說虛話。高興就高興。

    其它軍銜暫不做調整,而新地高級軍官軍銜制按照計劃將在「五一勞動節」前實行,從軍不到6年就成為一名「空軍元帥」,這只能用奇跡來形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元帥」!這是多麼令人振奮和響亮的稱號!

    新的元帥和大將的人選是讓斯大林需要花時間去考慮地。而林俊的任務就是給斯大林某些建議:記憶中1940年將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的將有三人,但現在1935年授元帥銜的5人因為林俊地出現都還在,伏羅西諾夫也沒有因為蘇芬戰爭而下台,現在鐵木辛哥與庫利克按著目前的地位、影響力和資歷。怎麼著也成不了元帥,這對他們也許是好事:就老老實實做個大將,也許將來能成為「蘇聯元帥」。

    這邊林俊也就是「空軍元帥」,鐵木辛哥和庫利克該滿足中央的決定了。

    那幾位一級集團軍級的軍區司令員目前也還沒有資格和原有的五位元帥平起平坐,那這次「蘇聯元帥」唯一的人選只有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對於總參謀長被授予這一軍銜,估計所有人都不會有意見。

    奧爾洛夫將會被授予「海軍元帥」銜,現在中央還沒想去設立「蘇聯海軍元帥」銜。除空軍外,其它的軍兵種主帥和元帥就讓斯大林去決定了。結果很有可能會成暫時空缺。

    林俊目前的「四架馬車」——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和馬利諾夫斯基,圖哈切夫斯基不論,朱可夫因為在哈拉哈河作戰與「解放進軍」中地出色表現,已經是「大將」候選人。羅科索夫斯基因為刺殺事件,就是有林俊的推薦,估計要授「大將」銜也玄,更不用說他現在才是軍級指揮員。而馬利諾夫斯基作為集團軍指揮員,打死了也就是個上將。給個中將銜也不算離譜。

    林俊很看重的華西列夫斯基兩年前才入黨。中央也就會給他個上將銜,華西列夫斯基的舞台還在將來。同其他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蘇聯元帥」們一樣,很多人目前資歷尚淺,這次都是「將軍」的選擇。

    「斯大林同志,對於草案我沒有其它意見,只對羅科索夫斯基的軍銜有點建議。」看完手中的名單,林俊對斯大林說,「他在蘇芬戰爭中還是作出了傑出貢獻地,是不是能夠授予他大將軍銜?」

    「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是你看重地指揮員,和馬利諾夫斯基一樣,事實說明他們是非常出色的指揮員。但目前他羅科索夫斯基只是軍級指揮員,跳級授銜還不合適。雖然你地負傷和他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目前還是授上將比較合適。中央很快要把德邊科調回莫斯科,就讓羅科索夫斯基擔任列寧格勒軍區的司令員。」

    斯大林既然這麼說了,很給自己面子,還照顧了自己的「四架馬車」,林俊也就自覺的閉嘴,沒什麼好爭的。

    這時斯諾爾尼克端了個盤子走過來,上面有斯大林和林俊要的飲料。斯大林要了杯咖啡,而林俊是一杯綠茶。

    「還是喜歡喝中國人的茶?」斯大林端著咖啡杯說。

    「習慣了,醫生說治療期間不能喝咖啡,這綠茶用中國中醫的學說能清肺排毒,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喝它。」

    「你受傷後中國重慶和延安都發來了慰問電。」

    「我看到了。這段時間古謝夫和列昂諾夫一直忙著回信,到現在都還沒寫完,各地來的信件和郵包都堆成了山。」

    聽到林俊負傷的消息後,蘇聯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慰問信發過來,還有少量來自國外的慰問信。光信件不說,還有成堆的包裹,基本都是各地的特產:楚科奇的同志甚至給林俊寄了套海豹皮外套,說是冬天穿抵禦寒冷對內腹的侵襲。

    郵政部門把所有寄給副國防人民委員的東西一樣不拉的都轉到列寧格勒和索契,這下秘書們不得不讓當地政府幫忙,調了幾位工作人員,專門整理檢查這些信件和包裹。

    東西五花八門,光治療偏方和土藥材堆起來都能開間藥店,其中還不乏一些名貴藥材,林俊把這些都留給了列寧格勒軍區醫院,到索契後收到的那些也送到了索契的醫療機構。

    相對重要的信件就有自己的兩個秘書回,其它的回信都是影印件——林俊要求一份不漏的給回復,他知道,一份就算是批量影印的信件對普通蘇維埃人民和地方部門來說都很重要,為此林俊在所有回信後面都簽上簽名。

    斯大林有事要聽林俊的建議,林俊也有事要向斯大林詢問,那就是波羅地海戰略,這非常重要,那裡是蘇聯最後一處戰略防禦弱點。

    「外交人民委員會部已經做了足夠的工作,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政府已經基本同意併入蘇維埃。德國方面也不想在立陶宛的問題上和我們做糾纏。」

    蘇芬戰爭一仗下來,德國人怎麼著也不想在立陶宛的問題上和蘇聯鬧矛盾,再說他們已經從立陶宛那佔了塊地方,這點反而幫了蘇聯的忙。

    「中央打算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併入蘇維埃後成立一個新的軍區,對新的軍區司令員人選你有什麼建議。」斯大林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

    「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也有這個能力。」

    斯大林笑了笑:「就讓圖哈切夫斯基去西部最前線,你的元帥應該不會讓我們失望。」

    斯大林早已默許自己的接班人拉攏高級軍官的事,而且事實證明林俊看的非常準——既然圖哈切夫斯基能接受安德烈的領導,就不能讓這個干將呆在蒙古放馬,去頂上西邊的炮口。

    圖哈切夫斯基堵炮口,一點也不算誇張——新的軍區、新組合的部隊加上相對不穩的民心,這個司令員不好當。

    林俊對「紅色拿破侖」有信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