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六章 調兵遣將 文 / 血蝠

    第三百二十六章調兵遣將

    布列斯特一地的小範圍大勝並不能掩蓋漫長邊界線上的暫時性的被動,林俊在佈置了當日的夜間空襲計劃後,就被斯大林叫到了聯合作戰室。

    南邊,在比薩拉比亞地區,德軍正在高速推進,已經繞過了三十幾個城鎮——德國人不是佔領,而是在高速穿插!要是按照這個情況,不用三天德國人就會抵達烏克蘭!

    在摩爾多瓦紅軍並沒有重兵,主要防線也在邊界線100公里之外,但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自己構築的第一道主要防線很難擋住德國的南方集團軍群和羅馬尼亞軍隊,需要調派強有力的支援去南邊!

    「安德烈,你看需要調派哪只部隊去南方?」斯大林今天一貫的沉著,他知道德國人的突然進攻已經栽了個觔斗,而這對於德國人是致命的,他們失去了最需要的突然性。

    「需要高度合成化的部隊!」林俊現在沒有多餘的選擇:紅軍能夠調派的部隊有很多,但要給劣勢的南線一支強有力的、具有足夠突擊能力的支援部隊只有一個選擇——「立刻將第16集團軍從外貝加爾軍區調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通過鐵路最快速度調往烏克蘭與摩爾多瓦結合部。有可能這支部隊在抵達後需要在烏克蘭南部作戰,如果需要到時歸入濱海方面軍統一調度。」

    斯大林點點頭,現在是將這支擔任邊防任務的生力軍調往西線的時候了。

    「就由你下達命令。」

    作為最高統帥部副統帥,林俊有給各方面軍和軍區下令的權力,也有賦予各級指揮員更大權限的權力!

    在通知了外貝加爾軍區司令部後,林俊直接接通了第16集團軍司令員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盧金中將指揮部的電話。

    「盧金,我命令你和你的集團軍全體開拔,經鐵路立刻前往烏克蘭科多夫斯科—巴爾塔—科德馬一線。組織起一道堅固地防線,到時候你將歸屬濱海方面軍統一指揮。我要求你纏住德國人,迫使他們無法快速向烏克蘭腹地推進!如果德軍推進速度過快,你有權自己決定建立防線的區域,並有權動命令地方部隊和動用當地的軍事物資!」

    「是,副統帥,第16集團軍堅決完成任務!」

    「盡快動身,鐵路部門會全力配合你們。南邊的情況不容樂觀。在你身後會有新的集團軍去支援你們。」

    人們常用將星來形容將軍。在將星璀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盧金只能算是一個倏忽而過的流星。但毫無疑問,他是最華美的一顆!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曾經對他做了極高地評價:如果不是命運的安排,他本來是可以更大的作為的。

    即使對於較為熟悉二戰歷史的人來說,『盧金『也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這很正常,因為他軍銜不高,僅至中將;職務也不高,最高職務也就是集團軍司令員;戰鬥的歷程也很短暫。率部參戰的時間不到4個月。但是!如果沒有這位盧金,慘烈地斯摩稜斯克防禦戰和莫斯科保衛戰前期蘇聯就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

    盧金,1892年11.6(18)出生於波盧希季諾村(41年屬於加裡寧州)。1913年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8年參加紅軍。19年加入蘇聯『共產』黨。畢業於莫斯科准尉學校(1916年,沙皇俄國時期。)、工農紅軍野戰司令部偵察兵訓練班(1918)和伏龍芝軍事學院首長進修班(1926)。國內戰爭時期歷任師副參謀長、步兵團長、旅長和師參謀長,參加了南方面軍抗擊白衛軍和西方面軍對波蘭白匪作戰。國內戰爭結束後至29年歷任師參謀長、副師長,並先後在烏克蘭軍區司令部和紅軍總部任職。1929年任步兵師師長。1935年至37年任莫斯科衛戍司令。1937年起任西伯利亞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39年任西伯利亞軍區副司令,後任第16集團軍司令員。

    歷史上他曾經指揮處於完全劣勢的部隊,給了勢如破竹攻入蘇聯腹地的古德裡安的第二裝甲集群迎頭痛擊!也堵住了第三裝甲集群地絕對主力——第七裝甲師(這可是隆美爾當年的老家底!)的去路!在戰爭到處都是失敗的情況下,第十六集團軍擋住了德國人,幾十年後曾經與盧金並肩作戰地羅科索夫斯基仍記得盧金的歎息:「第十六集團軍並沒有被擊敗,她只是消耗殆盡了。」

    第16集團軍麾下英勇的部隊可以說一抓一大把,優秀頑強的指揮員也不少,就像「前世林俊」熟知的俄聯邦近衛步兵第8師——「林俊前世」那時也是世界上的王牌師之一。其前身就是紅軍「榮獲列寧勳章和蘇沃洛夫勳章的近衛紅旗潘菲洛夫洛夫列日察師」,部隊番號316師。這支部隊當時主要以哈薩克人為主,以敢打硬仗而聞名於世!不論是在紅軍時期,還是現在的俄軍時期都一直保留這支部隊地番號,而這支部隊在41年就屬於第16集團軍,師長是著名的伊萬-瓦西裡耶維奇-潘菲洛夫少將。

    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多瓦托爾少將指揮的騎兵集群也屬於第16集團軍、後世著名的「切爾特剋夫坦克旅」(第28旅)等等英雄的部隊,都出自盧金指揮的第16集團軍!

    在歷史上的1941年9月,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後。盧金率部後撤至莫斯科西部。參加莫斯科保衛戰。但由於蘇軍高層判斷失誤(這一點科涅夫要負很大的責任),對西方面軍側翼保護不夠。德軍地裝甲集群對西方面軍主力進行了包抄合圍。當蘇聯最高統帥部終於意識到危險,於十月六日下令全線後撤,為時已經太晚了:德國地裝甲矛頭已經在西方方面軍和預備方面軍主力後方合攏了!

    和後方失去了聯繫,被切斷了一切供應,又離開了陣地的紅軍陷入了絕境。為了統一指揮,蘇聯最高統帥部下令盧金指揮所有被圍地蘇軍部隊,斯大林希望盧金能再次創造一個奇跡,率部隊突出重圍。

    但是這次盧金知道他和部隊已經毫無希望,十月十日,他報告「彈藥所剩無幾,糧食已經耗盡,部隊靠當地居民提供的糧食和屠宰戰馬為食,醫療用品已經全部用完,剩下的帳篷留給了傷員,部隊只能露宿。」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盧金仍然決定堅持下去,因為他十分清楚:維亞濟馬地區的蘇軍是莫斯科前方最後一支有組織的力量,在這支部隊無可避免的遭到毀滅後,最高統帥部要重建對莫斯科的防禦需要時間!

    為了給莫斯科爭取到這個時間,他所拖住的每一個師的德軍、他所堅持的每一天都是無價的!盧金當時很清楚這是他的最後一戰,他和部隊決心盡力做出最後的貢獻。就這樣,盧金和他的部隊在包圍圈中,令人難以置信的堅持了近三個星期之久,一直打到十月底!在這段時間裡,盧金的部隊拖住了德軍二十五個步兵師、四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托化師!從十月十日到十月底這關鍵的三個星期,盧金及其被圍的將士們做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盧金的指揮部受到炮火攻擊,他本人被炮彈炸成重傷,失去雙腿,重傷被俘。)

    盧金在德軍的死亡集中營中英勇不屈,頑強得活了下來,一直等到最後勝利的到來,45年5月獲得解放。和對待一般戰俘的蘇聯傳統不同,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他:戰爭結束後,盧金返回蘇聯,他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他被重新任命為敖德薩軍區副司令員,1946年因健康原因以中將軍銜退役。

    這樣一位優秀的指揮官、這樣一支優秀的部隊正是林俊和蘇聯現在需要的:現在已經不是「歷史」,古德裡安被趕過了布格河,不再需要第16集團軍去斯摩稜斯克,它新的使命在南線!

    林俊給了盧金足夠的權力,其實就是不給他也會這麼做:優秀的指揮員知道什麼時候該當機立斷,就是違反軍法也在所不惜!——自己決定作戰地域已經是權力巨大,動用地方的軍事物資在平時是要上軍事法庭的!但「歷史」中的盧金就這麼幹過,林俊乾脆把這個權力給他,掃除優秀指揮員面前的障礙,讓他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半天的戰爭就讓斯大林和最高統帥部明白了一件事:法西斯德國的軍事力量還是超出了自己的預計,靠現有的這點力量是無法有效的擊敗對手的!

    戰爭一開打進入極端殘酷的交戰,德國人的進攻體現了高度的合成化,如果不是早有準備,德國人可能是勢如破竹的快速突進了!對付這樣的對手,紅軍也需要進行新的組合。

    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確,紅軍需要新的集團軍,而不是軍、師級單位的分散部隊,要形成一個個指揮靈活、突擊能力強大的鐵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