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八章 全民動員 文 / 血蝠

    第三百二十八章全民動員

    波羅地海方面軍在戰爭一開始時非常困難,邊境地區德軍進攻勢如破竹——不是圖哈切夫斯基指揮上的失誤,而是地理位置同軍隊結構兩方面造成了不利的情形,東普魯士的德軍能選擇最佳的進攻路線,這不像在南邊的白俄羅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將主要的方向定在了波羅地海方面軍與西方面軍結合部,在這些地區的紅軍步兵部隊要面對佔據絕對優勢的德軍部隊的強攻!波羅地海方面軍在原來「西進」的計劃中並不擔任主攻,所以元帥同志將主力都放在二線,打算和東普魯士的德軍打一場短時間的拉鋸戰——在德國人先發動進攻之後,在軍隊部署上顯示出了「紅色拿破侖」的高明之處。

    守衛在立陶宛和東普魯士邊境區域的紅軍大部分並不是國內抽調的部隊,主體都是原來立陶宛的邊防軍,在優勢德軍的強攻下防線並沒有頂住多久。

    北方集團軍群的主攻「矛頭」是第坦克第四集群和第16集團軍,第三坦克集群在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結合部向東南方向突擊,正面有6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和9個步兵師!

    在北方集團軍群突擊中路,進攻矛頭直指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希奧利艾(立陶宛一戰前的首都維爾紐斯在戰後劃給波蘭,不然希奧利艾只能排「老三」。),突前的兩個坦克師和一個機械化師前鋒三小時就突進了80公里,兵鋒直指希奧利艾!

    德國坦克第四集團軍「夢幻般」的突擊速度讓集團軍群指揮部欣喜若狂,馮-勒布元帥簡直難以相信自己部下的突擊速度!但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式普魯士軍官,勒布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緊靠波羅地海方向進攻的步兵部隊被堵在了邊界線上,3個小時基本就是原地踏步遲滯不前。

    這樣就導致了坦克部隊在中路地超前進攻,成了一個孤獨的箭頭!但指揮部對這個箭頭還是有信心的——在抵達希奧利艾郊外後。緊跟在坦克集群身後的步兵將配合坦克部隊向北方分成多個箭頭分割蘇軍,各個殲滅!和計劃中的相差不大,只是北路被堵、空軍陷入激戰無法對陸軍進行足夠的支援,一絲危險氣息被中路突擊集群的高速推進掩蓋了。

    不怪勒布考慮不足,他沒有想到就在克雷廷加至錫拉萊之間地區隱蔽著紅軍的重兵集團!就在戰爭爆發幾分鐘之後,內務部第一機械化師師長費科奇諾夫少將就向圖哈切夫斯基請戰,希望自己地部隊向南抗擊德軍突擊集團,但被圖哈切夫斯基否決了——「紅色拿破侖」要等德軍深入之後再切斷它!

    當方面軍命令終於下達的一刻。第一師猶如一台無可阻擋的高速蒸汽壓路機,兩小時內就以兩個突擊箭頭截斷德軍中路突擊集群!坦克大戰爆發後,紅軍坦克部隊的坦克手們找到了當年在哈拉哈河的感覺——德軍的三號坦克根本不對自己構成足夠的威脅,放心大膽的往前高速突進,而配合自己地機械化步兵乘坐裝甲車跟上了坦克的突擊速度,在坦克攪亂德軍陣型後像把大掃帚一樣清掃殘餘!

    內務部一師機械化步兵裝備了近300輛最新式的「步兵戰車」,這都是今年年初才裝備部隊新式裝備,步兵能車上作戰。下車戰鬥又可以得到車上23毫米機關炮的有力支援——林俊想出來的新式裝備第一次在實戰中發揮出了足夠地威力,讓步兵跟上了坦克的進軍速度,想將步兵同坦克隔開的老式防禦戰術變得毫無用處!

    費科奇諾夫的部隊同德軍相比有著絕對地優勢:裝備整整先進了不止一代!德國步兵大部分還在使用k98,而紅軍步兵一般士兵都是ak47,還有火箭筒的支援。全部都是新式輕武器!坦克是長身管的t34對德國三號坦克,德國人連短身管的四號坦克都少的可憐,還有很多是裝備20毫米機關炮的二號坦克。在炮兵上,一師自己的炮兵就超過了任何一個德**級單位的火炮數量!

    人。人地素質也有很大關係,不然就是再好的武器也是一堆廢鐵!德國人都經過足夠的訓練,士兵基本經歷過戰爭的考驗,這對於紅軍是有一定的優勢,但他們的對手是費科奇諾夫的部隊!

    一師大部分指戰員參加過哈拉哈河戰役,訓練也是紅軍部隊中最艱苦的:內務部直屬部隊機械化一師就是種榮譽!紅軍中地「無冕之王」——陸戰第一王牌師!指戰員地素質不比任何一支德軍部隊差,甚至更好!年輕士兵**青團員的比例就超過了百分之六十,這在紅軍中也是獨一無二地(不要用現在的黨團員比例來衡量。在41年的蘇聯,年輕人要成為一名共青團員非常不容易,只有最優秀、絕對忠於蘇維埃、可以為蘇維埃付出一切的年輕人才有可能成為共青團員,注意:是有可能!),『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是這支軍隊裡堅強的核心!

    歷史上蘇聯紅軍中黨團員比例高的部隊必定戰鬥力強,而一師這樣黨團員高比例的軍隊,可以打到傷亡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仍然堅決衝鋒或死戰不退!

    兩個小時的激戰後,一師與配合部隊基本肅清合圍圈裡的德軍。對於向南撤退的德國人並不高速追擊——遠在拉脫維亞里加市的圖哈切夫斯基需要的建立一條堅固的防線。就在帕蘭加—希奧利艾—考納斯一線。立陶宛邊境一線地區正在激戰的所有紅軍部隊都需要把進行戰役性撤退,一師的突擊不過是先給北方集團軍群迎頭痛擊。打亂德軍的進攻部署,遲滯德軍的突進速度並穩定防線,等待最高統帥給自己發動大反攻需要的足夠力量。

    「紅色拿破侖」不僅是進攻的代名詞,他也懂得何時後撤——林俊告訴過他可以適時撤退,只要為了最後的勝利、其它什麼都是可以接受的!圖哈切夫斯基正因為這點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他這是把半個立陶宛「送」給了德國人,如果不是林俊在莫斯科,有可能他這個方面軍司令在作出這樣決定後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借德軍之手摧毀立陶宛民族主義者,這比讓亞歷山大的部下干要輕鬆的多——林俊已經變成一名政客!

    希奧利艾沿線有堅固的工事防禦帶和足夠的守軍,而一師將繼續向南進軍——圖哈切夫斯基不能顧了自己忘了南邊的朱可夫,要一師加強兩個方面軍結合部的力量,防止德軍從己方一側包抄明斯克!

    副統帥幹嘛的?林俊這會知道了!——還不如去前線做一名普通的戰鬥機飛行員!如果自己這會在前線,必定是駕駛戰鬥機同德國人進行激戰,大戰爆發,做案頭工作讓自己更懷念那會駕駛飛機馳騁藍天的日子,但現在不行了!

    斯大林比林俊還忙,最高統帥就是要負責全局,進行大方向上的決定,而林俊作為他的副手,大量需要最高統帥部進行統籌的「瑣事」需要他來決定!

    開戰後第9個小時,武金斯卡婭走進了林俊在克里姆林宮的辦公室,身後的蘭德斯科奇手中拎著兩個大皮箱。

    放下手中的文件,「卡婭,有什麼事?」

    蘭德斯科奇放下皮箱就轉身離開辦公室,並順手關上了房門。

    妻子走到自己身邊,理了理林俊頭上的一絲亂髮。「知道你要忙工作,我把家裡要換的衣服都帶來了。孩子已經讓保育員送到茹科夫去了,你可以安心在這。」

    林俊愛惜的摸了摸妻子的臉,看出她似乎有些心事。

    「醫院裡剛剛開了黨委會,要組織醫療隊去明斯克,但黨委會不同意我參加醫療隊的請求。前線打大仗,一定會有很多傷員,安德烈,我想去,在莫斯科我的作用不大,我和我的醫療小組能做最複雜的外科手術!」

    「是斯大林同志做過的決定,不允許你去任何有危險的地方。除非……」

    「除非你同意!」武金斯卡婭態度很堅決。

    作為一名全蘇一流的外科專家,武金斯卡婭這會在莫斯科作用並不大——重傷員不可能送到莫斯科,其實連明斯克這樣的城市這會也見不到多少傷員,而前線野戰醫院必定缺少醫務人員,向她這樣的優秀外科醫生在野戰醫院裡一定能挽救無數紅軍指戰員的生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