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權 文 / 血蝠

    第三百四十二章失權

    凌晨兩點,克里姆林宮會議室,最高統帥部召開了22小時內的第三個緊急碰頭會,斯大林在會議上做出一項艱難的決定——在一周之內濱海方面軍撤出摩爾多瓦,收縮兵力加強烏克蘭南部戰線的防禦。

    濱海方面軍在摩爾多瓦兵力相對空虛,而承受的是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和羅馬尼亞優勢軍隊的進攻,在目前的情況下不可能守得住摩爾多瓦,再留在那只會被合圍!

    決定是痛苦的,這意味著暫時的國土淪喪,那裡的人民將遭到法西斯的奴役,但只能這樣,別無它法!林俊沒有發言,他盤算盧金的第16集團軍的事,等他們抵達烏克蘭時就會是一場惡戰,希望18集團軍能配合原有部隊組織起南線有效的一到堅固防線,成為穩定南線的一顆釘子!

    想進攻也就得做好防禦的準備——伏羅希諾夫簡單做了「斯大林防線」的重新部署: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蘇聯只得啟用39年前構築的「斯大林防線」,爭取時間。這只是比較糟糕的後背打算,目前看來還能將德軍阻止在新的國境線附近,而更極端的準備還有!。

    幾年來蘇聯的軍事理論與武裝力量是根據大戰即將爆發的現實,強調從經濟、政治、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進行積極防禦準備,對內迅速發展國民經濟,建立雄厚的國防經濟基礎,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對外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執行維護和平和反對侵略的政策;在作戰指導上,從準備在邊境上消滅入侵之敵換成了先敵進攻,後備計劃就是現在「被迫」進行的通過戰略防禦和戰略退卻疲憊、消耗入侵之敵,伺機轉入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

    問題是目前積極防禦的作戰指導思想無法做到準備充分,強調以戰略進攻粉碎入侵之敵,戰略防禦和戰略退卻的計劃還是有所不足。導致最高統帥部短時間的手忙腳亂。對於林俊來說,以他為主構思的戰略指導思想在實戰中已經暴露出非常大地問題:對於戰爭危機只有總的判斷和設想,沒有中短期和臨戰前的判斷和對策!

    林俊的貢獻抵消了一部分錯誤有可能造成的被動——如果沒有新式而強大的突擊兵團和可靠的武器,今天的邊境作戰會是不堪設想:如果是「歷史中地紅軍」,將如此多的軍隊部署在距離邊界線不到300公里的縱深裡,有可能的情況會是在開戰後的極短時間內遭到無法逆轉的失敗,合圍一個接一個!

    所以說林俊的部署有很大的冒險性:這是一個建立在「勝利」基礎之上地計劃,根本不能算是完善!出於對近幾年來「勝利」的意識和林俊的個人威望。計劃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而現在卻是讓林俊深深的後怕——如果今天沒頂住,邊境一線就會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他還是太年輕了。

    根據德軍地攻勢判斷:德軍有三個主要突擊集群,北方集團軍群企圖在佔領波羅地海沿岸區域後奪取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將是整個白俄羅斯,然後從正面攻佔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企圖圍殲第聶伯河西岸蘇軍集團,奪取整個烏克蘭。

    蘇聯現在的戰略就是在邊境線北側同德軍死拼,如果能夠擋住德軍前期攻勢,在得到後方力量支援後進攻東普魯士和波蘭。進而威脅德國本土。但如果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戰局不利,就得進行大縱深的戰略撤退,要在列寧格勒、明斯克和基輔一線進行戰略防禦,用大縱深拖垮德軍,將戰爭拖入俄羅斯地寒冬。

    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蘇聯將會暫時失去大量的工農業基地,而軍隊的損失在戰略退卻中的損失數會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是林俊不想出現的情況。就看幾年來的變革和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等人能不能指揮部隊殲滅足夠的德軍有生力量,迫使德軍延緩進攻速度、進行戰略動員而出現對峙地局面。

    一旦出現戰略上的短時間對峙。對於蘇聯將非常有利——蘇聯有足夠的人力和其它資源,只要有時間,哪怕是一個月,紅軍的數量就能增加200到300萬,開足馬力的軍工企業更是能生產出天文數字的武器彈藥!斯大林不怕打一場長期戰爭,而希特勒一旦被迫再次進行戰略動員,德國的資源是比不過蘇聯的!

    斯大林為此向前沿部隊下達了嚴令:除非是接到上級地明確命令,紅軍進入防禦陣地地部隊就是戰鬥至最後一人也必須堅守陣地!私自放棄陣地逃跑者將會被定以叛國罪。就地槍決!這是一道沒有絲毫憐憫、有有些僵化的命令,一切為了時間、為了消耗德軍地有生力量!

    「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林俊能夠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命令。

    斯大林現在也知道了自己接班人的不足之處,當然這不會影響林俊在他心中的地位:作為統帥要做的就是大方向上的定策,實際問題需要交給下面的將軍元帥們處理——林俊這點不足是能夠接受的:如果統帥什麼都要管,結果只有兩個,1,累死;2,干預下面指揮員的指揮。導致不良結果。

    「特別高級指揮員速成班」的「優秀」學院也就這點水平。林俊有自知之明,會議中就是聽其他統帥部成員獻計獻策:現在他就是一個學生。一個差點釀成災難的學生。斯大林也已經明白了這點,會議上接過了軍隊的統籌權,集團軍一級部隊的部署調動將由斯大林親自拍板,總參謀部直接向斯大林負責。讓林俊擔任力所能及的後勤和空軍組織工作,但沒有剝奪他在參加戰略決策會議中的任何一點其它權力。

    沒有什麼不滿意的,這雖然讓自己失去了僅次於斯大林的決策權,但只是斯大林接收而已——斯大林私下告訴愛將,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鍛煉自己。

    現在的情況是林俊成為了紅軍實際的「裝備部部長」兼任「空軍司令」:對於該生產什麼,他有讓全蘇維埃政權都佩服的預見性。裝備部那檔子事也不是經手一天兩天了,熟悉,加上他這個副統帥就一直管著裝備部,加上部長同志和整個經驗豐富的部門,林俊能夠勝任。而空軍就更簡單,具體權力在各方面軍手裡,還有空軍主帥坐鎮,出不了問題,不需要林俊事事都操心。

    權力雖然小了,但斯大林還是給了林俊一項最大的權力——在最高統帥部會議中公開宣佈:在他不能履行最高統帥職責時,副統帥自動獲得統帥權。

    斯大林是要讓所有人明白:安德烈雖然權力小了,但重要程度不變!

    林俊的接班人地位就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公開的定了下來,不得不說斯大林來了個「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如果有萬一,爭權的情況將不會出現,就算林俊第的權力大不如前。

    林俊當然同意斯大林的決定,自己還是做能夠勝任的工作、學習提高,現在還能將手頭上的事做得更好,還是把如何打仗的事交給經驗豐富的元帥將軍們吧——如果發現有類似「科涅夫在莫斯科會戰前出現的錯誤」,自己干預權力還是有的。而副統帥的名頭也不是擺設,像「燈火管制令「一類的事將有他一手負責,有點」蘇維埃大管家「的味道。

    會議後林俊回到自己辦公室,揉了揉有些疲勞的眼睛,但沒有一絲困意——要做的事太多了,容不得一絲的精神鬆懈。

    拿出茶杯和茶葉罐,要給自己倒杯濃茶。和前世一樣,普倫雅科夫似乎對咖啡因免疫,還是濃茶能夠提神——這大概是「遺傳「的心理原因在作怪。列昂諾夫走了進來,「首長,剛才武金斯卡婭同志來過電話,她和醫療小組今天一早就去白俄羅斯,費科奇諾娜也在小組裡,要告訴您不要為她擔心。」

    參謀接過林俊手上泡茶的事,林俊走到外線話機前接通了醫院:「卡婭,幾點出發?」

    「五點,馬上就要出發去中央機場,安德盧普夫給我們安排了專機。」

    「如果有時間我來送你。」

    電話那頭妻子的聲音還是那樣婉約動聽:「不用了,你離不開崗位。要是碰到費科奇諾夫,告訴他我會照顧號諾娃(武金斯卡婭對費科奇諾娜的暱稱。)。」

    「嗯,注意安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