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戰略撤退 文 / 血蝠

    第三百六十三章戰略撤退

    幾個小時的會議被不斷送來的前線戰報打斷了好幾次:情況不容樂觀,紅軍已經整個被趕出了比薩拉比亞地區,摩爾多瓦和敖德薩以西地區烏克蘭也將被放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正高速向東、向南突進,現在就將德軍趕出摩爾多瓦根本不現實。

    戰前最高統帥部按照林俊和伏羅希諾夫的預計,最重點的防禦(進攻)位置定在了白俄羅斯方向——朱可夫的重兵集團沒有辜負最高統帥部的期望,給了德國人迎頭痛擊!

    為什麼會這麼佈置?因為林俊認為德國人會選擇一條進攻莫斯科的最近通道,狂妄的希特勒會認為只要攻佔了莫斯科,蘇維埃政權就會倒台、至少會屈服。林俊的預測來自歷史,當時紅軍認為德國會將突擊重點放在蘇聯的最重要糧食產區烏克蘭,因為第三帝國的戰爭機器需要烏克蘭這個大糧倉來養活,結果基輔特別軍區的力量是最強的。

    不說基輔軍區的慘敗,紅軍的戰略預計就是錯誤的——德軍最強的突擊方向根本不是烏克蘭,而是白俄羅斯!也是因為這點,後方新組建的幾個新式集團軍在形成戰鬥力後先給了朱可夫,而現在的西南方面軍至多也就是和西方面軍實力持平(當然和「歷史上的基輔軍區」相比。力量還是加強了的。)。

    可是這次蘇聯最高統帥部這次又失算了一招——計劃跟不上變化,希特勒將首要突擊方向放在了烏克蘭,而這個狀況形成的原因只有一個:林俊炸了羅馬尼亞的油田!

    蘇聯南部的高加索產油區成了讓希特勒眼紅、心裡發狂的目標,沒有石油他的戰爭機器將轉不了多久,至少要不了多久就得慢下來,這是希特勒不容許出現的情況——第三帝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地感覺到高加索油田的重要,對於石油的渴求對第三帝國來說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獲得石油。這比佔領莫斯科還要重要!

    戰略性的失誤該責怪林俊嗎?不應該,因為林俊和統帥部成員在歡慶轟炸成功那會,就已經估計到這樣的情況可能出現。但那會想得是如何進攻,加上已經進入北部的軍隊不可能從原有展開區域整體南調,德軍沒有給莫斯科足夠的時間進行重新部署。

    這兩天朱可夫和圖哈切夫斯基向莫斯科地匯報中明確的表示:自己的現有力量可以進行全面反擊,並突破邊界線進入波蘭和東普魯士,但至多在消耗到必須停下前抵達華沙一線,而那樣的結果是側翼整個暴露、暫時沒有再次進攻的能力。

    和德國人交鋒過後才會明白德軍的堅韌。朱可夫和圖哈切夫斯基沒有被先期的小規模勝利沖昏頭腦:戰爭在一周內的消耗已遠遠超出原來地預計,蘇聯還是小看了德國這個對手。

    一旦進入敵方領土作戰,後勤等一系列問題就會更加突出,原來先敵進攻的計劃現在看來顯然有所托大,德國的戰爭準備已經到了差不多完美的程度。

    林俊贊同自己「四駕馬車」的意見:按照現在情況看,貿然在北部邊境發動全面反擊,很可能會造成貿然突進、進而被合圍地危險,因為南方是空的。部隊將受到來自兩個戰略方向上的威脅。

    41年一鼓作氣橫掃波蘭?現在看來有點好高騖遠了!

    蘇聯的戰爭機器距離潛力全部挖掘、全速運轉還有一大段距離,那需要時間,最高統帥部需要想出一個合適地方案。

    摩爾多瓦的喪失讓斯大林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現在從布列斯特南部的沼澤區到敖德薩一線,烏克蘭東部一塊差不多有奧地利國土那麼大的地區成了標標準准的突出部,大半個西烏克蘭和大片東烏克蘭西部地區有隨時被切割的危險!

    濱海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要在敖德薩、文尼察一線組織一道堅固的防線。大沼澤阻擋了德軍地進攻,更橫著阻斷了朱可夫對西南方面軍的支援:布列斯特周圍的重兵連派一個機械化師到南邊都要花上半個月!

    怎麼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戰略性撤退!主動放棄利沃夫、切爾諾維策等重要城市在內的廣大地區,放棄東喀爾巴阡山防線,將所有能夠撤出的人員、物資全部撤退到文尼察以西。

    撤退比進攻還難。這就像是要將一個奧地利來個整體大搬家,需要付出的代價讓加裡寧等幾位同志都難以接受!不可能做到「老百姓先撤,部隊打阻擊」,那樣只會造成整條防線的混亂和軍隊地崩潰!為了保證將更多地部隊撤出突出部地區,斯大林做出了合格領袖才有魄力做出的決定:炸毀突出部地區一切工業設施,軍隊成建制撤退!

    為了最後地勝利,蘇聯只能做出壯士斷腕般的決定——將城市、鄉村和人民暫時留給法西斯德軍奴役,撤出盡可能多的軍隊和裝備!

    這樣的決定是無比痛苦的。林俊為之深深的自責,他可以想像那些被自己所拋棄的人民要面對的是怎樣的命運!

    「小伙子們,我們的紅軍同志們!難道你們就這樣把我們留給法西斯?!我們該怎麼辦?怎麼辦?!」電影裡老大媽對著撤退的紅軍絕望的呼喊聲如同在耳邊迴繞,任何一名軍人面對那樣的情景都會無地自容!

    林俊不需要去面對絕望的眼神和人民的喊聲,但他能感覺到,這是當權者最大的悲哀!但為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做為統帥只能學會必要的放棄!堅守每一寸國土是每一名戰士的責任,但這會為了最後的勝利、為了故土不全部淪喪。你只能放棄眼前的!戰爭就是這樣。有時候逼著你做出違心的事,不然它就不叫戰爭了!

    斯大林有時候做事是出了名的狠。但現在林俊不會去責怪老爺子:如果這會自己在他的位置,也只能做出一樣的決定,因為那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撤退的事交由西南方面具體執行,不能留給德國人任何有戰略價值的東西。會議後斯大林看到林俊的臉色很不好看——戰爭瞬息萬變,剛剛還興高采烈,很快就會讓你心情沉重無比。

    林俊留了一會,斯大林想和他私下裡聊聊,有些事斯大林不想同其他人商量。

    「雅科夫的部隊已經打殘了,整個師現在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上午我接到過波羅地海方面軍的戰報,圖哈切夫斯基已命令內務部一師接管了殘餘部隊的指揮權,雅科夫現在在費科奇諾夫的部隊裡,人沒事。」

    林俊知道斯大林這會應該有點擔心兩個兒子的情況,雖然他這個父親無法過多的關心兒子們的情況,但林俊還是需要幫他照顧一下:「雅科夫打得非常英勇,報告裡說他指揮的連消滅了超過自身幾倍的德軍,為戰線的鞏固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費科奇諾夫昨天剛授予他一枚紅旗勳章,他有資格獲得那樣的榮譽。」

    「就讓他留在一師,在費科奇諾夫那我放心,不要讓他呆在後面,告訴費科奇諾夫,不要因為雅科夫是我的兒子就看著護著。」

    「是,我明白,費科奇諾夫也明白。現在雅科夫已經是裝甲炮兵營的營長,他那樣的優秀指揮員在哪都不會閒著。」

    看得出斯大林聽到這樣一句話後臉上露出的一絲欣慰:他從不干預大兒子的工作和生活,都三十出頭了都還是個上尉,這在紅軍中屬於正常情況,因為和平時期的指揮員陞遷並不快,個人能力也凸顯不出來。現在是戰爭,既然兒子能力、戰績出眾,職務得到提升也是正常的,雅科夫不會認為父親在後面搞動作。

    「如果不是因為現在合適的位置沒有,費科奇諾夫認為雅科夫完全能擔任炮兵團長,就是坦克團團長也能勝任,他的能力很強!」

    斯大林沒有再表示,但林俊需要接著往下說,因為不能忘了瓦西裡:「瓦西裡已經抵達文尼察,昨天他所在的戰鬥機團配合轟炸機部隊空襲了摩爾多瓦的德軍目標。雖然沒有擊落敵機,但他的上級報告瓦西裡表現的很好,非常勇敢。」

    瓦西裡是勇敢,前線沒有哪個指揮官能把他留在後方,大概真正能夠鎮得住他的除了他老子就是林俊。林俊要處理的事很多,但還是向前線有關指揮員打過招呼,要注意一下雅科夫和瓦西裡的情況,重要的情況可以直接向他報告:雅科夫所在部隊併入內務部一師、擔任營長;瓦西裡經受住了第一次戰鬥的考驗這都算重要情況,平常的戰鬥任務就不用匯報了,指揮員們心裡有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