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章 惱人的標識 文 / 血蝠

    第三百七十章惱人的標識

    目前德軍部署在明斯克正面的是阿道夫-施特勞斯陸軍一級上將指揮的第9集團軍,集團軍直轄第102、第900步兵師,第403警衛師。還轄有第5軍(第5、第35、第161步兵師);第6軍((第6、第26步兵師);第8軍(第8、第28步兵師);第30軍(第129、第162、第256步兵師),一共是13個師,因為前期作戰中該集團軍損失巨大,德軍大本營又從後方給了施特勞斯3個整編師,這會正在運往白俄羅斯的路上。

    單靠第九集團軍就想攻佔明斯克難度過大,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費多爾-馮-博克命令陸軍一級上將赫爾曼-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為第九集團軍打頭陣——一旦進入市區,裝甲集群的使用將大大受到限制。如果德軍從正面進抵明斯克,孔德魯謝夫的對手就將是阿道夫-施特勞斯!

    第九集團軍還需要進行補充,下屬各師的損失要在大戰前補足,加上其它配合部隊,壓在明斯克的德軍精銳將超過50萬!但也是因為德國人在補充人員裝備,短時間內戰線獲得了難得的安靜,雙方都在積蓄力量。

    連綿的秋雨要到十月中旬才能讓白俄羅斯的土地變成泥潭,明斯克的守軍必須至少要堅持兩個月才能緩口氣,難度非常大!能不能完成任務就看指揮員的能力和部隊的誓死作戰,林俊能做的就是盡量為防線爭取到更多的後續支援部隊。

    紅軍的第二戰略集團再過兩個月就能形成有效的作戰能力,到時候就不用再使用相對被動地添油戰術、老等著德軍的行動為參考應對——「你丫個,到時老子也讓你嘗嘗天寒地凍包餃子的滋味!」

    這就是林俊的戰略,就看頂不頂得住了,這回他也是豁出去了!返回方面軍司令部的路上蘭德斯科奇坐在林俊邊上,車裡還有一套全新的折疊托ak47。這是專門為林俊準備的。

    林俊常說:「手中緊握突擊步槍,心中就不慌!」使用過ak47的人都能理解他話中地意思。這次可不是遠遠的躲在後方,雖然還用不著自己去衝鋒陷陣,但身邊放著一桿突擊步槍還是需要的。

    副統帥身背ak47巡視部隊會是怎樣的情形?還不需要他自己隨時扛著,還沒到那程度。但現在他有一樣事情需要花那麼一點時間考慮一下——問題出在他那身顯眼的軍服上!

    和歐洲一些國家軍隊的慣例一樣,紅軍和紅海軍軍官的軍服可以按統一款式自行找裁縫縫製,所以同一級別的軍官軍服可能面料和工藝並不相同,但一定適合自己。就是家庭再困難地軍官一般也會為自己弄一身質量不錯的軍服。

    林俊的軍服當然是紅軍中最好的,面料是頂級的,不管是冬裝還是夏服,都由專門為克里姆林宮服務地一流裁縫手工縫製,能顯出他英俊挺拔的身材和副統帥應有的氣勢和威嚴。

    現在紅軍軍服的軍銜和軍兵種區別主要通過領章體現,將級以上軍官已經有了肩章式樣地新式外套:如步兵兵種色為紅色,領章紅底黑邊,上面有帶琺琅面的金屬製軍銜符號。按其形狀及數量區別佩戴者的軍銜等級,並綴有兩支步槍交叉形式的步兵兵種標識;炮兵的兵種色為黑色,領章為黑底紅邊(炮兵「布瓊尼帽」上的呢制大五角星也是黑色),兵種標識為交叉的兩門舊式大炮。

    由於軍隊裡的識別標誌上大量採用了醒目地紅色、金黃色,同時金屬符號容易反光。不利於隱蔽和保密,所以根據戰爭中的經驗,從去年開始規定前線野戰部隊不論是何兵種,統一改用「保護色軍銜領章」。即從大將到列兵的領章都改為橄欖綠色,釘綴深綠色五角星、菱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同時取消了領章上的兵種符號和指揮員、政工人員的袖章,將級軍官的肩章也採用了保護色。

    但由於「保護色軍銜領章」出台的時間還不長,只有部分部隊已經更換,大部分指戰員還戴著顯眼的原有識別標誌。

    問題就在這出來了——林俊是空軍元帥,雖然是個「元帥不如大將」地空軍元帥,但根本就沒有他所使用地「保護色軍銜領章」。誰讓這個軍銜現在只有他一人獨有,除非讓人手工去做一套,這顯然不現實。現在他制服上肩章金黃色的大大五角星異常顯眼,紅色領章加上空軍識別符號用普通地軍用望遠鏡在幾公里外就能看到,加上他袖口上顯眼的金黃色標示和五星,整一個超級顯眼的靶子!

    怎麼辦?涼拌!要麼躲在指揮部裡不出來,要麼把自己包起來,沒有第三種辦法——換其它軍銜是不可能、也不容許的。

    參謀們為此還想了個辦法。給林俊準備了幾件只有軍種識別符號的軍官大衣和風衣。不過現在還是夏天、前線也還有段距離用不上,不然更加顯眼:這會還沒人往身上套風衣。

    打仗了。勳章不戴,就別了兩枚「金星獎章」:現在已經夠顯眼,明晃晃的再在胸前掛上一堆金銀琺琅質地的勳章,那真成了靶子。

    「圖哈切夫斯基和我一個待遇,不過紅色戰神大概不會為這點花點心思去煩惱吧?」林俊心裡有點自嘲。

    剛才在朱可夫的作戰室裡,林俊往那一站就是顯眼無比,別人都是一片黃棕加綠色,就自己在燈光下明晃晃的如同群星閃爍。

    戰爭,太顯眼了也不好。

    朱可夫可要為林俊的安全操心,在自己的後備地下指揮部裡給他找了間足夠大的辦公室,只要林俊窩在指揮部裡不出來就出不了問題,但林俊可不想老像地老鼠一樣呆著,這點朱可夫就管不著了。

    一到司令部,林俊還沒去找朱可夫,司令部參謀就來請他參加一個聯合會議。

    方面軍中的頭頭腦腦基本都在,科別茨也在,還有林俊的幾個熟人,包括剛剛被統帥部晉陞為少將軍銜的原布列斯特要塞區司令扎裡洛夫。

    會議也就是統籌一下整條防線的部署、戰役計劃和各種應對預案,剛成為明斯克城防司令的孔德魯謝夫坐在一張寬大的皮椅上參加了會議——別人都站著就他坐著,接下來一個月這都是他的特權。

    會議結束後林俊特意同扎裡洛夫聊了聊——扎裡洛夫顯得有些疲勞,他親手放棄了曾經向林俊表示要誓死堅守的要塞,雖然是接受了來自莫斯科的直接命令,但還是讓他有些難以面對副統帥。

    扎裡洛夫從布列斯特帶出了大約一萬五千部隊,那個錯誤的進攻命令反而為要塞的有序撤離爭取了時間,運出了大部分裝備和物資,臨走還按照命令讓工兵將要塞所有在德軍炮火中倖存下來重要目標都炸個稀巴爛。

    現在原來的守備部隊重新組編為一個特別師,有一萬兩千人,扎裡洛夫擔任師長,福明是政治委員——除了自身需要的裝備,其他幾千人的遠程炮兵、高炮部隊、工兵、坦克等都補充到其它部隊裡。

    雖然撤退時炸掉了一些裝備,前期的作戰中也損失了不少,但來自布列斯特的部隊還是讓其它人眼紅——大炮多,坦克也有,還有一般只有方面軍直屬炮兵才有的超重型加農炮和臼炮,整一個財主!上頭不瓜分點不可能,扎裡洛夫也用不著那麼多,把拼了老命才撤出來的152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和大部分高炮都給了方面軍炮兵。

    特別師的指戰員們需要休整,很多人都還帶傷,朱可夫為此做出了合理的安排——這是一支經驗豐富的要塞守備部隊,堅守城區的能力在明斯克無人能及,就將他們放在城區東邊的工廠區。

    工廠區基本都是堅固的鋼筋混泥土結構建築,適合特別師習慣的戰術,這樣即能讓前線撤下的部隊得到有效休整,還能為明斯克獲得一道最堅固的最後防線。

    布列斯特的戰士們到明斯克也有幾天了,除了還需要養傷的傷員,所有人從第一天就開始行動起來,利用能夠獲得的一切材料構築工事,在工人同志的配合下,要將工廠區構築成第二個不可撼動的佈雷斯特要塞!

    作為主官,這幾天扎裡洛夫一直就沒休息好,玩命一樣工作,用他對福明的話就是:「沒有死守佈雷斯特,既然中央已經下達了命令,就讓明斯克成為我們歸宿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