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四百九十二章 防彈轎車 文 / 血蝠

    第四百九十二章防彈轎車

    林俊是在自己的書房假寐,等待亞歷山大到訪。昨天的大概情況他已經瞭解,幾個跳樑小丑不切合實際的刺殺,等於還沒開始就被「契卡」徹底粉碎。

    顯然德國人還並不瞭解茹科夫的重要程度,不然也不會一小撮人冒險到這座距離莫斯科40公里、猶如獨立堡壘一樣航空學院刺殺林俊。這是愚蠢的,就如同突襲一座戒備森嚴的軍營,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這裡比軍營都要守衛嚴密!

    隨員們犯了錯誤,但不是那種在危機發生時發生錯誤,或是在貼身保衛時犯錯——他們沒有在那樣的情況下犯錯的權利。林俊是這個錯誤的最大主導者,因為是他要蘭德斯科奇他們放假的,不然總會有人在自己身邊。

    不想責怪他們,而且「契卡」精英這次還是立功了的,至少把納粹潛伏在莫斯科的間諜網一舉破獲。

    不過冷靜下來還是有點後怕式的擔憂:如果那些人是在莫斯科城裡的路上等待自己車隊通過,會是什麼樣的情形?!不單單是自己,如果其他領導人碰到那樣的情況,結果會如何?

    林俊這會有點無奈的發現——作為一名蘇聯元帥,自己最安全的地方大概就是在前線。

    大意了,經驗讓自己認為莫斯科沒有存在納粹間諜網的可能,但自己錯了。整個戰爭期間,日本和德國可是都計劃、執行過對斯大林的刺殺計劃,這次不過是突發性的把目標對準了自己。

    按照林俊的記憶,德國人為了刺殺斯大林,據說甚至那個裡賓特洛甫都曾經自告奮勇擔任殺手?!——1943年,德國人曾在德黑蘭會議期間策劃了一起暗算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的陰謀,但被蘇聯反間諜機關挫敗。很快。德國人又想出了另一個計劃:邀請斯大林參加一個協商停戰的國際會議,然後藉機對斯大林下手。

    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主動提出擔任殺手,有人表示同意——因為不會有人想到外交官會是殺手。

    部分納粹高官認為只要除掉斯大林,蘇聯就會坐下來談判,德國才會得到拯救。不過當時已是1944年,蘇聯紅軍正勢如破竹地向德國本土挺進,要想讓斯大林同意停戰談判無疑是一相情願的幻想,刺殺計劃注定無聲無息地夭折——那會斯大林也絕不會參加任何有德國代表參與地國際會議。

    裡賓特洛甫當刺客?林俊更多的認為那只是一個可笑的謠傳。這不僅僅違反了外交、戰爭規則,對國際慣例而言大概也是最可笑的出格行為。

    如果裡賓特洛甫真的拿著鋼筆式手槍刺殺斯大林,估計接下去紅軍會把德意志民族整個從地球上抹掉,而不是「東西德」如此簡單。二戰雖然無比殘酷,但有些微妙的國際規則、或是說底線還存在的,就像二戰的歐洲戰場沒有使用毒氣彈一樣。

    二戰時,日本使用了生化武器,而且在中國戰場大面積使用:因為中國很弱。也沒能力造毒氣,所以日本鬼子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

    德國要對付的國家是法國,英國、美國和蘇聯。這些國家二戰時都已經是工業發達的工業大國,製造化學武器都不成問題,而且本身就儲存有大量化學武器。

    二戰期間。化學武器的準備工作做得最好的應該是德國人:1943年,德國人的化學武器總量就已經是英美兩國的和,還有一支11萬人的化學部隊。德國投降後,單單蘇聯就繳獲了超過三十萬噸地德國化學武器!

    1940年的英國人也曾經打算用毒氣:他們的思路是先發制人。認為德國人一定會使用毒氣,所以他們一定要搶在德國人前面使用毒氣(不知道它們為什麼這麼想,它們這要用上了估計二戰就是另外一個結局。)。

    好在有丘吉爾這一個明白人,才沒捅出大漏子。

    實際上丘吉爾也不完全明白,為了防止德國人登陸,他準備了全國所有的450噸的芥子氣,預備德國人一登陸就使用,其實這個數字只有德國人準備地化學武器的二十分之一。質量上更是差了不止一代,而且想法是這一次攻擊就要徹底解決德國人,讓德國人不能反擊(很傻很天真)。

    對於美國人不一樣,德國的反擊打到紐約難度太大,樂得坐山觀虎鬥,直到日本人拉著他下水。當時美國輿論要求羅斯福使用化學武器,報紙上也出現了日本人在中國實用化學武器的照片。羅斯福到了43-44年才計劃使用化學武器,而那會最不願意讓羅斯福使用化學武器地是竟然是丘吉爾。因為英國害怕希特勒的報復。

    等到不用考慮希特勒的時候。下一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經掛在小日本頭頂上了。

    為什麼英國人阻止美國使用化學武器呢?這要看看v-1、v-2了——44年開始v-1、v-2惹惱了英國人,英國的精英們紛紛湧動希望採用化學武器對德國人進行報復。可是這群英國「精英」卻忘了要是化學武器坐著v-1、v-2來怎麼辦?還好有丘吉爾這個稍微明白一點的傢伙掌權。

    那麼是不是英國人和美國人都縛手縛腳不幹活呢?不是,有備無患!

    雙方都在前線儲存了大量的化學武器,不過英美基本還是以「芥子氣」一類為主,德國的手段倒是要先進的多,殺傷力要比對手大得多。

    在二戰開始時德國沒有使用毒氣,原因可以說是沒有必要——戰爭對德國來說都很順利,德國直到把法國打下來都沒花多大力氣,並且很順利地打到了蘇聯的心臟。

    到了戰爭的相持階段,德國還是沒有用毒氣,德國就是攻不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時候仍然用常規軍。這就是因為兩方的化學武器威懾:兩方都儲備了大量的毒氣,誰也不敢輕易使用。

    在第三帝國快滅亡地時候,德國還是沒有用毒氣——希特勒雖然是個瘋子,但並不是傻子,他始終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他在《我的奮鬥》裡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知道,人類地生存地最高目的,並不在維持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政府,而是在保存其民族地特性。

    可以看出,他的目標是想恢復日耳曼帝國往日的輝煌。如果這個時候想大量使用毒氣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扭轉戰局地話。那他心中的日耳曼民族就會從此衰落下去,對手的化學武器報復足以讓德國滅亡、讓整個日耳曼民族從此一蹶不振。

    這會在明斯克,德國人沒有使用化學武器,雖然他們有「塔崩」等劇毒而有效的化學武器(在嚴寒下,芥子氣威力大減。),因為蘇聯這頭,紅軍統帥部也準備足以把德軍整個塞進地獄的化學武器!

    一戰時,沙皇俄國就吃過化學武器的苦頭。一直以來蘇聯化學武器的研製不比德國落後,這貯備量也大的驚人!

    紅軍都有能力轟炸柏林,如果德軍使用化學武器,斯大林也許不僅僅會在戰場上使用它們,甚至會把毒氣彈扔到德國本土!

    微妙、有趣而又危險地潛規則。兩邊都在小心翼翼的維持一個底線,而這個底線就是保持自己民族的生存——「底線」其實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使用什麼武器、採取什麼作戰方式:如果一頭沒有化學武器,不管是納粹、英美還是蘇聯,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使用。就像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一樣。

    讓裡賓特洛甫擔任刺客?那德國就不是一個「國家式」地存在,也是破壞「底線」的其中一種表示,可想而知蘇聯會採取什麼樣的後續行動。

    林俊終於等到了亞歷山大的造訪,而內務人民委員先不說林俊地大意,他送來了斯大林給自己副手的新座駕——至少要林俊在莫斯科時乘坐。

    一輛漂亮的銀灰色「梅賽德斯-奔馳770k布爾曼」防彈轎車,希特勒兩年前送給斯大林的禮物!

    1933年希特勒在當上德國總理以後召見戴姆勒-奔馳公司的負責人,向他發出研製」一種與德意志帝國總理地位相稱的防彈保險汽車」的命令,以保證他出行舒適和安全。

    奔馳汽車公司馬上抽調精幹的技術力量。在「梅賽德斯-奔馳770型布爾曼」豪華轎車地基礎上,精心加裝了5厘米厚的防彈裝甲鋼板,車內各個暗格備有輕武器,底盤則用4.5厘米厚的防彈裝甲鋼板加強,可避免小型地雷爆炸所造成的危險,整車重量為5噸。

    這輛奉希特勒之命而特別研製的「梅賽德斯-奔馳770k」型防彈裝甲轎車在1937年春季送到了希特勒的面前,世界上第一輛防彈轎車就這樣誕生。

    不久,希特勒下令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製造17輛防彈轎車。並作為第三帝國最貴重的禮物。分別送給大權在握的墨索里尼、曼內海姆、吉斯特、佛朗哥、裕仁等各國首腦和將軍。

    1939年,裡賓特洛甫在莫斯科代表第三帝國向斯大林贈送了一輛「770k布爾曼」防彈裝甲轎車。它良好地性能讓斯大林大受震動:斯大林之後召見了吉斯廠地負責人,下達研製蘇聯防彈轎車的指示。要求防彈效果應超過納粹德國製造地770k布爾曼車!

    吉斯廠立刻投入了強大的力量進行研——今年年初,一輛以「吉斯101」為基礎,但車身更為寬大威武的三排座防彈轎車製造出來。這輛被命名為「吉斯101e型」的防彈車經受住了嚴酷的射擊和爆炸考驗,令斯大林頗感滿意,下令將該車作為自己的專用座車,同時還命令吉斯廠立刻抓緊生產,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各配備一輛。

    不過「吉斯101e型」只有一輛完工,戰爭打斷了防彈轎車的生產計劃,那輛「吉斯101e」就由斯大林使用。

    而那樣「梅賽德斯-奔馳770k布爾曼」防彈轎車斯大林就沒用過,在克里姆林宮的車庫裡放著,但一直在保養。而美國人說要提供的防彈轎車還沒到,這次對林俊的刺殺事件讓斯大林想到了那個希特勒的禮物——不管林俊喜不喜歡,出行就得把自己保護起來!

    蘇聯副統帥坐希特勒的禮物出行,真不知道斯大林是怎麼想的?林俊看著那輛漂亮豪華的770k腦子有點短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