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四十六章 格殺勿論5——林中兄弟 文 / 血蝠

    第五百四十六章格殺勿論5——林中兄弟

    對於眼前這血腥的一幕,所有衛隊成員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到是遠處的幾名警衛連戰士露初一絲驚訝,但很快就恢復自然——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阿廖沙在屍體外套上擦了擦刀,又把芬蘭刀插回刀鞘裡,至始至終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起伏,就像剛才只是宰了頭豬。

    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看著死屍被兩名衛士拽著腿拖走:雪地上留下長長的血痕,看似有點觸目驚心!

    副統帥想幹嘛就幹嘛,不是他這個方面軍參謀長可以說三道四的。

    剛才從俘虜和那些屍體身上沒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文件,只能從他們嘴裡撬出來,林俊等不了那「漫長」的審訊過程,再說衛隊裡就有幾個內務部出生的審訊專家。

    一群散兵游勇一樣的反動武裝,其實自己用不著花什麼力氣在他們身上,大概只是想消磨這一會功夫而已!

    對於敵人林俊從不手軟;對於這些反動的民族主義者,林俊只有一刻態度——格殺勿論、一個不留、斬草除根!

    「再帶一個來,選個聽話些的。」林俊對自己的衛隊長說。

    蘭德斯科奇找的第一個俘虜是個狠角色,鐵了心反蘇維埃的:哥薩克從一群俘虜看到元帥的表情時就把那十多個俘虜分門別類了——顯然在發動襲擊前,這群襲擊者並不知道那輛豪華轎車裡坐的到底是誰。

    「驚訝者」不論,「可惜者」與「憤怒者」是頑固分子,而「絕望者」就是最可能取得成果的突破口。不過衛隊長同志先找個基本不會開口的頑固分子開刀,這樣能最快速度摧毀膽怯者的心理防線,殺雞給猴看!

    既然瞭解元帥的心思,哥薩克也就沒必要在那些頑固分子身上多做什麼文章了。雖然他很有自信能在一個小時之內摧毀那些頑固分子的心理防線。

    一個20來歲地青年給拖了過來,「不要殺我!繞了我吧……」那人歇斯底里的求饒,而遠處那一隊俘虜中間有兩個在那喊:「什麼都不要說……」

    不過還沒說完,那邊的聲音戛然而止,看守的衛士們一槍托就讓他們變得安安靜靜!

    這裡也吵得很,阿廖沙帶著手套的蒲扇大手一個巴掌就讓那個年輕的俘虜牙掉了半邊,只能發出不怎麼清晰的嗚嗚聲!

    「我說阿廖沙,輕點。」

    一看元帥。阿廖沙大嘴一咧,不過沒出聲——「元帥沒生氣。」

    林俊這話就像這裡的寒風,不帶火氣輕飄飄,但卻能讓任何敵人心裡徹底膽寒!

    「說吧,你們是什麼人,誰給你們地武器,你們的頭是誰,據點在哪裡。接受什麼人或部門的領導。」

    還是林俊問,不過這次不用衛士來翻譯:那人會說俄語,至少懂得如何求饒。

    「能不能饒了我,我沒殺過你們的人……」

    「知道我是誰嗎?」林俊打斷了俘虜的喋喋不休。

    「你是普倫雅科夫元帥,蘇聯的副統帥。」

    這下俘虜沒敢再多說。邊上的阿廖沙看似隨時能用刀子捅了他!

    「很好。所以別和我談條件,你沒有資格。我的部下很多都精於酷刑,如果我不能知道想瞭解地一切,他們會讓你後悔從娘胎裡出來這一回。」林俊頓了頓。「當然,我喜歡聰明的人。如果我知道了想瞭解的,也許你還有被特赦的機會。」

    這下,在最短的時間內俘虜招供了他所知道地一切,連家裡原來有幾頭公牛都說了出來!

    說的有些亂七八糟,阿廖沙兩次「打斷」了俘虜的招工,這才讓林俊理順這些襲擊者到底是什麼軍事組織——由立陶宛富農和與德國合作過的民族主義者組成地反蘇維埃恐怖組織:「林中兄弟」。

    又帶上一個願意開口的,補充了些情況。

    根據供詞。林俊瞭解到這個組織成份複雜,有在去年德軍進攻時期同德國人合作過的人、有原來的富裕農民、據說甚至還有替英國情報部門工作過的人。

    在40年亞歷山大主管的對原波羅的海沿岸國家蘇維埃化的過程中,內務部已經殺了一批人——像在立陶宛,其原有地體制與蘇聯體制完全不同,簡簡單單就想將其蘇維埃化談何容易!

    這就有點像林俊記憶中的土改前中國的情況差不多,有地主有富農,當然也有資本家和窮人。推行蘇維埃化,就會遇到地主與資產階級的阻撓。而處理這個問題只有一種辦法!

    該殺的殺。該抓的抓,不過亞歷山大也不能把那些原來並沒有什麼劣跡、在政策下又願意接受改革的富農也給趕盡殺絕。這下隱患就留了下來。

    在戰爭爆發後,那些心中有怨恨的立陶宛民族主義者活躍了起來:他們組成小分隊,四處出擊,打完便躲進森林,給自己起了個名字「林中兄弟」。

    不過和「標準地游擊隊」又有點不同,因為這些人更像是「無業遊民和恐怖分子」地混合體,政治目的倒是明顯,但具體實施起來毫無章法。

    因為反蘇維埃,去年底今年初德國人給予了其一定地支持,在德國人撤退後,這些人就單干。而這樣的「林中兄弟」組織在附近地區還有,他們能夠存在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平時混跡在普通農民之中,而戰事又導致政府無法快速而有效的再次在陶宛廣大農村建立政權體系。

    這次「這支林中兄弟」就是附近十幾個村子的反蘇維埃民族主義份子臨時組織起來的,領導者原來同德國人合作過,就在俘虜中間,不過那人對林俊而言已經沒多大價值——已經出氣比入氣多。

    去年德軍在這一帶並沒有普遍使用他們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佔領政策,這倒讓那些立陶宛民族主義者活了下來,而且似乎還活的有些滋潤!

    兩個俘虜還沒問完,一隊由坦克開道的武裝車隊抵達環形防線外圍。在核實了對方身份後,幾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快速部署,組織起固若金湯的警衛圈。

    一名少將軍銜的軍官跑步來到林俊所在的地點,「我們的勇將到了!」

    「報告元帥同志,近衛內務部第一機械化師第九機械化營前來報到,師長費科奇諾夫。」

    聽到元帥車隊遭到反動武裝遇襲的報告,費科奇諾夫立刻將指揮權交給了參謀長,自己帶隊直接把一個一級戰備、當作預備隊的機械化混編營拉了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