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二章 元帥攻勢2 文 / 血蝠

    第五百五十二章元帥攻勢2

    天寒地凍之中,列車上的近衛軍戰士們原本打算接著出身熱汗的,但現在不得不再窩在有些冰冷的貨運車廂和平板車的帆布架子下邊,忍受三小時的考驗。

    不過接到命令就執行,這是軍人的天職,再說原本的命令裡就是到帕涅韋日斯集結再做安排,屬於戰役預備隊,對於前往哪裡對戰士們而言沒什麼分別。

    去年晚些時候94團參加了陶拉蓋地區的反衝擊,下屬獨立火箭炮兵第37營的第一次出擊,一個營級齊射就把駐守該地域的一個德國步兵營炸殘了!而在後續作戰中,該團出色的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因而榮獲「近衛」稱號。

    在稀稀落落的小雪和車頭不時冒出的白色蒸汽中,臨近暮色中的貨運站台上一片忙碌。後邊那列軍列將在12分鐘後抵達,雖然有空閒的鐵道,因為站台長度原因,捷列謝諾克所在的列車需要在8分鐘內駛離讓出鐵道,不然後邊那趟列車沒法補充食物和鍋爐用水。

    原來的計劃中是安排第一列車上的火箭炮兵們卸下裝備後吃晚飯,後邊那趟是先吃飯再卸貨,但這會是計劃跟不上變化。還好車站軍事管委會早有準備:一名身穿准尉制服的人正大聲指揮著手下幾十號「炊事員」,推著裝有冒著熱氣的大桶的平板小推車往各車廂門趕。

    「小伙子們,還有7分鐘就開車!快把飯盒遞過來!」一輛小推車兩個人,炊事員不是上了年紀的男人就是婦女,還沒到車廂口就在大聲嚷嚷:軍列上除了自己備有的應急軍糧,一路上吃飯一般都由停靠站解決。

    照例列車剛進站時就能看到長長的一排「伙食推車」排在站台上等候,戰士們下車排隊打飯,一切是井然有序。

    但這次上頭命令來得急。加上通過帕涅韋日斯火車站的列車並不多,因為這裡這段時間就像半個「終點站」,車站做的接待準備有限,做不到「準備充分、隨到隨吃。」。為此接待組是加班加點多準備了這幾十大桶土豆燉牛肉濃湯,那些「大列巴」根本就來不及切開,就讓戰士們在車上自己動手了,反正他們身上少不了刀具。

    一時間打開的車廂拉門門口一片繁忙,不銹鋼飯盒地碰撞聲不時響起。「叮叮噹噹」響成一片,很是熱鬧;「再來點,婦女同志。」一類的話也不是傳來。

    悶罐車廂「名不副實」,大多有兩個小「百葉窗」,加上裡邊零時加裝的小火爐能量有限,在裡面基本屬於挨凍。加上這時間,聞到香氣的戰士們恨不得立刻美美喝上一大罐熱濃湯。

    沒有得到命令,車廂裡的戰士是不容許下車的這是鐵的紀律。這樣只能有站台上的人給戰士打飯。「炊事員」們本都是抽調來地,不過這手腳速度超快:每個飯盒兩大勺,對於想多加些的要求一概不理:不用炊事員們多廢話,那些大胃王很快就給其他人塞到後邊去了。

    軍隊嘛,只要發出了「開飯」的命令。這吃飯速度歷來非常講究:一個字,快!當然在和平時期班長還沒下命令之前不算。

    只有7分鐘,講的是效率!

    幾個大列巴就像磚頭一樣給扔上車,上邊的戰士熟練的接住。就像泥水匠一樣熟練。在後邊的那幾節有人的平板車,場面也一樣。分晚餐地工作幹得極快,站台上趕來幫忙的人還帶來了大熱水桶,把戰士們遞下來的水壺用漏斗快速灌滿。

    不過就是這樣時間還是顯得有些不夠用,車頭方向已經傳來尖銳的哨子聲和汽笛聲:炊事員們把最後幾個水壺蓋上蓋子像大號手雷一樣扔上車時,列車已經開動。

    幾個還在車廂門口的戰士向站台上掠過地人揮手致意,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味道不錯,炊事員同志們!」

    幾名來幫忙的婦女同志也揮手向戰士們告別。不過更多的人埋頭清點一下剩餘的食物,那名准尉跑前跑後統計,因為很快又會上演一出剛才一樣地「上菜大戰」。

    捷列謝諾克正在最後一節的指揮車裡和自己的參謀長戈洛多夫少校商量,剛剛接到的那份命令裡顯然蘊含了濃濃的戰鬥的氣息。

    「從地圖上看,什文喬尼斯距離內門奇內只有四十公里,不過從這條鐵路線在內裡斯河上的鐵路橋早就被炸斷了,左翼是丘陵地帶,河對面是淪陷區。從戰報上看前段時間內務人民委員會一師在內門奇內北部「小地」同德軍拼得非常殘酷。我看我們會被調往那裡。」

    參謀長戈洛多夫年紀比團長還大兩歲。屬於二次服役,原本是汽車運輸團的副營長。37年退役後安排在沃羅涅日地「『共產』國際」工廠擔任廠調度室主任。二次徵召後就直接被安放在火箭炮部隊,今年才擔任94團參謀長,因為前任參謀長犧牲了,而有經驗的指揮員又不足。

    同志們很喜歡這位參謀長,甚至感覺他有點「老奸巨猾」的味道,經驗豐富,為人沉穩。而且他還有個優勢:雖然在工廠那會他不是技術人員,但卻是94團官兵中第一個接觸到火箭炮的人——m-13火箭炮就是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製造的。

    捷列謝諾克在地圖上打了個圈,就畫在內門奇內上,「會是場硬仗,現在這附近的河流應該已經通不過坦克了。」

    「只要火力夠猛,一個突擊就能把德國佬趕進內裡斯河餵魚。就是彈藥少點,就五個基數,不知道上頭用什麼辦法給我們做補充。」

    「這倒不用我們擔心,上頭會考慮到的。再說就內門奇內這一塊,我們能來個三次團級齊射就不錯了,要不沒有必要打這場攻堅戰。」

    兩名指揮員現在都能夠基本確定,等待他們地是場進攻戰役。目標就是內門奇內!而捷列謝諾克心裡並不為彈藥有限而擔心:戈洛多夫還沒見過營級以上規模火箭炮齊射摧毀地陣地的情形,在內門奇內那塊基本屬於平原地地形裡,就是己方36門火箭炮沒有被對方的反擊炮火摧毀,全團一個齊射就能把那個小城炸碎一半!

    如果是炮擊城外陣地,一次齊射就能為一個機械化步兵團打開一個大缺口,五個彈藥基數足夠。

    「只要截斷了內裡斯河上地運輸線,部隊就能喘口氣。」

    無冰的水面能通船,冰層結實的河面就是直接的運輸通道。但如果是冰層破裂、微微流動的冰面呢?連只耗子都過不了!

    「我到前邊看看部隊的情況。」節奏性的撞擊聲中火車緩緩加速,戈洛多夫帶上傳令兵走出車廂,向前再次查看部隊和裝備情況。

    跨過連接點就是平板車,這趟軍列兩個火車頭,單單裝載Бm-13火箭炮的平板車就有24節,每節平板車載一輛火箭炮,另有11節平板車上載有彈藥運輸車和後勤車輛,還有不少物資。8節悶罐車在最前邊。裡面都是部隊。後邊那列軍列也是差不多地長度,不過只裝載了12門Бm-13,其它大部分都是輔助裝備和人員。

    這列火車上的這些Бm-13都是最新的型號,底盤是美國通用的gmc6x6卡車,部隊整編時裝備的,補充戰損。而後邊那趟列車上的火箭炮底盤用的是蘇聯自產的3nc-6卡車。原本地老裝備。按照戰士們的實際使用情況看,美國造卡車的越野性能稍好些,駕駛起來也相對輕鬆。

    36門火箭炮,這就是整個團的家底。加上千噸計的更多其它裝備,搬個家都是浩大工程。團裡地火箭炮型號有小分別,不過單從火箭炮的性能來說,兩種亞型號的Бm-13完全一樣,底盤以上沒有任何區別,對於發揮戰術火力沒有影響。

    「參謀長同志好。」跨過幾節沒有人的平板車,正在一個帆布棚裡避風地戰士們向戈洛多夫打招呼。

    看到戰士們正在抓緊時間吃飯,戈洛多夫示意繼續。自己繼續向前查看情況。

    後防部隊調兵遣將,正向內門奇內以北方向集結,而林俊在距離作出發動該次戰役的構想還不到一個小時的情況下,心裡就有點不爽,因為他正在挨炮擊!

    自從離開明斯克,都快忘了挨炸的滋味了:德軍向林俊所在的高地為中心的蘇聯陣地再次發動進攻!

    「德國佬是不是洋蔥吃多了,傍晚進攻?!」腦袋上不斷有泥土掉下來,林俊撣了撣肩膀上的土。大聲對邊上人說。

    「元帥。我看是他們沒其它辦法,什麼招數都使過了。換個時間碰碰運氣!」費科奇諾夫在邊上回答。

    「別管我,你去指揮部隊。」透過觀察縫能看到大塊泥土和積雪被炮彈炸飛,一團又一團的黑褐色煙霧升起。再遠些有些看不怎麼清楚,只能發現隱隱約約有坦克像小鐵盒子在移動。

    少將同志不斷對身邊地一堆傳令兵下達命令,而幾個參謀抓著電話機在大聲喊:有電話線不通,在這樣的炮火準備下很正常。

    「150毫米重榴彈!」林俊感覺腦袋上泥土和圓木構成的三層加固頂蓋在劇烈搖晃,顯然有一發大口徑炮彈在不遠的地方爆炸。正好看到瓦圖京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尼古拉-費多羅維奇,感覺如何?」

    上將同志還笑得出來,「呵呵」一下,「和元帥在明斯克相比,這點小意思!」

    現在就是想離開一線也不可能,就只能老老實實等著:看似進攻猛烈,可這邊陣地上還有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就在後邊,德國人這次進攻估計也是白費力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