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狂的伊萬2 文 / 血蝠

    第六百五十六章瘋狂的伊萬2

    152毫米榴彈擊中大樓就是啃掉一大塊,但這樣還是無法撼動德軍依為屏障的那幾幢鋼筋混凝土大樓的根本!想快速結束攻堅戰,攻堅部隊需要更大口徑的重炮!

    在驟風暴雨一般的火力掩護下,「伏羅希洛夫戰士」牽引車是倒推著大炮上來的,擺明了就是要來個大炮拼刺刀!b-4榴彈炮的炮手們摘下牽引鉤,微調炮口!就300米,口徑203毫米的炮口直對著前邊的大樓!

    「有沒有搞錯!?」有些步兵一看重炮炮兵這架勢,連忙捂耳朵——連b-4大架上的柱鋤都沒固定、坑都還沒挖炮兵們就要開火!?

    炮兵們就要這麼幹!操作手冊裡可不允許這樣用大炮,不過炮兵指揮員們和部下已經用過這樣的戰術,而且b-4榴彈炮操作手冊裡也沒說能把大炮推到這麼近的距離拚命!

    炮彈和藥包在後邊那會就已經裝進炮膛,重炮一營營長維德門德科少校指揮著第一門腿上來的b-4榴彈炮已經做好開火準備!

    炮手們這次沒有使用擊發桿,而是用拉火繩,因為沒時間挖駐鋤坑了!

    驚天動地的聲響,雖然炮兵們只使用了基本裝藥,但步兵們還是看到驚人的一幕——巨大的榴彈炮猛地倒推了一大截!

    瘋狂!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蘇聯紅軍的炮兵敢於如此使用這麼大口徑的重炮!「瘋狂的伊萬」不是什麼人都能學得會的!

    巨大的後坐力推著沉重的b-4往後退,幸好它使用地是履帶式炮架,不然巨大的後坐力能讓大炮翻個底朝天!大概也就b-4能這麼幹了,古老的設計也有古老的好處,換成其它「現代化設計」的大口徑榴彈炮,不固定駐鋤就開火,那大炮開一炮後就得進大修廠!

    瘋狂取得了足夠的回報:瞬間。300米外的大樓發生劇烈爆炸!炸起的磚石碎片都飛到了上百米之外!

    步兵們感覺天搖地動,人就在幾十米外都感覺被b-4開火地震動震得五臟移位,可以想像目標裡面的德國人是什麼感受!

    不過炮兵指揮員似乎對炮擊效果還不滿意!維德門德科少校大聲對部下喊:「用混凝土破壞彈,最基本裝藥!讓所有b-4都用混凝土破壞彈,最基本裝藥!」

    牽引車直接用車前部頂著炮架遷移,炮手們都沒用吊車,兩名膀大腰圓的裝填手直接抱著枚重達近100公斤的炮彈,站在炮架上就把彈丸塞進重新打開的炮膛!

    速度!

    第一發使用的是高爆彈。命中樓房面板後就起爆,少校觀察這樣炮擊效果並不理想!他要的是摧毀大樓,而不是炸表面——混凝土破壞彈使用彈底延時引信,厚厚鋼製彈殼裡的裝藥沒有高爆彈多,但能鑽得更深!

    最基本裝藥,按照維德門德科估計,炮彈能在擊穿兩層樓房面板後起爆,這樣能得到最大地破壞性應!裝藥如果多了衝擊力雖然大。但那樣炮彈有可能擊穿整幢大樓之後才起爆!面前的大樓不是什麼地堡或超重型工事,蠻幹不行。

    牽引車倒退,炮手們再次做好了炮擊準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三門b-4同時開火!

    巨大的振動和巨響,沒有產生剛才那種碎磚四射的場面。炮彈命中大樓的爆炸效果看似同一發152毫米榴彈差不多,但!——幾秒之後,那幢5層樓房轟然倒塌!

    大樓倒塌地動靜比命中一枚500公斤航彈還要恐怖,步兵指揮員們趕快下令部下隱蔽!

    煙塵就像海嘯一般席捲而來。就是在300米外的人員也很快被嗆到!等煙塵稍微消散,所有人看到那幢原本還頂在前邊的大樓只剩下小半邊,另一部分堆起差不多有三層樓高的廢墟!

    前進地道路已經打開,b-4的指揮員們指揮牽引車調整大炮位置,並不需要再往前多少,只要把炮身轉個幾十度就能炮擊第二個目標!

    炮兵營裡工兵這時才開挖駐鋤坑,這可是重型炮兵部隊的特別待遇,一般部隊就是炮手們自個單獨挖——如果單靠炮手。在冰凍的地面上給巨大的b-4挖兩個駐鋤坑就夠花一陣子的!不過它們暫時還用不上,炮手們用小型吊車再次給大炮裝彈,要再打幾發後再使用駐鋤!

    稍遠些那幾門⑵m-30火箭炮也給卸了下來,安裝在剛挖的土坑裡——火箭炮手們用電線連著發射架:後邊一大片區域過會就是死亡地帶!

    不用全射程曲射,就500多米!擰動電閘,幾枚火箭彈拖著長長的火焰飛向目標!

    火箭彈巨大地爆炸點比b-4發射的203毫米高爆榴彈還要打,一個炸點就炸掉一大塊樓層!

    步兵們都不用衝上去進行大樓爭奪戰了,只要保證德國人不會衝上來襲擊這些大傢伙和向前滲透壓縮合圍圈。就等著用大炮將一個個工事啃下來!

    步兵們幾分鐘內就佔領被炸塌的廢墟。現在他們距離最近的目標只有幾十米!近的能把手槍子彈射進德國佬佔領的窗戶裡面!

    站在「小地」制高點掩體指揮部裡的林俊用炮隊鏡觀察著遠處的城市,雖然看不清遠方攻堅地細節。但那些巨大地爆炸點同煙塵告訴他戰鬥的激烈!

    能很清楚地看到整個城市都有爆炸,不過最猛烈的爆炸基本產生在兩個地圖上標注的範圍之內。河對岸的德國遠處炮兵也還在向城區內紅軍控制區炮擊,不過顯然德國炮兵已經明白就是這樣也是杯水車薪,火力密度比昨天小了很多——紅軍遠程炮兵有一大半都把炮兵陣地前移至距離內裡斯河不足2公里的位置,在空軍炮擊觀測機的指引下能對任何一個河對岸暴露的德國炮兵陣地進行壓制炮擊,德國然不得不將大部分炮兵力量後移:在射程上,蘇聯炮兵歷來佔據著大部優勢!(當然,k5e那樣的怪物例外。)

    指揮部裡的電話不斷街道前線戰況報告。那些重炮正一個目標接一個目標進行炮擊,城外的大炮已經停止對包圍圈裡目標開火,因為包圍圈早就小到能用重迫擊炮進行準確壓制,那樣也更靈活。

    兩個小時前剛才還殺氣騰騰地費科奇諾夫現在已不再將主要目光放在城區裡,而是在命令部下重新部署,將兩個保存相對完整的步兵團同一個配合的加強坦克營剩餘力量調往西邊,協同144步兵師作戰。

    「你怎麼考慮的?」

    「最多再過兩個小時,德軍在城區具有實際意義的抵抗就將結束。西側面臨的情況更加複雜。已經沒有必要再將城外的部隊留著做攻堅預備隊。」費科奇諾夫回答。

    「部隊已經非常疲勞,能夠承受嗎?」

    「能,元帥!144師的同志能,我們也能。而且144師一直在作戰,而那兩個團在外圍作戰結束後並沒有參加攻堅。」

    在昨晚基本結束城區外圍作戰後,沒有擔任攻堅任務地部隊也沒得什麼休息,戰士們基本上都已經超過30個小時沒好好合眼。不過1師的指戰員個個都是能人,只要一有條件就懂得如何休息。在冰天雪地裡也一樣。

    西邊144步兵師的同志們就沒這個待遇了,包括師長、各預備部隊,沒一人松過勁,一線更是連續受到進攻,單單作戰間隙搶修被炸爛的工事就夠戰士們忙的!

    下午2點30分。包圍圈裡最後一幢大樓被重炮轟成了個空架子,攻堅作戰算是勝利結束!不過城市內部小規模的戰鬥仍然在繼續,到處都能聽到爆炸和槍聲,單單清掃各種建築同廢墟裡隱藏的殘餘德軍就要很長時間。

    不過這都已經不重要了。就在下午三點,144師報告已經有1個小時德軍沒有進攻,從空中觀察德軍最突前部隊回撤至距離144師一線5公里的位置,並沒有進攻地預兆,而是停下來構築工事。

    天色昏暗,林俊接到瓦圖京電話:「元帥,德軍已經停止進攻。」

    「向方面軍報告,戰役主要階段已經結束。」

    「是。元帥。」

    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對話,瓦圖京這算是向林俊最終請示確定了戰役發起前制定的目標計劃——就停在目前的位置,不再向維爾紐斯方向推進。

    這樣的決定會是正確地:往前是一片大平原,就是把內門齊內附近所有部隊集合起來向西南方進攻,不可能進抵維爾紐斯城外,靠瓦圖京這個坦克戰專家也不行!

    攻克內門齊內靠的是地利與佔據優勢的炮兵和空軍,如果進行機動作戰,這點部隊就夠北方集團軍群吃一頓的。圖哈切夫斯基籌劃地立陶宛方向進攻戰役準備還沒有最後完成。這種冒險不值得,很有可能造成整個西北方向上的被動。

    離開「小地」時。林俊車隊遇到雪地裡長長一隊被押送下來的俘虜。在步槍與刺刀的押送下,那隊足足有上千人的德軍俘虜正步履蹣跚的往東北方走,全沒了林俊在柏林看到過的那種德意志民族的傲氣!

    不像紀錄片中看到45年向英美軍隊投降地德軍隊伍,膠片中那些德國俘虜確切的應該還被稱為德**人,就是投降了也排著隊列、保持軍隊的尊嚴。

    「因為他們不是被楊基佬給打敗的。」林俊自己微微嗤笑了一下,這讓身邊的古謝夫以為元帥是在嗤笑那些猶如喪家之犬一樣的法西斯俘虜。

    在這裡,他們只能是喪家之犬,因為這裡是蘇聯,擊敗他們的是蘇聯紅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