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七十七章 來自北方的壓力 文 / 血蝠

    第五百七十七章來自北方的壓力

    兩艘f級驅逐艦以18節巡航速度一直向北,在東方遠處出現的一架西班牙巡邏機的注視下離開菲尼斯特雷角沿岸,沿著比斯開灣西緣與大西洋的分界線航行。它們將一直以這樣的航線前往威爾士,而不是轉向東北前往英吉利海峽。

    運送蘇聯代表團責任重大,雖然從英吉利海峽過多佛爾海峽抵達倫敦的航線抵達首都最近,但在法國沿岸會遭到德國空軍的威脅,加上海峽裡遍佈自己人與德國人同時布下的水雷陣,要在沿著水雷環繞的狹窄航道裡注意來自空中的威脅,這不比穿過針眼容易多少!

    英國人竟然被自己的水雷陣難到了,但這也不是第一次,沒什麼好丟臉的。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有不少空軍基地,雖然基本停止了對英國本土的空襲,但對英吉利海峽的空中控制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至少在今年初還是如此。「火龍」號要繞道,不過似乎有人並不認為經過英吉利海峽是件難事,而且是德國人!

    電訊室接到司令部的一份電訊,值班員在有點難以置信的同時立刻將電文送到艦長室。

    「不可能!德國人瘋了!」這是麥克納爾蒂少校腦子裡的第一個反應!

    是什麼讓艦長先生如此驚奇?因為有一支德國艦隊竟然在白天試圖穿越英吉利海峽!這簡直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自從1588年格拉夫林海戰和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後,還沒有任何一支敵對國家的海軍敢於挑戰大英帝國的海上尊嚴,膽敢公然穿越大英帝國後花園的「水渠」——英吉利海峽!

    麥克納爾蒂立刻召集軍官開會,連蘇聯代表團的列昂諾夫少校也在應邀之列。出於一名出色海軍軍官的意識,艦長先生判斷出電文中提到是事會同蘇聯戰場有關。

    德國海軍的「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和「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在一群驅逐艦和強大的德國空軍戰鬥機掩護下,在大白天穿越多佛爾海峽,就像一群不要命的敢死隊一樣殺向東北!

    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出現的事,對德國人而言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有人第一時間都認為德國人瘋了,這簡直就是『自殺』性的行動!不過隨著電訊室不斷有電文傳來,軍官們的表情越來越糟——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對德國人的這一行動竟然沒有切實有效的對策,原因就是德國人的行動太瘋狂、太出人意料,反應不及!

    電文在整個北大西洋都能收到,本土在調集一切能夠用得上的力量,不過在目前的突發情況下顯然很多戰艦鞭長莫及,這裡面當然包括「火龍」號在內的兩艘驅逐艦,它們距離英吉利海峽還遠得很。

    這樣瘋狂的事只有瘋狂的人才會決定,而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恰恰就是個從不缺乏瘋狂的人!這個行動就是由希特勒親自下令執行,換成別人可沒這麼瘋狂,也下不了如此決心。

    這事還得從去年3月份說起,當時「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結束了兩個月代號為「四輪車」行動的海上遊獵後,帶著擊沉22艘運輸船總噸位達11.5萬噸的輝煌戰績回到法國布勒斯特港。

    而在德國海軍最強大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同蘇聯北方艦隊強大的戰列艦編隊交戰中被擊沉、「提爾皮茨」號重創後,這兩艘姐妹艦便成為德國海軍最強大的水面艦艇,更是英國海軍的眼中釘肉中刺,一心要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

    對了對付這兩艘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北大西洋的德國戰列巡洋艦,英國人不得不派出重兵應對。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英國皇家海軍不僅在直布羅陀和斯卡帕灣分別部署了h艦隊和本上艦隊,從南北兩面進行嚴密封堵,而且不斷派出飛機轟炸布勒斯特港,使得這兩艘極具威脅的大型軍艦被困在布勒斯特港,難以出擊。

    加上同在布勒斯特港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德國這三艘大型戰艦除了發揮著牽制英國部分艦隊的作用,根本就是港內的擺設,還要派出大量防空力量保護它們,這是手頭水面大型戰艦不足、急於阻斷北方航線對蘇聯支援的希特勒難以忍受的。

    「火龍」號艦橋,軍官臨時會議就在這裡舉行。列昂諾夫站在邊上一聲不吭,不知道在想點什麼。

    「自從美國參戰後,在北方航線上對蘇聯的援助船隊也越來越密集,這次德國人的行動顯然為的是調這三艘戰艦前往挪威,阻斷我們對蘇聯的支援通道。從布勒斯特到德國本再北上挪威只有兩條航線,第一是經愛爾蘭外海繞過我們的西航線,另一條就是直接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東航線。西航線航行距離較遠,在德國空軍作戰半徑之外,而且很容易遭到我們本土強大海空力量的攔截;東航線航行距離雖短,不過在德國空軍的作戰半徑內,可以得到德同空軍的空中掩護。」

    雖然趕不上戰鬥,但軍官們還是要分析一下情況,麥克納爾蒂說著,就像是對列昂諾夫在做情況介紹:他說的部下全懂。

    「我見過空殼子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巡洋艦,就是德國人原來的「呂佐夫「號,如果再出現這樣幾艘大型戰艦在北方航線,對我們的航運顯然會是很大威脅,至少德國人會有再次在挪威北方海域同我們的北方艦隊爆發戰列艦決戰的實力。」

    「決戰是次要,威脅航運是德國人的最終目的。」

    現在北方航線上最具有實力的不是德國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也不是英美派出護航運輸船隊裡的老式戰列艦,而是庫茲涅佐夫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手中的北方艦隊,其中的王牌當然就是兩艘威力強大的蘇聯級戰列艦。

    史密斯聽了列昂諾夫的話後,說:「德國人的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威脅更大,排水量超過三萬噸,根據情報看航速也至少超過30節。雖然9門主炮口徑只有283毫米,很難同戰列艦正面對抗,但去年就在大西洋給我們造成了巨大損失。除了空軍,原本我們就只有胡德號能在航速和火力上與之對抗,就像兩條跑得快、又凶狠的餓狼,很難圍上。」

    英國戰列艦主炮口徑夠大、威力更強,但這速度就沒法和兩艘沙恩霍斯特級相比了,典型的慢鴨子——沙恩霍斯特級原本的戰術就是打得過打、打不過就跑,英國人一下子還真拿它們沒轍。

    「如果他們到了挪威,北方航線的壓力就更大了。」

    三艘德艦要穿越英國海軍的禁區英吉利海峽,就看這短時間的幾個小時之內海峽中英國水雷區,還有多佛爾部署的大口徑岸炮能不能可以有效封鎖海峽了。加上海峽裡那些海灣中的大量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能不能用魚雷給德國人造成麻煩,給在海峽北門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強大的本土艦隊爭取到攔截的時間。

    希特勒說「幸運從來都只眷顧冒險者!」,他選擇了東線,而今天三艘戰艦似乎真是鴻運當頭,運氣是擋都擋不住!

    德國人的行動看似冒險,其實也是經過充分準備的,空海協同準備充分。加上機緣巧合下的一系列突發事件和運氣,他們還真得極有可能成功!

    希特勒做的決定就是德國海軍最後的選擇,德國海空軍將領們不折不扣的執行著元首的命令:海軍先在英吉利海峽裡密佈的水雷區中清掃出一條航道,對整個突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防空作戰和海上作戰也做了充分準備。

    德國海軍將這次行動定名為「瑟布魯斯」——希臘神話中地獄的看門狗的名字,希臘神話中女神赫卡忒的寵物。它有三個頭(實際上是五十個,是為了繪畫和雕刻方便而改為三個)和龍的尾巴,負責守衛地獄大門和阻止亡靈離開。

    希臘神話裡最後是由大力士赫爾克裡斯將瑟布魯斯制服並從地獄帶回了米克涅,赫爾克裡斯制服瑟布魯斯,根本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德國海軍選擇這樣一個神話般的代號,顯然就是表明要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德國空軍在計劃裡負責為艦隊突破的整個行動提供空中掩護,作戰代號為「雷霆」,整個突破英吉利海峽的作戰代號就合稱為「瑟布魯斯—雷霆」。當然倒過來讀「雷霆瑟布魯斯」更有氣勢!

    又是一份電文交到艦橋,上頭有正在海峽裡爆發的海空大戰的最新消息。艦長看完後交給邊上人傳閱,「先生們,我們太自信也太大意了,看來德國人的這次冒險就要成功。一直以來我們在英吉利海峽設防嚴密,認為德軍不敢輕易穿越,我在看到第一份電文時就是認為德國人這是在發瘋,不過看來我是錯的,我們在這樣突發的情況和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

    「火龍」號上的人不知道,德國人為了這次突破而做的準備堪稱乾脆完美,不僅僅司令部發出的煙霧彈一個接一個,對這次行動的保密程度做到了最高級別,行動總指揮奧托-西裡阿科斯海軍中將在戰役偽裝欺騙上也是煞費苦心,通過各種渠道散佈這三艘軍艦將開赴大西洋的消息。

    德國人知道整個法國遍佈著盟軍的情報網,乾脆在巴黎大張旗鼓採購大批熱帶軍服和遮陽墨鏡,還委託法國海軍準備專供熱帶地區使用的火炮潤滑油,造成艦隊要南下熱帶地區作戰的假象。

    由於艦隊如果在突破過程中觸雷,受傷而行動不夠迅速的戰艦就會變成英國本土艦隊的口中食,從今年2月中旬起,德國海軍總共出動第1、第2、第3、第5和第12掃雷艇支隊以及第2、第3和第4摩托掃雷艇支隊,共約80艘掃雷艦艇對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南部海域進行了持續近1個月的大規模掃雷作業,為艦隊開闢出一條安全航道。

    海峽地段水域狹窄,艦隊在狹窄的航道裡根本不能像在大洋上那樣機動,一旦發現德國人的行動,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拍馬就到。為了應對這個情況,從2月底到3月初,德軍就讓計劃參加行動的戰鬥機部隊和3艘軍艦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聯合演習,加強相互之間的協同。還派出聯絡官到艦隊旗艦「沙恩霍斯特」號上,保證行動中海空軍之間的聯絡及時暢通,還在每艘軍艦上都加裝了對空、對岸電台,以確保電信聯繫萬無一失。

    為了掩護艦隊行動,德國空中更是派出重兵,共180架me109和fw190戰鬥機作為一線掩護兵力,還有60架me109和30架me110戰鬥機為預備隊,保證艦隊上空時刻都有36架戰鬥機掩護,最後連最新式的電子干擾技術都用上,確保萬無一失。

    英國的偵察機沒有發現德國艦隊的動作,在碼頭內的法國地下抵抗組織的人雖然看到了三艘已經窩了幾個月的德國戰艦起錨、點火試車,但因為德國人在港口裡實行嚴格戒嚴,連只耗子也出不去,只能乾著急,根本沒法把消息通出去。

    昨晚半夜,三艘戰艦在擔負警戒的z4、z5、z7、z14、z-25和z-29號驅逐艦,t-2、t-4、t-5、t-11、t-12、t-13、t-15、t-16、t-17號、「禿鷹」號、「獵鷹」號、「門尾鷲」號、「臭鼬」號和「美洲虎」號共14艘魚雷艇的伴隨下出航,浩浩蕩蕩衝向英吉利海峽那道通往北方的鬼門關。

    一系列的機緣巧合加上強烈的電子干擾,英國人的雷達雪花一片,竟然沒有立刻發現大白天抵達海峽入口的德國艦隊!

    一直到德軍艦隊駛抵勒圖蓋時,才終於被英軍岸炮部隊以目視發現,英軍的岸炮猛烈開火,但老天爺都在幫德國艦隊,天下小雨能見度低,英國岸防炮超過30次齊射無一命中,眼睜睜看著德艦沒有任何損失駛出岸炮射程!

    英國人緊急從康沃爾、樸茨茅斯、曼斯頓、諾福克等機場出動了一切可以出動的飛機,竭盡全力進行攻擊,力求在海峽裡擊沉這3艘德艦。不過英國皇家空軍這次毫無前年本土防空時大顯神威的氣勢,近千架次飛機連三艘德國戰艦的皮都沒擊中,反而被嚴陣以待的德國戰鬥機揍了個淒淒慘慘、損失慘重!

    德軍艦隊終於強行突破多佛爾海峽,消息一傳開,皇家海軍現在能夠來得及攔截的水面艦艇就只有在多佛爾海峽北口約110公里的哈里奇港的6艘驅逐艦,全是艦齡超過20年的老式v/w級驅逐艦和斯科特級驅逐領艦,一般情況下只是為運輸船進行護航,對付德軍的潛艇和魚雷艇之類的小型艦艇,現在要攔截德軍主力艦,根本就是去以卵擊石!

    不過驅逐艦隊指揮官皮茲上校還是毫無畏懼,立即率領驅逐艦出海,「見敵即戰!」

    等德艦上的人從望遠鏡裡終於看到逼近的英國驅逐艦時,免不了大吃一驚!不過讓德國人吃驚的不是英同海軍終於來了,而是堂堂的大英帝國海軍,派來對陣的居然是這幾艘老掉牙的驅逐艦!

    原本做好了同英國戰列艦血戰到底的心理準備,沒想到來的是這麼幾隻小蝦米!

    皮茲上校和他的部下充分發揚了納爾遜式的無畏精神,勇敢發動攻擊——不過在強大的德國艦隊面前這一切顯然是徒勞的,德國驅逐艦根本不讓英國驅逐艦靠近有機會發射魚雷,三艘大艦上的重炮更是把其中兩艘英國驅逐艦乾淨利索的擊沉,英國人只好撤退!

    接下來的一切就是順風順水了,連枚水雷都沒碰到,艦隊平安駛入荷蘭沿海。幾艘大艦調轉航向北上,前往挪威。

    「火龍」號上的人就像在遠處看大戲一樣一封接一份看著電訊室截獲的電文,只能說德國人的運氣太好了。列昂諾夫到是有些擔憂,同幾千公里之外的副統帥得到這一消息後的想法一樣:它們顯然都是為了對付蘇聯而準備的。

    「英國人在大西洋對付德國大型水面戰艦的力量終於可以解放出來,雖然這樣的「解放」對於高傲的皇家海軍而言寧可不要。不過對我們的北方航線就是個大麻煩!」

    遠在立陶宛的林俊稍晚一些得到了這一消息,「德國人真是走了狗屎運,連時間都變了還是這樣,更過分的是竟然連顆水雷都沒撞上?!」

    林俊記得歷史上德國海軍的這次冒險裡兩艘戰列巡洋艦都曾經觸雷,最後不得不就近駛入德國基爾港,修復觸雷所造成的損傷,只有那艘這會已經不存在的「歐根親王」號北上挪威。現在換成了希佩爾海軍上將號,而那兩艘戰列巡洋艦也是毫髮無傷!

    今天是三月十二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指揮部隊對盤踞在立陶宛的德軍發動的代號「暴風雪」的大規模進攻已經爆發一周,左翼部隊已經進抵維爾紐斯城外,正爆發一場艱苦的攻堅戰!而在右翼,突擊部隊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已經佔領半個克萊佩達,成為第一處被紅軍攻佔的德國領土(歷史上曾經長時間屬於普魯士,稱為「梅梅爾」,於1939年3月22日再次被德國合併。中路也已經進抵考納斯外圍。)。

    第八集團軍所轄機械化第12軍同步兵第10軍率先攻入「梅梅爾」,將紅旗插上這塊歷史上情況複雜的土地。也正因為這裡原本歷史複雜,加上39年就被德國重新吞併,德軍在這一地區作戰極度勇猛!

    圖哈切夫斯沒有一味的強攻城市,空中偵察顯示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正全力支援梅梅爾,方面軍司令部命令攻城的步兵第10軍用明斯克會戰式的方式,在城內同德國人死纏爛打,但不是試圖攻下全城,因為也一時難以做到。各機械化部隊從左翼突破,要將城市沿海岸隔絕開來!

    在整個寬大的正面,「紅色戰神」就像點燃了塞進馬蜂窩裡的大爆竹,部隊同德軍在這一地區交織在一起。就像林俊看到的作戰圖上複雜的雙方進攻箭頭和圖標一樣,兩邊都在試圖分割對方,而一時間又根本很難實現。

    圖哈切夫斯部隊的前鋒距離東普魯士原來的邊界只有50公里,加上他擺出的一口氣要拿下東普魯士的架勢,一時間不僅僅把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部署給打亂,連德軍統帥部也只能照著「紅色戰神」的大膽出牌來應付!

    兩邊都在承受壓力,一邊是絕對不能讓蘇聯軍隊抵達東普魯士,而另一邊在進攻的同時要面對德國人同樣猛烈的反攻、穿插,北方戰場給雙方統帥的心裡都壓上了塊重重的籌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