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六百二十五章 空軍戰術 文 / 血蝠

    第六百二十五章空軍戰術

    當晚林俊回到莫斯科城區的家時已過10點,由於入夜前接到過丈夫的電話,當林俊到家時武金斯卡婭已經入睡。她明天還有兩台手術,需要早點休息。

    林俊沒有打算吵醒妻子,去浴室洗澡後又到書房看了近一個小時文件,這才回臥室。

    看得出來妻子真的累了,一直到林俊關燈睡下都沒有醒來。

    第二天七點,武金斯卡婭叫醒了丈夫,保姆已經做好了早餐。7點半差幾分,瓦西裡準時抵達。

    「盧娜,你怎麼來了?」

    沒想到斯維特拉娜也跟著哥哥來了,而且精神頭就像只快活的小鳥。

    「學校已經沒課了,就等著拿畢業證,父親又不讓我去青年服務處幫忙,好不容易才有個機會出去逛逛,父親也不會擔心。」

    「呵呵,也好,跟我們去散散心。」

    武金斯卡婭的司機已經在等她,林俊也沒拖沓,7點半準時出門。

    防彈轎車裡斯維特拉娜坐在林俊的右手邊,瓦西裡同蘭德斯科齊坐在對面。早晨的莫斯科街道上人不多,透過車窗能夠看到空中遍佈的防空氣球,幾個路邊公園裡部署著大口徑高射炮,還能看到一些高樓屋頂上用麻袋圍起來的小口徑高射炮與高射機槍陣地。

    一出了克里姆林宮,斯維特拉娜就像只脫出牢籠的小燕子,嘰嘰喳喳個不停,接連不斷的問瓦西裡前線的發生的事。

    防彈車的密封性非常好,車內並沒有多少噪音,輕聲說話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瓦西裡,昨天安德烈哥哥和你說什麼190和109戰鬥機,厲不厲害?我見過德國佬的梅賽斯密特109戰鬥機的圖片,不過還沒見過你們說的那個福克190。」

    蘇聯的每個學校現在都有國防教育課,高年級學生還會接受軍事訓練,斯維特拉娜也積極參與,不過她還沒見過德國人最新式戰鬥機的圖片。

    瓦西裡會滿足妹妹的好奇心,道:「過會你就會看到真正的109戰鬥機,在茹科夫我們就有,繳獲的,在那進行技術測試和空戰對抗試驗,不過可不能說出去。」

    「明白,放心!」

    當然放心,斯維特拉娜從懂事起,在外就從不說克里姆林宮的事,這是故意的教導加上環境的潛移默化養成的良好習慣。

    現在的林俊就知道經過測試的梅賽斯密特109f型與最新式g型的性能,像me-109f的海平面最大平飛速度是510公里/小時,在3000米高度是每小時559公里,一旦高於3000米,f型的最大速度會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如果單憑速度,梅賽斯密特109f型同蘇聯原有的雅克-1戰鬥機的最大平飛速度基本上差不多相同,而在3000米以下高度還慢於雅克。

    當然,飛機的性能並不是單單由最大速度決定的。

    而繳獲的最新式109g型的性能要明顯高於f型,像最大速度一項,只有海平面狀態比f型慢了5公里,其它高度全線超出:海平面時速505,1000米高度是535,2000米564、3000米586,到了6000米就是621,7000米的最大速度最高,達到每小時650公里,到一萬米都還能達到603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速度。

    「你說的109其實也有好幾個型號,老的那些都是小意思,不過最新式的還真是有點難對付,和我們的拉格5差不多,如果遭遇就看運氣和飛行員的技術了。」

    斯維特拉娜連忙說:「那你趕快說呀,你打下來過沒有?」

    林俊在邊上微笑著看這兄妹倆,對瓦西裡說:「告訴盧娜吧,德國間諜逮不到她的,我也想瞭解一樣基層部隊的世紀情況。」

    瓦西裡就是對妹妹也不能亂說,但林俊開口就不一樣了。

    「g型幹掉過兩架,就在上個月20號。在實際作戰中我們發現109g型在3000米以上高度對我們原來裝備的雅克-1和拉格3等飛機都有速度優勢,和我的拉格5差不多。元帥,你也知道速度在空戰中的重要性,下邊部隊一直以來都在想方設法打消德機的速度優勢。」

    談到部隊作戰,瓦西裡沒有隨便叫林俊的名。

    「在謝爾蓋那原本的拉格3對109g型應該在最大速度上並沒有劣勢,怎麼回事?」林俊有一絲疑惑。

    「那是謝爾蓋部隊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師,而且飛行員都是最優秀的,對飛機保養做得好,其它部隊一般做不到那樣的後勤保障維護,就像我們團以前就達不到。」

    「原來我剛到烏克蘭時,我和其他飛行員就常要抱怨我們的拉格達不到性能表上說的速度,都不知道罵了多少回製造廠。後來經過機械師們的會診,還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些發動機的螺旋槳沒有正確的校準,根本達不到設計應該有的轉速。而且有些飛機的起落架在收起位置後,與下翼面有個幾毫米的間隙,這導致在飛行中起落架有幾處突了出來。

    最要命的是油漆的噴塗也常常有問題,到處都是突起,質量最糟糕的摸上去都坑坑窪窪!還有像座艙蓋在空中打不開或關不上等等問題都有出現。最後我們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我都當了回油漆拋光匠,飛機不僅達到原來的設計速度,甚至還有超出的現象。」

    「這是個問題,不過各家製造廠都開足了馬力在生產,就是這樣都還沒法滿足一線部隊的需求,只能慢慢改進。」

    林俊也有無奈:他還掛著裝備部老大的名頭,下邊生產中的實際困難他知道:工人們為了生產武器裝備,都快把命搭上了,有些批次的裝備出現些細微瑕疵是不可避免的。

    「在可能的情況下工廠生產要保證的質量關還是要把握住的,還要把經驗往各基層單位推廣,只指望工廠解決也不行。」林俊說。

    「這點我們飛行員也能理解,不然早就寫信去告狀了。」基層飛行員們也理解工廠的難處,就抱怨抱怨而已。「說實話,元帥,你在茹科夫創出的那些先進戰術我在實際運用中非常有效,不過還是有些新飛行員只能在部隊裡才能學到。」

    「那你交給他們呀。」

    茹科夫是「學院派」新戰術的搖籃,更有效的新式戰術還需要在戰鬥中獲得。

    「早就這麼幹了,其他老飛行員也都在把實戰經驗和培訓時學到的戰術交給那些菜鳥們。比如有些老飛行員就常說速度上的劣勢可以用高度上的優勢來彌補,因為使用俯衝可以很快的增速。實戰中,如果我們對德軍的109具有高度優勢,德國佬很少會投入戰鬥,一般都選擇撤退逃離,他們明白那樣的情況下他們飛機的速度無法保護他們免受來自上方的攻擊。」

    「測試中無論是109f型還是g型,在水平飛行中保持最大速度的時候不會超過一兩分鐘,它那台液冷型發動機會快速過熱,冷卻液都會沸騰。如果109遭遇有高度優勢的雅克或拉格,它就很難利用速度優勢脫離。」

    林俊這也是再給瓦西裡點經驗。

    「哦,這個部隊裡新發的情報裡已經提到了,一般109都是實施快速攻擊,快速俯衝後迅速爬高脫離。」

    「爬升率和空速都是依賴高度的,如果你飛得比敵機高,在俯衝攻擊後就可以保持充足的能量以大角度快速上升。德國人常這麼幹,謝爾蓋給空軍委員會的匯報裡就提到過因為德軍常用這樣的戰術,有些我們的新飛行員對109產生了錯誤的印象:見到109以極高的速度從旁邊衝過並立即快速上升爬高,忘了這只是依靠高度優勢造就短暫的速度提升、以高明的戰術實現的,而不是用更高性能的飛機實施的。

    受這些個人印象的負面影響,部分飛行員常常會認為109具備難以置信的,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優勢。」

    「瓦西裡,其實空戰中只要對109有個幾百米的高度優勢,就可以輕易地贏得戰鬥。真正決定空戰勝負的因素是戰術,最重要的是具備佔據對敵有利位置的能力。」

    「你們能不能說些我聽得懂的?不大明白。」

    「小丫頭別吵,談正事呢!」瓦西裡用兩個手指敲了下妹妹的腦袋。

    「我和你哥哥在說作戰的事,將就會。」

    「哦。沒勁!」

    斯維特拉娜有點無趣,她這會成立個半懂不懂的聽眾。

    打發了有點小意見的妹妹,瓦西裡接著說:「實戰中我們發現德軍戰鬥機飛行員很少做水平格鬥,109的水平機動能力並不是那麼好。情報說有經驗的飛行員可以差不多20秒的時間內盤旋一圈,這意味著飛機很難急速的水平轉向,很容易失掉速度,所以實戰中我們很少見到109做急轉彎。同樣,部隊裡也不鼓勵我們的飛行員做水平機動作戰,對手也在做水平機動的情況下可以例外。

    而且很有意思,如果我們已經處於水平機動作戰狀態,都盡量做右盤旋,因為我們的絕大部分戰鬥機向右盤旋的性能要比往左好些,而德軍飛行員,特別是經驗不足的那些菜鳥,向右盤旋做得不好。現在部隊裡要求每個戰鬥機飛行員都必須做到能夠往右準確無瑕的盤旋。同時要求敵機在後方時,避免盲目的改變轉彎方向。」

    因為在改變盤旋方向時,座機最容易成為敵機理想的攻擊目標。

    往右轉性能好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連飛機設計師也搞不明白,而人的習慣是往左方便,誰讓大部分人是習慣用右手呢。

    「不過109的俯衝性能相當好,增速非常快,在俯衝時基本上一下子就能把我們的飛機甩在後面。所以實戰中我們一般不跟隨109俯衝,而是保持在它上方,稍微放低一點機頭,剛好能看見敵機,在對手改出俯衝的時候朝它衝下去!」

    「嗯,你們的辦法很好,109改出俯衝狀態時會丟掉不少高度,要在低高度上改出大角度的俯衝是很困難的,而且它在高速俯衝時想進行轉彎改變航向也很難。」

    「就是這樣,一旦我們被咬尾就進行轉彎,基本都能夠擺脫——這個時候後邊的109只能改變方向時,它通常就會退出攻擊,爬高轉向後再重新開始攻擊。很有意思,109一個很特殊的弱點。」

    「看來你獲得那些戰績不單單只是勇敢,已經學會用頭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