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一卷 討伐黃巾 第十三章 霹靂車大破倉亭 皇甫嵩生擒卜己 文 / 小柯

    第十三章霹靂車大破倉亭皇甫嵩生擒卜己()

    渠丘山大捷之後,東阿的百姓無不對漢軍擁護有加,到了要什麼給什麼的地步,徵用木匠之類的更是不在話下。皇甫嵩原本擔心會增加東阿百姓負擔的問題並沒有發生,反而擁軍的熱情高漲。木料從范縣通過瓠子河運輸到東阿,然後東阿的木匠們就開始按照寇邵的圖樣開始熱火朝天的工作,劈鑿木頭的聲音日夜不絕。

    拋石機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了,相傳拋石機發明於周代,叫「拋車」。據《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石彈出現更早,也就是先有「彈」後有「機」。又稱「炮」,後又稱「砲」。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拋出,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楚軍項燕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泰山壓頂般的砸向秦軍。

    拋石機通身用木料製成,砲架上方橫置一個可以轉動的軸,固定在軸上的長桿稱為「梢」,起槓桿作用。只有一根木桿的稱為「單梢」,設多根木桿的叫「多梢」,梢越多,可以拋射的石彈就越重、越遠,古代砲梢最多可達13梢。一般砲梢長約2.5∼2.8丈。梢的一端系有「皮窩」,內裝石彈,另一端系砲索,長約數丈,小型砲的砲索在1∼10條不等,大型砲多達百條以上,每根砲由1∼2人拉拽。拋擲石彈時,先由一人瞄準定放,拉索人同時猛拽砲索,當砲梢系索一端猛落的同時,另一端的皮窩迅速甩起。石彈借慣性猛地拋出,射程可達數百步。

    這種拋石機是牽拉式的,發射的時候需要幾十名士兵同時拉動砲索,這無疑對士兵的默契程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試想一下,要幾十人同時開始發力拉砲索是需要多麼默契的配合。另外有一種更加先進的配重式拋石機,不過製作工藝要求比較高,不是鄉下木匠能製造出來的。

    經過連續幾個晝夜的努力,東阿的木匠們終於建造出了二十多架的拽索式拋石機。當這些巨大的木疙瘩出現在倉亭戰場的時候,漢軍和黃巾的士兵們都好奇的看著這些靜靜趴在地面上的龐然大物。

    「我最後再說一次,等一下我會喊一、二、三,當我喊道三的時候,你們要用全力拉動繩索,同時要拚命的向後跑,明白嗎?」

    「諾∼」

    二十多架拋石機整整排放了長達二百多米的戰線,寇邵不得不騎著馬從戰線的這一頭跑到那一頭。「我喊到三的時候你們就一起拉繩索,明白了沒有?」寇邵大聲的喊道。

    「諾∼」漢軍士兵們大聲的回應,寇邵在渠丘山戰役的表現為他在漢軍中贏得了不少的威望。

    「好,開始試射∼∼」寇邵抽出佩刀,高高舉起指向天空,「一、二∼∼三∼拉∼」

    嘎嘎嘎∼∼呼∼呼呼∼∼漢軍士兵們開始奮力的拉動繩索,「用力拉啊∼∼」隨著木質轉軸和軸窩摩擦發出的嘎嘎聲,無數鍋盔大小的石塊飛向倉亭∼∼

    「擊中它∼」寇邵心情激動的用目光追逐著石塊。遺憾的是,這些寄托了寇邵和無數漢軍將士希望的石塊並沒有擊中倉亭的城牆,有三分之二連護城河都沒能飛過,三分之一雖然飛過了護城河卻也沒夠到城牆。

    嗚∼∼漢軍中爆發出一陣失望的歎息。這時皇甫酈馳馬來到陣前,策馬靠近寇邵小聲說道:「子德∼真的沒問題嗎?叔叔他很擔心!」

    寇邵此刻也像胸口被重重的錘了一下,但是寇邵並不死心,他抬起頭來大聲道:「剛才只是一次試射,大家對新的器械還不熟悉。我相信,我們這些大漢的好男兒是不會被這些小小的挫折打垮的∼∼來吧,我們再來一次∼∼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軍士們高呼口號,再次為拋石機添加石彈,然後各個全神貫注的攥緊手裡的拽索。

    「一∼」

    「二∼」

    「三拉∼」

    「拉∼∼」

    嘎嘎嘎∼呼呼呼∼∼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包括寇邵、皇甫酈在內的漢軍將士們一起高聲吶喊,遠在百米之後的皇甫嵩也緊張的牢牢攥住馬韁繩。

    ∼∼嗚∼∼轟∼轟轟∼侉喳∼∼轟∼∼

    幾乎有三分之二的石彈命中了倉亭的城牆,頓時塵土飛揚、碎石亂濺∼倉亭城牆在巨大的轟鳴聲中顫抖∼。城頭的城垛、門樓在巨大的衝擊力下頃刻間化為碎片,有些運氣不佳的黃巾士兵不是被石塊砸中頓時腦漿迸裂就是被掩埋在倒塌的廢墟中∼∼∼風吹散了籠罩在倉亭城頭厚厚的塵土,露出滿是醜陋傷痕的牆體。牆體上佈滿了凹陷的坑洞,如同一具遍體鱗傷的殘軀。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漢軍將士們自發的爆發出聲扼雲霄的吶喊,這一次命中給漢軍將士增添了無比的勇氣和信心。皇甫酈按著寇邵的肩膀,激動的喊道:「打中了,∼哈哈,打中了∼∼」

    寇邵也滿意的鬆了一口氣,又朗聲道:「做的好,不愧是大漢的健兒。來,讓我們再射一次∼∼」

    「諾∼∼」軍士們興高采烈的應道,「一、二、三拉∼∼」

    「拉∼∼」負責拽拉拽索的士兵們齊聲高喊,奮力的拉拽著繩索。

    嘎嘎嘎∼∼

    呼呼呼∼

    轟轟∼∼劈哩啪啦∼∼這一次有四分之三的石彈擊中了目標∼∼倉亭的城牆被轟擊的搖搖欲墜,不斷的有大面積的牆體整塊整塊的被剝落。

    「停∼∼壕車前進∼∼」

    「諾∼∼」

    壕車的構造比拋石機的構造簡單,就是在一部四輪平板車的前段加上一段可以升降的懸橋。在懸橋升起的時候可以起到盾牌的作用,保護士兵不受矢石傷害。在靠近護城河之後,懸橋就被降下,變成一道簡易的橋樑,幫助士兵迅速通過護城河靠近城牆。

    也許是被兩次大規模的石頭雨嚇破了膽,倉亭城頭的黃巾居然對迅速靠近城牆的漢軍熟視無睹。眼看著漢軍架起雲梯,眼看著漢軍士兵井然有序的爬上城牆∼∼總之這一次進攻漢軍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當漢軍將士把卜己從角落裡拖出來的時候,卜己面如土色,腳如篩糠。

    《後漢書皇甫嵩傳》:擊東郡黃巾卜己於倉亭,生擒卜己,斬首七千餘級。

    《資治通鑒: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蒼亭,獲其帥卜已。

    渠丘山之役和倉亭之役讓皇甫嵩初步認可了寇邵的指揮才能,於是任命寇邵為一曲人馬的曲侯,劃歸皇甫堅壽麾下,從此寇邵從有官無職、有名無實的雜號校尉成為了握有兵權的指揮官。

    「右部前曲、曲侯寇邵前來聽命∼∼」寇邵所說的右部前曲就像現在的第三營第三連一樣是部隊番號。「不必多禮∼∼」皇甫堅壽很客氣的說道。

    皇甫堅壽年紀和寇邵差不多,最多比寇邵大三歲,長相也和他父親皇甫嵩一樣慈眉善目,不像是個帶兵打仗的人。「你為家父出謀劃策,分擔軍務,堅壽還沒拜謝呢∼∼」皇甫堅壽象徵性的拱了拱手。

    「校尉大人過獎了,中郎將大人提拔小人於行伍之中,小人萬死也難報知遇之恩,能為大人分憂是小人的榮幸。」寇邵忽然很奇快自己為什麼拍這樣的馬屁時一點不舒服的感覺都沒有,難道自己天生就是馬屁精,只是自己一直沒發現?

    皇甫堅壽也沒什麼事情要交代的,於是命寇邵去自己的營地休息,順便也和自己的手下熟悉熟悉。

    「我終於也有兵權了∼∼」寇邵很興奮,雖然他不是第一次當指揮官了,不過海軍陸戰隊連長可以指揮的手下可沒有這麼多。寇邵懷著既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的心情向自己的營地走去。遠遠的,寇邵就望見營帳前立有一面紅色大旗,按照大漢軍制,曲侯是秩比六百石的軍官,這樣的軍官可以擁有一面旃旗。旃旗其實就是戰旗,在春秋之時是是孤卿的戰旗。

    《釋名:釋兵》:「旃,戰也。三孤所建。」旃旗上無任何圖案,且旗的主體部分與斿同為一色。《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為旃,雜帛為物。」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在田獵時,國君用「旃以招大夫」,說明「旃」確為上大夫——孤卿的戰旗。在大漢軍制下,超過五百石俸祿的軍官可以擁有一面旃旗,以旗上的旗齒顏色做為區別部隊的標誌。

    寇邵一路走進自己一曲的營區,營內的官兵無比對自己指指點點的,不時還發出嘖嘖之聲。寇邵故意大聲咳嗽一下,士卒們立刻四散開來。進入自己的營帳,寇邵不禁莞爾,自己營帳中陳設很簡單。一張木板榻,一張舊的掉漆的長方形案幾,案幾後擺著一個小馬扎。一盞發出微弱燈光的油燈擺放在案幾的右上角,案幾的左側有一具掛盔甲的木架子,案幾右側是一具刀架,上面的漆也掉的差不多了,露出裡面的木色。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曰︰「何陋之有?」寇邵和自己開著玩笑,一邊順手將佩刀解下放到刀架上。

    忽然一個粗狂洪亮的嗓音在帳外響起,「前曲右卒伯求見。」

    「進來∼」寇邵覺得這聲音有些熟悉

    「諾∼∼」來人掀簾入內,

    「是你?」

    「是你?」寇邵和來人四目對視,原來此人就是和自己一起爬上困猿涯,穿過鯉魚背的卒伯宋力。

    「小人聽說我們曲新來一個曲侯,所以特地前來∼∼呃∼聽命∼∼」宋力是個粗人,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寇邵望了望帳門口,「怎麼就你一個人來?一曲有兩個卒伯,另外一個呢?」

    宋力一愣,「大人你是問張彪啊?他大人你可管不了啊∼」這些輪到寇邵愣了,「哪有曲侯管不了卒伯的道理?反了他不成?」

    宋力努力的壓低嗓子,「他是中官張讓的侄子∼∼」

    寇邵只覺得頭大,好嘛,才當上個芝麻綠豆的小官,自己就碰上一個刺兒頭。

    宋力四下張望了一番,又壓低嗓門說:「上一任曲侯就是被張彪給整治慘了,才被迫調離的。聽說張彪仗著自己是張讓的侄子,硬要皇甫大人升他的官,可是皇甫大人硬不准∼∼」

    「所以張彪就存心搗亂∼∼」寇邵伸出雙手拳掌相擊了一下,「捏多了軟柿子,該讓張彪那小子捏著一把刺蝟了∼∼∼」

    宋力喜上眉梢,「大人您是要收拾張彪?」寇邵抬眼看著幸災樂禍的宋力,心想原本以為你是條漢子,現在看來你也是個老兵油子,等著把我當戟使呢?當時還沒有槍!

    就在這個時候,帳外一個小卒大聲道:「報曲侯大人,皇甫校尉大人有令,酉時埋鍋造飯,戌時拔營啟程。」

    「知道了∼∼」寇邵應道,隨即對宋力道,「你立刻通令全曲人馬,酉時埋鍋造飯,戌時拔營啟程。」

    「諾∼∼」宋力收起那副小人嘴臉,應諾之後就傳令去了。

    「看來盧植還是被下獄了,董卓也吃了敗仗啊∼∼∼」寇邵望著搖曳的燈光發出一聲長歎∼∼「宦官∼∼可惡的宦官∼∼」

    《資治通鑒》:北中郎將盧植連戰破張角,斬獲萬餘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視軍,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於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檻車征植,減死一等;遣東中郎將隴西董卓代之。

    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蒼亭,獲其帥卜已。董卓攻張角無功,抵罪。己已,詔嵩討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